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方法

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方法,包括:将L-抗坏血酸和亚油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酵母展示脂肪酶,无氧条件下于50~60℃反应4~8小时,分离、纯化制得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将经线性化处理的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将所得转化子接种于BMMY培养基中,诱导培养72~144小时后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经冲洗、生物印迹和冷冻干燥制得酵母展示脂肪酶;本发明通过将脂肪酶展示在细胞外,利用该酶制剂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不仅提高了转化效率,而且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5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10343.X

  • 申请日2011-04-28

  • 分类号C12P17/04;C12N15/63;C12N1/19;C12N9/20;C12R1/84;

  • 代理机构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红娟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P17/04 授权公告日:20130814 终止日期:20160428 申请日:201104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8-14

    授权

    授权

  • 2011-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P17/04 申请日:2011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BHA、BHT、PG、TBHQ等合成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但是由于存在致癌,体内消化后有毒性等安全隐患,其食用越来越受质疑,天然抗氧化剂也因此备受青睐。L-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随着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生产维生素C产量已居世界之首,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然而,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天然抗氧化剂,只能在水相体系发挥作用,但食品体系往往是油相或者是多相的,这就大大局限了维生素C的使用范围。将合适的亲油性基团“嫁接”到维生素C上合成脂溶性衍生物,从而改变其亲水性及溶解性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L-ascorbyl linoleate)是维生素C上“嫁接”亚油酸的衍生物,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同时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循环等作用,因为亚油酸特殊的营养性及保健功效,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在食品及保健品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

目前实现这一“嫁接”有化学法和生物酶法,由于化学法存在转化条件苛刻(强酸、碱催化、高温高压)、无特异性、产物复杂、副产物多、分离难、安全性差等弊端,生物酶法越来越受青睐。脂肪酶是目前维生素酯合成中使用最广泛的酶,但是生产成本高、固定化过程繁杂费时大大局限了其商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方法,可显著降低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生产成本,同时达到较高的酯化反应效率和产率。

一种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方法,包括:

将L-抗坏血酸和亚油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酵母展示脂肪酶,无氧条件下于50~60℃反应4~8小时,分离、纯化制得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优选的,每升有机溶剂中L-抗坏血酸、亚油酸和酵母展示脂肪酶的加入量分别为15~35g、100~300ml、50~100g。

搅拌速率为200~250转/分钟。

优选的,在分离纯化前加入分子筛,继续搅拌反应10~12h,锁住水分,促进酯化反应进一步进行。

所述的分离、纯化为:离心取上清液,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水洗后溶于正己烷,重结晶。

所述的酵母展示脂肪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将经线性化处理的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将所得转化子接种于BMMY培养基中,诱导培养72~144小时后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经冲洗、生物印迹和冷冻干燥制得酵母展示脂肪酶;

所述的重组质粒由原始载体pPIC9K和依次插入原始载体pPIC9K中MFα1信号肽下游的脂肪酶基因和毕赤酵母GS115的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组成。

所述的脂肪酶基因可选用Genbank号为AF229435的序列,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为商业化产品,可从Invitrogen公司购得。它的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序列的Genbank号为M28164。

载体pPIC9K为商业化产品(如Invitrogen公司),它存在MFα1信号肽序列(Genbank号:M17301),同时该载体内信号肽序列上游存在AOX1启动子(Genbank号:Z46233)。重组质粒线性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与胞内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提高表达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生物印迹所用配体为油酸,它可以诱导酶结构改变,提高转化率。

本发明通过将脂肪酶基因和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导入毕赤酵母细胞GS115,毕赤酵母细胞诱导培养后,脂肪酶表达并分泌到胞外,同时利用细胞壁α凝集素将该脂肪酶固定在细胞表面。利用该酵母展示脂肪酶对酯化反应进行催化,不仅提高了操作稳定性、耐热性以及重复性,而且反应产物单一(为6-O-Oleoly-L-ascorbic acid),转化率(以L-抗坏血酸计)在85%以上,产率高达8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酵母展示脂肪酶

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脂肪酶基因(Genbank号:AF229435)和毕赤酵母GS115的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Genbank号为M28164),同时在脂肪酶基因C端加上连接肽序列GSSGGSGGSGGSGGSGS(linker),连接后得到核苷酸序列pro-ROL-linker-α-agglutinin,同时在序列两端添加EcoR I和Not I酶切位点,其中pro-ROL为脂肪酶基因,α-agglutinin为细胞壁α凝集素基因。

以上述人工合成序列为模板,利用下述引物对,进行PCR扩增,

上游引物:5’-AAGGAAAAAAGAATTCGTTCCAGTTTCTGG-3’;

