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美容方法、护肤用组合物、菌体及干燥菌体

美容方法、护肤用组合物、菌体及干燥菌体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地应对皮肤环境的个体差异、副作用等不良影响少、并能够通过选择性地增殖有用菌来实现皮肤常驻菌群的健全化的、新颖且安全的美容方法,护肤用组合物,及在该护肤用组合物制造中适用的干燥菌体。本发明提供的美容方法具有获取在人体的皮肤表面生息的细菌的步骤,使所获取的细菌中能够在人体的皮肤表面增殖、从而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有用菌得以选择性地增殖的步骤,将含有选自由所增殖的有用菌的菌体、菌体成分及所述有用菌的生成物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投入到人体皮肤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护肤用组合物含有通过上述步骤选择性增殖的有用菌和/或该有用菌的生成物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458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56675.7

  • 发明设计人 本多英俊;出来尾格;

    申请日2012-11-07

  • 分类号A61K8/99;A61Q19/00;C12N1/00;C12N1/20;

  • 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高龙鑫

  • 地址 日本国长崎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3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4-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8/99 申请日:2012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皮肤环境的个体差异无关的、可以适用于每个人且几乎没有 副作用等的美容方法,护肤用组合物,以及在该护肤用组合物制造中适用的菌 体及干燥菌体。

背景技术

已知在人类皮肤的表面生息着数十种左右的皮肤常驻菌。在皮肤常驻菌 中,除了存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对人体有害的菌体以外,也存在着在保持 健全的皮肤状态方面有用的有用菌,而使常驻菌保持正常状态对于改善皮肤或 皮肤表面的状态而言是有利的。例如,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通过生成甘油来对皮肤的保湿功能、隔离功能的维持起到很好的 辅佐功效的同时,还通过生成有机酸来使皮肤的表面保持在弱酸性,从而在抑 制有害菌的繁殖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功效(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此外, 表皮葡萄球菌还可以生成抑制有害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殖的抗菌肽。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或流感等传染病、或痤疮等皮肤疾病,有必要保持皮肤 表面的清洁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因此,肥皂等清洗剂得到了普遍应用。然而, 如果过多使用这些清洗剂,则在导致神经酰胺等皮肤的保湿成分流失的同时, 还会导致杀伤了有用菌而产生反作用的情况。

各菌种在皮肤常驻菌群中所占的存在比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由于 一些因素使有用菌的生殖受到抑制,则会导致有害菌占优的情况,从而会引起 各种疾病。因此,出于使皮肤常驻菌群健全化的目的,对于不影响有用菌而仅 对有害菌显示选择性杀菌作用或抑菌作用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开发。例如,专 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以黄连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的制剂,其作为皮肤常驻菌 正常化剂在皮肤常驻菌中只对增殖的痤疮丙酸杆菌(丙酸杆菌属)发挥有效作 用,而对好氧菌不产生作用,从而能够维护皮肤常驻菌的平衡并使之处于健康 正常的状态。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皮肤常驻菌群改善剂,其中含有多个糖 以β糖苷键结合而形成的水溶性糖类。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皮肤常驻菌的 生态系统平衡调节剂,其含有桧木醇配糖体作为活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起到抑菌、杀菌功效,并使表皮葡萄球菌增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皮肤 常驻菌的生态系统平衡调节剂,其含有从毛草龙及露兜树属植物提取物中选出 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提取物和盐卤作为活性成分,对表皮葡萄球菌不显示杀菌作 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或增殖抑制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2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503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4641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5380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出来尾格、服部正平共同编著,“与人体共生的100兆个 细菌”,Newton(株式会社Newton press发行),2010年11月号,第68~75 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就通过投入外源性的化合物来实现皮肤常驻菌群健全化的专利文献 1~4的方法而言,在有害菌获得耐药性、或因个体皮肤环境的不同等导致构 成皮肤常驻菌群的各菌种发生变异,从而导致药物感受性发生改变等时,存在 着无法发挥健全化效果的问题。而想要根据这些变化从多种候选化合物中量身 定制地选出最适宜的药剂时,则往往伴随着难以预料的困难。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地应对皮肤环境的个体差异、副 作用等不良影响少、并能够通过选择性地增殖有用菌来实现皮肤常驻菌群的健 全化的、新颖且安全的美容方法,护肤用组合物,及在该护肤用组合物制造中 适用的干燥菌体。

