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4-08-01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对其病因、病理生理及诊疗标准经过多年临床共识的一再修订已较为明确.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难治性慢性胃炎受到关注.此观点同中医学认为情志因素对肝脏正常疏泄功能的破坏从而造成的脾胃功能的异常的认识颇为相近.中医学对情志治病早有阐述,在中医理论中肝、脾两脏在五行中分别归属木、土.而木克土,土虚木乘,临床则症见胁肋胀痛,早饱,反酸等.根据五行学说此为相乘,治则抑木补土,通过养血柔肝,疏肝理气,补脾和胃等治法临床可取得良好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安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探讨安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TFF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安胃汤为主为治疗.对照组50例,用胃复春治疗.观察总有效率、胃镜分级程度、光学显微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胃黏膜萎缩改善情况、胃黏膜肠化及不典型增生改善方面,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胃黏膜TFF蛋白及基因表达. 结果:安胃汤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胃镜下病情分级程度,甚至逆转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病理学变化(P<0.05或P<0.01),其疗效作用与胃复春相当.安胃汤和胃复春组均能明显增加胃黏膜TFF1、TFF2蛋白的光密度值,安胃汤组与胃复春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安胃汤和胃复春组均能明显降低胃黏膜TFF3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安胃汤组与胃复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安胃汤和胃复春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FF1、TFF2 mRNA/β-actin值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胃复春治疗后相比,安胃汤组治疗后TFF1、TFF2 mRNA/β-actin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P<0.05).安胃汤和胃复春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FF3mRNA/β-actin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胃复春治疗后相比,安胃汤组治疗后TFF3 mRNA/β-actin表达降低(P>0.05),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改善CAG胃黏膜TFF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的迁移和损伤的修复而发挥其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安胃汤临床防治CAG的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辨证用药联合"四联疗法"与"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率的差别.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经检查确诊为H.pylori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标准四联疗法"方案,疗程10天;试验组30例,予"标准四联疗法"的同时+辨证用药10天.统计分析两组H.pylori根除率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根除率为72.4%,试验组的总体根除率为93.3%,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辨证用药联合"四联疗法"与"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ylori感染,两者H.pylori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摘要:文章对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防治胃癌前病变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胃癌前病变为现代医学名称概念,中医学无该疾病名称。根据其主要症状表现,据1989年全国第5届胃病学术交流会根据其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疼痛痞闷胀满等,列入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等中医病证的范畴,其中以“痞满”和“胃脘痛”最为多见。根据胃癌前病变的胃镜下表现(不典型增生及肠化),有的医家将其归为“癥结”范畴,亦有将其归为“痞结”,或“胃痞恶化”。亦有人将本病类比《金匾要略》中的肺痈之名,以胃痈之名冠之。对于胃癌前病变尚无统一的中医诊断标准,2006年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将胃癌前病变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湿蚀中阻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型,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芩连平胃散、霍朴夏芩汤、丹参饮合桃红四物汤、香砂六君子汤、益胃汤加减治疗。除中医辨证论治外,中医学的针灸,药灸并用等方法也被运用于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中。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13.8%.虽经长期的研究,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未完全阐明.1957年纤维胃镜问世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此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祖国医学中归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病证范畴。主要病机多倾向于中虚导致的气滞、血瘀、痰浊等夹杂为患。治疗上主要以补气健脾、涤痰化浊、活血祛瘀为主线。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在我国占受检人群的13.8%,是一类病程较长,病势较重的临床疑难病。早在1978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了胃癌的癌前状态。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近年来在CAG的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也日益凸显出独特的优势。众位医家在该病的论治中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有以湿立论者,有以燥立论者,有以虚立论者,亦有以毒立论者。但总不外乎以辩证为纲,从气血入手,以恢复脾升胃降的中焦气机顺畅为要义,又着眼于兼顾他脏;在用药上,有遵循经方者,亦有自拟验方者,既有大师的真传,又有亲身的感悟。但大体上遵“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古训,在直达病所,直中病邪的同时,注重用药平和,避免过分克伐。同时注重将患者的四诊资料与胃镜病理表现相结合,巧妙“微观辩证”,是遣方用药更加科学合理、契合病情。
  • 摘要:应用除萎平异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伴肠上皮化生(简称LM)及不典型增生(简称ATP)的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本着治病求因的原则,以补气温中,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则,获较满意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等补气药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病原微生物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桂枝有扩张血管,调节外周循环的使用,活血药可降低血勃度,加速红细胞电泳,使血液流动改善,变红细胞聚集为分散,加速病变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促进病变细胞修复及萎缩的腺体再生,炮山甲、王不留行、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软坠散结的功效,对黏膜粗糙不平、结节隆起、肠化增生等无度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本文对白细胞分化抗原与胃癌的关系进行了综述.白细胞分化抗原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与胃癌的关系更引人注目.细胞免疫是机体抗瘤免疫的主要方式,而白细胞分化抗原是免疫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传递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在免疫监护中有着重要作用,其表达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胃癌患者的预后有预见性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ERK1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和具体机制. 方法:Wistar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霉素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空白组饲以普通标准饲料及灭菌自来水,其余各组进行造模并分别给予维霉素、中药低剂量和高剂量,观察其对大鼠胃粘膜ERK1及病理的影响. 结果:胃癌前病变发生率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性显著,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ERK1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增高,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ERK1水平显著降低,效果优于维霉素组. 结论:欣胃颗粒可降低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ERK水平,使胃黏膜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有效的干预胃癌前病变的进展.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较多,且不具有特征性,难以引起患者重视.但作为癌前病变之一,又需要深入探究.现从胃黏膜萎缩的治疗,抗HP感染,及癌前病变防治三个方面进行慨括.中医药不仅在症状改善及胃镜或病理炎症减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西医药理研究方面,中医辨证治疗中也取得一定进展.
  • 摘要: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坚持"胃肠一体"观,倡导"四辨一体"脾胃病诊疗模式,学验俱丰,疗效卓著.根据《灵枢·胀论》"胃之五窍"理论,何师从脾胃论治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五窍疾病,临床每获良效.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以指导临床,令人得以启迪.
  •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消食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血清P物质(SP)、生长抑素(SS)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中药组、模型西药组.通过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法建立脾虚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1周.期间观察记录大鼠症状、体重,给药后测量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P、SS含量. 结果:健脾消食方改善大鼠脾虚症状,健脾消食方组与模型组比较体重增加,胃排空率增高,小肠推进比降低,SP水平明显增高,SS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健脾消食方改善脾虚大鼠一般状态,提高脾虚大鼠胃排空,恢复小肠亢进运动,其可能通过升高血清SP含量,降低血清SS含量调节胃肠运动.
