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源/漏区的方法

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源/漏区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源/漏区的方法,包括:形成光致抗蚀剂图案,通过其暴露出半导体衬底的NMOS区,并接着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NMOS区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NMOS LDD区。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半导体衬底的PMOS区内形成PMOS口袋区。在PMOS栅电极图案侧壁上和NMOS栅电极图案侧壁上形成间隔壁,并且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形成PMOS口袋区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PMOS源/漏区。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形成NMOS LDD区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NMOS源/漏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554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84181.6

  • 发明设计人 李东浩;

    申请日2006-04-11

  • 分类号H01L21/8232;H01L21/8238;H01L21/265;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李晓舒

  • 地址 韩国京畿道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51: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L21/8232 授权公告日:20090114 终止日期:20160411 申请日:200604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1-14

    授权

    授权

  • 2006-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1-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源/漏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器件源/漏区的形成过程中,于半导体衬底上沉积定义为用于保护半导体衬底的掩蔽绝缘膜(screen insulation film)的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barrier insulation film)。然后实施用于形成源/漏区的离子注入工艺。

然而,如果具有相同厚度的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形成于其中定义有PMOS区和NMOS区的半导体衬底上以及然后在每一区上实施该离子注入工艺以形成源/漏区,就会由于难以形成适合于该PMOS区和NMOS区的每个的特性的源/漏区而产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源/漏区的方法,其中可以形成适合于PMOS区和NMOS区的每个的特性的源/漏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源/漏区的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该衬底中定义了包括PMOS栅电极图案的PMOS区和包括NMOS栅电极图案的NMOS区。第一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形成于半导体衬底的整个表面上。然后形成光致抗蚀剂图案,通过该图案暴露NMOS区,然后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NMOS区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NMOS LDD区。在通过实施用于剥离光致抗蚀剂图案的剥离工艺将光致抗蚀剂图案剥离时,NMOS区的第一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被剥离至预定厚度,由此形成第二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PMOS区被暴露,然后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PMOS区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PMOS口袋区(pocket region)。在PMOS栅电极图案的侧壁上和NMOS栅电极图案的侧壁上形成间隔壁(spacer)。然后在形成了包括该间隔壁的PMOS栅电极图案的位置上方暴露PMOS区,然后,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其中形成有PMOS口袋区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PMOS源/漏区。在形成了包括该间隔壁的NMOS栅电极图案的位置上方暴露NMOS区,并且实施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形成NMOS LDD区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NMOS源/漏区。

第一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在用于形成PMOS源/漏区的离子注入工艺期间可以用作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

第二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在用于形成NMOS源/漏区的离子注入工艺期间可以用作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

可以使用比例为100∶1的BOE溶液实施90至150秒的剥离工艺。

可以使用氧化物膜、氮化物膜、USG膜和PSG膜中之一形成第一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并且可以形成至180至220的厚度。

可以将第二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形成至45至55的厚度。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列的详细描述,本发明更完整的理解以及其附随的很多优点将变得更明显,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至7是横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源/漏区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列详细描述中,仅通过示例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据此,应将该附图和描述视为说明性质的而不是限制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至7是横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形成半导体器件源/漏区的方法。

首先参照图1,隔离膜11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的无源区内,该衬底内定义有NMOS区(R1)和PMOS区(R2)。在NMOS区(R1)内形成NMOS栅电极图案14b,其由置于该图案14b与半导体衬底10之间的栅极氧化膜12与该半导体衬底10隔离。在PMOS区(R2)内形成PMOS栅电极图案14a,其由置于该图案14a与半导体衬底10之间的栅极氧化膜12与该半导体衬底10隔离。

可以通过浅沟槽隔离(STI)或之类工艺形成该隔离膜11。可以通过依次形成栅氧化物膜和栅电极多晶硅膜并将它们构图来形成栅电极图案14a和14b。

如图2所示,在所得表面上形成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该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形成至约180至220的厚度。

该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是定义为用于在将于PMOS区上实施的离子注入工艺中保护该半导体衬底的掩蔽绝缘膜功能的薄膜品质。PMOS区(R2)和NMOS区(R1)中都形成了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之后,具有厚度大约为180至220厚度的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通过随后的工艺保留在PMOS区(R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下列之一形成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氧化物膜、氮化物膜、USG膜和PSG膜。

