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
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

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5-07-18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会议文集: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韦努蒂的“翻译伦理”以“促进文化更新和变化”作为翻译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将“存异”和“化同”看做互相对立的两个道德原则,认为翻译时只有坚持“存异伦理”,注重在译文中保持原文固有的“外异性”,才是正道。如果在目标文化框架内以规范自然的语言和顺理成章的表达来翻译原文则只能导致“遵从占支配地位的内部价
  • 摘要:翻译比喻是帮助我们认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一个窗口,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人们过去对于翻译比喻的喜爱和认识,基本上停留在单一、孤立的层面。本项研究立足于当代翻译学的描写原则和方法,从比较和历时的角度,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过的各种翻译比喻进行系统调查,对搜集到的270条中西翻译比喻进行梳理,就翻译比喻的使用语境和文化意蕴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填补译学领域的缺憾,透过翻译比喻的表象,领悟翻译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 摘要:近20年来,我国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无论是就其广度而言,还是就其深度而言,都是在过去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未能达到的。翻译研究的途径得到不断拓展,各种翻译研究流派纷呈,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同时,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翻译学科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界的关注与承认。翻译学二级学科地位的确立,便是明证。但从目前译学研究的现状看,有几个重大问题应该引起译学界的高度重视,现提出来与同行一起探讨。
  • 摘要:科技名词术语是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联系两岸学者的合作交流,扼要阐述了中国术语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两岸名词术语规范和统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出做好这一工作,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摘要:在全球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语言翻译作为沟通和引进的桥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贯彻执行,大量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和更高的要求。早期的翻译作品中,我们较少看到源语词汇被直接引入汉语语言当中,对较难翻译的外来词语大多采用音译形式。而今在各大报纸、刊物杂志上随处可见源语词汇,如“CPU”,“DVD”,“WTO”,“BBC”等此类外来词语被直接拿来用在汉语语言当中,这一现象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然而对此类外来词直接进入汉语的现象,翻译界并未给予充分的认识与合理的认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术语给其定位。虽然传统上将此种现象称为“借用”,但笔者认为“零翻译”更适合指称此类外来词语。因为此类词语经翻译后读音与书写形式和源语相比并未改变。这与以往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零翻译和音译都是用来翻译外来词语的手段,它们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等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词语进入汉语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由于进入汉语的源语词汇主要是英语,本文中讨论的零翻译仅限于英译汉中的零翻译现象,作者将对零翻译的概念给出限定并阐述了选择“零翻译”一词原因,对零翻译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将零翻译纳入翻译系统中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得出零翻译仍是一种翻译的结论。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试图给这种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翻译现象一个合法的地位,同时对零翻译产生的原因、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索性的分析与探讨。零翻译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一面。在使用零翻译手段时应该注意相应的使用原则,要扬长避短,发挥零翻译的积极意义,避免其消极意义。零翻译在当今特定的历史时期会有其适度的发展空间,但为维护汉语的纯洁性,政府有必要对其发展进行规范。