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本发明通过提供如以下[1]~[7]所述的美容方法、[8]~[12]所述的 护肤用组合物、[13]~[17]所述的菌体及[18]所述的干燥菌体解决了上述问 题。

[1]美容方法,其具有获取在人体的皮肤表面生息的细菌的步骤,使所述 细菌中能够在人体的皮肤表面增殖、从而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有 用菌得以选择性地增殖的步骤,将含有选自由所述增殖的有用菌的菌体、菌体 成分及所述有用菌的生成物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投入到 人体皮肤的步骤。

[2]如上述[1]所述的美容方法,其中,在所述投入步骤中,对在获取所述 细菌时作为对象的同一个体进行所述组合物的投入(回投)。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美容方法,其中,所述细菌为皮肤常驻菌。

[4]如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美容方法,其中,所述使一种或多 种有用菌得以选择性地增殖的步骤包括

用培养基培养获取的所述细菌的预培养步骤,

从所述培养的细菌中筛选出所述有用菌的筛选步骤,

培养所述筛选出的有用菌的培养步骤。

[5]如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美容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是在人 体的健全状态的皮肤表面生息的细菌。

[6]如上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美容方法,其中,所述有用菌是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7]如上述[6]所述的美容方法,其中,所述有用菌是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8]护肤用组合物,其含有选自由有用菌的菌体、菌体成分及所述有用菌 的生成物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所述有用菌是从自人体的皮肤 表面获取的细菌中分离并选择性增殖的、能够在人体的皮肤表面增殖并改善皮 肤的健康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有用菌。

[9]如上述[8]所述的护肤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细菌是皮肤常驻菌。

[10]如上述[8]或[9]所述的护肤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细菌是在人体的健 全状态的皮肤表面生息的细菌。

[11]如上述[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护肤用组合物,其中,所述有用 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2]如上述[11]所述的护肤用组合物,其中,所述有用菌是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13]菌体,其是在自人体的皮肤表面获取的细菌中使能够在人体的皮肤表 面增殖、从而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有用菌选择性地增殖而得到的 菌体。

[14]如上述[13]所述的菌体,其中,所述细菌为皮肤常驻菌。

[15]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菌体,其中,所述细菌是在人体的健全状态 的皮肤表面生息的细菌。

[16]如上述[13]~[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菌体,其中,所述有用菌是凝固 酶阴性葡萄球菌。

[17]如上述[16]所述的菌体,其中,所述有用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18]干燥菌体,其是将如上述[13]~[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菌体进行干燥 而得的干燥菌体。

发明的效果

就从人体皮肤获取的细菌、尤其是皮肤常驻菌而言,在人体固有的皮肤环 境下特别容易增殖。因此,如果将含有在自人体的皮肤表面获取的细菌中选择 性增殖的一种或多种有用菌、或者促进其增殖的有用菌的菌体成分或生成物质 的组合物投入到人体的皮肤表面,则通过有用菌在皮肤表面形成优势,能够有 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并能够适宜地保持皮肤常驻菌群的平衡。其结果,能 够切实地保持或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美容方法及护肤用 组合物能够有效地保持健全的皮肤状态。并且,在本发明的美容方法及护肤用 组合物中由于不使用药剂,因此具有安全、且副作用等不良影响少的优点。

特别是,从个体的皮肤获取的细菌、尤其是皮肤常驻菌与皮肤环境的个体 差异相适应,在该个体固有的皮肤环境下特别容易增殖。因此,在自个体的皮 肤表面获取的细菌中只选择性地增殖有用菌,并将该增殖的有用菌投入(回投) 到该个体的皮肤表面后,有用菌将会与皮肤环境的个体差异无关地在皮肤表面 形成优势,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并能够更切实地确保皮肤常 驻菌群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自身的皮肤常驻菌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回投操作对于皮肤 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数的影响的图。

图2是表示自身的皮肤常驻菌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回投操作对于表皮 水分量的影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为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进行说 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美容方法(以下,有简称为“美容方 法”的情况),具有以下步骤,即,从个体的(人个体)的皮肤表面获取在该 表面生息的皮肤常驻菌(细菌的一个例子)的步骤,使皮肤常驻菌中能够在个 体的皮肤表面增殖、从而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有用菌得以选择性 地增殖的步骤,将含有选自由所增殖的有用菌的菌体、菌体成分及有用菌的生 成物质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护肤用组合物投入(回投)到个体皮肤的 步骤。

