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6-09-28
授权
授权
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30B29/38 申请日:2014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4-11-12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GaN复合薄 膜及在Si衬底上形成GaN复合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将硅(Si)、锗(Ge)称为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将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及其固溶体称为第 二代半导体材料。随着Si和GaAs半导体材料技术的成熟、半导体晶体管 和集成电路的发明、半导体激光器的诞生,人类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以 氮化镓GaN为代表的III族氮化物材料包括了GaN、AlN、InN以及它们 的三元和四元合金材料(AlGaN、InGaN和AlInGaN等),称为第三代半 导体材料。它们的禁带宽度(0.8~6.2eV)覆盖了从红外到深紫外这一重 要波段,因此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器(LD)、探测器(PD)、太阳 能电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GaN基材料的禁带宽度 大、击穿电压高、电子饱和速率高、热稳定性好、抗腐蚀性强等优点,使 其在微电子器件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于在高温、大功率及恶劣 环境下工作。
与蓝宝石和SiC衬底相比,Si衬底有价格便宜、制造工艺简单、便于 集成等优点。但是由于衬底与外延有很大的晶格失配及热失配,使得在Si 衬底上生长GaN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Si衬底上形成GaN复合薄膜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提供较大的初始压应力和较小的初始位错密度,从而增大压应 力转变为张应力的厚度,最终获得无裂纹、高质量的GaN复合外延薄膜 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Si衬底上形成的GaN 复合薄膜,包括:
-在Si衬底10上形成的缓冲层11;
-在缓冲层11上形成的GaN外延层18。
其中,在所述缓冲层11和GaN外延层18之间还顺次形成有SixNy非 晶层12、第一GaN层13、第一插入层14、第二GaN层15、第二插入层 16和第三插入层17;以及
所述SixNy非晶层12的厚度为几个原子层的厚度,从而GaN能够在 没有被SixNy非晶层12覆盖的缓冲层11的小岛上成核生长。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11采用720℃到800℃之间沉积的AlN,优选为 720℃沉积的AlN。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层14和第二插入层16采用720℃沉积的AlN, 所述第三插入层17采用AlGaN。
优选地,所述的在Si衬底10上形成各层的方法包括HVPE、MOCVD、 PECVD、LPCVD。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Si衬底上形成GaN 复合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Si衬底10上形成缓冲层11;
在所述缓冲层11上形成GaN外延层18。
其中,在所述缓冲层11上形成GaN外延层18的步骤依次包括:
在所述缓冲层11上形成SixNy非晶层12;
在没有被SixNy非晶层12覆盖的缓冲层11的小岛上形成第一GaN层 13;
在所述第一GaN层13上形成第一插入层14;
在所述第一插入层14上形成第二GaN层15;
在所述第二GaN层15上形成第二插入层16;
在所述第二插入层16上形成第三插入层17;
在所述第三插入层17上形成GaN外延层18。
其中,在Si衬底10上形成缓冲层11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Si衬底 10上预先沉积几个原子层厚度的Al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11采用720℃沉积的AlN,所述插入层14和插 入层16采用720℃沉积的AlN,所述插入层17采用AlGaN。