  •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应用这个理论来解释词语翻译方面的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也从这一层面为该理论提供一些左证。在外来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及主导作用十分明显。译者是两种语言里的词语的适应者和选择者,他必须从纯粹音译到自由意译的一个连续体里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历代译者选择不同的翻译方式是他们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作出的选择。把同一个外来词在祖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不同翻译形式加以比较,容易看到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反作用。
  • 摘要:每一种语言,代表一种文化,一种适应地球生态环境的方法,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存在。不同文化语言丰富了地球文明,让世界变得多彩多姿。每一种语言的消失,都是一种警讯。19及20世纪,英美以翻译为国家称霸全球的工具,并对亚非国家文化有不少负面甚至偏颇的翻译与形象制造。回顾中国近代史,国家面临外强威胁,需借翻译引进外国文化抵御侵略时,中国的心理变化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转变成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后到全国西化,为了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须放弃儒教,甚至于打倒孔家店,其间之文化与社会心理转变,不可谓不巨。从同文馆的设立到国立编译馆以至于翻译系与研究所的相继成立,也显现了翻译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1世纪科技使得世界距离缩小,成为真正的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小,各族群文化很难独立,不受强势文化语言干扰。翻译引进强势科技文化成为必然,这也造成弱势族群对自我文化自信心丧失,长久下去,外来语言逐渐取代母语,弱势族群本身语言文化逐渐流失,甚至死亡,比比皆是。由此观之,翻译乃一刀两刃,可以强国,亦可弱国。本文主要从英美两国以及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的翻译发展来探讨未来政策制定的努力方向。
  • 摘要:翻译的目的是跨越地理和空间距离,求得文化共享。这种跨文化的特征常常是积极的,对各民族之间的互通有无起着催化作用。没有翻译的催化,母语文化就会缺少外来文化的补充和拓展,发展动力就会有不足感。所以,翻译实践的结果就在于促进视界的宏大宽广。境界的拓宽和跨时空的佳境在于寻求克服排他性的表达手段,以便在文化差异中找到美感的共鸣和共享的价值。因此,翻译不该平淡如水。它既要有文化迁移和语境重设,又不乏笔落惊风雨的视野期待。本文的目的正是在于研究意境与译境的关联,打通认知的管道,使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切实起到拓展文化空间、促进文化交流和提升智慧水平的作用。
  • 摘要:有学者以为译介中国文化采用归化翻译会丧失中国文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糊涂观念,起码是对跨文化翻译的大量事实视而不见。对21世纪前后推出的《鹿鼎记》英译本的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彰显中国文化,主要还得靠有效的“归化”翻译。因为跨文化翻译是要讲究实际效果的,而非纸上谈兵。
  •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故语言的使用总是参照特定的文化;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了翻译局限性这一问题。由于各国的经济体系、政治制度,社会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千差万别,长期以来形成不同的文化。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文化背景。一个民族的语言所表达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有时很难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来表达,这造成了翻译中可译性的限度。另外,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语法和句法体系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这种差异是很大的,也给翻译造成了局限。由此可见,翻译的局限性是广泛存在的。本文以大量的例证,从语言空缺、传统习惯、地方民俗以及修辞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翻译局限性这一问题。
  • 摘要:本文就文化的若干分层进行层层剥离,区分了文化作为文明单元、文学内容、语言信息、文本意义以及翻译对象等关键概念,最后落实到文学翻译的假设与悖论,任务与矛盾上。本文旨在为当前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热进行一点反思,以便能够从文化分析的根本方法上解决一些基本的认识问题,同时也为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寻找一个文化学的理论基础,但无意进入批评本身。
