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

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具有特定体态的生长中蛹虫草、野山参药酒的制备方法,所述自制透明容器具有瓶底结构(3),该瓶底结构(3)具有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和抑制移位部(31),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能够使蛹虫草保持生长中的整体体态,抑制移位部能够固定蛹虫草在瓶底的盘结根系,使其保持正常生长体态而不能够移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培养基准备;步骤2)高温灭菌;步骤3)接种、暗培养;步骤4)从菌丝到子实体的生长;步骤5)装酒。本发明解决了蛹虫草会随倒酒动作而移位改变其生长体态的技术问题,药酒产品具有浸泡有一定整体层次体态的天然生长中的蛹虫草的观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6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边江;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53766.5

  • 发明设计人 边江;

    申请日2013-12-09

  • 分类号C12G3/02;A01G1/0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118号楼11门20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31: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G3/02 授权公告日:20150114 终止日期:20161209 申请日:201312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1-14

    授权

    授权

  • 2014-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G3/02 申请日:2013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长期保持特定体态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 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的生长中的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药酒是中医保健医学中的一宝,其可作为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具有养生保 健、美容润肤、治病防病的功效。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与冬虫夏草同属虫草科,亲 缘关系十分接近。目前,人工培育的蛹虫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价格却 远远低于冬虫夏草,经研究证明,蛹虫草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疲劳、治疗心律失常、增 加免疫力、调节和降低高血脂、保护肝脏功能的功效。蛹虫草可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具 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现有技术的蛹虫草药酒是用人工培育的蛹虫草为原料,通常是将子实体采收后直接或干 制后用50度以上的酒浸泡而成。由于子实体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尤其是子实体在瓶中杂乱 无章,不能给人以美感。更主要的是虫草是虫体和子实体的复合体,虫体和子实体的重量基 本保持适当比例,仅有子实体而无虫体是一种很大的欠缺。另外也有用酶解方法的,如江门 市鸿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开号CN101780119A的一种蛹虫草松茸药酒的制备方法中,公 开了具体方法为:1)切片并酶解将蛹虫草和姬松茸分别2~3mm的切片并混合,上述切片 加入到蜗牛消化酶等的酶解液中酶解1~2小时;2)干燥、冰融、干燥,酶解液在80℃干 燥至含水量50~60%(重量),冷却至室温,~60到~20℃下冷冻10~20小时,解冻至室温, 再次在80℃干燥至含水量50~60%(重量)时,冷却至室温。但中草药在生长过程中沾附的 细菌及有害生物、寄生虫及虫卵等,这些有害物质的可溶有效成分也同样能够溶出到酒的成 分中,使得药酒的安全生产难以保证,药酒的味道、口感也只能通过后续勾兑才能满足饮用 要求。

除上述几种外,也有将培养基一并浸入到酒中的制备方法,如云南汪景由的公开号为 CN1162015A的“一种工艺虫草酒及其生产方法”,但其经过整形处理,同时还存在倒酒后虫 草飘起在酒中,甚至倒伏在酒中的情况,这样使得虫草药酒失去了已有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蛹虫草药酒的制备 方法,解决了蛹虫草会随倒酒动作而移位改变其生长体态的技术问题,药酒产品具有浸泡有 一定整体体态的天然生长中的蛹虫草的观感,同时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蛹虫草药酒难以避免 的有害物质溶入难题,使得药酒具有天然蛹虫草的味道、口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具有特定体态的生长中蛹虫草、野山参药酒 的制备方法,所述自制透明容器具有瓶底结构,该瓶底结构具有粗壮子实体生长部和抑制移 位部,粗壮子实体生长部能够使蛹虫草保持生长中的整体层次体态,抑制移位部能够固定蛹 虫草在瓶底的盘结根系,使其保持正常生长体态而不能够移位;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培养基准备将至少一种培养基20g~30g、培养基营养液20~40ml装入自制透 明容器的瓶底结构中;

步骤2)高温灭菌将所述自制透明容器放入高压灭菌罐内灭菌;如果培养基是活体蝉 蛹,则在灭菌后装入自制透明容器的瓶底结构中;

步骤3)接种、暗培养高温灭菌后放入无菌间快速冷却,温度降至11~20℃;采用液 体接种方式将得到的液体菌种放入自制透明容器接种;接种后的自制透明容器送入避光室, 温度15~20℃,湿度71%-85%,经过4~7天,培养基表面布满菌丝,菌丝侵透培养基;

步骤4)从菌丝到子实体的生长将步骤3)的自制透明容器及其中的培养基放入虫草培 养间进行虫草菌丝见光培养,控温19~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2周左右增 氧、增光、增湿一次,约5~8周透明培养容器中的虫草子实体即可长到10公分左右,子实 体顶端出现小刺状子囊壳发生,虫草的根与透明培养容器底部长在一起;

