公开/公告号CN1165090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395721.6
申请日2023-04-12
分类号A24B3/10(2006.01);A24B3/04(2006.01);A24B9/00(2006.01);
代理机构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代理人黄佳丽
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曹新公路1352号1幢6635室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8:42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3-08-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4B 3/10 专利申请号:2023103957216 申请日:2023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3-08-0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叶晾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及晾制方法
背景技术
雪茄烟原料按构成的用途不同分为芯叶茄芯、内包皮叶茄套、外包皮叶茄衣,茄衣是雪茄的精华部分,起保护、美化和提升口味及平均燃烧速度的作用,茄衣烟叶质量的优劣,是衡量雪茄烟质量和档次的重要因素,茄芯和茄套则是决定雪茄烟叶香气和口感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育种、栽培、晾制制和发酵技术的缺失,导致国产优质雪茄原料紧缺,远不能满足国产优质雪茄烟产品生产的需要,严重阻碍我国雪茄烟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雪茄烟叶的育种、栽培等主要问题已经相继被解决,但优良的晾制工艺和高效可靠的晾制设施缺乏导致人工费用的高企且质量稳定性差,严重迟滞了雪茄烟叶的发展。
雪茄烟叶的调制本质上是烟叶的脱水干燥与内部化学物质转化相互协调、最终实现各种化学成份稳定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将收获后的雪茄烟叶编杆后挂放在专门的晾房内,通过合理控制晾房内的温、湿度,使烟叶内含物和外观质量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以便得到内在质量、外观品质与燃烧特性等符合工业使用要求的雪茄烟叶。国外优质雪茄烟叶生产地区,目前各地的晾房主体多为木质结构,主要依靠人工定时巡视、检查,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通过开关门窗、晾房底部生火增温或人工喷雾、在地面浇水等手段实现晾房内温湿度监测和调整,完成雪茄烟叶的晾制加工,整体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单位重量的雪茄烟叶晾制劳动力消耗巨大,且晾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烟叶腐败、霉变的现象,如果遇到低温连阴雨天气则更甚。
我国传统的雪茄烟叶的调制大都采取半晾半晒法,仅少数采用全晾制法,具体做法是将烟叶编杆绳索后悬挂于室外,在自然环境中完成烟叶调制,但该种方法受环境影响很大,得到的烟叶颜色深浅不一且单片烟叶的颜色均匀性也较差,多数烟叶叶尖色深,叶柄色浅,且色斑较多,外观粗糙,弹性较差,获得的烟叶不具备典型的雪茄香气特征。
为实现与国外优质雪茄烟叶质量与风格特征接轨,目前的国内雪茄烟叶晾制工艺和晾房建设主要参考国外雪茄烟叶产区的模式,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局部的优化和改造。国内主要雪茄烟产区中,海南产区晾房主要特点为晾房上部开窗,下部不开窗,这种晾房容易造成下部通风不畅,湿度局部较大,易发生发霉腐烂,且利用火管加热,能源浪费严重;湖北产区主要为大通间晾房,面积大,晾房容量大,排湿通风通过一根置于底部的管道排风,不利于进行局部晾制环境的控制,更不利于优质雪茄原料特别是优质茄衣的晾制。云南产区主要也为大通间晾房,排湿通风通过置于底部和顶部的开窗进行,部分晾房设置了热泵、锅炉、雾化器等等增温增湿装置用以调控晾制环境的温湿度。但难以实现晾制环境的精细化控制,虽然设备设施投入巨大且能耗惊人,但实际晾制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0897183A在2020年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温控湿的太阳能雪茄烟叶晾房,但是这种结构门窗设置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相对应处的烟叶,没有开窗地方的烟叶通风会不畅,开窗的位置晴天会导致阳关直射杀青,严重影响晾制效果;风机的过多排布,易造成雪茄烟烟叶局部脱水过快形成浮青;晾房配置的耗电设备需大量太阳能板供电,晾房造价过高,不适宜雪茄烟产区的大面积推广。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0810883A在2020年公开了一种雪茄烟晾房,利用多层晾烟架上中下自然温湿度分布不同,把凋萎变黄期烟叶挂晾在1-2层,变褐期烟叶挂晾在3-4层,干筋期烟叶挂晾5-6层。利用自控系统,控制晾房温湿度。但是这种结构层数过多,加大了晾房内操作难度和危险性;同时风机安装在顶层进行调控,只影响上部空间,而下层空间是高湿区域,却往往风速小,甚至无有效通风,排湿效果不佳,易造成烟叶霉变或腐烂。
相关调研和文献与专利检索结果显示,目前国内雪茄烟晾制工艺方法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海南、四川、湖北、云南等产区基本通过叶背相靠穿烟编杆,晾制过程分为凋萎期、变黄期、变褐期与干筋期,最后下架保存;但具体操作都存在如下缺陷:
一是编杆后,表现为叶片交错,但是叶片在凋萎软榻后叶片会自然卷曲,容易形成叶片相互挤压、环包,导致局部通风严重不畅,进而造成烟叶晾制进程异常,出现部分叶片半边变褐甚至干筋,另外半边还在变黄,甚至会直接导致挤压、环包区域的叶面霉烂腐败,失去使用价值。