  • 摘要:目的:观察CD 14-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CD14 mRNA及蛋白变化,为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将构建好的CD14-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用Real-time PCR和Westem-blot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NC-CD 14 shRNA阴性对照组和CD14shRNA慢病毒载体组的CD14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CD 14shRNA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至胃癌细胞系,RT-PCR结果显示转染CD14shRNA慢病毒组CD14的2Ct值(1±0.08)比NCshRNA对照组2Ct(0.16±0.02)降低(P=0.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D 14shRNA慢病毒组CD14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01,远远小于SGC-7901空白组(1.0)及NCshRNA阴性对照组(0.83). 结论:CD 14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胃癌SGC7901细胞后能抑制胃癌细胞CD14 mRNA及蛋白表达,CD14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为胃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目的:通过中西医文献对CAG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临床试验,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方法:理论部分:(1)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2)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依据;(3)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理学机制.临床部分: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益气养阴方口服,对照组30例予养胃舒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病理积分的改变及症候疗效.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对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脉象均有改善,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脘痞满、纳呆少食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萎缩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肠化、异型增生的改善,两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1.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气阴两虚型患者的症状及组织病理.2.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理论依据,有临床推广价值.
  • 摘要: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能体现中医治疗特色和优势的病种.陈誩教授认为,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在脾胃病的临床辨治中更加深入、细化,并体现个体病机特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从"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等多个矛盾的统一对立关系来阐述陈誩教授辨治脾胃病的临床辨证思路。陈誩老师认为,脾气主升清,其性燥,多虚多寒,气多于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主通降,其性湿,多实多热,多气多血。脾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纳运相司,寒热互调,气帅血和。病理上或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疫毒等邪气,或因七情饮食劳逸等失调,或因外伤、内生瘀血痰湿水饮等病邪,导致脾胃纳运失司,升降失常,清浊相混,燥湿不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气血不和,影响阴阳失衡,故脾胃之病随之而生。故脾胃病之辨证,当辨脾胃之“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兼顾五脏,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 摘要:危北海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脾胃病专家,在脾胃病治疗上有独特的治法特色,提出益脾胃是脾胃病治疗之本,益脾胃应该脾胃同调,以益气养阴为主;益脾胃还要着眼于肾,脾胃肾同治,补肾之阳气以助脾,滋肾阴以养胃.调升降为脾胃病治疗之要,升脾气以助运化,降胃气以纳水谷,则脾胃病自愈;调升降还须和肝,肝脾胃同调,危老和肝以清肝疏肝为主.化瘀血提高脾胃病治疗疗效,"久痛必瘀"、 "久病必瘀",化瘀配伍行气、清热、温阳、益气等治法,能更快促进脾胃病痊愈.降阴火截断脾胃病病机之变,阴火源于脾胃虚损,可延及五脏,虚实转化,故而降阴火可存元气,截断病机变化,标本兼治.
  • 摘要:胃粘膜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针灸对其有着良好的疗效."足三里"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常用首选穴位.电针"足三里"穴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已被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所证实:能改善神经调节,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调节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清除氧自由基,调控细胞凋亡。
  • 摘要:中医药栓剂局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多样、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栓剂的特点:①药物不受胃肠PH值或酶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对肝的毒副作用小。②减少了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干扰因素少,能促进药物吸收。③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长。④是婴儿、儿童,伴有呕吐的患者,不能或不愿口服用药的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途径。中药栓剂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有着确切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然而客观的分析,尚存在以下问题:(1)栓剂的治疗疗效显著,单独操作方便、保留时间长,但药效、药理学研究相对滞后。(2)虽然溃结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但横结肠乃至全结肠溃结患者也不容忽视,此类溃结的局部疗法和制剂值得进一步研发。(3)目前大部分栓剂方药较为凌乱、种类繁多、疗效不一,有待于进行不同证型间的疗效研究、病程分期以及对远期疗效和防止复发的追踪研究。故如何恰当运用循证医学的相关方法,按照严格的科研设计、吸纳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中药方剂,探索总结出UC中医药外治法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及完整的疗效评估方案,更好的用于UC的防治,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 摘要:本文介绍任光荣教授运用益气燥湿健脾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任老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是由于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的平衡被打破所致,胃溃疡的发生以粘膜保护因子作用减弱为主,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则以攻击因子的作用增强为主,其中高酸分泌起主要作用。任老将西医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的辩证用药相结合,辩证与辨病互参,抑酸与护膜同用,护膜可以加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保护因子的作用增强;抑酸则削弱了对胃黏膜的损伤因素,使攻击因子的作用减弱,两方面均能有效修复损伤的胃黏膜,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任老常用乌贼骨、煅瓦楞、浙贝抑酸护膜,参三七,白芨活血敛疮,止血生肌,促进溃疡面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 摘要:目的:观察安神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86例IBS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佐匹克隆胶囊,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神膏穴位贴敷双涌泉、双太溪穴、双三阴交穴,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4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神膏穴位贴敷对肠易激综合征失眠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在上消化道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经ESD的52例患者资料,评价ESD在上消化道病变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结果:52例患者中食管病变4例、胃部病变48例,所有病变均经病理检查表明病灶完整切除,切缘及基底部无病变残留.其中粘膜病变40例(术后病理示食管乳头状瘤2例,贲门增生性息肉9例、腺瘤3例,胃窦原位癌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腺瘤9例、增生性息肉5例、肠上皮化生2例);粘膜下肿瘤12例(术后病理示食管平滑肌瘤1例、食管间质瘤1例、胃间质瘤2例、胃脂肪瘤1例,胃异位胰腺7例).无并发大出血病例;术中穿孔2例,均于保守治疗后治愈. 结论:以ESD方法治疗上消化道病变,不仅能完整切除病变,同时可获得完整、准确的病理资料,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并被认为是主要的胃癌前疾病.中医药在防治胃黏膜癌变,逆转病理,改善预后等方面独具特色与发展优势.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提升,基因表达水平成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中医药干预调控基因表达及其在基因分子水平对本病作用机制的探讨成为又一临床研究焦点.
