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改进印模制取的部件

用于改进印模制取的部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牙齿植入位置上的拾取式印模制取的改进系统的部件,其包括齿桥、齿桥复制件和印模帽。本发明还涉及一系列的齿桥并涉及包括齿桥和印模帽的组件。印模帽(201)具有从印模帽的冠部端延伸到尖端的通道,并包括围绕所述齿桥(1)的齿桥围绕区域(203),其中所述齿桥围绕区域(203)具有冠部端(206)、尖端(240)和内壁(207、208),所述内壁(207、208)包括至少一个接触所述齿桥(1)的齿桥接触表面(243)和至少一个空间形成表面(244),空间形成表面包括与所述齿桥隔开以便在所述空间形成表面(244)和所述齿桥(1)之间提供一个空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105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艾斯特勒科技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2826521.1

  • 发明设计人 K·恩斯特伦;A·哈尔丁;

    申请日2002-11-01

  • 分类号A61C8/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温大鹏

  • 地址 瑞典默恩达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0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C8/00 授权公告日:20080305 终止日期:20181101 申请日:200211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3-05

    授权

    授权

  • 2005-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4-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牙齿植入位置上的拾取式印模制取的改进系统的部件,其包括齿桥、齿桥复制件和印模帽。本发明还涉及一系列的齿桥并涉及包括齿桥和印模帽的组件。

背景技术

牙齿植入系统广泛地用来替换损坏或丢失的自然牙齿。在这种系统中,植体放置在患者的颚部内以便更换自然牙齿根。包括一个或多个部件的齿桥接着可依附在植体上以便制成用于从骨骼组织凸出、穿过牙龈组织并进入患者口腔的义齿的一部分的芯体。义齿或齿冠最终座置在所述齿桥上。

最终的义齿必须设定尺寸并进行构造以便在功能和美观上自然地与患者的剩余牙齿匹配。为此,牙科医师需要使用患者颚部模型试验出适用于单个患者的义齿,所述模型包括植体以及可能的齿桥结构。为了提供这种模型,使用所谓的主模型模制技术。

这种模制技术的一个种类是所谓的“拾取”方法。拾取方法可通过以下的步骤来描述:

将印模盖放置在植体和/或齿桥上。

将印模材料施加在颚部,使得所述印模盖嵌置在印模材料内。

从颚部取出印模材料,使得印模盖始终嵌置在印模材料内。印模材料现在具有颚部的相反形状,其中印模盖位于植体/齿桥的位置上。

以与原始植体和/或齿桥连接到印模盖相同的方式,将复制植体和/或齿桥形状的复制件插入嵌置的印模盖内。

将模制材料注入由印模材料制成的颚部相反形状内并围绕复制件,使其硬化。

将印模材料从硬化的模制材料中取出,所述模制材料现在形成颚部的真正的或不相反的形状,其中复制件代替了原始的植体/齿桥。

以下,将参考某些描述这里使用的拾取方法或部件的现有技术文件。

US 6 068 478(Grande等人)披露一种印模系统,其包括印模盖,该印模盖将从人组织结构凸出的植体一端转移到主模型上,植体安装在人体内并包括可能的超结构。向外指向的植体在其外侧具有下切轮廓,并且印模盖具有与下切轮廓互补并与其接合的几何形状。下切轮廓通过植体的几何形状朝着植入床倾斜成喇叭形状或通过靠近植体端部的凹口来形成。

在所述的US 6 068 478(Grande等人)中,所述的超结构部件旋入植体,使得超结构的齿桥伸出到植体肩部之上。为了将口腔状况的印模采集到最终主模型上,首先将滑动套筒推到锥形超结构上。接着,将印模盖推在滑动套筒上。在最底部,印模盖具有与印模肩部互补的盖肩部。在外侧,盖肩部被向内指向的弹性卡扣元件围绕,使其可卡扣在植体肩部上,并可松开地抓握植体头部上的下切轮廓。现在将充满印模合成物的印模托盘压在植入位置。在缩回印模托盘之后,印模盖和滑动套筒保持嵌置在印模合成物内,并且获得印模。具有与锥形超结构相对应形状的类似操作植体现在被推入滑动套筒内。最后,具有与植体肩部相对应的操作肩部的操作肩部套筒被推到操作植体上,直到操作肩部由印模盖的卡扣元件保持为止。模制合成物最后注入印模并获得主模型。

在所述的US 6 068 478(Grande等人)中,如果例如带角度超结构的另一种类型的超结构连接到植体上,使用另一印模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印模圆柱旋在超结构上,并侧向开口的印模盖被推到超结构上,使其抓握植体肩部。使用充满印模合成物的印模托盘制取印模,印模在缩回印模托盘之后获得,其中印模盖和根据印模圆柱的中空空间和锥形超结构保持在后面。在下个步骤中,印模圆柱被推入其中空空间内,并且连接操作肩部套筒,接着模制合成物通过操作肩部填充,使得整个中空空间被充满。模制合成物现在注入印模,并且在取出持有印模圆柱的印模托盘之后,获得最终的主模型。

进一步提到如果保持在印模盖内并由印模盖内的所选齿桥留下的中空空间被充满印模合成物,滑动套筒可以省略。同样,滑动套筒和印模盖可以组合并设计成单件。

US 6 159 010(Rogers等人)披露一种放置在连接到牙齿植体并伸出到该植体之上的齿桥柱上的牙齿帽。帽包括底部,其具有向内倾斜的表面以便与植体的支承表面相配。壁离开底部延伸以便包围齿桥柱。壁包括至少一个开口,以便在制取植入位置的印模时,蜡材料从中通过。