  • 摘要:本文在简要评介Johan Galtung关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之“三大权力”——内在权力(lnnate Power)、资源权力(Resource Power。)、结构权力(StructuralPower)的论述之基础上,借用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在“翻译的政治”一文中关于“语言的国际地位与翻译的政治息息相关”的论述,旨在挑战诸如I.A.Richards等学者那种把英语看成是“整个发展人类传统之工具”的语言文化帝国主义话语。在后殖民的文化语景中从事翻译和译学研究,这一批判视角十分重要。我们深知,欧美民族中心主义与近几百年来的种族主义、历史偏见、性别歧视、殖民现实和文化霸权密切相关,要对它进行反思并思考我们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在展示欧美主流“知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之同时,在文化翻译工作者中培植发展作为文化抵抗的阅读与翻译;在形形色色的西方理论满天飞的“后现代”、“后殖民”、“后女权”、“后理论”时代,努力去审视、选择、构建我们“自己的”阅读与翻译立场。
  • 摘要:本文全面回顾了定性研究的起源、定义、所依存的哲学范式、表现形式、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等问题,并结合对2003年《中国翻译》论文的考察,探讨其在翻译研究中的比重、体现方式、对翻译研究的推动作用及其意义与不足。经过对定性研究与翻译研究的综合探讨,笔者发现翻译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为“翻译教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而且伴随着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定性研究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体现其优势,帮助解决“何为译”、“为何译”、“译何为”等涉及翻译全貌的问题。
  • 摘要:现有的英汉科技翻译教材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难以满足读者和科技翻译教学的需求。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在吸收新的科技翻译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科技翻译新特点的基础上,编写新的英汉科技翻译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保持现有教材的优点,摒弃其缺点,并力求创新,使教材充分体现科技翻译的特色,符合新形势下科技翻译教学的需要。
  • 摘要: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2001:108)将翻译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析原文、语际转换、译入语语内重构和检验。这四个翻译阶段各有自己的分工,每个阶段都不能少。虽然奈达(2001:108)说:“对于完全称职的翻译者来说,译入语语重构换几乎是自动化的。事实上,这几乎像说母语那样脱口而出。”然而从实践上说,在完成对原文的分析和语际转换之后,译文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译入语语内重组的成败。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张培基、庄传绎、孟庆升等人在各自编写的翻译教程中语篇翻译的失误以及原因,说明译入语语内重组的重要性和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和注意的事项。
  • 摘要: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对英汉同声传译中语序差异这一问题以及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综述了David Gerver(1976)的“同声传译过程的模式”、Moser(1978)的“同声传译的过程模式”等相关研究,然后介绍了同声传译所使用的基本原理,即“顺句驱动”原理,并指出此原理在同声传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介词短语、分词结构、形容词和副词分句、条件句、比较句以及被动句在传译过程中如何处理的问题。作者重点阐述了包括修改序列模式、并行处理模式等在内的话语处理的性质;具体涉及语言输入的结构,即语音结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信息结构等。文章指出,同声传译语言加工过程是以语义结构作为基础的,这一结论与当代心理语言学的观点相一致。
  • 摘要:本个案研究探讨如何使用影音教材,在台湾一所大学硕士在职专班,教授谈判口译,并研发出一种具有创意的螺旋式训练方法。自从台湾加入WTO之后,本土企业纷纷国际化,商务沟通与谈判,涉及两种以上的语言时,必须使用口译方能进行,因此谈判口译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相关研究却很少。研究执行中发现,学生普通常识不足,而且听力是英语能力中最弱的一环,听力不好不能从事口译。在学生没有经过筛选,而且是选修课程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谈判口译能力,同时提升英语听力和普通常识呢?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主要议题。本研究实行动研究,首先发现问题,并且从课程设计与教学,去找寻答案,并使用质的研究法收集、分析数据来完成本论文。数据包括教材、教案、现场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心得报告及面谈等。参与者包括上学期八位学生(五女三男);下学期十三位学生(三男十女),及教师,即作者本人,同时也是本研究的参与者与观察者,其中学生是白天上班,晚间到校进修。谈判口译课程分成两个学期,上学期着重视译及短逐步口译,下学期着重中逐步及同步口译训练。