作为美容方法中使用的护肤用组合物,含有选自由从自个体的皮肤表面获 取的细菌中分离并选择性增殖的一种或多种有用菌的菌体、菌体成分及有用菌 的生成物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并通过包括从个体的皮肤获取在该 表面生息的细菌的步骤、和在获取的细菌中只选择性地增殖一种或多种有用菌 的步骤的方法来制得。以下,对制造护肤用组合物的各步骤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1)细菌的获取

皮肤表面存在着以数十种皮肤常驻菌为代表的细菌。作为制造护肤用组合 物时所使用的细菌,只要能够有效地维护健全的皮肤状态,就可以单独使用它 们中的任意一种、或适当地组合并使用任意的两种以上。作为在护肤用组合物 制造中适用的细菌,可以列举人体的皮肤常驻菌,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列举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皮肤常驻菌等各种细菌存在于全身的皮肤表面,尤其是在脸部或腋下等的 表面大量存在。因此,优选从这些部位获取。尤其是,当作为化妆品使用护肤 用组合物时,优选从脸部的皮肤表面获取如皮肤常驻菌的细菌。皮肤常驻菌的 平衡由于在健康的皮肤表面得到了恰当的维护,因此皮肤常驻菌的获取优选在 健康的(健全状态的)皮肤表面进行。

获取细菌时,可以采用从皮肤表面获取细菌、及能够分离任意的菌株的任 意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以下列举的方法,即,用根据需要在生理盐水或缓 冲液中润湿并灭菌后的棉棒、纱布、无纺布、纸、海棉等任意的器具擦拭皮肤 表面来获取的方法,将灭菌后的琼脂培养基按压在皮肤表面,使细菌从皮肤表 面转移到培养基表面的方法,通过水、生理盐水等液体与皮肤表面接触而使皮 肤表面存在的细菌悬浮在液体中,进而与液体一同回收的方法等。由于获取的 细菌中所含有的菌种及它们的数量比是诊断皮肤的健康状态时的指标,因此细 菌的获取优选在皮肤上的一定面积进行。当通过用灭菌棉棒擦拭皮肤表面的方 法来获取细菌时,为了确保灭菌棉棒擦拭的面积是一定的,可以将由合成树脂 或玻璃等构成、且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椭圆筒状、或棱柱状的获取工具轻轻地 贴在皮肤上,通过对开口的内部无遗漏地进行擦拭来获取细菌。通过这种方法, 通常能够从规定的面积范围内的皮肤表面获取细菌。

另一方面,当采用将灭菌后的琼脂培养基按压在皮肤表面的方法来获取细 菌时,通过使用具有规定面积(半径)的培养基,通常能够从一定面积范围内 的皮肤表面获取细菌。对于能够在细菌的获取中使用的培养基没有特别的限 定,但作为在皮肤常驻菌的获取中使用的培养基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常规的 活菌培养用的标准琼脂培养基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蛋黄加甘露醇食盐 培养基或食盐蛋黄琼脂培养基等葡萄球菌用的选择分离培养基。此外,由于在 细菌的获取中使用的培养基与皮肤表面接触,因此优选使用由不含有可能成为 过敏原的物质的成分制成的培养基。

(2)有用菌的选择性增殖

如上所述,在从皮肤表面获取的细菌中既含有有用菌也含有有害菌。在其 中只选择性地增殖所期望的一种或多种有用菌。作为选择性增殖的方法,有分 离出有用菌后进行培养的方法,在只增殖所期望的有用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的 方法,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方法。

作为前者的方法的一个例子,选择性地增殖有用菌的步骤可以包括下述 (i)~(iii)的步骤。

(i)在培养基上培养获取的细菌的预培养步骤

(ii)对培养的细菌进行鉴定,从而筛选出有用菌的筛选步骤

(iii)对筛选出的有用菌进行培养的培养步骤

(i)预培养步骤

将用灭菌棉棒等获取的细菌利用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S)等稀释液稀释 到规定的倍率(例如,10~100000倍),涂布在培养用的培养基表面后进行 培养。培养条件可以根据作为分离对象的有用菌的种类、或所使用的培养基等 的条件来适当设定。