  • 摘要:目的:分别采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两种治疗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FD患者的综合治疗作用,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适用性.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FD患者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加西药治疗.临床研究中选择疗程28d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中医FD症状量表积分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积分进行比较,综合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①两组治疗28d,总有效率西医治疗组73.3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6.67%,两组对比(P<0.05)有明显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较西医治疗组好;②治疗28d,比较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积分,西医治疗组积分447.37±43.30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积分493.63±96.204,两组对比(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③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西医治疗组56.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6.67%,两组对比(P<0.05)有明显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长期疗效较西医治疗组好;④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积分,西医治疗组积分441.53±46.95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积分518.57±55.069,两组对比(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长期生活质量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⑤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西医治疗组23.7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1.54%,两组对比(P<0.05)有明显差异,西医治疗组复发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结论:①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整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小,长期疗效好。②本研究中所采用中西医结合辫证治疗FD的方法,体现了病证结合标本兼治的临床诊疗思维,值得临床医师继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罐疗法对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大体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药物罐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并与40例中药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比较,三组总疗程均为3周. 结果:(1)药物罐疗法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平均疗效指数分别为96.5%、92.5%、85.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后三组早饱、脘腹痞满、纳呆症状积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3)经餐后胃电观察结果显示:药物罐疗法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胃电主频率、增高电幅值、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虽然治疗后其主频率、增高电幅值的提高程度不及西药对照组,但其可以明显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4)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胃肠激素的检测显示:①药物罐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FD患者血液中GAS水平,虽然不及中药对照组对GAS的影响程度大,但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药物罐疗法治疗可以同西药一样调节FD患者血液中的GAS水平;②药物罐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浆MTL水平,虽然其提高程度亦不及中药对照组,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同时,该疗法能降低患者的血浆VIP、CCK水平,降低程度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药物罐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不同方法止血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急诊胃镜明确诊断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内镜钛夹止血组、注射止血组,两组在镜下止血同时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每次40mg,每12小时一次,连用5天,将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在即时止血、再出血和急诊手术率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胃动力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予左肾切除术加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中药组给予中药灌胃,其余两组分别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检测胃排空率;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检测胃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下降,胃组织HO-1基因表达升高;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能明显促进糖尿病肾病大鼠胃动力,明显降低大鼠血清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显著提高HO-1表达. 结论:益气养阴消瘢通络中药能明显促进糖尿病肾病大鼠胃排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 摘要:目的: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予以序贯疗法治疗,服药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计算临床证候有效率为93.33%,病理有效率为68.33%.结论: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疗效确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阻止和逆转胃粘膜萎缩、肠化甚至上皮内瘤变的病理改变.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胃炎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湿热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胃炎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次,2次/天,饭前服用.以上两组均4周为1疗程,3个疗程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镜疗效、病理学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疗效、病理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胃炎复能改善患者症状,并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逆转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临床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观察连朴清胃胶囊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大鼠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以及中医证候的变化,主客观指标综合评价连朴清胃胶囊干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方法:除10只正常组外,其余60只大鼠以2%水杨酸钠灌胃,10mL/kg·d,连续20d,建立慢性胃炎模型;同时饲以高脂高糖高热饮食,即(20%蜂蜜水自由饮用,隔日灌服油脂10g/kg.d,并与油脂隔日灌服2ml/200g白酒)并放在湿热环境中,复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灌胃给药10天,未次给药后禁食16h后,心脏取血,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含量的变化. 结果:模型组TNF-α及IL-1β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连朴清胃胶囊高、中组最为明显. 结论:连朴清胃胶囊可通过抑制TNF-α及IL-1β的分泌从而发挥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连朴清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表达,并探讨其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作用. 方法:共70只大鼠,除10只正常组外,其余60只以2%水杨酸钠灌胃,10mL/kg·d,同时饲以高脂高糖高热饮食,即(20%蜂蜜水自由饮用,隔日灌服油脂10g/kg.d,并与油脂隔日灌服2ml/200g白酒)并放在湿热环境中,连续20天,制作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灌胃给药10天,末次给药后禁食16h后,心脏取血,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HSP-70及SIgA含量的变化. 结果:模型组HSP-70、SIgA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血清HSP-70、SIg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连朴清胃胶囊高、中组最为明显. 结论:通过正常组、模型组、连朴清胃胶囊高、中、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的大鼠血清HSP-70及SIgA的表达差异,说明连朴清胃胶囊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有较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 摘要:“浊毒”理论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李佃贵教授首创,他将祖国医学中关于“浊”和“毒”的认识加以分析、归纳,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演变,大多由肝胃不和——湿浊中阻——瘀血内阻——浊毒内蕴过程发展而来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基本大法,往往收到奇效。
  • 摘要:慢性糜烂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病程缠绵难愈.根据中医浊毒理论其总体病机为浊毒内蕴,具体病机为浊毒中阻、浊毒入络、浊毒伤阴、浊毒损阳.治疗当以化浊解毒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型对其辅以理气和胃、活血通络、滋养胃阴、温补阳气等治疗.同时临证加减,以次法灵活组方用药,对于修复胃黏膜,消除糜烂,同时改善全身症状确实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CAG浊毒内蕴证与HP感染的关系,阐述浊毒内蕴证的证侯实质,进一步探讨浊毒理论在CAG中的应用,为浊毒理论的现代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搜集临床符合标准的CAG患者,检测其Hp感染情况和胃粘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浊毒内蕴组患者Hp感染率、胃粘膜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率均高于肝胃不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浊毒"与Hp感染及胃粘膜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程度密切相关,是导致CAG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浊毒"引起胃粘膜萎缩的机制可能是增加Hp感染率,从而引起对胃粘膜的损伤,导致胃粘膜发生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
  • 摘要:目的:探讨CAG浊毒内蕴证与氧化应激改变的关系,阐述浊毒内蕴证的证侯实质,进一步探讨浊毒理论在CAG中的应用,为浊毒理论的现代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搜集临床符合标准的CAG患者,检测其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 结果:浊毒内蕴组患者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低于肝胃不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高于肝胃不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浊毒"可能是氧自由基产生的外在因素以及其可以生存的内在环境,"浊毒"引起胃粘膜萎缩的机制可能是导致外周血中氧自由基的代谢失衡,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胃内血液循环中的氧自由基水平,从而引起对胃粘膜的损伤,加重胃粘膜的氧化反应而形成萎缩.
  • 摘要: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noncantharidin,NCTD)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凋亡的形态特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经NCTD作用后的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 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SGC-7901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经去甲斑蝥素处理SGC-7901细胞后,实验组G2/M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说明NCTD将细胞生长阻滞于G2/M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发现,10ug/ml和20ug/ml浓度的去甲斑蝥素均能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P<0.05),其抑制率与NCTD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 结论: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摘要: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伴有IM和ATP者,只能是对症治疗,定期复查,及时手术治疗。近年来,众多中医学家潜心研究中医药治疗CAG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充分发挥并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胃粘膜血管微循环,增强胃粘膜的防御功能,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缓解炎症反应,抵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清除幽门螺杆菌,抑制癌基因的表达、调节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等逆转腺体的萎缩、IM及ATP,从而达到治疗CAG,预防癌变的目的。然而目前中医药对于CAG的研究多为临床研究,且多局限于临床症状、胃镜象及胃粘膜病理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及中医药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比较少且不够深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结合西医分子生物等先进技术,更深入的探讨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的作用机制,寻找真正有效的中成药及成方,研发更方便携带和服用的中药制剂,从而更充分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胃炎1号(即清肝和胃止痛方)、胃炎2号(即清热化湿舒胃方)颗粒制剂治疗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45例肝胃不和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50例脾胃湿热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15例),试验组分别予中药复方胃炎1号、胃炎2号颗粒制剂,对照组予莫沙必利,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在肝胃不和型患者中,治疗组7个观察指标及总分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的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吐酸、黄腻苔和总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在渴不欲饮、嘈杂、黄腻苔和总分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脾胃湿热型患者中,治疗组7个观察指标及总分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的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吐酸、黄腻苔和总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在嘈杂、黄腻苔和总分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复方胃炎1号、胃炎2号颗粒制剂治疗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胃镜象和病理象特点,探讨CAG中医证型与胃镜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从而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微观依据. 方法:选取128例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以及胃镜、病理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资料分类整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镜象、病理象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五个证型,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是: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黏膜白相以脾胃虚弱型检出率最高,血管透见以胃阴不足型检出率最高,黏膜粗糙和颗粒增生均以胃络瘀阻型检出率最高.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萎缩以肝胃不和型多见,中度萎缩以脾胃虚弱型多见,重度萎缩以胃阴不足型多见,经卡方检验,不同腺体萎缩程度的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轻度和中度、轻度和重度、中度和重度之间的证型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型肠化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胃阴不足型和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和脾胃湿热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证型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型上皮内瘤变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后发现,胃络瘀阻型和肝胃不和型、胃络瘀阻型和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和肝胃不和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证型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型最多见,肝胃不和型次之,胃络瘀阻型最少.2黏膜白相以脾胃虚弱型检出率最高,血管透见以胃阴不足型检出率最高,黏膜粗糙和颗粒增生均以胃络瘀阻型检出率最高.3轻度萎缩以肝胃不和型多见,中度萎缩以脾胃虚弱型多见,重度萎缩以胃阴不足型多见.4肠上皮化生阳性率以胃阴不足型最高,上皮内瘤变阳性率以胃络瘀阻型最高.