  • 摘要:本文检视医疗口译员在医病互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传播、语言、口译策略以管理、协调传播活动的各个参与者之角色呈现(role performances)及因应他人对口译员的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s)。本研究显示口译员是医病沟通过程的积极参与者(active participant),有效影响医病的沟通内容及互动方式。某些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会透过直接、间接的语言及非语言(verbal and nonverbal)方式教导医病双方有效的沟通技巧,以提高双方的沟通满意度。本研究显示医疗口译员的口译方式、传播策略与活动参与者(医生及病人)的彼此互动、沟通方式是相互影响的(interdependent)。本文最后以协调者(mediator)角色检视口译员在对话口译中的场域管控,并提出相关理论框架。
  • 摘要:本文从文学文本主题倾向对翻译主体性的制约角度对《一剪梅》互文性解读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古诗词或文学文本不同互文性解读的有效性存在一个“阈限”。文章指出,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是主、客体互动的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的契合点,该理论能为文本解读或翻译批评理论建构提供一个可参性、可证性与可描写性的参照体系。
  • 摘要:本文评述金陡先生的翻译理论专著《文学翻译:追求艺术的完美》(英国曼彻斯特及美国麻省诺桑普顿:圣杰罗姆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文学翻译》)。金先生致力于将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里西斯》译成中文,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时间长达16年之久,这种献身翻译事业,追求艺术完美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文学翻译》即是他长期翻译《尤里西斯》实践的理论升华,两者互为观照,相得益彰。文学翻译是对信息传达与风格表现完美结合的不懈追求。例如,The reverendDr.Salmon:tinned salmon.(Ulysses)在1993、1994年的两个版本中被译为“可敬的马哈博士:罐头马哈鱼。”而2001年版本中的“可敬的萨文博士:罐头三文鱼”显然是更好的译法。把POST NO BILLS.POST 110 PILLS.(Ulysses)按字面译为“禁止张贴广告。邮寄110粒药丸”肯定是文理不通,而“不准招贴。不住招贴”则成为神来之笔。追求完美的含义是存在着不完美。就像任何理论著作一样,《文学翻译》也难免有其不足之处,如金先生对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文如其人”(作者)文体观的挑战,认为“文如人物”(作品中的人物)更为恰当。这是曲解布丰原意的。
  • 摘要: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现已出版的墨子英译本有两种:一是梅贻宝(Y.P.Mei)的译本,二是伯顿·沃森(Burton watson)的译本。《墨子》英译全译本由汪榕培、王宏历时两年半完成.已列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重大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出版计划,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通过对墨子全译的说明及墨子现有译本的比读分析,论证《墨子》英译全译本问世的必要性及特点,探讨文本考辨在典籍英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典籍英译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1.典籍作品的文本考辨事关译文的准确,必须高度重视;2.“明白、通畅、简洁”可接纳为翻译《墨子》一类古籍作品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摘要:林纾及林译小说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对两者的评价,基本上是从原著中心论的传统翻译观和传统语文学等方面给予历史描述的。他为人称颂的是在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贡献,而他在辛亥革命后的保守思想及其漏译误译等“不忠实”翻译一直为人所诟病。但这种传统翻译观和语文学观点难以揭示其翻译行为产生的巨大文化效果,而这种简单的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的评价也多少失之公允。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使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彰显,且同时提高了翻译自身的价值。本文借鉴文化学派翻译观点,从译者主体性出发,以历史的和辩证的态度,对林纾和林译小说进行重新审视,阐释其巨大的文化效果并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给予林纾和林译小说更为公允和科学的评价,也能加深对翻译学本身的认识。