步骤5)装酒将高于50°的酒基装入正在生长中的蛹虫草自制透明容器内,同时密封容 器口,一月后即可饮用。

进一步地,步骤5)装酒前加入姬松茸、人参(如野山参、西洋参等)药物提取液或正 在生长的活株,也可加入蛇、蝎、海马等药食同源的动物。

进一步地,所述粗壮子实体生长部包括位于瓶底中心的中心面;所述抑制移位部包括由 中心面斜向下向外延伸的延伸面、由中心面斜向下向外延伸直至支撑瓶底直立的环形平面, 环形平面的外边向上延伸的第一收口部和第二收口部;或者,所述粗壮子实体生长部包括位 于瓶底中心的中心面及由中心面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带;所述抑制移位部包括由环形 凸起带的外侧延伸面、支撑瓶底直立的环形平面,环形平面的外边向上延伸的第一收口部和 第二收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口部的顶边距离中心线的长度小于环形平面的内边距离中心线的 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面上还设有至少3个内凹腔体,所述内凹腔体相对于中心面呈倾斜 的圆锥台形,所述内凹腔体的横截面下侧边具有与中心面的夹角为-50°~65°,其内凹腔体 的横截面上侧边与中心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内凹腔体构成为根系固定部。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大米或小麦5~15g加入到抑制移位部(31)中,将大米或小麦10~ 25g,蚕蛹或蚕蛹蛹粉0.4~1.0g加入到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中。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营养液配方如下:

蛋白胨3.5~5g,KH2PO43~5g,MgSO42~4g,复合维生素B60~70g,水1000~1500ml, 所述营养液pH值为7.0~7.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液体接种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①接种菌的获得:液体菌种用培养液20ml装入培养瓶封口,将培养瓶加热到120℃灭 菌30分钟,超静台洁净、灭菌后放入菌种1mg,摇床培养;

②接种菌的稀释:所述摇床培养4~7天后,依据摇菌质量,稀释40~60倍后用于接种。

进一步地,所述自制透明容器底部生长中的蛹虫草整体呈周围低、中部高的形态,中部虫 草明显比外围虫草粗壮,外围虫草呈菊花状。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菌种用培养液配方如下:

马铃薯100~300g,葡萄糖10~30g,蛋白胨2~6g,KH2PO42~3g,MgSO12~4g,复 合维生素B60~70g,水1000~1500ml,所述营养液的pH值为7.0-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虫草在酒瓶中浮起、倾斜倒伏等的移位问题,使 得药酒产品永久保持具有浸泡有一定整体体态的天然生长中的蛹虫草的观感,同时避免了现 有技术的干燥蛹虫草炮制、存放过程中的营养流失和再污染如有害生物、寄生虫及虫卵等, 同时药酒具有浸泡了正在生长中的蛹虫草的良好外观,让人食欲大增,既保留了蛹虫草的全 部营养,同时又适用于工厂化生产,满足了人们对蛹虫草药酒的大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制透明容器的实施例1的瓶底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制透明容器的实施例2的圆形瓶底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制透明容器的实施例2的圆形瓶底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制透明容器的实施例2的长方形瓶底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自制透明容器的实施例2的长方形瓶底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制透明容器的实施例2的长方形瓶底结构的C-C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自制透明容器的实施例3的第二收口部为直线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自制透明容器的瓶底结构:

为了保持生长中蛹虫草在装酒后不移位,自制了特殊底部结构的透明容器,所述底部结 构可以与容器主体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单独制造,然后与容器主体密封装配即可。至于容 器本身的整体造型,则可随意设计。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瓶底结构,该瓶底结构可以是圆形的瓶底,也适用于长 方形等非圆形瓶底结构。该容器是生长中的蛹虫草2成熟后直接装入酒基直至液面线1,该 容器具有特殊的能够抑制虫草受酒的浮力移位的瓶底结构3。该容器的瓶底结构3包括位于 瓶底中心的中心面30及由中心面30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带32。所述中心面为平面或 圆弧面。所述瓶底结构3还包括由所述环形凸起带32斜向下向外延伸直至支撑瓶底直立的环 形平面33,沿环形平面33的外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收口部34和第二收口部35。所述第一收 口部、第二收口部为凸圆弧状或者直线状及其他具有收口特点的任何形状。所述第一收口部 从环形平面33的外边向外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收口部从第一收口部向上向外最后向里延伸。 所述第二收口部的顶边A距离中心线c的长度L1小于环形平面33的内边B距离中心线c的长 度L23~5mm。所述第二收口部比中心面高10~15mm,所述中心面比所述环形平面高10~15mm。