优选地,所述的在Si衬底10上形成各层的方法包括HVPE、MOCVD、 PECVD、LPCVD。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在Si衬底上外延生长GaN复合薄 膜的方法可以实现无裂纹、高质量的生长,从而得到高电阻、低位错的 GaN薄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Si衬底上形成GaN复合薄膜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 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在Si衬底上外延生长GaN薄膜的方法的基本原理 为:以传统二步生长法为基础,采用低温AlN作为缓冲层,缓解Si衬底 和GaN巨大的晶格失配,同时低温AlN层作为GaN薄膜的成核层,由于 Si衬底和AlN依然有很大的晶格失配,AlN三维生长后并未像在蓝宝石上 一样转变为二维生长而是继续三维生长,使得岛密度过大,其上生长的 GaN质量极差,故在其上生长一层SixNy非晶层,使得GaN只能在没有被 覆盖的AlN上成核,提高GaN质量。此外,进一步地,还可以使用两层 低温AlN插入层为外延层提供较大的初始压应力,用来中和由于热失配造 成的冷却过程产生的张应力,并通过一层AlGaN插入层过滤位错,使得 GaN外延层初始位错密度大大降低,从而增加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的厚度, 最终得到一定厚度的无裂纹、高质量的GaN外延层。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Si衬底上的无裂纹、高质量GaN薄膜的 制备过程如下:
在H2气氛下,在Si衬底10表面预先通入三甲基铝(TMAl),从而 通过例如氢化物气相外延法(HVPE)、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法 (MO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淀法(PECVD)、低压力化学气相 沉淀法(LPCVD)等方法沉积几个原子厚度的金属Al,抑制在Si衬底10 上形成SixNy非晶层;
在Si衬底10上利用上述方法之一在720℃下生长100nm AlN缓冲层 11,缓解Si衬底10和GaN外延层18巨大的晶格失配,同时AlN缓冲层 11也是第一GaN层13的成核层;
通入硅烷,在缓冲层11上生长几个原子厚度的SixNy非晶层12,SixNy非晶层12没有完全覆盖AlN缓冲层11;
在SixNy非晶层上生长500nm的第一GaN层13,使GaN在没有被覆 盖的AlN缓冲层的小岛上成核生长;
在第一GaN层13上生长20nm低温AlN的第一插入层14;
在第一插入层14上生长500nm第二GaN层15。由于第一插入层14 完全弛豫,第二GaN层15受到了第一插入层14提供的压应力;
在第二GaN层15上再生长20nm低温AlN的第二插入层16。由于 下面的第二GaN层15已经受到压应力,故此第二插入层16可以为GaN 外延层18提供更大的初始压应力;
在第二插入层16上生长500nm AlGaN的第三插入层17。第三插入 层17在压应力下,可以使位错倾斜反应,减少位错,同时界面可以过滤 位错,使得GaN外延层18的初始位错密度大大降低;
在第三插入层17上生长GaN外延层18。由于GaN外延层18中的位 错倾斜是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的主要原因,故在较小的初始位错密度及较 大的压应力下,压应力不易转变为张应力,最终得到一定厚度的无裂纹、 高质量的GaN外延层18。
下面参照图1,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Si衬底上制得的无裂 纹、高质量GaN复合薄膜,包括:
-缓冲层11,制作在Si衬底10上,厚度为100nm;
-SixNy非晶层12,制作在缓冲层11上,厚度为几个原子厚;
-第一GaN层13,制作在未被SixNy非晶层12覆盖的缓冲层11上, 厚度为500nm;
-第一插入层14,制作在第一GaN层13上,厚度为20nm;
-第二GaN层15,制作在第一插入层14上,厚度为500nm;
-第二插入层16,制作在第二GaN层15上,厚度为20nm;
-第三插入层17,制作在第二插入层16上,厚度为500nm;
-GaN外延层18,制作在第三插入层17上。
其中,缓冲层11采用720℃到800℃沉积的低温AlN,优选为720℃ 沉积的低温AlN。其中,插入层14、16采用720℃沉积的低温AlN。
其中,插入层17采用AlGaN。
经过实际检验,本发明的在Si衬底上形成GaN复合薄膜的方法可以 实现无裂纹、高质量的生长,消除Si衬底与GaN外延层之间很大的晶格 失配及热失配,从而得到高电阻、低位错的GaN复合薄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只体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机译: 用于二元和三元合金或固溶体形成羟基接触的薄膜电极,用于形成高质量的基于GaN的光学器件的P型热薄膜,并提供了一种使镁-碳键合断裂的方法和增加断裂的方法周围的GaN表面
机译: 制造p型GaN基复合半导体的方法,激活包含在GaN基复合半导体中的p型掺杂剂的方法,GaN基复合半导体器件以及GaN基复合半导体光发射器
机译: 制造p型基于gan的复合半导体的方法,激活包含在基于gan的复合半导体中的p型掺杂剂的方法,基于gan的复合半导体装置以及基于gan的复合半导体光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