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

一种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梨的筛选和清洗;(2)破碎;(3)榨汁;(4)过滤;(5)添加荞麦提取物溶液;(6)保温沉降;(7)低速离心获得澄清梨汁。本发明采用加入荞麦提取物后,20-50℃保温沉降50min,进而使用低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澄清梨汁,使用以上条件得到的梨汁,其透光率可达62.79%-106.3%;其抑制褐变率可达19.9%-86.6%,它具有低添加量,高活性等特点,为梨汁加工工业以及其它行业均提供了一种天然,无污染,成本低的抑制褐变的澄清方法。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24

    授权

    授权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2/02 申请日:2014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梨汁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澄清 梨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和国内果品加工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果汁饮料 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这就对梨汁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梨汁的 加工过程中,会伴随着褐变的发生,不仅产生令人厌恶的颜色,还伴 有气味的劣变,因此,澄清加工的技术对于保证果汁稳定性,防褐变, 延长保质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的澄清方法主要有自然澄清法、超滤法和果胶酶法。自 然沉降工艺简单,但果汁长时间放置极易变质,无法保证果汁质量, 费时且稳定性较差;用果酶制剂澄清果汁目前成本较高,大规模生产 受到限制;超滤法的预处理和超滤膜清洗比较困难,且滤膜大多进口, 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它具有显著的抑制褐变和 加速澄清作用,并且与现有澄清剂相比,具有低添加量,高活性等特 点,为梨汁加工工业以及其它行业均提供了一种天然,无污染,成本 低的抑制褐变的澄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澄清梨汁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梨的筛选和清洗

将原料梨用清水淋洗,洗掉表面的农药和泥沙;

(2)破碎

将清洗好的去核梨,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

(3)榨汁

将破碎后的梨块称重,放入液压榨汁机内进行榨汁;

(4)过滤

将上述步骤所得的带渣汁液倒进滤布进行过滤;

(5)添加荞麦提取物溶液

在上述过滤所得的汁液内加入荞麦提取物溶液,荞麦提取 物溶液浓度为汁液质量的0.0005%-0.1%;

(6)保温沉降

将含有荞麦提取物溶液的梨汁在水浴锅中保温反应50min, 期间水浴锅的保温温度为20-50℃;

(7)低速离心获得澄清梨汁

将沉降后的梨汁转移到冷冻离心机中270×g离心力条件下 离心30min,获得澄清梨汁。

上述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其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细化,所 述步骤(4)所用滤布为120目滤布。

具体来说,上述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5)所述荞 麦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干燥

将荞麦通过鼓风烘干箱在60-80℃下进行干燥处理至水分少于 8%;

步骤(B):粉碎

将风干后的荞麦通过多功能粉碎机处理60-90s;

步骤(C):提取

按照料水比1∶10用0-60%乙醇室温提取5min,重复三次将滤液 合并;

步骤(D):浓缩

将合并的滤液通过旋转蒸发仪在60℃下进行蒸发浓缩或100℃ 下加热浓缩至原体积8-10%;

步骤(E):干燥

将步骤(D)所得的浓缩液使用恒温水浴锅在100℃下进行水浴 干燥至固体析出,然后使用真空干燥箱在60℃下真空干燥12h,得到 荞麦提取物干物质。

本发明所述的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它采用向梨汁中加入荞麦提取物后,20-50℃保温沉降50min, 进而使用低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澄清梨汁,使用以上条件得 到的梨汁,其透光率可达62.79%-106.3%;其抑制褐变率可达 19.9%-86.6%,它具有低添加量,高活性等特点,为梨汁加工工业以 及其它行业均提供了一种天然,无污染,成本低的抑制褐变的澄清方 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 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室温下澄清梨制备案例。

整体步骤:将苹果梨筛选和清洗→去核,梗→榨汁→滤布过滤→ 添加荞麦提取物→自然沉降→低速离心→测定透光度,色值,褐变指 数。

选择新鲜成熟,大小适中,无病害的苹果梨,用清水淋洗20-30s, 洗净表面的农药和泥沙。将洗净的苹果梨对开,去除苹果梨淡黄色果 核部分,手动去除苹果梨梗,将苹果梨切块成2.5×2.0cm大小,准 确称量达200g备用,将切好的梨块快速放入液压榨汁机中,进行粉 碎榨汁。迅速将榨汁机中的渣液倒入已准备好的120目滤布中手动过 滤,获得浑浊苹果梨汁。

用移液枪移取14ml苹果梨汁移入干净的20ml样品瓶内,加入浓 度为0.4g/L的荞麦提取物2ml,使荞麦提取物的终浓度为0.05g/L 充分混匀。加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实验平行操作两次。

将各个样品瓶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室温下静置自然沉降40min后, 用低速离心机270×g低速离心30min,离心后的苹果梨清汁用紫外可 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苹果梨汁的透光度(T625),色值(T440),褐 变指数(A420)。根据褐变指数计算抑制褐变率,其公式如下:

结果如下表1。

表1室温下澄清后的苹果梨汁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检测指标 空白对照 荞麦提取物0.05g/L T625(%) 54.26±0.23 83.26±0.42 T440(%) 14.45±0.55 31.22±0.35 A420 0.899±0.03 0.559±0.03 抑制褐变率(%) - 37.8

由表1可见,室温下荞麦提取物浓度为0.05g/L的苹果梨汁与空 白对照相比,在波长625nm处的透光率显著提高29%,说明荞麦提取 物具有良好的澄清作用;用T440表示苹果梨汁的色值,T440越高说 明褐变程度越低,添加荞麦提取物后色值提高了16.8%,同时用A420 表示的褐变指数,也表明添加荞麦提取物后的能显著降低苹果梨汁的 褐变,荞麦提取物浓度为0.05g/L时,抑制褐变率为37.8%,充分表 明用荞麦提取物处理后,能有效抑制苹果梨汁的褐变,改变感官品质。

实施例2:

不同pH条件下澄清苹果梨制备案例。

整体步骤:苹果梨的筛选和清洗→去核,梗→榨汁→滤布过滤→ 调pH值→添加荞麦提取物→沉降→低速离心→测定透光度,色值, 褐变指数。

选择新鲜成熟,大小适中,无病害的苹果梨,用清水淋洗20-30s, 洗净表面的农药和泥沙。将洗净的苹果梨对开,去除苹果梨淡黄色果 核部分,手动去除苹果梨梗,将苹果梨切块成2.5×2.0cm大小,准 确称量达200g备用。将切好的梨块快速放入液压榨汁机中,进行粉 碎榨汁。迅速将榨汁机中的渣液倒入已准备好的120目滤布中手动过 滤,获得浑浊苹果梨汁。苹果梨初始pH值为4.2-4.4之间,加入1mol/L HCl边搅拌边测定pH值,至混合苹果梨汁pH值分别达到3.5、3.3、 3.1、2.9、2.7、2.5。用移液枪移取14ml苹果梨汁移入干净的20ml 样品瓶内,样品瓶内事先呈有配置好浓度为0.4g/L的荞麦提取物 2ml,使荞麦提取物的终浓度为0.05g/L充分混匀。再平行操作两次。

将不同pH值(2.5-3.5)的样品瓶移入40℃水浴锅内保温沉降 40min后,用低速离心机270×g离心30min。离心后的苹果梨清汁用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苹果梨汁的透光度(T625),色值(T440), 褐变指数(A420)。根据褐变指数计算抑制褐变率,其公式如下:

结果如下表2。

表2不同pH苹果梨汁各项指标测定

由表2可以看出,荞麦提取物对苹果汁的澄清和褐变作用受苹果 汁的初始pH值的影响较大。添加相同浓度荞麦提取物条件下,随着 pH的减小苹果梨汁透光度明显升高,且呈梯度上升趋势,并在pH2.7 时达到最高95.2%,后逐渐趋于饱和;随着pH的减小色值均呈上升 趋势,褐变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到pH2.7时趋于饱和,说明较低 的pH值有利于荞麦提取物抑制苹果梨汁的褐变。当pH为2.7时,澄 清效果和抑制褐变效果都最佳,如果要达到苹果梨汁的最佳加工效 果,可以将苹果梨的初始pH调整为2.7。

实施例3:

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苹果梨澄清制备方法。

整体步骤:苹果梨的筛选和清洗→去核,梗→榨汁→滤布过滤→ 调pH值→添加荞麦提取物→沉降→低速离心→测定透光度,色值, 褐变指数。

选择新鲜成熟,大小适中,无病害的苹果梨,用清水淋洗20-30s, 洗净表面的农药和泥沙。将洗净的苹果梨对开,去除苹果梨淡黄色果 核部分,手动去除苹果梨梗,将苹果梨切块成2.5×2.0左右大小, 准确称量达200g备用。将切好的梨块快速放入液压榨汁机中,进行 粉碎榨汁。迅速将榨汁机中的渣液倒入已准备好的120目滤布中手动 过滤,获得浑浊苹果梨汁。加入1mol/L HCl边搅拌边测定pH值,调 节pH稳定在2.7,用移液枪移取14ml苹果梨汁移入干净的20ml样 品瓶内,样品瓶内事先呈有配置好浓度为0.4g/L的荞麦提取物2ml, 使荞麦提取物的终浓度为0.05g/L充分混匀。再平行操作两次。

将样品瓶移入40℃水浴锅内分别保温沉降10min、20min、30min、 40min、50min、60min。用低速离心机270×g低速离心30min,离心 后的苹果梨清汁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苹果梨汁的透光度 (T625),色值(T440),褐变指数(A420)。根据褐变指数计算抑 制褐变率,其公式如下:

结果如下表3。

表3不同保温时间苹果梨各项指标测定

由表3可见,在添加相同浓度荞麦提取物条件下,改变保温时间 对苹果梨汁的褐变和澄清影响较大,改变保温时间的苹果梨汁与空白 对照相比,其透光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梯度上升趋势,在50min时透 光度达到99.85%,随着保温时间的加长,色值逐渐趋于饱和;褐变 指数随着保温时间的加长显著下降,在50min时抑制褐变效果最明 显,为0.237。充分表明改变保温时间能有效的澄清和抑制褐变。

实施例4:

不同浓度荞麦提取物条件下南国梨汁澄清制备方法

南国梨的筛选和清洗→去核,梗→榨汁→滤布过滤→调pH值→ 添加荞麦提取物→沉降→低速离心→测定透光度,色值,褐变指数

选择新鲜成熟,大小适中,无病害的南国梨,用清水淋洗20-30s, 洗净表面的农药和泥沙。将洗净的南国梨对开,去除南国梨淡黄色果 核部分,手动去除南国梨梗,将南国梨切块成2.5×2.0左右大小,准 确称量达200g备用,将切好的梨块快速放入液压榨汁机中,进行粉 碎榨汁。迅速将榨汁机中的渣液倒入已准备好的120目滤布中手动过 滤,获得浑浊南国梨汁。加入1mol/L HCl边搅拌边测定pH值,调节 pH稳定在3.0.用移液枪移取14ml南国梨汁移入干净的20ml样品瓶 内,样品瓶内事先呈有配置好浓度分别为4g/L、0.8g/L、0.4g/L、 0.16g/L、0.08g/L、0.04g/L的荞麦提取物2ml,使荞麦提取物的终浓 度分别为0.5g/L、0.1g/L、0.05g/L、0.02g/L、0.01g/L、0.005g/L充分 混匀。再平行操作两次。

将各个样品瓶移入40℃水浴锅内分别保温沉降40min。用低速离 心机270×g低速离心30min,离心后的南国梨清汁用紫外可见光分光 光度计测定南国梨汁的透光度(T625),色值(T440),褐变指数 (A420)。根据褐变指数计算抑制褐变率,其公式如下:

结果如下表4。

表4不同浓度荞麦提取物南国梨各项指标测定

如表4可见,添加不同浓度荞麦提取物的南国梨汁与空白对照相 比,其透光度明随着浓度的升高呈梯度上升趋势,并在0.5g/L时达 到最高的70.83%;其色值随着浓度的升高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 势,在0.1时达到最高的16.83%,而0.5g/L的色值有所下降的原因 可能是荞麦提取物本身颜色的干扰。随着浓度的升高,褐变指数逐渐 降低,抑制褐变率在0.5g/L时达到了50.11%。充分说明荞麦提取物 浓度对南国梨的澄清和褐变影响巨大。

实施例5:

不同浓度荞麦提取物条件下澄清皇冠梨的制备方法。

整体步骤:南国梨的筛选和清洗→去核,梗→榨汁→滤布过滤→ 调pH值→添加荞麦提取物→沉降→低速离心→测定透光度,色值, 褐变指数。

选择新鲜成熟,大小适中,无病害的皇冠梨,用清水淋洗20-30s, 洗净表面的农药和泥沙。将洗净的皇冠梨对开,去除皇冠梨淡黄色果 核部分,手动去除皇冠梨梗,将皇冠梨切块成2.5×2.0左右大小,准 确称量达200g备用,将切好的梨块快速放入液压榨汁机中,进行粉 碎榨汁。迅速将榨汁机中的渣液倒入已准备好的120目滤布中手动过 滤,获得浑浊皇冠梨汁。加入1mol/L HCl边搅拌边测定pH值,调节 pH稳定在3.0.用移液枪移取14ml皇冠梨汁移入干净的20ml样品瓶 内,样品瓶内事先呈有配置好浓度分别为4g/L、0.8g/L、0.4g/L、 0.16g/L、0.08g/L、0.04g/L的荞麦提取物2ml,使荞麦提取物的终浓 度分别为0.5g/L、0.1g/L、0.05g/L、0.02g/L、0.01g/L、0.005g/L充分 混匀。再平行操作两次。

将各个样品瓶移入40℃水浴锅内分别保温沉降40min。用低速离 心机270×g低速离心30min,离心后的皇冠梨清汁用紫外可见光分光 光度计测定皇冠梨清汁的透光度(T625),色值(T440),褐变指 数(A420)。根据褐变指数计算抑制褐变率,其公式如下:

结果如下表5

表5不同浓度荞麦提取物皇冠梨各项指标测定

如表5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浓度荞麦提取物的皇冠梨汁的澄清效 果和抑制褐变效果非常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其透光度显著升高, 浓度为0.5g/L时的透光度高达106.3%。色值随着浓度的升高越来越 好,并在0.5g/L时达到80.69%;其褐变指数随着浓度的升高显著降 低,在0.5g/L时达到最低的0.135,此时的抑制褐变率高达86.61%. 说明荞麦提取物浓度对皇冠梨果汁的澄清的效果和褐变非常巨大,在 浓度为0.5g/L时达到了最佳的加工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 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任何些许变动均为等效实施 例,均属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