US 5 688 123(Meiers等人)披露一种用于牙齿植体的转移盖,在制取印模以便形成主模型时来使用该转移盖。该转移盖在形状和尺寸上适用于植体的内置件或齿桥,并载有一个或多个在内置件的锥形区域的肩部之上延伸的弹性片。

WO99/29255(Morgan)披露一种具有头部的类似齿桥,其形成有例如环形凹槽的保持装置。

EP 0 190 670(Lustig)披露一种与可伸缩地与该柱配合的预制套筒形帽结合使用的预制齿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拾取印模方法时具有改进功能的系统的部件以及使用所述部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到牙齿植体上的齿桥的拾取式印模制取的的印模帽,所述印模帽具有从印模帽的尖端到冠部端的通道。印模帽包括围绕所述齿桥的齿桥围绕区域,所述齿桥围绕区域具有尖端和冠部端以及内壁,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齿桥接触的齿桥接触表面和至少一个空间形成表面,该空间形成表面与所述齿桥隔开以便在所述空间形成表面和所述齿桥之间提供一个空间。在所述齿桥围绕区域的横截面中,从所述纵向轴线到所述齿桥接触表面的距离短于从所述纵向轴线到所述空间形成表面之间的距离。

术语“冠部”在这里并在整个申请中用来表示朝向所述部件的头部端或尾端的方向。例如,在齿桥连接到植体的情况下,冠部方向是朝着离开植体指向的齿桥部分的方向。同样,术语“尖端”表示朝着部件插入端的方向。对于连接到植体上的齿桥来说,尖端方向是朝着植体的方向。因此,尖端和冠部是相反的方向。

但是,如果部件或系统的部件相互成角度,不同部件的各自尖端和冠部方向可以是不重合的。例如,对于其中齿桥的部件支承区域相对于植体接触区域齿桥情况,即所谓的倾斜齿桥。这里,当讨论部件支承区域的尖端方向,指的是朝着部件支承区域的最大直径的方向。部件支承区域的冠部方向是离开所述最大直径朝着部件支承区域的自由端的方向。

最好是,印模帽具有从印模帽的冠部端延伸到尖端的通道。由于印模材料可接着经由冠部端引入印模帽,因此增加印模帽在印模材料中的固定。引入印模帽中的印模材料将接触齿桥的一部分,并且因此提供复制所述齿桥部件的开放空间。该开放空间可用来引导齿桥复制件随后引入,或者如在说明书的详细部分中描述那样,作为形成定制齿桥的模型的形式。

另外,印模材料可引入所述空间形成表面和所述齿桥之间的所述空间内。但是,还存在齿桥接触表面,该表面接触齿桥,因此提供稳定的接触表面。

当制取标准齿桥的印模时,齿桥接触表面将接触标准齿桥。印模材料可任选地引入由空间形成表面形成的空间,但这不是必须的。齿桥接触表面将名义上提供足够表面以便引导齿桥随后准确地插入与齿桥定位在印模帽内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但是,当制取调整齿桥的印模时,所有的齿桥接触表面将可能不与调整的齿桥接触。由于调整后的表面,齿桥接触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将最有可能不与定制的齿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齿桥和印模帽内壁之间形成合成物空间,所述合成物空间由齿桥接触表面和调整后的齿桥以及所述空间形成表面和所述齿桥之间的所述空间之间产生的空间构成。印模材料可引入印模帽并进入形成在所述印模帽和调整后的齿桥之间的合成物空间。因此,当从齿桥上取出时,印模材料和印模帽一起将形成空的空间,该空间具有与调整后的齿桥的形状相对应的内部“调整”形状,所述内部形状随后用来模制所述调整后的齿桥的模型。

最好是,所述空间形成表面可设置气孔,以便空气从所述合成物空间通过。因此,当印模材料引入所述合成物空间时,空气可流过所述空间形成表面和所述齿桥之间形成的空间到达气孔,由此避免气泡,并确保印模材料适当引入。空间形成表面因此提供空气从所述合成物空间排出的空气导管。

气孔可通过空间形成表面内的开口或穿孔或其他适当通气装置来设置。

自然地,齿桥可有选择地进行调整,使得所有齿桥接触表面始终与调整后的齿桥接触,并且合成物空间只与空间形成表面相关。所述合成物表面需要填充印模材料的程度取决于齿桥进行的调整。但是,通常通过将印模材料填充整个合成物空间并流出所述气孔来确保完全充满。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齿桥接触表面可在冠部方向向内倾斜。这在印模帽座置在具有倾斜外形的齿桥上时特别有用。

因此印模帽对于标准齿桥的印模制取和调整的标准齿桥的印模制取来说是有用的。这提供了优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其中不同的部件经常用于标准和常规的情况。

在所述印模帽的第一变型中,印模帽的齿桥围绕区域包括具有内壁的肩接触部分和从所述肩接触部分向冠部方向延伸并提供相对于所述肩接触部分的所述内壁形成大于180度的角度的内壁的柱围绕部分。