二是晾制过程过分追求温、湿度标准,忽视了新鲜的雪茄烟叶细胞是鲜活的生命体的现实;晾房多为使用夹芯板,彩钢瓦等材料建成,密封性好;虽然密封性好有利于保温保湿,但也阻隔了晾房内烟叶细胞呼吸所必需的氧气的供应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出,造成晾制的新鲜烟叶细胞处在低氧甚至贫氧且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烟叶细胞的的正常代谢受阻,甚至由于胞间、胞内的二氧化碳累积浓度过高导致细胞酸中毒,导致出现叶片腐败、霉烂、转色过程异常等。同时,追求固定温湿度的过程,必然造成额外的资源浪费。
三是照搬国外的晾制工艺操作过程,由晾房底部装烟,而后逐次逐层提升装烟高度,单位烟叶晾制劳动力消耗巨大,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远高于国外绝大多数雪茄烟叶产区的劳动力成本5-10倍以上,直接导致我国雪茄烟叶成本飙升,相比于国外同等质量水平的雪茄烟叶,价格劣势明显。
四是晾房装烟密度偏低,目前每亩雪茄烟叶晾制需要晾房容积高达约210立方,每年亩均晾房投资约5.5万元。以十年使用期计算,加上日常维护费用,仅此一项亩均静态成本就高达6000元以上。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215958270U2021年公开了一种一种雪茄烟叶自动循环晾晒装置,其将传统的静态晾架换成了输送链条和垂直移载机构,实现了半自动装烟和机械化“升杆”功能,但该装置成本高出传统晾架3倍以上,且装烟密度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劳动力成本,但并不足以抵消晾房投入的增加和后期维护成本的上升。
五是晾制过程主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经验掌控,由于晾房数量众多每一万亩烟叶约需要标准晾房120-150座,晾制周期长30天-60天,一方面人工消耗量巨大,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判定标准差异、工作状态、责任心等的不同,导致各批次烟叶晾制结果差异明显,难以实现烟叶质量的均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包括晾制房、网络相机11、喷雾管道17和至少一组检测组件;所述晾晒房包括:钢结构架8、墙板22,顶板6、房门5;钢结构架8固定在地基板上;墙板22固定在钢结构架8上,顶板6固定在钢结构架8的顶部形成房顶;一侧的墙板22开设有房门5;至少一侧的墙板22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风口风机2,排风口风机2各由一个电动角执行器3调节风机挡板的角度;顶板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雨进风罩7;所述晾晒房内还设有悬挂构件,悬挂构件与钢结构8固定或可拆卸连接;晾制房上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循环风机9,固定在钢结构架8;网络相机11设置在内循环风机9的下方,处于晾制房中部位置;网络相机11与钢结构8固定或可滑动连接;喷雾管道17设置在悬挂构件的上方,喷雾管道17固定在钢结构架8上;喷雾管道17上设置有若干个喷雾头30;喷雾管道17设置有加湿风机19;每组监测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3、臭氧传感器14、二氧化碳传感器15;监测组件的各部件固定在钢结构8上。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防雨进风罩7包括:雨帽23、伺服电缸24、密封板25、进风管40;进风管40的底部固定在顶板6上,与晾制房连通;进风管40的中下部的位置具有进风孔40a,进风管40的侧壁上具有若干个调节孔40b,调节孔40b直通外界;调节孔40b都位于进风孔40a的上方;雨帽23盖在进风管40上,且与顶板6固定连接;伺服电缸24的固定端固定在雨帽23上,伸缩端与密封板25固定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还包括紫外消毒灯管10,固定在钢结构8上,且位于内循环风机9上。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还包括:集风罩27和固定热源31;集风罩27的顶部位于悬挂构件的上侧;集风罩27的下部为可卷防水布18。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还包括控制主机;控制主机中设置有:蔫萎期控制单元、变黄期控制单元、变棕期控制单元和干筋期控制单元;控制主机根据网络相机11拍摄到的烟叶,获取晾制烟叶图像,并计算烟叶变棕黄率PY;控制主机还获取称重传感器并计算烟叶含水率:初始状态时,直接进入蔫萎期控制单元;当烟叶含水率<70-80%且棕黄率为10-20%时,进入变黄期控制单元;当烟叶变棕黄率大于80%且烟叶含水率<65-75%时,进入变棕期控制单元;当烟叶变棕黄率大于80%,支脉全黄或棕色时,且烟叶含水率<45-65%时,进入干筋期控制单元;当烟叶变黄率大于95%支脉全棕色,且烟叶含水率<18-25%时,结束晾晒。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蔫萎期控制单元中当温度或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蔫萎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不开启,内循环风机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当温度平均值小于蔫萎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开启,内循环风机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在满足温度控制的条件下,蔫萎期控制中当湿度或湿度平均值大于等于蔫萎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不开启,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开度为50%-100%;当温度或温度平均值小于蔫萎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开启,内循环风机9不开启,排风口风机2开启。