  • 摘要:作者对研究生翻译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提出见解。文章指出,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学习借鉴,忽视批评扬弃,因而学生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通过《红楼梦》的一段翻译鉴赏批评为例,说明学生的潜力需要教师去启发、诱导,需要在平目的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形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摘要: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全球化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应该包括文化方面在内,而文化的全球化就是把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输入本国,使它成为本国文化的一部分,还要把本国的先进文化输出到全世界,使它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这样,全球文化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光辉灿烂,而无论输入还是输出,都不能缺少翻译。因此,新世纪的翻译工作,尤其是文学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评论译文的标准有三:知之,好之,乐之。知之是低标准,看译文能不能使读者理解;好之是中标准,看译文能不能使读者喜欢;乐之是高标准,看译文能不能使读者愉快。知之是要达意,好之是要传情,乐之是要感动。
  • 摘要:林语堂先生的英文创作和汉译英作品在海外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林语堂文化品牌的内核在于其普适价值、民族性和个性;成功的本地化策略是林语堂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他的作品中采用了本地化的话语方式,用礼貌和自尊构建起一个文化坐标,林语堂文化品牌的建立和推广也使用了本地化的策略。但是,林语堂的商业成功有其特定的条件,虽有启示意义却不能简单复制。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全球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 摘要:本文以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译介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的文化角度出发,对中西文化碰撞中科幻译者的选择、决策及其制约因素作一探讨和分析,进而说明翻译是一项受文本以外各种因素影响的有目的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 摘要:本研究为描述性翻译研究(DTS,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旨在描述目前两岸翻译规范(Translation-norms)的异同。两岸自1949年以后,虽然都以中文为官方语言,但语言呈现各自发展的局面,在语汇、语法上都有甚多差异之处。在翻译上,同一文本的两地中文译本,尤其可看出两岸翻译规范的不同,包括构词习惯、语法、翻译策略、对比喻的处理、读者的期待等等。
  • 摘要:谈判口译主要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语意行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双边或多边谈判者所表达的来源语言讯息以指定的标的语言译出,协助完成谈判双方的协议。当代谈判口译的范畴包括了1)以谈判议题为导向的专业知识;2)谈判口译者对原文与译文的纯熟与掌控能力;以及3)同时结合运用谈判的策略与技巧与口译的策略与技巧。针对上述当代谈判口译的语意行为、功能与范畴,本篇论文的主要宗旨为从跨文化的角度与面向,包括了从谈判的目标、谈判的态度、谈判个人的风格、沟通、对时间的体认、感情、协议的形式与缔结、谈判团队的组织以及风险的承担等角度与面向,来探讨跨文化对当代谈判口译的理论与实务的影响。本篇论文的主要架构为:首先分析谈判口译修辞语言与非语言语意行为的特质,其中语言部分指的是语音、语法、语意、语用等基本因素应用在谈判口译的一般谈判用语;以谈判议题为导向的专业术语;威胁、承诺、既威胁又承诺、吓唬、声东击西等常用五种谈判修辞句型上的语域。非语言部分则指的是并行语言(音阶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语气与语调、抑扬顿挫)的应用以及结合语言部分与并行语言部分所形成的“两元谈判口译策略”。其次,本篇论文将跨文化角度与面向应用在辩论、暗示、提议、配套、议价、结束与签署的不同谈判阶段上面作为谈判口译具体实践之基础。此外,本篇论文以中英谈判口译实例举隅,映证当代各类谈判口译的理论与实践,其中特别把焦点放在谈判口译的语境化与搭配的原则上。最后,本篇论文针对如何从正确度、完整度与清晰度等谈判口译之评鉴指标强化并提升当代谈判口译理论与实践提出具体建议,以作为本篇论文的总结。
  • 摘要:本文结合张谷若研究,对翻译主体、翻译家地位、翻译家研究的课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建立翻译学,翻译家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
  • 摘要:身为作家诗人的余光中,翻译经验亦十分丰富。他的翻译作品表现出翻译中所得大于所失的倾向,这样的结果与他的翻译主张“传真说”密不可分。余译中的所得往往是正确理解和适时创造的良性结合。作家译者的双重身份使余光中在创作与翻译中游刃有余。