肩接触部分用来接触相应齿桥的肩部。因此,从所述肩接触部分的内壁垂直到部件围绕区域的纵向轴线的突出部在尖端方向上延伸。

柱围绕区域可包括具有不同形状的内壁。它可以形成为使得整个内壁接触齿桥的柱部。但是,它还可以形成为只以所述内壁的一部分接触齿桥的柱部。某些这样的实施例将在下面说明。

另外,肩接触部分用来增加与所述齿桥相互作用时的接触和稳定性。当在拾取印模方法中使用印模帽时这特别重要,其中它将首先连接到固定在植体上的齿桥上,随后嵌置在印模材料中,并能够与所述印模材料一起从齿桥上取出,并且最后将齿桥复制件插入所述印模帽。为了实现所述方法,齿桥和齿桥复制件两者应该以良好的精度固定在印模帽内,所述肩接触部分有助于所述精度。

同样,肩部接触部分和柱接触表面的结合提供确保印模帽正确放置在齿桥上的可能性。在某些现有技术中,提供只具有肩部接触部分和柱围绕部分而没有齿桥接触表面的印模帽。但是这种现有技术的印模帽有着不正确地放置在齿桥上的危险。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所述第一变型的实施例,印模帽还设置可松开的齿桥接合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至少一个空间形成表面的尖端方向上。最好是,在柱接触部分处设置所述齿桥接合装置,与齿桥围绕区域的冠部端相比,其位置更靠近肩部接触部分。

在印模帽的所述实施例中,在座置有印模帽的齿桥的直径比齿桥的肩部处的直径相对小的锁定装置的位置上将齿桥接合装置放置在从肩部接触部分延伸的柱接触部分的内壁上。因此这样放置锁定装置使得可以使用的锁定装置结构变化更多,而不必增加锁定装置处的印模帽的外直径,使其超过所述齿桥的最大直径。

印模帽的小外直径是有利的。当具有大直径时,设置有印模帽的齿桥或植体周围的黏膜必须推开并有着被伤害的危险。另外,印模帽的大直径使得在不与植体附近的牙齿碰撞的情况下难以连接或拆卸部件。在相邻牙齿是非常紧密的组件时,部件的直径对于部件来说太大,使其难以通过设置在齿桥上的牙齿之间。但是,以上披露的配置减小这些问题。

在现有技术系统中,有时在印模盖的端部设置例如瓣片的锁定装置以便在齿桥之上并围绕齿桥接合。在这种构造中,锁定装置将有助于印模盖的尖端处的增大外直径,造成齿桥周围的柔软牙龈组织的不需要的压缩。另外,印模盖端部处锁定装置的移位经常造成盖在患者牙龈组织内不够牢固的连接。

在其他的现有技术系统中,靠近印模盖的冠部端设置锁定装置。这些系统的缺陷在于,如果印模盖能够连接到齿桥上,座置有印模盖的齿桥不能在所述冠部端之下进行调整。

齿桥接合装置可设置在所述柱接触部分和所述肩接触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上。另外,齿桥接合装置可在所述齿桥围绕区域的内壁上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凸肋或凹槽的突出部或凹入部。

至少一个齿桥接触表面可设置有转动锁定装置,以便将所述印模帽转动锁定在所述牙齿齿桥上。该特征对于确保固定在植体上的齿桥的转动方向通过印模制取适当传递到主模型上来说是有用的。

为了加强连接到印模材料内,印模帽可在齿桥围绕区域的冠部方向上设置延长区域。这种延长区域还可使得印模帽更容易操作。所述延长区域还可设置保持元件以便将印模帽保持在印模材料中。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所述齿桥和印模帽的组件。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齿桥复制件,其包括复制齿桥的部件支承区域的部件支承区域,和具有尖端的尖端区域,其中孔是从所述尖端延伸到齿桥复制件并至少到与所述部件支承区域相同的高度的位置上。

该复制件具有如下优点,即至少部分的部件支承区域可切去,以留下包括尖端区域以及可能的支承区域一部分并设置有通孔的复制件。当制造调整的齿桥的主模型时使用该可能性,这将在说明书的特定部分更详细地描述。按照此实施例的复制件是有利的,这是由于它可用于齿桥是标准外形(其原始状态)和齿桥是调整(切去状态)的情况。

因此,该复制件对于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印模帽一起使用来说特别有利,这也是由于印模帽对于齿桥留有其标准外形的情况以及齿桥是调整的情况来说是有用的。

在齿桥复制件的实施例中,还设置用于连接到牙齿部件上的齿桥接合装置,其中所述孔从所述尖端延伸到齿桥复制件并至少到所述齿桥接合装置的冠端方向的位置上。

因此,在锁定装置冠端方向延伸的部件接合区域的一部分可以切去,露出延伸通过齿桥复制件的整个剩余部分的孔,也使得齿桥接合装置保持完整。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包括具有齿桥冠部端的齿桥和具有复制件冠部端的相应复制件,所述齿桥设置标记,以便在离开齿桥冠部端的第一距离处任选地缩短齿桥,其中所述复制件在离开复制件冠部端的第二距离处设置标记,第二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的标记可用来进一步增加简化调整该系统的可能性。如果需要更短的标准齿桥,标准齿桥可在标记处切去。随后模型制取中使用的复制件在离开复制件的冠部端的一个距离处具有相应的标记,该距离等于或小于齿桥的标记和齿桥的冠部端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标记处切去复制件之后,提供一个切去复制件,其具有等于或大于切去齿桥高度的高度。在模型中,在复制件上制成适当的义齿,并随后转移并连接到切去齿桥上。通过将义齿锁定在齿桥上来确保义齿安装在齿桥上,其方式与将义齿锁定在复制件的方式相同。由于齿桥和复制件之间高度差别造成的义齿和和齿桥之间出现的开放空间可用填料填充。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一种使用适用于制取标准和调整齿桥两者印模的部件制造调整的标准齿桥的主模型的简化方法。