  • 摘要:胃癌是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率、复发率、病死率较高,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但胃癌对放疗敏感性不高,化疗又存在诸多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问题.因此,降低副作用和寻找新的辅助治疗药成为胃癌辅助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抗癌辅助用药方面,氧化苦参碱逐渐显现出令人欣喜的应用前景.其相关药品,如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康艾注射液、氧化苦参碱(博尔泰力)等在临床上也已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本文对其抗肿瘤作用与机制做一综述,相关研究显示,氧化苦参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及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等抗肿瘤作用。同时,氧化苦参碱也能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并能增强临床上常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 摘要:糜烂性胃炎(CEG),又称慢性胃炎伴糜烂,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且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西医对于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长期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学对慢性糜烂性胃炎尚无明确的命名,其病因病机亦没有明确的描述,但其主要病因可以归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禀赋不足,素体脾虚。李佃贵教授依据客观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辨治观点。因徒清热解毒则湿浊不去,徒化浊利湿则热毒不除。在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辩证施治的经验用药中,可以将常用药物归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清热解毒类药物,二是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类药物,三是疏肝理气类药物,四是消食化积类药物,五是活血化瘀及止血类药物,六是其他类药物,主要是根据患者症状随症加减用药。
  • 摘要: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探寻化浊解毒方与浊毒内蕴证稳定的方证关系. 方法:收集200例CAG患者的病历,详细记录其性别、年龄、电子胃镜及病理结果、临床症状、中药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以"黄金分割法"为判别依据,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进行药物与证候之间关联规则的挖掘. 结果:经数据处理,共得到中药153味,根据"黄金分割法"的原则,使用频率在61.8%以上(含61.8%)的药物共有15种,作为CAG浊毒内蕴证治疗的核心药物.出现频次最多的临床症状表现共10种,作为CAG浊毒内蕴证的主要症状表现.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药物和脉症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说明CAG浊毒内蕴证与化浊解毒方方证的高度相应性. 结论:CAG浊毒内蕴证与化浊解毒方之间的存在方证相应关系,体现了CAG的关键病机为浊毒内蕴,"化浊解毒法"为与之相对应的治疗大法.
  • 摘要:胃肠病是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小肠和结肠部位,以胃及肠道的炎症反应、黏膜损伤、动力异常、功能紊乱等为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恶呕、腹胀、嗳气、反酸、泄泻等症状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在中医学可归属于脾胃病,其病机往往错综复杂,但总不离病邪与正气相争、阴阳失衡、气机升降失常等方面为主.其中病邪与脾胃正气的斗争影响着疾病的虚实,以及发展与转归;脾胃阴阳若失去其相对平衡,常易现虚实相兼、寒热夹杂证候;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不仅会使病邪停留难去,且会产生新的病邪为患. 本文通过分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病机变化与西医胃肠道疾病病理环节的关联,提出了"三层次调气法"治疗胃肠病,分别从"调畅脾胃清气一恢复胃肠动力"、"和养脾胃正气——保护胃肠黏膜"、"清化脾胃浊气一改善胃肠道内环境"三个层次探讨调气法治疗胃肠病的应用基础以及指导用药. 由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未潮病的关键病机,故治疗以调畅脾胃气机为主,具体在用药上应以升降相宜为原则,把握好升降之间的比例,不可升降太过以免影响到肺气的肃降和肝气的疏泄.针对脾胃清浊升降失调的治疗,应兼顾升清阳、降浊阴,升的药物如升麻、柴胡、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等,降的药物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或降火,或利水,或理气,或消积.而升降权衡又有升多降少、降多升少、升而不降、有降无升等四种情况.同时还应注意升降法的副作用,升药以升提和补气为目的,均具有升举阳气的功效.升药的副作用较多,如头晕,呕吐,恶心等.故应用升药当以脉诊为准,以免过于升散.降药以降逆和顺气为目的,都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降气药多为辛温苦之品,多用易耗气伤阴,产生口干、口渴、多汗等气阴两虚的副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于本院门诊治疗的1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分,其考察的指标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泛酸嗳气等症.同时参照《中医内科学》及《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中的标准对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及总体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联合疏肝和胃降逆汤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52.4%、93.9%,而无效率仅2.4%,均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临床症状评分平均为12.2土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构建稳定沉默CD14胃癌SGC-7901细胞系,从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等变化,观察清热化湿类方药防治胃癌协同作用的研究. 方法:将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对照组CD14shRNA转染后,予正常大鼠血清处理24h,治疗组CD14shRNA转染后,予不同剂量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处理24h,应用MTT/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各组加药前,细胞增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加药第1天,治疗组有抑制细胞增殖效应,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抑制细胞增殖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药第2天、第3天,清热化湿类方药仍有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效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胞G1期50.09%,S期38.17%,G2期11.73%;对照组细胞G1期30.14%,S期50.68%,G2期13.18%,经比较,治疗组细胞S期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及总凋亡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热化湿类方药协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减少癌细胞合成,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正效用.
  • 摘要:目的:通过评估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胃黏膜屏障保护的机理. 方法:将42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粉针剂42.6mg+0.9%NS250ml,静脉滴注,1次/天;铝碳酸镁片1g/次,每日3次,于餐后半小时嚼服,疗程为2周.之后将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粉针剂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每日2次,于餐前半小时服用;并继续予以口服铝碳酸镁片,疗程为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以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综合治疗,疗程为4周. 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GAS、SS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明显. 结论: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时,能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GAS、SS水平.认为,胃痛贴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GAS、SS水平,维护了胃黏膜完整的屏障功能,促进了溃疡的愈合.