此外,当通过将培养基按压在皮肤表面的方法来获取细菌时,预培养步骤 可以在完成了获取的培养基的表面直接进行,但也可以将从培养基表面用灭菌 棉棒等进行再获取的细菌进行稀释,涂布在培养用的培养基表面后,通过和上 述相同的步骤来进行预培养。作为培养用的培养基,可以列举胰蛋白胨大豆琼 脂培养基(TS培养基)等常规细菌用的培养基、或上述的葡萄球菌用的选择 分离培养基等。

(ii)筛选步骤

对于在上述的预培养步骤中培养的细菌进行菌种的鉴定,从而筛选出有用 菌。筛选步骤可以采用任意的公知方法进行,例如,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首先,肉眼观察培养基,对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同时在可能的前 提下根据外观进行预分类。随后,对各菌落或其中代表性的若干个菌落进行菌 种的鉴定。例如,如果是表皮葡萄球菌,则结合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及凝 固酶活性测定来进行鉴定。尤其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不同,由于表 皮葡萄球菌是凝固酶阴性(CNS)的,因此,凝固酶活性的测定在与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辨别上是重要的手段。

(iii)培养步骤

如上所述,对皮肤常驻菌等从细菌中筛选(分离)出的有用菌进行培养。 培养可以采用任意的公知方法进行。由此获得的有用菌与获取皮肤常驻菌的个 体的皮肤表面的环境相适应,因此加入到护肤用组合物中并投入(回投)到个 体的皮肤表面后,能够在皮肤表面增殖并形成优势,并能够获得与之相应的改 善皮肤表面的状态或抑制有害菌增殖等的效果。与预培养步骤时的情况相同, 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可以根据作为分离对象的有用菌的种类或所使 用的培养基等的条件来适当设定。另外,当筛选出了多个有用菌时,可以将各 菌株进行分离并单独培养后,在护肤用组合物制造时以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来 加以使用,但也可以在多种有用菌混合了的状态下进行培养。

(3)护肤用组合物的配制

在配制护肤用组合物时,可以直接使用通过上述步骤选择性增殖的有用菌 的活菌,但由于在含有活菌的状态难以长期保存,因此也可以配制有用菌的假 死状态菌或有用菌的干燥菌体,在使用前通过使其分散在含水的赋形剂中来使 有用菌复原,从而配置含有有用菌的护肤用组合物。

作为护肤用组合物的赋形剂,只要有用菌能在其中生存和/或增殖即可, 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化妆水、乳液、美容液、凝胶、乳膏、润肤水、 喷雾剂等任意的基础化妆品,面膜等特殊护理品,润发油、润发水、生发剂、 焗油膏、护发素、护发膜、染发剂等头皮护理用品或护发用化妆品等。对于单 位体积的有用菌的掺混量,可以根据赋形剂及有用菌的种类等适当选择。

作为干燥菌体的制作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公知方法,对其没有特别的限 定,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冷冻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等。例如,当采用冷 冻干燥法制作干燥菌体时,在脱脂牛奶或豆乳等适当的保护剂共存的条件下将 有用菌分散在分散剂(通常,使用水)中,利用液氮等进行冷冻后,减压下利 用冷冻干燥机去除水分。由此得到的干燥菌体可以封装在灭菌了的安瓿瓶等中 进行保管。

此外,当有用菌的死菌体、菌体的超声波破碎物等菌体成分、或有用菌的 生成物质对于有用菌具有特异的增殖促进活性时,在护肤用组合物中也可以含 有这些来替代有用菌的活菌。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即,除了提供有用菌的活菌 之外,代之以向个体的表皮提供在个体的皮肤表面特异性地促进有用菌的增殖 的物质时,也能够增大在皮肤常驻菌群中所占的有用菌的比例,并完整地保持 皮肤的健康状态。当替代有用菌的活菌而使用有用菌的死菌体或有用菌的生成 物质时,护肤用组合物可以是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洗发水、沐浴露、头部水疗用 清洗剂等皮肤清洗剂。