本发明实用性的其他方面将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明白。但是,将理解到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特定实例只通过实例给出,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从详细描述中明白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不同变型和改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从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中更加明白,附图只通过实例给出,并不限制本发明,附图中:

图1a~1e表示齿桥的第一实施例;

图2a~2b表示齿桥的第二实施例;

图3表示齿桥的第三实施例;

图4表示齿桥的第四实施例;

图5a~5h表示一系列齿桥的实施例;

图6a~6b表示齿桥复制件的实施例;

图7a~7f表示印模帽的实施例;

图8a~8b表示连接到牙齿植体上的齿桥的实施例,以及连接到所述齿桥上的印模帽的实施例;

图9a~9b表示齿桥载体的实施例;

图10a~10h表示标准齿桥的拾取式印模制取的方法;

图11a~11h表示调整的标准齿桥的拾取式印模制取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齿桥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图1b~1e是图1a同一齿桥的侧视图。

首先参考图1a和1b,其表示用于将牙齿部件连接到植体上的齿桥。齿桥包括用于连接到牙齿植体上的植体接触区域2和从所述植体接触区域2向冠部方向延伸以便将牙齿部件连接其上的部件支承区域3。

通常,齿桥用来将义齿或齿冠连接到植体上。但是,在制造最终义齿的过程中,齿桥用来将其他部件连接到植体上,例如印模帽、愈合盖或临时义齿。齿桥1可由适当材料制成,以便牙齿部件永久地安装在口腔内,材料例如是钛或某些陶瓷,例如氧化锆。

部件接触区域3从最大直径A(见图1c)向冠部方向延伸到冠部端6。部件接触区域的最大直径A在这种情况下与整体齿桥的最大直径重合。

部件接触装置9沿最大直径A的冠部方向设置在部件支承区域3上。部件接合装置构造并适用于通过所述部件相对于所述齿桥的线性移位与部件可松开地接合。

部件接合装置9沿最大直径A冠部方向的位置造成制成部件的连接,该位置处齿桥具有相对小的直径,由于使得将要连接其上的部件构造有相对小的外直径,这是有利的。小的外直径使其更容易将部件安装在齿桥上,而不受到相邻牙齿的妨碍,或者安装时必须推开并损伤齿桥1周围的牙龈组织。

部件接合装置9设置在离开最大距离A的距离小于最大直径A和齿桥的冠部端6的之间距离的50%的位置上。最好是该距离小于35%,并且如图1a~1c中,部件接合装置9设置在小于最大直径A和齿桥冠部端6之间距离25%的距离上。

植体接触区域3在此第一实施例中包括肩部4和从所述肩部向冠部方向延伸的柱部5。柱部5的外表面8相对于肩部的外表面7形成小于180度的角度α(见图1e)。肩部4和柱部5的外表面7、8之间形成的角度α最好在100度和160度之间,更优选为120到150度,最优选为130到140度。在此实施例中,角度α是136度。

在此实施例中,部件接合装置9设置在所述肩部4和柱部5之间的过渡部分上。该位置使得柱部6的大部分可以进行调整而不有损部件接合装置9的功能。部件接合装置9具有围绕柱部5的圆周一部分延伸的凹槽形状。该凹槽可表示成通过柱部5的过渡部分5’形成,其具有相对于柱部5的外表面形成角度δ的外表面8’。角度δ优选在10到40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到30度内,最优选为12度。最好是,部件可卡扣锁定在所述过渡部分5’形成的凹槽内。所述的角度δ适用于形成这种卡扣锁定装置,该装置具有优选的保持力以便将部件固定保持在齿桥1上,同时还使得部件与所述齿桥1分开。

与肩部4相关,部件接合装置9优选地设置在离开肩部4的距离小于从肩部4到齿桥的冠部端6的距离的50%的位置上,更优选为小于30%,并且在此实施例中小于20%。如果部件接合装置9始终提供部件保持功能,如果与肩部4和冠部端6之间距离的50%相对应的齿桥的冠部部分切去,部件接合装置9可认为是设置在离开肩部4的距离小于肩部4和冠部端6之间距离的50%的位置上(相应的限定同样适用于部件接合装置9相对于最大直径的位置的情况)。

柱部5还设置转动锁定装置15以便将部件转动锁定地连接在齿桥1上。在这种情况下,转动锁定装置15由柱部5的外表面8的平部分制成。但是,可以考虑转动锁定装置15的其他形状。由于在将部件安装在齿桥上时平稳锁定允许更多的游隙,可以确信相对平稳的锁定功能在比更锐利和独特的锁定装置更优选。

柱部的尖端6任选地设置多边形盲孔19,该盲孔用来连接将齿桥旋在植体上的扳手。

在部件支承区域3和植体接触区域2之间设置延伸区域11,其用来在安装齿桥1时增加齿桥在植体之上延伸的高度。当安装到与骨骼组织平齐的植体上时,延伸区域11通常延伸通过牙龈组织。