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变黄期控制单元中,当温度或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黄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变黄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在满足温度控制的条件下,变黄期控制单元中当湿度或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黄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不开启,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开度为50%-100%;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变黄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开启,内循环风机不开启,排风口风机不开启。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变棕期控制单元中当温度或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棕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不开启,内循环风机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当温度或温度平均值小于变棕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在满足温度控制的条件下,变棕期控制单元中当湿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棕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不开启,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不开启;当湿度或湿度平均值小于变棕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开启,内循环风机不开启,排风口风机不开启。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干筋期控制单元中当温度或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干筋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当温度或湿度平均值小于干筋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在满足温度控制的条件下,干筋期控制单元中当湿度或湿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干筋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不开启,除湿组件开启即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不开启;当湿度或湿度平均值小于干筋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和加湿风机开启,除湿组件开启即内循环风机10-90%定时间歇开启,排风口风机不开启。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放下集风罩两侧可卷防水布至低于最底层烟叶下部高度;
步骤B、关闭所有门窗与排风口,即房门5、排风口风机2均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C、控制主机初始化,直接进入蔫萎期控制单元,启动内循环风机,使内部气流由晾制房顶部经集风罩至晾房底部分流向集风罩两侧,从挂烟区底部向上穿透挂烟区后再回流至晾房顶部,形成内部环流;
置于挂烟区顶部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晾房内部温湿度数据传送至控制主机,温湿度值超过额定值时主机发送信号至电控排风口,打开排风口,排出部分潮湿空气或高温空气,同时新空气会自动经由晾房顶部的防风雨进风口进入晾房;
同样的,臭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晾房内部温湿度数据传送至控制主机;
控制主机全程控制主机根据网络相机拍摄的烟叶图片计算棕黄率,并根据重量传感器获得的总量计算烟叶含水率;
控制主机全程根据称重传感器计算获得烟叶含水率;当烟叶含水率<70-80%且棕黄率为10-20%时,执行步骤D。
步骤D、控制主机进入变黄期控制单元。
当烟叶变黄率大于80%,支脉全黄或棕色时,且烟叶含水率<65-75%时,执行步骤E。
步骤E、控制主机进入变棕色期控制单元。
当烟叶变黄率大于80%,支脉全黄或棕色时,且烟叶含水率<45-65%时,执行步骤F。
步骤F、控制主机进入干筋色期控制单元。
当烟叶变黄率大于95%支脉全棕色,且烟叶含水率<18-25%时,结束烟叶的晾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半剖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后侧结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防风雨进风罩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中蔫萎期控制单元的参数控制图表。
图5是实施例中变黄期控制单元的参数控制图表。
图6是实施例中变棕期控制单元的参数控制图表。
图7是实施例中干筋期控制单元的参数控制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包括:晾制房和控制主机。
所述晾晒房包括:钢结构架8、墙板22,顶板6、房门5。钢结构架8固定在地基板1上,作为整个晾制房以及其他部件提供固定支撑。墙板22固定在钢结构架8上,顶板6固定在钢结构架8的顶部形成房顶。一侧的墙板22开设有房门5,房门上设置有门把手4。本实施例中,墙板22为保温夹芯房墙板,用于隔绝晾房与外界温度.顶板6也为保温夹芯房顶板。房门5为保温密封夹芯门。
对称两侧的墙板22下部各设置有两个排风口风机2,排风口风机2各由一个电动角执行器3调节风机挡板的角度,从而控制风口大小。本实施例中,两个排风口风机2设置在房门5的两侧。顶板6上设置有5个防雨进风罩7。
本实施例中,防雨进风罩7包括:雨帽23、伺服电缸24、密封板25、进风管40。
进风管40的底部固定在顶板6上,与晾制房连通。进风管40的中下部的位置具有进风孔40a,进风管40的侧壁上具有若干个调节孔40b,调节孔40b直通外界。调节孔40b都位于进风孔40a的上方。雨帽23盖在进风管40上,且与顶板6固定连接。伺服电缸24的固定端固定在雨帽23上,伸缩端与密封板25固定连接。