如图3所示,第一光致抗蚀剂图案PR1形成为暴露出NMOS区(R1)。然后实施使用该NMOS栅电极图案14b和第一光致抗蚀剂图案PR1作为离子注入掩模的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NMOS区(R1)的半导体衬底10内形成NMOS LDD区18。

在用于形成NMOS LDD区18的离子注入工艺中,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用作掩蔽绝缘膜。

在形成NMOS LDD区18的位置上方实施用于剥离第一光致抗蚀剂图案PR1的剥离工艺。在该剥离工艺中,形成于NMOS区(R1)中的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的预定厚度被剥离,由此在NMOS区(R1)中形成N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b。

可以使用比例为100∶1的BOE溶液实施90至150秒的剥离工艺。通过该剥离工艺,当剥离所形成的第一光致抗蚀剂图案PR1时,厚度为45至55的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保留在NMOS区(R1)中,从而可以形成N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b。

完成剥离工艺之后,实施清洁工艺(cleaning process)。该清洁工艺可以使厚度为45至55的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被部分蚀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b具有大约45至55的厚度。

如图4所示,在PMOS区(R2)之上形成第二光致抗蚀剂图案PR2。实施使用该PMOS栅电极图案14a和第二光致抗蚀剂图案PR2作为离子注入掩模的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在PMOS区(R2)的半导体衬底10内形成PMOS口袋(pocket)区20。

在用于形成PMOS口袋区20的离子注入工艺中,该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用作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其方式与用于形成NMOS LDD区18的离子注入工艺相同。

然后在PMOS口袋区20形成的位置上方进行用于剥离第二光致抗蚀剂图案PR2的剥离工艺。在此情况下,不同于N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b的形成,进行该剥离工艺而没有使用BOE溶液,使得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保留在约180至220的厚度。

如图5所示,间隔壁22a、22b分别形成于PMOS栅电极图案14a和NMOS栅电极图案14b的侧壁上。

如图6所示,在包括间隔壁22a、22b的结果中形成暴露出PMOS区(R2)的光致抗蚀剂图案(未显示)。然后,实施使用该光致抗蚀剂图案(未显示)、PMOS栅电极图案14a和形成于栅电极侧壁的间隔壁22a作为离子注入掩模的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形成PMOS源/漏区24。其后,实施用于剥离该光致抗蚀剂图案(未显示)的剥离工艺。

在PMOS源/漏区24的形成过程中,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用作离子注入掩蔽绝缘膜。

如果以与N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厚度相同的45至55或更小的厚度实施PMOS源/漏区24的形成工艺,则在注入的离子中会产生沟道现象(channeling phenomenon)。如果仅在PMOS区(R2)形成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并且如同本发明实施例中那样然后实施PMOS源/漏区的形成工艺,其可以防止注入离子的该沟道现象。因此,本发明在形成浅结方面是有利的。

可以使用例如硼(B)的P型离子进行用于形成PMOS源/漏区的离子注入工艺。

如图7所示,形成光致抗蚀剂图案(未显示),通过其暴露出NMOS区(R1)。实施使用该光致抗蚀剂图案(未显示)、NMOS栅电极图案14b和在栅电极侧壁上形成的间隔壁22b作为离子注入掩模的离子注入工艺从而形成NMOS源/漏区26。然后实施用于剥离光致抗蚀剂图案(未显示)的剥离工艺,由此完成了该工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以与P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a的厚度相同的200的厚度实施NMOS源/漏区26的形成工艺,则关于所注入离子的反冲现象(recoil phenomenon)增加。然而,如果仅在NMOS区(R1)中形成NMOS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16b,并且然后如同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样实施NMOS源/漏区的形成工艺,可以减少关于注入离子的反冲现象。

可以使用例如砷(As)的N型离子实施用于形成NMOS源/漏区的离子注入工艺。

如上所述,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具有适合于NMOS区和PMOS区中每一个的厚度的离子注入阻挡绝缘膜后,在每一区上实施源/漏区的形成工艺。因此,可以形成适合于PMOS区和NMOS区中每一个的特性的源/漏区。

尽管结合当前考虑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其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多种修改和等价设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