植体接触区域2包括冠部接触部分12和螺纹杆16。植体接触区域2由此适用于连接到植体上,植体具有锥形冠部开口并设置有连接齿桥1的内螺纹。植体接触区域2和植体开口各自的锥形形状特别有利,这是由于它适合在植体和齿桥旋紧在一起时建立锥形密封。

在图1d中,表示齿桥1的不同部分的外表面相对于齿桥的纵向轴线形成的角度。

柱部5的外表面8朝着齿桥的冠部方向倾斜。由于与柱部5的外表面8平行于纵向轴线L的情况相比,在将部件连接到齿桥1的初始阶段可以有更多的游隙,确信这是有利的。柱部5的外表面8和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度φ优选地小于20度,更优选小于15度。在此实例中,角度φ是6度。

角度φ的所述值特别适用于提供一种柱部5,它与部件协作以便在柱部5和部件之间提供保持功能。

现在返回到部件接合装置9,如上所述它有具有外表面8’的过渡部分5’形成,外表面相对于柱部5的外表面形成角度δ。进一步相对于纵向轴线和柱部的外表面8之间的角度φ描述角度δ,有利是2φ±10度。特别地选择角度δ使得连接到齿桥上的部件可通过以与将部件连接到所述部件接合装置上所需力大致相同的力通过线性移位从所述齿桥上松开。从纵向轴线L看到,柱部的过渡部分5’的外表面8’就是φ±10度,而柱部5的外表面8通常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角度φ。

如果使用具有一种内部形状的部件,其形状具有至少某些与齿桥的外形状相对应的内部表面,将部件连接到齿桥上所需的力将取决于柱部5的外表面8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度φ。从齿桥上取下部件所需的力取决于所述过渡部分5’的外表面8’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度。当角度δ是2φ±10度时,意味着从所述齿桥上取下所述部件所需的力与将所述部件连接到齿桥1上所需的力大致相同。

肩部4的外表面7同样在冠部方向向内倾斜。肩部4的外表面7相对于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度χ最好在40到60度的范围内。在此实例中,角度χ是50度。

肩部4的外表面7和柱部5的外表面8之间形成的所述角度α等于(180度+φ-χ)。

延伸区域11的外表面13可平行于齿桥1的纵向轴线和在齿桥1的冠部方向上向外倾斜。由延伸区域11的外表面13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度有利地进行改变以便实现所需最大直径A。最好是,角度是90度到180度。

最后,由齿桥1的植体接触区域2的冠部接触部分12的外表面14形成的角度ω最好是165度到170度,在此实例中是169度。

参考图1c,齿桥1的最大直径A最好在3到7毫米的范围内。柱部5的最大直径B最好在2到5毫米的范围内。由肩部4的外表面7形成的凸缘在此实施例中具有与齿桥的所述最大直径A和齿桥的最大直径B之间差别的一半相对应的宽度。最好是,该宽度在0.2到1毫米的范围内,最优选的是0.5毫米。

与整个部件支承区域3的轴向延伸相比,肩部4的轴向延伸可以在10-40%的范围内,优选为20%。延伸区域11的轴向延伸可有利地进行选择,以便实现所需的齿桥高度。通常,延伸区域11具有部件支承区域3的轴向延伸的大约10%到50%的轴向延伸。

任选地,齿桥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标记20,以表示齿桥缩短的程度。

图2a是齿桥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b是图2a齿桥的截面图。与图1a-1e的第一实施例所述部件相对应的部件设置图1a-1e使用的相同参考标记。下面将只描述第二实施例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植体接触区域2不设置螺纹杆16。而是具有可转动锁定在植体上的六边形锁定结构21。齿桥1还设置具有内部突耳18的通孔17。螺钉可插入通孔17内,将螺钉头部座置在突耳18上,以便将齿桥1连接到植体上。此类型的齿桥对于单个牙齿的修复情况是特别有用的。

图3是齿桥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与图1a-1e的第一实施例所述部件相对应的部件设置图1a-1e使用的相同参考标记。下面将只描述第三实施例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柱部5的高度和形状。柱部5的高度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缩短,并构成部件支承区域3的轴向延伸的大约75%到80%。(这将轴向延伸的大约20%到25%留给肩部4)。所述柱部的实际长度是大约2毫米。由柱部5的外表面8相对于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度φ是11度。

使用具有短柱部5的齿桥1的优点在于齿桥1将不需要经常调整。而是,义齿可以原始形状制在柱部5上。

图4是齿桥1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与图1a-1e的第一实施例所述部件相对应的部件设置图1a-1e使用的相同参考标记。下面将只描述第四实施例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

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延伸区域11制成很短,并且其外表面13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相对大的角度。

图5a-5h表示一系列图1a-4所述类型的齿桥的实施例。以下图5a-5h描述中的参考标记可参考图1a-4所述的部件。

图5a-5h表示一系列齿桥,其中柱部5的外表面8和肩部4的外表面7之间形成的角度α对于所述系列中的所有齿桥来说是相同的。另外,部件支承区域3的纵向延伸对于所述系列中的所有齿桥来说是相同的。

只参考图5a-5c,这三个齿桥还属于一个系列,其中最大直径A对于所述系列中所有齿桥来说是相同的。同样,图5d-5f的三个齿桥具有相同的最大直径,图5g-5h的两个齿桥具有相同的最大直径。图5a-5c的齿桥具有4毫米的最大直径,图5d-5f的齿桥具有5毫米的最大直径,并且图5g-5h的齿桥具有6毫米的最大直径。