  • 摘要:梁实秋在现代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探讨梁实秋文学翻译观的思想根源,认为梁实秋以“信”和“求真”为主的文学翻译思想缘起于他本人中西合璧的“双重智慧”,既具备新人文主义的“古典”、“人性”、“理性”和“纯文学”等特质,又具有儒家传统士大夫的“中庸”和“调和”思想。本文指出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潮之中,梁氏对经典文本研究的关注体现了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
  • 摘要:描写译学框架下的译者风格研究开始借助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分析,考察译者传承原作风格之外流露出的“痕迹”,并对风格的产生进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阐释。本文探讨了适合特定研究目标的翻译语料库的参数体系、变量控制、语料选择和研究层次,并以《红楼梦》两英译本构建语料库.从描写、解释和探索三个层面研究译者风格及风格形成的原因。
  • 摘要:文章从“忠实”与“创造”,“翻译即叛逆”所引发的“忠实”与“创造”即“叛逆”的翻译悖论切入,以认知语言学翻译理论为依据,以意义翻译和文体翻译为参照,对比分析了《浮躁》与其英译本Turbulence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与主体文化密不可分的地域风俗、方言、习语、土语的“忠实”与“创造”性翻译,论证了“既要创造又要忠实”即“忠实”与“创造”、“折中”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效度。揭示了“叛逆”即“忠实”、“创造”的旨意。
  • 摘要:何谓“理论”?理论即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我们这里所讲的美学理论,具体言之,即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和格式塔理论(Gestalt psychology)。美学理论,就是译海航标灯式的理论,就是译林指南针式的理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以“期待视野”去发挥想像力进行再创造。因此,美学研究不仅以作家的创作意识为对象,而且应以读者的接受意识为对象。
  • 摘要:对外宣传的汉英对照画册中,英语文字方面常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如何顺应译入语规范,并根据译入语习惯加以变通,是提高画册说明文字翻译质量的根本所在。一般来说,汉语画册和英语画册的语法特点有所不同:汉语的说明文字多采用句式,动词用得多,句型多样化,而英语则结构比较简单,以各类短语及短语的组合最为常见(一般名词性短语多用于图片主题,分词形式多表示动作,介词及其短语更多地表示场合或状态),有时在补充正文未及信息时可用句子,即短语(主题)+句子(背景);画册说明的事态为现在时态,以避免“图文时差”造成的认知矛盾;语态可根据具体情况,可用主动或被动。由于英语说明文字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因此译文应照顾外国人的接受习惯,并做适当变通。本文针对某一画册中的图片说明文字,举例说明其佳译和败笔,从语法特征和基本规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 摘要:跨文化交际除了牵涉到语言间的不等构(anisomorphism)之外,还存在着因文化差异而反映于译入语的词汇空缺。这些文化特色词由于在译入语找不到对应词,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翻译界。本文认为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理想上是直接找出英语里的汉语外来词,若无,就依汉语拼音造词,推介给英语。英语词汇虽广纳百川,然对汉语的接受度或许有其极限,因此不妨将拼音造词与定语修饰词并列(如“长袍”changpao,or Mandarin gown、“粽子”zongzi,or Chinese tamale),交由语言的市场机制定夺。自由竞争过一阵子之后,情势总会逐渐明朗,如“当归”的英译,在Chineseangelica和dong quai摆荡多时之后,现已由dong quai胜出。2008年北京奥运在即,世界的目光都将集中于此,翻译工作者理应掌握此一难得契机,藉由传媒无远弗届的力量,大量丰富英语里的汉语外来词才是。
  • 摘要: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趋势日渐蓬勃,外语学习成了一环必要的科目;然而这也刺激了翻译学科的大张旗鼓,透过翻译开展出多样的跨文化交流领域,促使人类文明的进展有了更多元的样貌。对于语言的使用,没有任何一门“外来语”可以和所谓的“母语”匹配;也就是说,母语是一个人最自然使用与表达的语言。我们可以学习不同的外来语,然而,对于语境的表达与词汇的掌握,使用母语比较轻松自如。语言的转换,从理解意会到重新表达,口语或书写的形式,都不能避免在传译者脑中的“酝酿内化”作用。这个过程中,也无可避免地要触碰到两种语言的语法问题,语言习惯的特殊表达形式以及文化涵盖下的特别现象。这些个差异,都必须透过“酝酿内化”的阶段,再审慎地取舍与重新诠释出来。翻译应该要逐字翻呢?还是要以理解的涵义为主?除了译文的类种不同,有不同的考虑标准;最重要的仍是清楚地掌握原文的义理。相较于一般的行文规章或产品简介,文学作品的翻译,其意境拿捏的空间限度较大,且因人而异,遂而产生不同版本的译文。也因之,我们会说翻译形同再书写的模式,是一种再创造。当然也会产生负面成效的译本,假使翻译者对“外来语”的理解和对“母语”的诠释掌握程度不够的话,就无法让翻译本表达的形同原著般的精彩。所谓的意境要“忠于原著”,又能充分展现译文语境上的精辟流畅,这个功夫是相当不容易的训练。关键虽在译者本身,但重要的仍是对语境理解与认知的“意象空间”。这里所要强调的就是“酝酿内化”的作用阶段:从视觉到意识,从文字的意义到感受,从意境的吸收理解到掌握的内化认知,进入到决定表达出来的最终模式。这个空间在翻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象语言”虽是沉静的,却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因为正在酝酿新的文字生命。笔者将从三个方向来探讨“意象语言”对翻译之影响:一、文化之交流和语言的能量;二、“意象语言”之作用;三、翻译与再创造。假使翻译成为全球化沟通下的重要中介,透过翻译可以引导人类的生活,在多元化的发展下启发开阔的视野,那么“地球村”的和平愿景将指曰可期。