下游引物:5’-TTTTCCTTTTGCGGCCGCTAATGAAACG-3’

PCR反应体系为:模板DNA为1μl,高保真DNA聚合酶0.5μl,dNTP(50mM)0.4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10×PCR缓冲液5μl,加水至50μl。

PCR运行条件为:94℃3分钟,35个循环(94℃30秒,60℃1分钟,72℃30秒),72℃10分钟。

用EocR I和Not I同时酶切PCR产物和pPIC9K质粒,并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过夜连接形成pPIC9K-ROL质粒,通过电泳检验并回收质粒。为使目的基因与毕赤酵母GS115发生His 4单位点置换重组,用Sal I对pPIC9K-ROL质粒进行酶切线性化处理。将酶切线性化处理好的目的基因约15μl加入到事先准备好的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中,转入电转杯中,冰浴15min,然后在1500V,400Ω,25uF条件下电击10ms,并加入约1ml预冷的山梨醇。将上述混匀的电转产物约400μl涂于MD平板上,筛选阳性转化子,然后将阳性转化子涂于不同浓度的G418平板上,根据阳性转化子对G418的抗性筛选出Mut表型的多拷贝阳性重组菌株。

将多拷贝阳性重组菌株接种在BMGY培养基中发酵培养30h,离心收集细胞;再将细胞置于含有0.5%(体积百分比)甲醇的BMMY培养基中诱导培养144h,离心收集细胞,用水冲洗后,接种至YGC培养基中30℃培养120h,然后3000g离心分钟收集菌体,蒸馏水洗涤后再用50mM pH7.0磷酸缓冲液洗涤,然后与2倍体积油酸混合,-80℃下预冻后再经德国Christ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24h,用己烷洗涤除去油酸,再进行再真空干燥去除己烷,即得到经生物印迹处理的酵母展示脂肪酶。

实施例2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

实例1取L-抗坏血酸0.176g、亚油酸1.25ml,加入含有10mL四氢呋喃的磨口三角瓶,混合、预热10min,然后加入酵母展示脂肪酶0.5g,充N2密封,置于85-1型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开始反应,转速为250转/分钟,反应温度保持在45℃,反应6h后加入0.5g分子筛(孔径小于2nm),继续反应12h后停止搅拌,离心沉淀除去酵母展示脂肪酶及分子筛,取上清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四氢呋喃,水洗3次后加入正己烷于4℃结晶得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产品,烘干、粉碎即可。

实例2取L-抗坏血酸0.352g、亚油酸2.50ml加入含有10mL四氢呋喃的磨口三角瓶,混合、预热10min,然后加入酵母全细胞脂肪酶催化剂1g,充N2密封,置于85-1型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开始反应,转速为200转/分钟,反应温度保持在50℃,反应6h后加入1.5g分子筛(孔径小于2nm),继续反应12h后停止搅拌,离心沉淀除去全细胞催化剂及分子筛,取上清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四氢呋喃,水洗3次后加入正己烷于4℃结晶得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产品,烘干、粉碎即可。

实施例3采用传统化学法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

实例1取L-抗坏血酸0.176g、亚油酸1.25ml,加入含有10mL四氢呋喃的磨口三角瓶,混合、预热10min,充N2密封,置于85-1型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开始反应,转速为250转/分钟,反应温度保持在45℃,反应6h后加入1.5g分子筛(孔径小于2nm),继续反应12h后停止搅拌,离心沉淀除去分子筛,取上清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四氢呋喃,水洗3次后加入正己烷于4℃结晶得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产品,烘干、粉碎即可。

实施例4测定转化产率和转化率

取1mL未分离的反应产物,离心去除催化剂和分子筛,旋转蒸发溶剂,用100%甲醇准确定容至10mL,该溶液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溶液各组分浓度。HPLC条件如下:Agilent Technologies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液,色谱柱:Grace Prevail Organic Acid 5u 150mm×4.6mm,柱温:40℃,流动相:甲醇/水/磷酸(85/15/0.1),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nm。

产率计算公式如下:

产率=C ester/(C L-ascorbic acid+C ester),

式中:C ester为HPLC测定样品中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浓度,CL-ascorbic acid为样品中L-抗坏血酸的浓度。

酯化反应效率:转化率=C L-ascorbic acid(反应后)/C L-ascorbic acid(反应前)×100%。

通过上述方法检测计算,在实施例2中,实例1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产率和反应效率分别为83%和85%,实例2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产率和反应效率分别为84%和87%。而实施例3采用传统化学法合成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产率和转化效率分别仅为33%和4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