如图1所示,由中心面30及环形凸起带32的内侧斜面构成的结构为蛹虫草的粗壮实体 生长部30;由环形凸起带32的外侧斜面、环形平面33及第一收口部34、第二收口布35构 成为位于粗壮实体生长部的外围的抑制移位部31。

所述粗壮实体生长部30和抑制移位部31在装酒步骤时已经被蛹虫草的根系盘结长满, 位于抑制移位部31的蛹虫草根系向外向下稍微延伸,直到蛹虫草向上生长抵住第二收口部 35的顶边A,其盘结在一起的根系由于氧气受限而不再继续向下延伸。但此时,第二收口部 的顶边A已经具有对蛹虫草在瓶底结构中的根系盘结起到像一收口的绳一样的抑制移位的作 用,使得生长中的蛹虫草在倒入酒基成为药酒产品后永久保持不浮起、不移位,保持生长中 的自然体态。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为实施例2的圆形瓶底结构,该容器是生长中的蛹虫草2成熟后直接装入 酒基直至液面线1,该容器具有特殊的能够抑制虫草受酒的浮力移位的瓶底结构3。该容器的 瓶底结构3包括位于瓶底中心的中心面30,所述中心面为平面或圆弧面。该瓶底结构3还包 括由中心面30斜向下向外延伸直至支撑瓶底直立的环形平面33,环形平面33的外边向上延 伸的第一收口部34和第二收口部35,所述第一收口部、第二收口部为凸圆弧状或者直线状 及其他具有收口特点的任何形状。所述第一收口部从环形平面33的外边向外向上延伸,所述 第二收口部从第一收口部向上向外最后向里延伸。所述第二收口部的顶边A距离中心线c的 长度L1小于环形平面33的内边B距离中心线c的长度L23~5mm。,所述第二收口部比中心面 高10~15mm,所述中心面比所述环形平面高10~15mm。

由中心面30构成为蛹虫草的粗壮实体生长部30,由中心面30斜向下向外延伸的延伸面、 环形平面33,环形平面33的外边向上延伸的第一收口部34和第二收口部35构成为抑制移 位部31。

除了上述壮实体生长部30和抑制移位部31外,更加优选的是,还设计了更加有利于抑制 移位的内凹腔体。在该圆形瓶底结构中,中心面30上具有沿中心线具有中心对称排列的至少 3个内凹腔体。所述内凹腔体相对于中心面呈倾斜的,具有内部空间大,收口小的特点,其 截面形状如锥台形、斜凹形及其他易于瓶底成型的内凹腔体。优选的是,所述内凹腔体相对 于中心面呈倾斜的锥台形。如图3所示,所述内凹腔体的截面中上侧边与中心面30的夹角α 为-30°~-45°,内凹腔体的截面中下侧边具有与中心面30的夹角β为-50°~-65°,只要满足 |α|<|β|即可使内凹腔体具有内部空间大,收口小的特点,对蛹虫草的根系起到抑制浮起的 作用,所述多个内凹腔体构成根系固定部。

所述粗壮实体生长部30和抑制移位部31在装酒步骤时已经被蛹虫草的根系盘结长满, 该实施例2的粗壮实体生长部30的蛹虫草的根系优先扎根于中心面上的多个内凹腔体中,内 凹腔体外的蛹虫草的根系则附着到中心面的内表面上,同时位于抑制移位部31的蛹虫草根系 向外向下稍微延伸,直到蛹虫草向上生长抵住第二收口部35的顶边A,其盘结在一起的根系 由于氧气受限而不再继续向下延伸。但此时,第二收口部的顶边A已经具有对蛹虫草在瓶底 结构中的根系盘结起到像一收口的绳一样的抑制移位的作用,使得生长中的蛹虫草在倒入酒 基成为药酒产品后永久保持不浮起、不移位,保持生长中的自然体态。

如图4-6所示的实施例2的长方形瓶底结构,该容器的瓶底结构3包括由中心面30构成 为蛹虫草的粗壮实体生长部30,由中心面30斜向下向外延伸的延伸面、环形平面33,环形 平面33的外边向上延伸的第一收口部34和第二收口部35构成为抑制移位部31。更为优选 的是,除了上述壮实体生长部30和抑制移位部31外,也设计了更加有利于抑制移位的内凹 腔体,如图4所示,在长方形瓶底结构中,中心面30上还具有沿中心面中线具有轴对称排列 的至少3个内凹腔体。所述多个内凹腔体构成根系固定部。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为第二收口部为直线状的圆形或长方形瓶底结构。第二收口部设计为直线状, 也可起到抑制移位的作用。第一收口部是先向外再向上向内最后再向外的内凹形状,即所述 第一收口部、第二收口部的设计只要满足收口的特点,具体满足条件“所述第二收口部的顶 边A距离中心线c的长度L1小于环形平面33的内边B距离中心线c的长度L23~5mm。,所述 第二收口部比中心面高10~15mm”即可具有对蛹虫草的根系起到抑制浮起的作用。