  • 摘要:纵观中西翻译史,我们可以了解中文与其他语言文化的交流,已经延续了数十世纪,促成了种种交通与影响;但是翻译畅销书相对而言,应该算是较新的文化现象。一般谈到畅销书,大家总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之作,往往是迎合市场、品味低俗的作品,然而正如美国评论家麦克·柯达(Michael Korda)所述,实际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也不时见到经典作品,如萧伯纳(G.B Shaw)、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都曾在20世纪上半叶引领过一时风骚(2001:37,62)。随着市场开放,大型出版集团兴起,台湾地区有愈来愈多出版社以美日的畅销书排行榜作为出书的参考值,不仅直接与外国出版社洽谈版权,争取畅销书的中文翻译出版。近二十年来,我们更可以发现美日市场的新兴文类也刺激启发了本地的出版者与创作者,开发了不少新兴文类或是新兴书籍类型。本研究想探讨的问题是: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对台湾地区的书籍翻译出版有何影响?台湾地区的翻译类畅销书排行榜名单是否能反映出台湾地区的文化变迁与价值观的改变?不容否认的是,台湾地区由于地缘政治关系,种种文化现象也深受日本影响,本研究限于能力、时间的限制,将对比的范围限定在以美国为主的畅销书翻译对台湾地区的影响。
  • 摘要:近十年来,科技及电子通讯设备长足进步,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带动经济、金融、文化等各方面都趋向全球化和国际化。这个趋势当然对翻译业及翻译研究造成一定的冲击。本研究旨在探讨翻译业的变化和翻译研究如何因应这个冲击。首先,就最受科技影响的网络相关翻译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因应,分析这两者对翻译产业带来的转变。主要的转变有三点:翻译的狭义化,全球化高于本土化,以及翻译的重心从文本转到产品。然后,再从这些新的转变检视翻译研究是否也受到相同的影响。基于以上的讨论,本研究将探讨三项要点:第一、全球化在翻译研究的定位;第二、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第三、全球化对翻译对等观念的更新。
  • 摘要:无论是从时间的先后或是空间的前后来看,台湾地区和欧美所谓的“先进的”国家之间的文化关系都存在一种“前后矛盾的”(pre-post—erous)现象,因为纵使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将台湾地区置入领先欧美的时区之中,而地球的地理空间也否决了台湾地区一定位于欧美之后的必然性,但是台湾地区却在跨文化交流的地位上一直处于落后的一方。对于这个矛盾的现象,德希达所提出的a tergo(in the rear;在后面/方/头/边)这个策略显然具有某种阐明的功能。A tergo暗示所有的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在相互渗透且互相影响。这使得表面上单一纯粹的文化,在交叉感染的情况下,其实是在进行“交织而重叠”的过程,而其结果是造成了文化的异质与杂种。跨文化交流的双方如果能认清a tergo所带来的“文化教训”,或许能借此产生知识的力量来制约、调节、平衡文化的冲突与暴力。
  • 摘要:本文继续作者一贯坚持的文化翻译立场,认为从文化的维度来考察全球化在文化领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完全应该将语言当作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而考察和研究文化的翻译问题则正是将语言学的经验研究和文化学的人文阐释及翻译文本的个案分析结合起来的有效尝试,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对翻译学这一新兴的尚不成熟的边缘学科的理论建构。作者认为,在当前这个全球化的大语境之下,翻译的功能非但不会丧失,并且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伴随而来的就是传统的翻译的定义也应该发生变化:从单一的语言学定义发展为多复位义,恰如同文化的多复位义那样。在作者看来,在全球化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和大众传媒的崛起使得全球化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不可分,那么翻译无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因而对翻译的研究也应该摆脱狭窄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将其置于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具有对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普遍方法论指导意义。当今译学界的一个当务之急便是对翻译这一术语的既定含义做出新的理解和阐释:从仅囿于字面形式的翻译(转换)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形式上的转换和内涵上的能动性阐释),因此研究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尤其涉及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比较研究。翻译研究的兴衰无疑也与文化研究的地位如何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上述理论预设,本文探讨了翻译对始于“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的意义,认为在文化研究陷入单一文化的自恋怪圈的今天,诉诸翻译也许是使其摆脱危机状态的一个有效尝试。