伺服电缸24的伸缩端向下移动极限位置时,带动密封板25正好压在进风孔40a上,防雨进风罩7处于完全封闭状态。伺服电缸24的伸缩端向上移动,带动密封板25离开进风孔40a,逐渐移动至部分-全部调节孔40b。此时,进风孔40a和调节孔40b连通,外界的风可以进入晾制房内。
晾晒过程中,密封板25处于开启状态,伺服电缸24根据当天的风力调节密封板25的高度,控制进风量在一个额定的范围内。当天的风力可以根据当地实施天气预报设定或者在晾晒房外任意位置设置风力检测仪获取的参数设定。
晾制房上侧设置有5个内循环风机9,可固定在钢结构架8。紫外消毒灯管10设置在内循环风机9上,也可固定在钢结构8上。网络相机11设置在内循环风机9的下方,处于晾制房中部位置。网络相机11可与刚结构8固定或可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钢结构8的中间固定有导轨支架26,水平导轨12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网络相机11具有滑块,滑块可在所述水平导轨12上左右滑动,从而带动网络相机11进行不同位置的烟叶拍照。
本实施例中,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包括:5组监测组件,用于监控晾制房内的空气质量。每组监测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3、臭氧传感器14、二氧化碳传感器15。监测组件的各部件也可以固定在钢结构8上,本实施例中,均固定在水平导轨12下方。
所述晾晒房内还设有悬挂构件,本实施例中,悬挂构件为菱形网片20,其两侧与钢结构8的中间横向支撑杆固定或可拆卸连接。菱形网片20的底部具有支撑脚架16,支撑脚架16与底部的钢结构8固定或可拆卸连接。烟叶都穿在烟叶支撑杆21上,烟叶支撑杆21可插在菱形网片20的网眼内,将烟叶悬挂起来。
喷雾管道17设置在菱形网片20的上方,喷雾管道17可固定在钢结构架8上。喷雾管道17上设置有若干个喷雾头30,可对烟叶进行加湿。喷雾管道17设置有加湿风机19,增加喷雾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包括:集风罩27,集风罩27的顶部位于菱形网片20的上侧。集风罩27的下部为可卷防水布18。固定热源31设置在集风罩27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雪茄烟叶晾制装置,还包括:称重传感器28和压力传感器29。称重传感器28设置在菱形网片20的底部,可以获得对应菱形网片20以及穿有烟叶的烟叶支撑杆21重量。压力传感器29设置在菱形网片20网孔内,可以获得对应网孔内单根烟叶支撑杆21重量。
控制主机中设置有:蔫萎期控制单元、变黄期控制单元、变棕期控制单元和干筋期控制单元。
1、蔫萎期控制单元具体如下:
蔫萎期控制单元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温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蔫萎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当温度平均值小于蔫萎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本实施例中,蔫萎期额定温度为20℃。
蔫萎期控制单元还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湿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湿度平均值大于等于蔫萎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不开启,除湿组件开启即: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2开度为50%-100%,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当温度平均值小于蔫萎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开启,除湿组件不开启即内循环风机9不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本实施例中,蔫萎期额定湿度为80%。
蔫萎期控制单元还读取臭氧传感器14的臭氧含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大于等于蔫萎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小于蔫萎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2开度为10%-100%,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本实施例中,蔫萎期额定臭氧为15%。
蔫萎期控制单元还读取二氧化碳传感器14的二氧化碳含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当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大于等于蔫萎期二氧化碳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9进行100%开启,排风口风机10%-90%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增加运行。当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小于蔫萎期二氧化碳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10%-90%定时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本实施例中,蔫萎期额定二氧化碳为5000ppm。
紫外灭菌灯10和臭氧发生器14全程开启状态。
2、变黄期控制单元具体如下:
变黄期控制单元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温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黄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变黄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本实施例中,变黄期额定温度为25℃。
