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摘要

一种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包括由P型扩散层、衬底层和N型扩散层依次层叠而成的P-i-N层状结构,所述P-i-N层状结构上设置有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将P-i-N层状结构的光敏面划分为多个象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采用如下结构实现:在P-i-N层状结构的光敏面上制作深槽,深槽的横截面轮廓与多个象限的外轮廓匹配,深槽的轴向与P-i-N层状结构的层叠方向相同,深槽的深度达到N型扩散层上端面,深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实现了对象限光电探测器各象限的有效隔离,减少了光电探测器耗尽层的面积,减小了内部的结电容面积,减小了RC时间常数,提高了器件的响应速度,深槽位于象限光电探测器的体内,避免了表面态缺陷对器件的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6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鹰谷光电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26974.6

  • 申请日2015-05-07

  • 分类号H01L27/146(20060101);H01L21/762(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15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丹龙路7号E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5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1L27/14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50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8-11

    授权

    授权

  • 2015-10-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7/146 申请日:2015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探测器制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半导体硅探测器上制作隔离区(也叫盲区)来形成象限光电探测器,象限光电探测器工作时,在光照作用下,产生光生载流子,光生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做有序定向运动,形成光电流,从而使各象限独立输出信号。由于部分光生载流子在产生区和渡越区存在无序运动,导致光生载流子会从自身的光敏区进入到周边邻近的光敏区,从而形成光电串扰,光电串扰对于近红外波长(1064nm)、需要厚耗尽层的硅象限光电探测器影响极大。

为了减小光电串扰的影响,现有的象限光电探测器芯片大多采用PN结隔离各象限,PN结作为电学隔离,对于近红外波长(1064nm)一般需要高耐压,所以,耗尽区必须要宽,但这会产生不良的电阻电容特性;另一个方法是增大盲区面积,这样既可提高耐压,又可较小象限间串扰,但是盲区的增大会损失较多的光能量,同时,器件使用过程中也对盲区尺寸有严格要求;还有一种方法是减薄光生载流子产生区,虽然同样可以减小光电串扰,但减薄光生载流子产生区的厚度,特别是对近红外1064nm波长,光吸收厚度也会相应减小,将会严重降低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包括由P型扩散层、衬底层和N型扩散层依次层叠而成的P-i-N层状结构,所述P-i-N层状结构上设置有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将P-i-N层状结构的光敏面划分为多个象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采用如下结构实现:在P-i-N层状结构的光敏面上制作深槽,深槽的横截面轮廓与多个象限的外轮廓匹配,深槽的轴向与P-i-N层状结构的层叠方向相同,深槽的深度达到N型扩散层上端面,深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

本发明的原理是:传统的象限光电探测器采用平面PN结隔离,平面PN结面积由球面结、柱面结和体内的平行平面结三部分组成,球面结和柱面结暴露在表面,在高反压的工作状态,由于耗尽区加大,球面结和柱面结面积将进一步变大,因此,其寄生的电容面积较大,导致寄生电容C也相应较大;而采用本发明发明方案后,平面PN结暴露在表面的柱面结和球面结不复存在,平面PN结实际只留下体内的平行平面结,结面积大大减小,其结果首先是大大降低了表面由于缺陷、沾污等导致的漏电流(暗电流),其次,平面PN结面积的减小有效的减小了象限光电探测器的本征暗电流,第三,电容面积减小,电容C减小,寄生RC时间常数减小,提高了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速度;传统象限光电探测器的击穿电压由球面结、柱面结和平面结击穿电压所组成,由于材料本身的表面缺陷,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沾污(尤其是金属离子),诱生缺陷及表面复合(尤其是俄歇复合),使得探测器的反向击穿电压主要由表面击穿决定(主要由球面结表面曲率半径和缺陷情况决定),大大低于体内平行平面结击穿电压;本发明的深槽结构,使得各象限完全被深槽隔离,不存在表面的球面结和柱面结,只有体内的平行平面结,探测器反向击穿电压主要由平行平面结决定,击穿电压大大提高,另外,深槽隔离为物理隔离,除入射光本身的干涉外,其象限间没有电连接和寄生连接,实现了象限间串扰最小化。

优选地,所述绝缘物质采用旋涂玻璃和聚酰亚胺,由旋涂玻璃形成的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深槽结构的底部,由聚酰亚胺形成的第二绝缘层将深槽结构内的剩余空间填充。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为:

1)提供衬底层;

2)在衬底层的上端面进行硼扩散,形成P型扩散层;

3)在P型扩散层表面淀积氮化硅层;

4)在衬底层的下端面进行磷扩散,形成N型扩散层;由P型扩散层、衬底层和N型扩散层依次层叠而成的结构体形成P-i-N层状结构;