图5a-5h表示一系列将牙齿部件连接到植体上的齿桥1,每个齿桥具有纵向轴线L并包括植体接触区域2、部件支承区域3和3之间的延伸区域11,其中:

所述延伸区域11提供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角度的外表面13;

所述肩部4提供在冠部方向向内倾斜并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角度χ的外表面7;

所述柱部5从所述肩部4向冠部方向延伸并提供在冠部方向向内倾斜并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角度φ的外表面8,角度φ小于肩部4的外表面7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度χ;

肩部4的外表面7和纵向轴线L之间的所述角度χ和柱部5的外表面8和纵向轴线L之间的所述角度φ对于所述系列的所有齿桥来说是相同的,

其中所述延伸区域11的外表面13和所述纵向轴线L之间的角度在所述系列的不同齿桥之间变化。

图6a是齿桥复制件101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并且图6b是相同齿桥复制件101的侧视图。

齿桥复制件101包括部件支承区域103、延伸区域111和尖端区域102。部件支承区域103与齿桥1的部件支承区域相同,在此实例中齿桥1的类型表示在图1a-1e中。因此,部件支承区域103具有带有外表面107的肩部104和带有外表面108的柱部105。

特别是,齿桥复制件101设置部件接合装置109,该部件接合装置109与齿桥1的部件接合装置9相同。

同样,齿桥复制件101设置从尖端部分102的尖端延伸到所述部件接合装置109的冠部方向上的位置的孔130。在此实施例中,孔130是盲孔,但还可考虑使用一直延伸通过复制件101的孔。

孔130在齿桥复制件101用于调整的标准齿桥的模型制造的情况下特别有用,如下面图11a-11h更加详细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从齿桥复制件101切去柱部105的冠部部分,留下剩余的齿桥复制件101,其中通孔130通过其中。通孔130可用来从复制件101的尖端注入模制材料以便制成调整后的齿桥的模型。

因此,齿桥复制件101在拾取式印模制取中是有用的,而不考虑是否使用标准或调整的齿桥。

现在将描述图1a-1e齿桥的标记20以及齿桥复制件101上的标记120的使用。最好是,提供一个组件,其包括具有冠部齿桥端6的齿桥1和具有冠部复制件端106的相应复制件101,所述齿桥1在离开冠部齿桥端6的第一距离上设置任选地缩短齿桥1的标记,其中所述复制件101在离开冠部复制件端106的第二距离上设置标记,该第二距离等于或略微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这种组件为齿桥的其他变型提供一个选择。在只需要缩短的齿桥1的情况下,牙科医师可在标记20处缩短齿桥1。复制件101在与齿桥1的标记大致相同高度上设置标记120。因此,牙科医师不需要使用特殊印模技术就可获得齿桥1缩短时的调整形状,而是只使用标准技术获得齿桥1的位置。当制造主模型时,复制件101缩短到齿桥1相同程度,并将忠实地复制口腔内的情况。

由于难以准确地在标记处切去齿桥1和复制件101,复制件101的标记可有利地设置离开复制件端106的距离略微小于齿桥1上的相应距离的位置上。当切去部件时为牙科医师提供小的余量,而没有齿桥复制件101短于齿桥1的危险。

复制件101和齿桥1中的每个可以设置多个标记。

图7a和7b分别是用于连接到牙齿植体上的牙齿齿桥的拾取式印模制取的印模帽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c是相同印模帽的底视图。图7d是从7a的平面d-d看到的截面图。图7e上从图7a的平面e-e看到的截面图,并且图7f上从图7a的平面f-f看到的截面图。

如图7a-7f所示的印模帽包括用于座置在齿桥1上的齿桥围绕区域203。齿桥围绕区域203具有冠部端206和尖端240,并设置内壁207、208。

在此实施例中,齿桥围绕区域203包括具有内壁207的肩接触部分204和具有内壁208的柱围绕部分205。肩接触部分204用来座置在相应齿桥的肩部上,而柱围绕部分205将围绕所述齿桥的柱部。

在柱围绕部分205的内壁208上,齿桥接合装置209正好设置在柱围绕部分205和肩接触部分204之间的过渡部分上,以便提供所述印模帽相对于所述齿桥的线性移位与齿桥可松开地接合。

与冠部端206相比,所述齿桥接合装置209更靠近齿桥接触部分203的尖端240设置。优选的是所述尖端240和齿桥接合装置209之间的距离小于尖端240和齿桥围绕区域203d冠部端206之间距离的50%,更优选地小于35%,最优选地小于25%。

与肩接触部分204相关,所述肩接触部分204和齿桥接合装置209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小于肩接触部分204和齿桥围绕区域203的冠部端206之间距离的50%,更优选地小于30%,最优选地小于20%。

在此实施例中,齿桥接合装置209包括围绕柱围绕部分205的内壁208的内周一部分延伸的凸肋。凸肋通过设置用作转动锁定装置215的平表面中断,该平表面在柱部205的内壁208上延伸。进一步在设置空间形成表面244的位置上中断,所述表面244将在下面描述。

当与其齿桥1上的接合装置9的相应凹槽协作时,凸肋用作卡扣锁定装置,可以将印模帽201在轴向上锁定在齿桥1上。

柱接触区域205的内壁208包括具有不同目的的表面区域。第一表面区域是用于座置时与齿桥1接触的齿桥接触表面243。第二表面区域是空间形成表面244,即座置时与齿桥1隔开,由此在齿桥1和空间形成表面244之间形成开放空间。