变黄期控制单元还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湿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湿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黄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不开启,除湿组件开启即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2开度为50%-100%,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变黄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开启,除湿组件不开启即内循环风机不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本实施例中,变黄期额定湿度为85%。
变黄期控制单元还读取臭氧传感器14的臭氧含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大于等于变黄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小于变黄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2开度为10%-100%,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本实施例中,变黄期额定臭氧为20%。
变黄期控制单元还读取二氧化碳传感器15的二氧化碳含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当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大于等于变黄期二氧化碳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9进行100%开启,排风口风机10%-90%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运行。当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小于变黄期二氧化碳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10%-90%定时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本实施例中,变黄期额定二氧化碳为3000ppm。
紫外灭菌灯10和臭氧发生器14全程开启状态。
3、变棕期控制单元具体如下:
变棕期控制单元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温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棕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变棕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本实施例中,变棕期额定温度为20℃。
变棕期控制单元还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湿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湿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变棕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不开启,除湿组件开启即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变棕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开启,除湿组件不开启即内循环风机不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本实施例中,变棕期额定湿度为75%。
变棕期控制单元还读取臭氧传感器14的臭氧含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大于变棕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小于变棕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2开度为10%-100%,按照每小时增加10%运行。本实施例中,变棕期额定臭氧为25%。
变棕期控制单元还读取二氧化碳传感器15的二氧化碳含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当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大于等于变黄期二氧化碳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9进行100%开启,排风口风机10%-100%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运行。当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小于变棕期二氧化碳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10%-90%定时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本实施例中,变棕期额定二氧化碳为5000ppm。
紫外灭菌灯10全程开启状态,臭氧发生器14全程关闭状态。
4、干筋期控制单元具体如下:
干筋期控制单元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温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温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干筋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干筋期额定温度时,固定热源31不开启,内循环风机9进行10%-90%定时间间歇开启。本实施例中,干筋期额定温度为20℃。