  • 摘要:目的:通过评估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胃黏膜屏障保护的机理. 方法:将42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粉针剂42.6mg+0.9%NS250ml,静脉滴注,1次/天;铝碳酸镁片1g/次,每日3次,于餐后半小时嚼服,疗程为2周.之后将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粉针剂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每日2次,于餐前半小时服用;并继续予以口服铝碳酸镁片,疗程为2周.HP阳性者根除H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以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综合治疗,疗程为4周. 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NO、NOS水平均有所上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升程度更明显. 结论: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时,能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能显著升高NO、NOS水平.认为,胃痛贴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NO、NOS水平,从而改善了胃黏膜局部血流量,维护了胃黏膜完整的屏障功能,促进了溃疡的愈合.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三九胃泰颗粒对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三九胃泰颗粒对于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48例符合非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人.试验组给予三丸胃泰颗粒;阳性药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胶袭,根据治疗前后胃镜下粘膜病变积分变化、受试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和受试者生存质量评分(胃肠病PRO量表)变化来观察三九胃泰颗粒对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性. 结果:两组患者胃镜分级积分、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疗效、PRO量表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三九胃泰颗粒治疗组与替普瑞酮胶囊对照组都对非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三九胃泰颗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白芨胶治疗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90例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喷洒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二组,每组45例,在插镜前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情况.二组患者均采用Olympus XQ-240胃镜观察治疗,对照组将0.08g/ml的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20-40ml喷洒在病灶表面上,治疗组喷洒微米大黄炭白芨胶,两组镜下治疗后,治疗组给予微米大黄炭3g,一日3次联合埃索美拉唑20mg/次,一日2次(餐前),疗程4周;对照组给与埃索美拉唑20mg/次,一日2次(餐前),疗程4周.停药后2周,行胃镜下复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胃镜下粘膜愈合疗效、粘膜损害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实验组可显著改善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医证侯,胃镜下粘膜愈合疗效达97.5%,胃镜下粘膜损害评分总有效率85.0%,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安全性检测表明两组无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内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白芨胶治疗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简便、易行,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摘要:目的:我国的胃癌漏诊问题必须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良性胃病的一年内,胃镜复查时经活检病理及/或胃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证实胃癌即为胃癌漏诊.本文研究2013年间上海市嘉定地区5所医院24,837例门诊患者胃镜筛查胃癌漏诊的研究结果. 方法:经专业培训的内镜操作者施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行多块多方向活检,病理诊断胃癌或癌疑者,根据不同病灶施行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术,切除标本行系列病理切片检查.追问一年内病史和查阅以往胃镜检查资料,确定是否符合胃癌漏诊标准;胃癌漏诊者分析其漏诊的原因. 结果:胃镜检查的活检病理提示胃癌297例,占胃镜检查总数的1.2%.其中在嘉定地区接受手术治疗的99例,手术病理学证实早期胃癌11例(11.1%),进展期胃癌87例(87.9%),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例(1%).其中8例患者属漏诊者(8.1%),与胃癌相关的胃镜检查平均3.5次;活检病理检查均为慢性胃炎或伴肠腺化生;与本次胃癌相关的临床就诊至明确诊断时间平均12.5个月.8例漏诊患者在本次胃镜精检中活检病理证实胃癌或癌疑,手术病理报告早期胃癌4例(50%),未见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3例(37.5%),其中2例附近淋巴结转移;1例手术后病理报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2.5%). 结论:99例手术治疗的胃肿瘤患者中,属漏诊患者为8例(8.1%),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漏诊原因包括未发现明确的病灶、恶性溃疡及糜烂误判为良性疾病、活检病理无肿瘤依据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胃镜操作者对胃恶性肿瘤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
  • 摘要:目的:RELM-α在炎症中的高表达,并与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但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明了.本文旨在通过监测RELM-α在胃癌中的表达,判断其在疾病的预后及可能的相关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9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RELM-α和VEGF的表达,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的分期,大小的关系.同时,测定CD34表达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分析RELM-α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结果:RELM-α及VEGF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84%,在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和27%,MVD在胃癌组织的测定值(17.23±8.94)高于癌旁组织(6.58+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M-α的表达在胃癌患者中性别、年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在肿瘤的大小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统计学分析显示RELM-α的表达与MVD,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 结论:RELM-α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疾病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其在疾病进展中参与微血管的形成.
  • 摘要:近50年来的我国运用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传统模式,是在病人发生了胃癌后力图在早期阶段获得诊断和治疗,但收效甚微,检得的大多为进展期胃癌,且不能降低胃癌的发生率。胃癌内镜早期诊断的新模式则为在胃癌前期病变特别是有病灶的胃茹膜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筛查胃癌,检出率高,且不乏早期胃癌;尤其鼓励对各类胃癌前期疾病及病变施行ESD切除术,不仅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而且从理论上能够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 摘要:疣状胃炎常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反酸等,症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胃镜对于疣状胃炎的诊断和随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疣状胃炎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能减轻患者症状,抗HP治疗对改善症状并无明显关联。内镜下氢离子凝固术、微波、激光、热凝电极等方法,对治疗疣状胃炎的成熟型病灶有一定的效果。在对统状胃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疵状胃炎病灶可逐渐演变,出现不典型增生甚至向胃癌转变。但疣状胃炎发生癌变的几率和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HP感染、ras基因激活、野生型p53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向胃癌转化的过程。丁世华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抑癌基因PTEN及P16蛋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疣状胃炎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抑癌基因PTEN及P16可能参与了疣状胃炎癌变过程。 本例患者缺乏疣状胃炎癌变的确切依据。而很可能为疵状胃炎与胃癌共存,即由于大量的疣状胃炎病灶及相关症状,致使胃镜复查中忽略了疣状胃炎病灶中共存的胃癌病灶。根据胃癌的发生发展规律,似此例己形成约2cm大小病灶的胃癌患者,诊断应无困难,本例被忽略和遗漏胃癌病灶的原因包括内镜检查时未服用优质祛泡剂和祛钻液剂链酶蛋白酶,致使内镜下视野不清晰;内镜下发现多发疣状灶后对其间及周边黏膜及异常改变未仔细观察;内镜操作者对胃癌的识别能力不足;未行多块多方向活检或所取活组织过浅过小,致使病理学上无法正确诊断,这是应该认真吸取教训的。
  • 摘要:门脉高压患者发生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常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特利加压素等不能有效止血时,必须使用三腔二囊管填压紧急止血。本患者气囊压迫止血有效,但一周中间隙放气即又发生大量出血,表明食管及/或贲门部破裂的曲张静脉压力高,气囊放气后重新出血。外科急会诊认为病人全身情况太差,无法施行外科手术止血。经周密准备后,遂拔出三腔二囊管,立即插入富士高清电子胃镜,见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喷射性活动出血,内镜下紧急行出血曲张静脉内硬化剂注射止血治疗。注入硬化剂1%聚桂醇7ml,退针后仍有出血,显示硬化剂剂量不足。内镜下追加注射硬化剂5ml,出血停止,创面理想。该患者内镜治疗后未再出血,恢复顺利,一周后出院,拟择期再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
  • 摘要:江西抚河流域历代名医辈出,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学人物,形成了一支光耀夺目的盱江医学群体.重视脾胃是盱江医家共同的学术特征,他们勇于发明创新,为脾胃学说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李杲为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所著《脾胃论》、《兰室秘典》、《内外伤辨惑论》,对脾胃病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脾胃学说。旴江医家十分推崇李杲的脾胃学说,在他们的著作中得以充分的反映。旴江医家们在《内经》、《脾胃论》基础上进一步阐发脾胃的生理功能继承了李杲的脾胃内伤学说,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见解,效法仲景、东垣,治病重视脾胃。养生保健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旴江各家医籍均中有大量关于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饮食调节、顾护脾胃。
  • 摘要: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根据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嗳气症、恶心和呕吐症和成人反刍综合征.中医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呕吐"、"胃反"等范畴.发病机制与胃肠运动功能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常见中医病机与脾胃不和、肝胃不和、肝脾不和、饮食积滞、脾虚湿困、胃阴亏虚有关,证型分布常见肝郁脾虚、肝郁气滞等,故脾虚、肝郁为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病机.本文主要总结了近5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近5年临床研究中,主要辩证及处方为:脾虚气滞证,以香砂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合枳术丸,厚朴温中汤合黄芪建中汤为主方;脾胃湿热证,以连朴饮为主方,或以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肝胃不和证,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证,以化肝煎,或左金丸合化肝煎加减;肝郁脾虚证: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脾胃虚寒证,以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或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药物对照组多选用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等,亦有选用安慰剂做对照组,亦仅治疗前后疗效对照分析,随机、双盲研究较少,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中医药治疗是通过何种病生理途径获得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造成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内镜下可观察到反流表现——即胃腔内多量浅黄至黄绿色胆汁,或胃壁上附较多含胆汁的黏液,或见到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呈泡沫状或水流状从幽门口反流入胃、幽门口松弛或处于开放固定状态;胃黏膜弥漫性红色改变,黏膜皱襞水肿、接触性出血,或伴有糜烂、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胃病、胃胀、反酸等胃脘部症状,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胆汁反流性胃炎这个病名,但是根据其症状,多归属中医"胃脘痛"、 "嘈杂"、 "反酸"等范畴.单兆伟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机升降失常,病位在胃,涉及肝胆脾,情志失调为重要诱发因素,本病总属本虚标实.单老临证时多辨病与辨证结合,首重调畅情志,每加疏肝理气之品,单老谨遵孟河之用药特色,药多为轻灵平淡之品,临证多有心得,临床疗效显著.
