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脏的差异基因表达
【2h】

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脏的差异基因表达

机译: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脏的差异基因表达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脏的差异基因表达。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郁脾虚证模型组2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连续28d造模,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于制模第29d,处杀2组大鼠,待测肝脏全基因探查。结果: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差异表达的基因59个,其中上调基因27个,下调基因32个。在上调的27个基因中,目前已知的功能基因有Scd1、Dbp、Upp2、Slc28a2、Sds、Hpn、Gldc、Tm7sf2、Gcat。结论:肝郁脾虚证存在异常基因表达,涉及脂类代谢、糖代谢等多个方面。提示多个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分子基础。
机译:目的:研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脏的差异基因表达。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郁脾虚证模型组2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连续28d造模,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于制模第29d,处杀2组大鼠,待测肝脏全基因探查。结果: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差异表达的基因59个,其中上调基因27个,下调基因32个。在上调的27个基因中,目前已知的功能基因有Scd1、Dbp、Upp2、Slc28a2、Sds、Hpn、Gldc、Tm7sf2、Gcat。结论:肝郁脾虚证存在异常基因表达,涉及脂类代谢、糖代谢等多个方面。提示多个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分子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王玉杰; 谢鸣;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11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