在前面三个阶段的控制过程中,温度已经完成既定目标,含水率已经在18%-25%之内,此时只需要开启内循环风机10%-90%,按照每小时增加10%间隔运行即可。所以小于干筋期额定温度也不需要增温了。
干筋期控制单元还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的湿度,并计算其平均值。当湿度平均值大于等于干筋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不开启,除湿组件开启即内循环风机100%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当温度平均值小于干筋期额定湿度时,喷雾管道17和加湿风机19开启,除湿组件开启即内循环风机10-90%定时间歇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除湿组件主要为了增加空气循环,所以增湿和除湿同时开启。本实施例中,干筋期额定湿度为65%。
干筋期控制单元还读取臭氧传感器14的臭氧含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大于等于变棕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9不开启,排风口风机2不开启。当臭氧含量平均值小于干筋期臭氧额定值时,内循环风机100%不开启,排风口风机2开度为10%-100%,按照每小时增加10%运行。本实施例中,干筋期额定臭氧为25%。
紫外灭菌灯10和臭氧发生器14全程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13、臭氧传感器14、二氧化碳传感器14设置有5个,两个相邻的菱形网片20之间各设置一个,所以控制主机根据5个的平均值进行控制。若晾制房较小的话,可以都只设置一个,控制主机直接以该器件的参数进行控制,不用计算平均值。
另外,四个周期的控制参数都是由4个温度、湿度、O2浓度、CO2浓度决定。控制优先级按照温度、湿度、O2浓度、CO2浓度依次降低;即首先满足温度的控制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湿度的控制条件的调节,再依次是O2浓度,最后CO2浓度的条件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控制主机中根据网络相机11拍摄到的烟叶,获取晾制烟叶图像,把图像转化为L A B颜色空间,计算A值像素通道<0的图像的像素数M,M/图像总的像素数N为烟叶含绿比例PA=M/N;烟叶变棕黄率PY=1-PA。
本实施例中,控制主机获取称重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先各自计算他们的平均值,然后按照如下计算方式计算烟叶含水率:
鲜烟叶的初始重量为W0,过一段时间t烟叶的传感器重量为W1,则烟叶的失水率W2=W0-W1/W0,烟叶的含水率为W3=W0*k-W0-W1/W0=k-W2;取k为常数,具体计算方法为取3kg鲜烟叶直接做烘箱计算出实际含水率常数k,作为整批次烟叶含水率的初始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称重传感器计算获得相邻两个菱形网片20上烟叶的含水率,作为控制主机的判断标准。而压力传感器计算获得单根烟叶支撑杆21上烟叶的含水率作为验证使用;即压力传感器的平均值计算获得的含水率与称重传感器的平均值的含水率误差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若超过设定的误差范围,则说明压力传感器或称重传感器获得的重量数据不准确,可能是传感器失灵或已损坏导致,进行重新采集数据进行上述计算,若多次计算仍然超过设定的误差范围,则控制主机发出警报,需要人工介入检查传感器。
当然初始状态时,直接进入蔫萎期控制单元,控制主机根据网络相机11拍摄的烟叶图片计算棕黄率,并根据重量传感器获得的总量计算烟叶含水率,当烟叶含水率<70-80%且棕黄率为10-20%时,进入变黄期控制单元。
当烟叶变棕黄率大于80%且烟叶含水率<65-75%时,进入变棕期控制单元。
当判断烟叶变棕黄率大于80%,支脉全黄或棕色时,且烟叶含水率<45-65%时,进入干筋期控制单元。
当判断烟叶变黄率大于95%支脉全棕色,且烟叶含水率<18-25%时,结束晾晒。
新型雪茄烟叶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步骤-1:烟叶都穿在烟叶支撑杆21上。
准备步骤-2:将穿有烟叶的烟叶支撑杆21插在菱形网片20的网眼内,将烟叶悬挂起来,一次性装满晾制房。
步骤A、放下集风罩27两侧可卷防水布18至低于最底层烟叶下部高度。
步骤B、关闭所有门窗与排风口,即房门5、排风口风机2均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C、控制主机初始化,直接进入蔫萎期控制单元,启动内循环风机9,使内部气流由晾制房顶部经集风罩27至晾房底部分流向集风罩两侧,从挂烟区底部向上穿透挂烟区后再回流至晾房顶部,形成内部环流。
置于挂烟区顶部的温湿度传感器13、采集晾房内部温湿度数据传送至控制主机,温湿度值超过额定值时主机发送信号至电控排风口2,打开排风口2,排出部分潮湿空气或高温空气,同时新空气会自动经由晾房顶部的防风雨进风口7进入晾房,实现晾制房内外压力平衡和调整晾房内部温度或湿度的目的
同样的,臭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晾房内部温湿度数据传送至控制主机,根据蔫萎期控制单元设定的条件调节相应的部件,控制晾制房内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控制主机全程控制主机根据网络相机11拍摄的烟叶图片计算棕黄率,并根据重量传感器获得的总量计算烟叶含水率。
控制主机全程根据称重传感器28计算获得烟叶含水率。当烟叶含水率<70-80%且棕黄率为10-20%时,执行步骤D。
步骤D、控制主机进入变黄期控制单元。
当烟叶变黄率大于80%,支脉全黄或棕色时,且烟叶含水率<65-75%时,执行步骤E。
步骤E、控制主机进入变棕色期控制单元。
当烟叶变黄率大于80%,支脉全黄或棕色时,且烟叶含水率<45-65%时,执行步骤F。
步骤F、控制主机进入干筋色期控制单元。
当烟叶变黄率大于95%支脉全棕色,且烟叶含水率<18-25%时,结束烟叶的晾制。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机译: 床晾制装置
机译: 用来绕制Blattzuschnitt的装置,可用来编织雪茄套或雪茄棒的烟叶。等等
机译: 用于在烟叶中切制雪茄盖或小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