当座置在齿桥1上时,齿桥接触表面243用来稳定印模帽,并确保印模帽201正确定位。

空间形成表面244用来在齿桥1和印模帽201的内壁208之间提供开放空间。当制取调整的标准齿桥的印模时这特别有用,如下面图11a-11h描述。

在齿桥围绕区域203的横截面中,从印模帽201的纵向轴线L到齿桥接触表面243的距离r1短于从所述纵向轴线L到空间形成表面244的距离r2。由于齿桥1通常围绕纵向轴线大致对称或接近对称,这种差别是可能的,为何印模帽201的非对称表面通常意味着印模帽201的内表面和齿桥1之间的空间将在印模帽201连接到齿桥1上时设置。

换言之,空间形成表面244是与相应齿桥的外轮廓偏移的表面,而齿桥接触表面243是跟随所述外轮廓的表面。

最好是,所述空间形成表面244可设置气孔245,以便空气从所述空间通过,该空间在印模帽201座置在所述齿桥上时在空间形成表面244和相应齿桥之间形成。当印模材料引入至少部分所述空间内时,空气可从所述空间通过气孔245流出,由此避免气泡并确保印模帽的适当填充。

在图7a-7f的实施例中,气孔245是所述印模帽壁上的开口。气孔还可通过示例性的穿孔来提供。

有利的是,空间形成表面244沿柱围绕部分的内壁208纵向延伸。由此它们可形成用于空气以及印模材料流过的导管。假设印模材料从印模帽201的冠部端填充,气孔245可设置在这种导管的尖端(最为有利的位置)上以便确保空气排出。同样,气孔245可分布在空间形成表面上。

术语“空间形成表面”244和“齿桥接触表面”243的修辞涉及到印模帽201座置在未调整的齿桥上的情况。但是,当制取调整的齿桥的印模时,所有的齿桥接触表面243将可能不与调整的齿桥接触。由于齿桥的调整后的形状,齿桥接触表面243的至少一部分将最有可能不接触定制的齿桥。在这种情况下,合成物空间形成在齿桥和印模帽201内壁之间,所述合成物空间包括齿桥接触表面243和调整的齿桥之间的空间和所述空间形成表面244和所述调整的齿桥之间的空间。印模材料可引入印模帽201并引入所述印模帽201和调整的齿桥之间形成的合成物空间。因此,当从齿桥上取出时,印模材料和印模帽一起将从空的空间中取出,该空间具有于调整的齿桥形状相对应的内部“调整”形状,所述内部形状随后用来模制所述调整的齿桥的模型。

当印模材料引入所述合成物空间时,空气可通过气孔245流出所述空间形成表面244和所述齿桥之间形成的空间,由此避免气泡并确保印模帽的填充。空间形成表面244因此提供由于空气从所述合成物空间排出的空气导管。

自然地,齿桥可有选择地进行调整,使得所有的齿桥接触表面始终与调整的齿桥接触,并且合成物空间只与空间形成表面相关。

齿桥接触表面243在冠部方向向内倾斜,优选地相对于纵向轴线形成小于20度的角度,更优选地小于15度。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是6度。另外,齿桥接触表面与肩接触部分204形成一个角度,所述角度大于180度,优选地为220-230度。

印模帽201还设置沿齿桥围绕区域203的冠部方向设置的延长区域241。延长区域241用来提供将印模材料连接到印模帽201上的更大区域。另外,它有助于处理印模帽201。为了更好地保持印模材料,延长区域241设置横向延伸的保持元件242。

印模帽最好有塑料材料制成。这种塑料材料可以选择成提供足够的弹性,以便形成卡扣锁定装置,但不容易变形,使得齿桥在印模制造中齿桥位置传递不受损害。

在图8a和8b中,齿桥1表示为连接在植入骨骼组织500中的牙齿植体401上。印模帽201连接到齿桥1上。图8a和8b都是截面视图,图8b沿图8a平面b-b截取。

齿桥1是图1a-1e所述的类型并且印模帽201是图7a-7f所述的类型。用来描述齿桥1和印模帽201的参考标记将在下面使用,尽管它们由于缺少空间而未在图8a和8b中表示。

齿桥1通过齿桥的植体接触区域2连接到牙齿植体401上。螺纹杆16旋入植体冠部孔的内螺纹中。植体接触区域2的冠部接触部分12与植体401的所述冠部孔的锥形部分密封接触。

齿桥的延伸区域11从植体冠部端穿过骨骼组织501延伸。齿桥的外直径从植体接触区域2增加一直到延伸区域11的冠部端处的最大直径A。

具有肩部4和柱部5的部件支承区域2在骨骼组织501之上延伸。部件接合装置9在齿桥1以及肩部4两者的最大直径A的冠部方向上设置在肩部4和柱部5之间的过渡部分上。

印模帽201通过其齿桥接合装置209可松开地锁定在齿桥1的部件接合装置9上。如图8a和8b所示,印模帽201的最大直径大约与齿桥1的最大直径A一样大。印模帽201因此便于连接到齿桥1上,而没有损害齿桥周围粘膜组织的危险。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粘膜组织更厚,进一步在冠部方向上在齿桥上延伸。