5)在氮化硅层表面淀积铝层,对氮化硅层和铝层进行刻蚀,刻蚀区域的横截面轮廓与多个象限的外轮廓匹配,刻蚀深度达到衬底层的上端面;

6)采用深槽工艺对刻蚀区域进行处理,在刻蚀区域范围内加工出深槽,深槽的轴向与P-i-N层状结构的层叠方向相同,深槽的深度达到N型扩散层上端面;

7)将氮化硅层和铝层去掉;

8)在深槽内填充绝缘物质;绝缘物质外表面与P型扩散层上端面齐平;

9)在P型扩散层表面淀积增透膜层,并在增透膜层上制作出电极。

优选地,步骤9)中的绝缘物质采用旋涂玻璃和聚酰亚胺,由旋涂玻璃形成的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深槽结构的底部,由聚酰亚胺形成的第二绝缘层将深槽结构内的剩余空间填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实现了对象限光电探测器各象限的有效隔离,减少了光电探测器耗尽层的面积,减小了内部的结电容面积,减小了RC时间常数,提高了器件的响应速度,深槽位于象限光电探测器的体内,避免了表面态缺陷对器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顶视图;

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P型扩散层1、衬底层2、N型扩散层3、氮化硅层4、铝层5、增透膜层6、电极7、第一绝缘层8、第二绝缘层9、象限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包括由P型扩散层1、衬底层2和N型扩散层3依次层叠而成的P-i-N层状结构,所述P-i-N层状结构上设置有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将P-i-N层状结构的光敏面划分为多个象限,其创新在于:所述隔离区采用如下结构实现:在P-i-N层状结构的光敏面上制作深槽,深槽的横截面轮廓与多个象限的外轮廓匹配,深槽的轴向与P-i-N层状结构的层叠方向相同,深槽的深度达到N型扩散层3上端面,深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物质采用旋涂玻璃和聚酰亚胺,由旋涂玻璃形成的第一绝缘层8设置于深槽结构的底部,由聚酰亚胺形成的第二绝缘层9将深槽结构内的剩余空间填充。之所以采用旋涂玻璃和聚酰亚胺两种物质来填充深槽,是因为:旋涂玻璃采用常规的锌硼系或铅硼系不仅限于以上PN结钝化玻璃,并适添加不透光物质如在玻璃粉搅拌时添加0.5-1%的高纯纳米碳,其目的是和硅有良好膨胀系数匹配,较强的附着力,并有一定机械支撑线,对PN结由良好的钝化性,同时不透光。采用聚酰亚胺既可对表面进行钝化,又由于聚酰亚胺的流动性而有利于形成缓变、平坦的台阶覆盖。

一种深槽隔离防串扰的光电探测器制作方法,其创新在于:按如下步骤制作:

1)提供衬底层2;

2)在衬底层2的上端面进行硼扩散,形成P型扩散层1;

3)在P型扩散层1表面淀积氮化硅层4;步骤3)完成后,结构体的状态如图2中左侧第一个结构体所示;

4)在衬底层2的下端面进行磷扩散,形成N型扩散层3;由P型扩散层1、衬底层2和N型扩散层3依次层叠而成的结构体形成P-i-N层状结构;

5)在氮化硅层4表面淀积铝层5(结构体的状态如图2中左侧第二个结构体所示),对氮化硅层4和铝层5进行刻蚀,刻蚀区域的横截面轮廓与多个象限的外轮廓匹配,刻蚀深度达到衬底层2的上端面;步骤5)完成后,结构体的状态如图2中左侧第三个结构体所示;

6)采用深槽工艺对刻蚀区域进行处理,在刻蚀区域范围内加工出深槽,深槽的轴向与P-i-N层状结构的层叠方向相同,深槽的深度达到N型扩散层3上端面;步骤6)完成后,结构体的状态如图2中左侧第四个结构体所示;

7)将氮化硅层4和铝层5去掉;步骤7)完成后,结构体的状态如图2中右侧第一个结构体所示;

8)在深槽内填充绝缘物质;绝缘物质外表面与P型扩散层1上端面齐平;步骤8)完成后,结构体的状态如图2中右侧第二个结构体所示;

9)在P型扩散层1表面淀积增透膜层6,并在增透膜层6上制作出电极7。

进一步地,步骤9)中的绝缘物质采用旋涂玻璃和聚酰亚胺,由旋涂玻璃形成的第一绝缘层8设置于深槽结构的底部,由聚酰亚胺形成的第二绝缘层9将深槽结构内的剩余空间填充。

参见图3,图中所示结构即为采用本发明方案获得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的顶面,本发明还能用于制作其他数量象限的光电探测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