  • 摘要: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其病机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治疗的多样性和效果不稳定性。“六位一体”治疗理念,即“以调为先、以通为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提出,主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与现代医学提倡的医学模式转变不谋而合,有同工异曲之妙。
  • 摘要: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在全世界普遍流行的疾病,发病率高,不仅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还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FD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但是FD的发病因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仍未清楚,故目前临床上尚无对FD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当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促胃动力药、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PPI等)、胃黏膜保护剂、胆碱能抑制剂及抗HP治疗、精神饮食治疗等方法.随着FD发病率的日益增加,对制定出安全有效而合理的治疗方案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祖国医学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大进展,据临床报告显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故本次研究将通过对有关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研究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评价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为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按照系统评价方法,分别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华医学会刊、万方信息资源系统、EBSCO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对从1991.01--2012.12间出版发表的有关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根据所制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针对纳入本研究的文献进行相关数据收集.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评价偏倚风险工具——基于域的评价法对所纳入的文献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5.0专用统计学软件对收入文献所收集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发表偏倚的评估及敏感性分析等. 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11篇,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价筛查后最终纳入文献9篇,样本总量为825例,其中中药治疗组共423例,西药对照组共402例.偏倚风险评估提示所纳入的9篇文献及研究间皆存在高偏倚风险.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作为效应量进行合并,异质性检验:Ch2=6.67,df=8(P=0.57);I2=0%,结果表明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RR=1.23,提示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是西药对照组的1.23倍;95% CI [1.15,1.31],Z=6.08,P<00001,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医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漏斗图提示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采用不同效应模型、不同效应尺度指标、去除小样本研究及根据不同诊断标准等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本次研究由于有关对药物使用安全性进行观察的文献过少,且观察项目中都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出现,所以来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有效率与西药对照组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由于有关中药及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观察的研究数量过少,无法进行安全性评价,所以有关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是否优于西药治疗现今尚无定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由于所纳入文献篇目较少、研究样本量不足、文献质量较低并存在发表偏倚等问题,从而影响结论的可靠性,故整个研究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具有可信循证医学证据的文献缺乏,有待于更多方法学设计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试验以证实,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客观及真实的依据.
  •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西医其治疗无明显有效药物,多只能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对症治疗。而中医在治疗FD上辩证论治,并且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往往取得满意疗效,故中医在FD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仍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改进:1、缺乏统一的辩证分型、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研究大多数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阶段,缺乏符合随机、对照、双盲等严格的科研设计的前瞻性研究,所以如何对FD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是目前所面临的严重考验;2、中医各家学者百家争鸣,理论各异,方法繁多,效果也参差不齐,应该精选出有说服力的立论、立法作为统一标准,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方药,形成专病专方,以便能够较好的继承与发展。3、近期疗效报道很多,但是对远期疗效、复发率及预后的报道很少;4、中药及中药处方对FD的治疗作用机制仍处于未知的状态,需要大量的相关基础研究来探索;5、大量研究表明FD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应注意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针对以上问题进一步努力,为FD的中医治疗开辟一片新天地。
  • 摘要: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脾虚湿热证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证型之一.目前对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相关文献作一综述.指出脾虚湿热证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证型之一;本虚标实、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是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重要法则,临床应用常可获得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为中西医结合、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提供客观依据以及新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R)在胃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2.11至2014.4间直径小于3.5cm的胃固有肌层肿瘤行EFR治疗,共32例,观察患者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3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38.3-70.6岁,平均年龄52.3±4.3岁.肿瘤位于胃底者25例,胃体者7例.32例肿瘤均经EFR术完整切除,肿瘤大小0.5-3.5cm,平均直径2.2±0.7cm,镜下完整切除率100%;l例瘤体取出时滑落入腹腔,胃镜经穿孔进入腹腔取出;穿孔均以钛夹及尼龙圈套严密封闭;32例病例平均完成时间为76.5±18.2min.患者气腹于术中或术毕行腹部穿刺排气缓解,术后给予留置胃管及抗炎治疗后好转,术后无出血并发症。无1例病例转手术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6±0.8天。术后病理结果均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符合间质瘤(极低度或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近贲门口间质瘤具有平滑肌分化倾向。 结论:EFR是治疗具有适应症的胃固有肌层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 摘要: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其发生发展经历了正常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早期癌-进展期癌的过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intesplasia,IM)指胃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状态下转变为肠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具有部分肠上皮的特性,是胃癌的重要癌前病变,但并非所有的IM都将转化为胃癌,一般认为不完全性大肠型IM与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尾型同源异型盒基因2(caudal-relatedhomeobox genes 2,Cdx2)是肠上皮特异性转录因子,对肠上皮的分化及形态和功能的维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探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胃癌中Cdx2蛋白的表达对揭示胃粘膜IM向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Cdx2蛋白表达随着IM亚型的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在胃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IM,且肠型胃癌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Cdx2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黏膜IM向胃癌的转变,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但Cdx2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转移及浸润关系不密切甚至不相关。