  • 摘要:本文集中探讨斯皮瓦克应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进行的属下研究,认为属下研究是斯皮瓦克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中的主要关怀,是贯穿她书写生涯的一条主线。她的翻译实践也是她属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传统的翻译理论建构中似乎都有一种预设,即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共性大于差异,这是结构主义在翻译理论建构和翻译实践中的直接体现。受这种倾向的影响,以往的翻译理论建构和翻译活动中大多表现出求同的特征。本文首先对当代翻译历史上具有求同倾向的翻译理论进行了一番梳理,然后借用后结构主义的思想对这种求同的倾向进行反拨,指出差异才是翻译中最为关键性的核心概念。
  • 摘要:本研究建议在TRADOS WinAlign接口上进行人工编辑,以帮助译者检视及辨认出四种翻译等值模式,如:“完全等值”、“多部分等值”、“少部分等值”和“极少部分等值”。“完全等值”乃是具有相同句构、涵义及句数之对等原文与译文;“多部分等值”乃是具有不同句构,但传达相同意涵及句数相同之对等原文与译文;“少部分等值”乃是排字顺序不同,句数不同,但传达相同意涵之原文与译文;“极少部分等值”乃是除了传达相似文本功能外,句数、语序、句构,甚至是情境皆不相对应之原文与译文。此四种等值模式可同时存在同一文类中,其比例不尽相同,这充分说明了翻译等值之灵活性与变动性。本研究希望为传统规范性之翻译等值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化之描述性研究。
  •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以语言转换和民族文化交流两方面对翻译中的创造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翻译中的创造性即是译者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从更多种表达手段中挑选出一个最恰当的表达手段来再现原作的内容及风格、神态和意境的抽象思维活动。
  • 摘要:语言学的最新发展为翻译理论提供诸多可借鉴之处,句法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更是为翻译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充分利用句法结构的逻辑关系,紧紧围绕句子结构,既看到其显性语类,也要看到其隐性语类(空语类)的句法功能及其逻辑语义,深层透彻理解和得体表达是建立取向于语言学的翻译理论的基础。
  • 摘要:本文针对同行或隔行人士提出的疑问和问题,拟对《翻译适应选择论》进行再思,以期这种再思能够有助于解惑释疑。具体来说,本文拟重点解释这样一些问题:翻译活动与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有什么关联;怎样从“适应/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如何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释“译者中心”和“译者主导”;提出“译者为中心”之后译评标准怎样厘定;与翻译相关的其他学科是否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翻译界有哪些关于“适应”、“选择”方面的论述等。
  • 摘要:学科的发展历史一般分4个阶段:初始阶段(开创前阶段)、开创阶段、建设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从初始到开创这个过渡阶段须完成3项任务(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确立学科建设的指导方针、议定学科建设的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启动学科的建设。第3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规范体系建设、教育教学建设(人才培养),完成这些任务学科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 摘要:本文从朗读与默读之差异入手,以审美为视角,探讨了朗读在翻译中的作用,认为翻译教学中的朗读应游刃于原文和译文之间,贯穿于翻译教学之中。并提出朗读是培养美感,提升译者审美素质,提高译者翻译水平一个极其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 摘要:探讨一所大学翻译系学生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为何以及困难之处,找出高成就学生和低成就学生在做口译和笔译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否有所不同。研究对象包括29名翻译系大四学生,研究工具参考Liao和Chiang(2002年)所研发的问卷,研究者再针对本研究对象,重新设计的问卷,另外一项工具为托福笔试测验,并依照学生的测验成绩结果来区分学生为高成就学生(占30%)和低成就学生(占70%)两组。研究结果显示受测者本身英语能力和所受的专业口笔译训练影响他们运用学习策略之情形。
  • 摘要:翻译语境指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参与者、信息载体(语篇),以及相关文化/情景诸因素所构成的多元系统。本文在梳理和评述了翻译研究中的语境概念后,提出注重认知的语境理论模式。文章列举了主要关系链,并对翻译语境视野——包括翻译交际参与者的视野和翻译研究话语视野——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