当护肤用组合物中含有有用菌的活菌时,在不对其制造和/或增殖产生影 响的前提下,在化妆品等中可以含有通常所使用的任意的添加剂。作为这种添 加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香料、存放剂、抗氧化剂、杀菌剂(仅限于对于有 用菌没有抗菌活性或抗菌活性弱的制剂)、乳化剂、稳定剂等。在护肤用组合 物中可以进一步含有特异性促进有用菌的增殖的物质。

通过将含有所获得的有用菌的菌体、菌体成分及有用菌的生成物质中任意 一种或多种的护肤用组合物投入(回投)至个体的皮肤,从而将有用菌投入(回 投)到个体的皮肤(作为投入(回投)的部位,可以和获取皮肤常驻菌时的部 位为同一或不同的位置)上后,与该个体的皮肤表面的环境相适应的有用菌在 皮肤表面迅速地得到增殖,从而能够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在这种美容方法中, 作为护肤用组合物的投入方法,可以选择诸如化妆水、乳液、润肤水等液剂的 涂抹,喷雾剂的喷雾,乳膏、凝胶等的涂抹等与护肤用组合物的性状相符的任 意的方法。进行投入时,可用手指等来进行,但也可采用喷雾器、涂抹器等器 具来进行。作为护肤用组合物的投入间隔及每回的投入量,可以根据有用菌的 种类、投入的部位、皮肤的健康状态等来适当调节,但为了使有用菌切实地附 着在皮肤表面,优选进行持续性地投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美容方法中,在自个体的皮肤获取的细菌中仅仅选 择性地增殖了有用菌,并将含有该有用菌的护肤用组合物投入(回投)到同一 个体,但也可以投入到与获取细菌时的个体不同的个体的皮肤表面。或者,也 可以投入含有在从多个个体获取的细菌中选择性增殖的有用菌(可以含有或不 含有来源于自本人获取的细菌的有用菌)的护肤用组合物。

实施例

以下,对于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从皮肤常驻菌中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并单独培养、以及干燥菌体 的制作

[1]皮肤常驻菌的获取

以下操作是在戴有灭菌手套的状态下进行。

将洗净后经高压锅灭菌的聚碳酸酯制的圆筒(内径25mmФ)轻轻按压在 受试者的额头的皮肤表面,用在灭过菌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S)中浸渍20 秒的灭菌棉棒将暴露在圆筒的内部的皮肤表面进行彻底擦拭。移去圆筒,用灭 菌棉棒拭取皮肤表面残留的水分。对于在圆筒的皮肤接触面的内侧附着的水 分,同样也用灭菌棉棒拭取。将这些灭菌棉棒(折掉与采集者的手接触了的部 分。)放入到内装有灭菌PBS的无菌管内,盖上盖子后移入到安全柜中。

[2]预培养

将通过以上步骤获得的菌液100μL加入至内装有900μL的PBS的微型管 中,涡旋振荡后制得了10倍稀释液。用稀释液替代菌液并重复同样的操作, 从而制得了100~100000倍稀释液。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培养基)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用选择性培养基(以下,称之为“选择培养基”)中,分别 加入所获得的各稀释液50μL并使之均匀分散,在37℃培养了48小时。

[3]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

肉眼观察在TS培养基及选择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并对各菌落进行了编 号。在TS培养基及选择培养基上,在和上述(2)相同的培养条件对各菌落 进行了单独培养。对形成的各菌落进行编号,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去离子水,将 用铂丝从菌落挑取的菌体分散后,用喷灯在背面进行烘烤,从而利用火焰固定 法将菌体固定在了载玻片的表面。依次用结晶紫溶液、碘液、沙黄溶液进行处 理,从而进行了革兰氏染色。随后,对于各菌落中所含的菌体,通过显微镜观 察确认了染色性及形态。同时,利用API STAPH平板系统进行菌种的鉴定后 确认为是表皮葡萄球菌。

[4]表皮葡萄球菌的单独培养及干燥菌体的制作

从被鉴定为表皮葡萄球菌的菌落中获取菌体,在TS培养基上进行了单独 培养。用铂环从获得的菌落中挑取菌体(一个1mm直径的菌落),分散在作 为保护剂的脱脂牛奶中后注入到安瓿瓶,在-80℃超低温库中进行了快速冷冻。 随后,用冷冻干燥机处理得到了干燥菌体粉末。