自制透明容器内蛹虫草野山参药酒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1)培养基封装将至少一种培养基20~30g及培养基营养液20-40ml装入自制透 明容器中;优选地,可加入蚕蛹或蚕蛹蛹粉0.4~1.0g,培养基如大米或小麦,或活体蚕蛹, 所述活体蚕蛹为培养基时,后续不参与灭菌步骤。

为实现生长中蛹虫草的不同体态,在上述瓶底结构中,粗壮实体生长部30和抑制移位部 31可加入不同培养基,通过不同培养基以实现不同体态。如优选的是,在粗壮实体生长部30 加入大米20~25g,蚕蛹或蚕蛹蛹粉0.4~0.8g,在抑制移位部31加入小麦5~10g,蚕蛹或 蚕蛹蛹粉0.2~0.6g。或者,在粗壮实体生长部30加入活体蚕蛹20~25g,在抑制移位部31 加入小麦10~20g,蚕蛹或蚕蛹蛹粉0.2~0.6g。活体蚕蛹不灭菌。

所述培养基营养液配方如下:

步骤2)高温灭菌将密闭容器放入高压灭菌罐内,加热温度为100℃~120℃,压力1.0~ 1.2MPa,蒸发30~80分钟灭菌;

步骤3)接种、暗培养高温灭菌后放入无菌间快速冷却,温度降至11~20℃。因液体 接种生长迅速,将下述方法得到的液体菌种放入自制透明容器接种。接种后的自制容器送入 避光室,温度15~20℃,湿度71%~85%,经过4~7天,培养基表面布满菌丝,菌丝侵透培 养基。

采用液体接种方法如下:

①接种菌的获得:液体培养液配制→封口→121℃灭菌30分钟→超静台洁净、灭菌后 接菌种→摇床培养(温度控制21~23℃,速度控制在每分钟60-180次),4~7天后供接 种透明培养容器。液体菌种用培养液配方:

摇床速度相对固定、可根据菌液生长情况,如浓稠度、接种需要适当调整摇床转速。

②接种菌的稀释:液体培养的接种菌,依据摇菌质量,稀释40~60倍后用于接种。

步骤4)从菌丝到子实体的生长将步骤3)的接种后的虫草菌种接种透明培养容器放入 虫草培养间进行虫草菌丝培养,按照虫草子实体的生长条件,培养间给予适当的营养、温度、 水分、湿度、空气、酸碱度等条件,透明培养容器口薄膜刺3~6个小孔,增加通气量,控 温19~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2周左右增氧、增光、增湿一次,5~8周透明 培养容器中虫草子实体即可长到10公分左右,子实体顶端出现小刺状子囊壳发生,虫草的根 与透明培养容器底部长在一起,此时营养液也基本用完。

所述容器底部的蛹虫草整体体态具有层次感,蛹虫草粗细不同,高低不同,整体呈周围 低、中部高的形态。中部虫草明显比外围虫草粗壮,外围虫草大概呈菊花状。

步骤5)装酒将高于50°的酒基装入正在生长中的蛹虫草自制透明容器内,同时密封容 器口,一月后即可饮用;

由于酒的浮力作用和抑制移位部31的作用,所述野山参具有直立的自然生长体态,即使 倒酒后仍然会恢复原状。

另外,上述蛹虫草药酒可加入姬松茸、人参(如野山参、西洋参等)药物提取液或正在生 长的活株,也可加入蛇、蝎、海马等药食同源的动物,制成各种不同疗效、口味的药酒,也 可对药酒按照不同口味、浓度进行调制。

所述酒基可用各种酿造酒、蒸馏酒或浸渍酒。

上述实施例生产的蛹虫草药酒将正在生长中的蛹虫草直接泡酒,瓶底结构的设计使得蛹虫 草的根系盘结被抑制移位部限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虫草在酒瓶中浮起、倾斜倒伏等的移 位问题,另外,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干燥蛹虫草炮制、存放过程中的营养流失和再污染,同时药 酒具有浸泡了正在生长中的蛹虫草的良好外观,让人食欲大增,既保留了蛹虫草的全部营养, 同时又适用于工厂化生产,满足了人们对蛹虫草药酒的大量需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