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概况与对策

摘要

中医学没有CAG的病名,由于其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饱胀、疼痛、不适,可归入中医“胃脘痛”“痞满”“胃痞”“纳呆”“虚劳”等范畴。以胃脘痞闷胀满为主,属于“胃痞”“痞满”或“虚痞”;以胃脘疼痛为主者,属“胃痛”;伴有嗳气、反酸、早饱、恶心、胸骨后不适等症状的,还可属于“噎隔”“吐酸”“嘈杂”等。随着中医药不断发展,中医药干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己展示出可喜的前景,在防治胃癌前病变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根据2009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一般可将CAG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6个证型。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化肝煎合左金丸、六君子汤、黄连温胆汤、沙参麦冬汤、丹参饮和失笑散。中医药治疗具有增强黏膜屏障、改善黏膜下微循环、阻止胆汁反流、抗Hp感染等综合作用,促使萎缩腺体及肠化、非典型增生的逆转,而且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