在图8a中,可以看到印模帽201的空间形成表面244与齿桥1隔开。由此设置的空间形成从印模帽201的通道217的冠部端沿齿桥的侧部到气孔245的导管。在图8b中,看到齿桥接触表面243与齿桥1接触,为所述印模帽201提供支承和引导。

图9a-9b是可以连接到图1a-1e所示齿桥上的另一部件的透视图。部件是齿桥载体301,其具有尖端齿桥接触部分和向冠部方向延伸部分,其具有带有凸肋的外表面以便有助于部件的抓握。齿桥载体301可连接到齿桥上以有助于操作齿桥并将其接到植入的固定件上。

图10a-10b表示使用标准齿桥1时拾取式印模制取和模型成形。

在图10a中,两个牙齿植体401表示为在相邻牙齿之间的植入位置上与骨骼组织500平齐地植入。

在图10b中,表示如何使用齿桥载体301将齿桥1旋入每个植体401中。齿桥1在带到植入位置之前连接到载体301上。牙科医师开始将齿桥1旋入保持载体301的植体401。此后,取出载体301,并使用扳手进一步任选地将齿桥1紧固在植体401上。

在图10c中,表示印模帽201如何使用齿桥1的部件接合装置9和印模帽201的部件接合装置209连接到齿桥1上。任选地,印模材料可引入印模帽201中。但是,由于使用标准齿桥1,这不是必须的。

在图10d中,已经注入印模材料600,并将印模帽201嵌置在印模材料600内。使得印模材料600硬化,以便复制印模附近牙齿的形状,并连接到印模帽201上。

在图10e中,印模材料600已经从植入位置取出,使得印模帽201嵌置在材料600中。

在图10f中,表示标准齿桥复制件101如何引入连接在印模材料中的印模帽201中。由于齿桥复制件101上和印模帽201上各自的接合装置和转动锁定装置,齿桥复制件101放置在印模帽201中,其位置与齿桥1在印模帽201内的初始位置相对应。

在图10g中,模制材料700注入到印模材料600内。

最后,在图10h中,取出印模材料600和印模帽201。现在模制材料700和相邻牙齿以及与齿桥1相对应的齿桥复制件101一起形成实际植入位置的模型。使用此模型可制造和调整适当义齿或齿冠,以便随后在安装位置安装在适当齿桥1上。

图11a-11h表示使用调整的齿桥1时的拾取式印模制取和模型成形。

在图11a中,两个牙齿植体401表示成在相邻牙齿之间的植入位置与骨骼组织500平齐地植入。

在图11b中,表示如何使用齿桥载体301将齿桥1旋入每个植体401中。齿桥1在带到植入位置之前连接到载体301上。牙科医师开始将齿桥1旋入保持载体301的植体401。此后,取出载体301,并使用扳手进一步任选地将齿桥1紧固在植体401上。

此后,如所述例如通过切去齿桥1的冠部部分的一部分,对标准齿桥1进行调整。剩余部分是调整的齿桥1’。

在图11c中,表示印模帽201如何分别使用调整齿桥1’的部件接合装置和印模帽201的部件接合装置连接到调整齿桥1’上。由于齿桥1’是调整的,需要引入印模材料600’到印模帽201内。印模材料600’可有利地通过帽通道的冠部端引入,空气可流过印模帽201的空间形成表面244形成的空间并流出气孔245,由此避免气泡或印模帽201不充分的填充。如果适当引入,印模材料600’和印模帽201的齿桥接触表面243一部分一起形成与调整齿桥1’的形状相对应的开放空间。

在图11d中,已经注入印模材料600,并嵌置印模帽201。使得印模材料600硬化,以便复制印模附近牙齿的形状,并连接到印模帽201上。

在图11e中,印模材料600已经从植入位置取出,使得印模帽201嵌置其中。

在图11f中,表示如何从标准齿桥复制件101切去冠部部分,以便露出通过复制件101’的剩余部分的孔。剩余部分称为切去复制件101’。切去复制件101’引入使用部件接合装置109嵌置在印模材料中的印模帽201。此后,模制材料700’通过切去复制件101’的孔进入印模帽201’内的印模材料600’和印模帽201的齿桥接触表面243的一部分形成的开放空间。

在图11g中,另外的模制材料700注入到印模材料600内。

最后,在图11h中,取出印模材料600和印模帽201。模制材料700现在和相邻牙齿一起形成植入位置的模型。通过切去复制件101’填充的模制材料700’复制原始调整的齿桥1’的上部分。但是,切去复制件101’的肩部在植入位置处与原始齿桥1的肩部相对应。

使用此模型,可制造和调整适当义齿或齿冠,以便随后在安装位置安装在适当齿桥1上。

应该注意到对于标准和调整过程来说,可以使用相同的齿桥、印模帽和齿桥复制件。

可以认为其他选择例和实施例也在所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例如,多个部件接合装置可布置在齿桥上。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所述第二部件接合装置可在调整齿桥时破坏,第二部件接合装置可沿第一部件接合装置的冠部方向设置。这可以是功能上的选择,只要所述第一部件接合装置提供所需部件接合功能即可。这同样适用于印模盖的齿桥接合装置。

同样,所述的部件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部件。但是,这里描述的整体式的实施例是优选的。

接合装置和转动锁定装置的构造还可进行变化,例如印模帽的外部形状、齿桥连接到植体的形式或齿桥复制件的尖端部分。

本发明已经描述完毕,将理解到本发明可以多种方式改变。这种变型不认为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所有的变型可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