[5]干燥菌体的复原

将含有干燥菌体的安瓿瓶开封,加入少量的液体状的TS培养基来悬浮干 燥菌体。将得到的悬浮液分别加入到液体状的TS培养基、平板状的TS培养 基及甘露醇培养基中,在37℃培养了48小时后,从每个培养基中都可以检测 到菌体,同时确认了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了菌落。对这些菌体进行了鉴定,确 认为是表皮葡萄球菌。

实施例2:临床试验

20~50年龄段的21名女性作为受试者,在试验的第一天,将从本人的皮 肤(额部)获取的皮肤常驻菌以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进行了分离及单独培养, 从而获得了来源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的表皮葡萄球菌。向受试者进行投入(回 投)后,对皮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数及对于表皮水分量的影响进行了研讨。

将21名受试者分为13名的第1组(在图1及图2中,标注为“美肤菌回 投组”)和8名的第2组(在图1及图2中,标注为“空白对照组”)(不告 知受试者被分在了哪一组),并分发了基础化妆品(不含酒精的化妆水(HORIN 公司制)、保湿用凝胶(HORIN公司制)及乳液(HORIN公司制))。同时, 给第1组分发了来源于本人的皮肤常驻菌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干燥菌体(以下, 简称为“干燥菌体”),给第2组则分发了空白对照剂(脱脂牛奶)。对于各 组的受试者,在4周时间内依次在脸部的皮肤涂抹化妆水、悬浮有干燥菌体(在 凝胶每次使用量中,为约10亿个)或空白对照剂的保湿用凝胶、乳液,从而 定期(各周的第一天和第四天)实施了投入(回投)来源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 的表皮葡萄球菌的操作、或投入空白对照剂的操作(图1中,标注为“美肤菌 回投”。以下,总称为“回投操作”)。为了探讨回投操作的影响,定期(每 周1次)测定了额部的皮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数及表皮水分量。在表皮葡萄 球菌数的测定中,在通过实施例1的[1]、[2]所述的方法从额部的皮肤表面获 取后并进行培养的皮肤常驻菌的菌落中,利用实施例1的[3]所述的方法鉴定 出表皮葡萄球菌的菌落,随后进行了计数。在后者的测定中,使用了Cutometer  MPA580(皮肤弹性测量仪,德国C+K公司制)及Corneometer探头(以上为 第1轮处置)。

在第1轮处置结束后的4周时间内,仅以第2组的受试者为对象,除了替 代空白对照剂变为分发干燥菌体以外,在和第1轮处置相同的条件进行了来源 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回投操作。为了探讨回投操作的影响, 定期(每隔两周)测定了额部的皮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数量。对于第1组的 受试者,在第1轮处置结束后并经过4周时间时,测定了额部的皮肤表面的表 皮葡萄球菌数量(以上为第2轮处置)。

图1中示出了将各组在临床试验开始前的表皮葡萄球菌数量设为1时的、 表皮葡萄球菌数量(标注为“美肤菌相对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在第1组中, 皮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数量在投入(回投)了来源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的表 皮葡萄球菌时显著增多,但在第1轮处置结束并停止回投操作时变为减少。另 一方面,在第2组中,相对于在空白对照剂的投入期间大致为一定的情况,当 切换到回投来源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的表皮葡萄球菌的操作时,可以观察到皮 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增多的现象。这些结果表明,(1)通过投入 (回投)来源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的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可以切实地 附着在皮肤表面、(2)由于皮肤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数量在回投操作结束后 减少,因此优选继续进行投入(回投操作)。

图2中示出了第1组及第2组在第1轮处置结束前后的额部的表皮水分量 (皮肤水分相对值)。由此可以确认,通过在第1轮处置中的为期3~4周的 投入(回投)来源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的表皮葡萄球菌的操作,第1组的表皮 水分量显著增多。另一方面,观察到了第2组在第1轮处置过程中的表皮水分 量大致为一定的情况。

这些结果说明,通过将来源于自身的皮肤常驻菌的表皮葡萄球菌投入(回 投)到自身的皮肤,表皮葡萄球菌可以在皮肤常驻菌群中形成优势,随之作为 皮肤的健康状态的一个指标的表皮水分量得到了改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