  • 摘要:肉芽肿性胃炎较少见,其特点是肉眼上常形成肿瘤样损害,组织学上有多少不等的肉芽肿形成。本文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以及病理特征可以排除感染性肉芽肿,没有发现其他部位肉芽肿性病变,应该考虑为孤立性肉芽肿性胃炎,肉芽肿病变可累及胃窦及胃体,但主要分布于胃窦,该病例病变还累及十二指肠。肉芽肿性胃炎很容易误诊为胃癌,对于胃壁或十二指肠壁增厚,黏膜失去正常结构和色泽,有溃疡形成或局部隆起的患者,建议多次活检,对于多次病理不支持胃癌的病变要考虑肉芽肿性病变可能,建议行超声内镜检查,必要时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对于活检组织中发现肉芽肿要进一步进行全身检查,以排除全身性疾病。国外有研究发现HP根治后的随访活检显示胃孤立性肉芽肿病变消失,认为HP感染可能在孤立性肉芽肿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HP感染与孤立性肉芽肿性胃炎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对于肉芽肿性胃炎引起的梗阻,建议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再考虑手术治疗。CA19-9与孤立性肉芽肿性胃炎是否相关未见报道。
  • 摘要:胃癌患者AFP的来源,可用退化论来解释。由于胃和肝组织均是由胚胎期的原始前肠演化而来,在起源上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一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过程中细胞分化发生差错,某些基因被抑制,导致部分出现肝样分化,在细胞癌变时被激活,其产生AFP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表达,导致大量AFP产生,而并非胃癌肝转移后,转移灶周围再生或增生的肝细胞产生的。甲胎蛋白(AFP)作为HCC主要肿瘤标志物是一个单链糖蛋白,根据植物凝聚素与AFP糖链亲和力的不同,把AFP分成3种类型,AFP-L1由良性病变肝细胞分泌,AFP-L2来自孕妇,而AFP-L3则由HCC产生。常用AFP-L3占AFP的百分比表示,如果血清中总的AFP升高而AFP-L3所占的比例超过10%, HCC发生危险率增加7倍,故通常以10%作为区分良、恶性肝病的阈值。其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FP,称为新一代HCC标志物。本例患者经胃镜取活检病理确认为贲门磷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AFP为3931.00ng/ml,AFP-L3为420ng/ml,AFP-L3为10.68,三项结果均高于正常,提示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AFP,AFP-L3,AFP-L3%升高的病例,肝功能正常,肝炎标志物阴性时,要考虑消化道肿瘤,尤其胃癌的可能,有必要做一些相关检查,以免误诊和漏诊。
  • 摘要:胃肠吻合口结肠瘘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一种并发症。据丁印鲁等报道胃肠吻合口结肠瘘于毕Ⅱ式结肠前少见,结肠后多见。其主要原因是:胃迷走神经切除不完全;胃窦部未切除或残余胃窦部黏膜使G细胞得以增殖再生;胰胃泌素瘤第一次胃发现;胃切除范围不够。本例患者胃肠吻合口结肠瘘于结肠前较少见,其原因考虑与胃切除范围不够有关,造成术后胃酸分泌过多,形成残胃吻合口溃疡、慢性穿透并有周围组织粘连,最后形成内瘘。胃肠吻合口结肠瘘临床有典型的“三联征”即体重下降,腹泻不消化食物、呕吐粪臭样物或嗳粪臭样气体。本例患者有典型三联征。但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未能发现瘘口,考虑为上消化道造影时胃肠腔内压力无法使钡剂通过瘘口或胃肠蠕动过快,钡剂未通过瘘口己排入小肠。故目前常用钡剂灌肠检查以提高阳性率。而本例患者内镜下可见残胃及吻合口处可见粪便残留。内镜通过瘘口进入结肠并见结肠黏膜,同时大C臂透视下造影所证实。符合内镜检查效果优于放射学检查。胃肠吻合口结肠瘦治疗以外科手术为唯一有效方法。术前改善营养状态,做好肠道准备;术中分离粘连,切除瘘管,修补结肠瘘口或结肠部分切除,去除引起残胃吻合口溃疡病因,重建消化道。 在临床上,遇到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如有上述典型三联征,应考虑到胃肠吻合口结肠瘘,并行胃肠镜和/或造影进一步证实。而对于为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毕Ⅱ式)的医生来说,应正规做好胃大部分切除术,并预防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
  • 摘要:中医学没有CAG的病名,由于其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饱胀、疼痛、不适,可归入中医“胃脘痛”“痞满”“胃痞”“纳呆”“虚劳”等范畴。以胃脘痞闷胀满为主,属于“胃痞”“痞满”或“虚痞”;以胃脘疼痛为主者,属“胃痛”;伴有嗳气、反酸、早饱、恶心、胸骨后不适等症状的,还可属于“噎隔”“吐酸”“嘈杂”等。随着中医药不断发展,中医药干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己展示出可喜的前景,在防治胃癌前病变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根据2009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一般可将CAG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6个证型。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化肝煎合左金丸、六君子汤、黄连温胆汤、沙参麦冬汤、丹参饮和失笑散。中医药治疗具有增强黏膜屏障、改善黏膜下微循环、阻止胆汁反流、抗Hp感染等综合作用,促使萎缩腺体及肠化、非典型增生的逆转,而且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容。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益气解毒化瘀方治疗UC的机制. 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益气解毒化瘀方低剂量组和益气解毒化瘀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联合无水乙醇灌肠法复制UC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肉眼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大体病理损伤指数(chief morphologydamage index,CMDI),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指数(tissue damage index,TD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IL-23和IL-10水平. 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结肠CMDI和TDI评分及血清IL-23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IL-10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益气解毒化瘀方高剂量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显著优于益气化瘀解毒方低剂量组和SASP组(P<0.05,或P<0.01). 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方通过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平衡,达到治疗UC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方法:从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近五年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相关论文共46篇,涉及到的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比较广泛.结论:多数临床观察发现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合中药口服,或者配合西药,在改善症状、促进肠粘膜病理恢复正常方面均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笔者发现护肠丸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存在大便滞涩不畅,再发率较高等缺陷,将原方再改造.治疗溃结45例,疗效有明显提高,克服了原方缺限. 方法: 临床资料:治疗溃结77例.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 (男25例,女20例,年龄17-58岁,病程6-17年.)单纯直肠病4例,乙状结肠病16例,连续性弥漫性病25例.对照组32例, (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8岁,病程5-13年,肠镜检查以次为16∶11∶3∶2∶6∶12∶14.)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排脓生肌,补脾调肝,调和胃肠.用:升麻20g、半夏、干姜、黄芪、党参、白术、白芍、防风、白芨、白芷、煅龙骨、天花粉各l0g、黄连、陈皮、炙甘草各6g、赤石脂5g、木香、乳香各3g、大枣15g、研面炼蜜为丸,每次一丸10g,日服三次,半月为一疗程.随证配服中药. 对照组:用护肠丸治疗.内服中药按笔者《护肠丸治疗溃结67例》一文的用法. 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溃结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 结果:治疗组45例,临床治愈36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2例,临床治愈24例,总有效率87.5%.两组经卡方检测,治疗组无论是临床治愈率还是有效率均高于对照阻,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溃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炎症.多属中医的"肠癖"、 "痛泻"、 "肠风"、 "便血"等范畴.病机为寒热相杂,虚实相兼.治法为:解毒活血、清化湿热,调肝补脾、排毒排脓、生肌护肠、抗过敏.重用升麻配芩连甘草,解毒清热,燥湿止泻.丹参、乳香、白芍活血敛阴.干姜、半夏一守一降;芩连清热止泻;党参、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大枣调肝补脾除湿胜风.实符溃结病机一寒热错杂、正邪杂混.赤石脂、煅龙骨、白芨消肿敛疮,生肌护膜.白芷、天花粉排脓消毒.更配防风与白藓皮,消风抗敏.再结合体质、病情之变灵活应对.取诸药研面为丸,使其丸缓,直达病所.
  • 摘要:TLR4和NF-κB的通路的激活已被证实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它是治疗UC的重要目标.清化肠饮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杨春波经验方,其适应症为UC大肠湿热型,前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但其抗炎的机制不甚明确.在此项研究中,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UC小鼠模型,来评价清化肠饮对UC的治疗效果并且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清化肠饮能够很好地改善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临床症状、结肠缩短和组织损伤.此外,经清化肠饮的治疗能明显降低DSS诱导的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erum amyloidA protein,SAA)的分泌.此外,清化肠饮能明显抑制DSS诱导的TLR4的表达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IκB的磷酸化和NF-κB的核易位.总之,研究表明,抑制TLR4/NF-κB通路可能是清化肠饮治疗UC的机制之一.
  • 摘要:何晓晖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多为寒热虚实夹杂,以复合证型为主,且临床以脾虚湿热证为多见.治疗上主张以"衡"为法,"衡"是治疗UC的基本法则;常用自创新方—健脾清化汤为主方治疗UC效果显著;配合心理疏导,治病以调神为先;内外合治,中药灌肠增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糖尿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使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控制在6.0~7.0mmol/L及8.0~10.0mmol/L之间,同时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200mg,每日3次,必要时输液,补充电解质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4.00%,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治愈率为35.00%,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糖尿病腹泻可提高临床疗效.
  • 摘要:慢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肠风”、“肠辟”、“脏毒”范畴,临床表现各异,有许多不同证型的表现。但临床的脾虚清阳不升之泄泻较为常见。主要病机为素体脾虚或湿盛伤脾,或肾阳虚命门火衰,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升降失常,邪滞大肠,腑气不利,气血凝滞,气机不畅致腹痛便稀等症。现代医学多以抗菌消炎为主,对于脾虚阳气不足泄泻疗效不佳,而中医辨证施治采用健脾升阳固肠的方法疗效突出,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生甘草健脾益气,助阳化湿,黄芪甘温升阳补气,柴胡、升麻补升使阳气升腾除湿泻浊助脾,升举清阳。因此用此法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效好价廉,服用方便,显示了中医辨证施治,中药疗效肯定的生命力。
  • 摘要:目的:功能性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尽管无肠道的器质性病变,但由于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影响着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中医学者将本病归于祖国医学泄泻范畴,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胃素虚、情志失调、外感寒热、劳倦、痰浊食积等因素致使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发病,笔者认为现代人一方面纵恣口腹,过食辛辣油煎烧烤食品导致大肠湿热内蕴,另一方面,夜生活丰富,暗耗肾精,致肾阳亏虚,加之失治、误治,故临床多见寒热错杂之证.故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白头翁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 方法:将120例功能性腹泻且辨证属于寒热错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中药,日一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予思密达一袋,口服,日三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服药期间停用与该病相关的治疗药物,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调畅情志,起居有节. 结果:治疗组从主症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白头翁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泻(寒热错杂型)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评价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A组)、六味能消胶囊组(B组)、穴位贴敷组(C组),A组服用六味能消胶囊,同时予通便方神阙穴贴敷;B组单予六味能消胶囊口服;C组单予通便方神阙穴贴敷.疗程均为10天.对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予以评分.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100%,94.3%,88.6%,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C组(P<0.01).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应用,能显著提高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榆白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采取免疫+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合法制备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栓组、阳性(SASP栓)对照组、榆白栓高剂量组、榆白栓低剂量组,造模给药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粪便性状;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肠黏膜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治疗后榆白栓高、低组能明显改善大鼠体重下降(P<0.05);能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P<0.05);病理切片显示,榆白栓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局部黏膜溃疡、损伤及炎症反应(P<0.05);模型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榆白栓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润肠丸加减治疗津亏血少证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总结中药治疗津亏血少证功能性便秘的心得. 方法:纳入60例中医辨证为津亏血少证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根据导师沈洪教授临床经验,治疗组给予润肠丸煎剂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剂(福松)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Bristol粪便评分量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作为疗效标准,并且统计比较治疗期间不同时间段以及停药1月后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患者比例,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①治疗8周后,治疗组改变粪便性状总有效率为86.7%,低于对照组9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81>0.05).②8周内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治疗组为36.3%,对照组为33.8%,P=0.936>0.05,无统计意义;前4周,治疗组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为31.7%,对照组为35.0%,P=0.013<0.05;5-8周,治疗组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为40.8%,对照组为32.5%,P<0.05;停药1月后,治疗组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受试者比例为33.3%,对照组为23.3%,P=0.008<0.05.③8周后治疗组平均PAC-QOL得分为43.32±10.87,对照组为46.44±10.92,P=0.029<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滋阴养血法能显著改善津亏血少证的功能性便秘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是优于福松组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但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消化道疾病,病程长且易复发.笔者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分析,针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提出"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内科病"的理论,即"从疮疡论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治疗中,整体辨证、局部对症、内外相合、分期施治,适时采取清热燥湿祛瘀、益气健脾活血及化湿敛疮生肌、清热解毒排脓之法,为本病的治疗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 摘要:目的:评价清肠化湿法及清肠化湿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90例结肠镜诊断为轻度或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诊断属大肠湿热证的病人,其中60例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中药+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30例来源于南京市第一医院.中药组采用中药清肠化湿方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西药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中药+西药组采用清肠化湿方口服、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总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结肠镜评分及安全性评价. 结果: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药联合西药组患者脓血便、腹胀、次要症状、中医证候疗效、综合疗效、缓解率方面均有改善,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和中药联合西药组在缓解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但中药组与中药联合西药组之间相比无差异(P>0.05).在黏膜愈合率方面,中药联合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但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药清肠化湿方能有效治疗活动期UC湿热内蕴证的患者,中药、中药联合西药及西药三种治疗方法治疗活动期UC,三者综合疗效无明显差异,中药及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UC在改善腹痛、腹泻的症状上优于西药;中药联合西药在内镜下黏膜改善的方面优于单纯运用中药和西药,且中药和中药联合西药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肠镜等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基础疾病、肠镜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经过积极内科、外科治疗疗效. 结果:缺血性肠炎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便秘等关系密切,2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100%),出现便血21例(91.3%),腹泻12例(52.2%),腹胀9例(39.1%),不全肠梗阻2例(8.7%).肠镜下有特征性表现,以左半结肠为主的黏膜糜烂、溃疡形成,经过内科早期积极干预,22例(95.7%)痊愈,1例(4.3%)转外科手术治疗. 结论:有基础疾病患者,临床出现突发剧烈腹痛,腹泻,而后出现血便,应考虑缺血性肠炎的可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本病预后的关键.
  • 摘要:肠道炎性疾病广义上包括各种以肠道反复、慢性的炎症性改变为特点的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显微镜下结肠炎、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等,狭义则专指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原因未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些年,随着我国生活方式逐渐西方化的改变和诊断水平以及意识的提高,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变多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部位多在远端结肠及直肠,也可累及近端或全部结肠,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而近年来,随着UC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希望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探寻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领域对UC发病的认识包括遗传基因方面、神经精神环境方面、免疫方面、肠黏膜屏障方面和感染方面,虽然不能明确指出具体机制,但可以认为是以上多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概括为在遗传基因易感性的前提下,环境和精神对机体的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或异常的同时肠屏障受损,加之肠道感染的可能使肠道通透性改变或增高而发病.我国传统医学则从不同病因和病理因素方面阐述了UC相关的病机,从湿热、寒湿、瘀热、瘀血气滞、脾阳虚、脾肾气虚、瘀毒阻滞、痰瘀互结角度,将疾病不同的理解为内痈、肠风、脏腑风湿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