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1-2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098条结果
  •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Micaps和NCEP资料,对2008年1月10~11日河南出现的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诊断分析发现:此次低温、雨雪、雨凇天气过程主要是受地面强冷空气和高空低值系统共同影响产生的;雨凇天气发生前期豫中、豫中东地区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强上升运动促使雨凇发生;发展完好的次级环流将低层水汽输送,并产生强上升运动;中低层700、850hPa西南急流的维持,为降水的形成提供良好水汽条件;500hPa θse320°K线的湿舌顶北侧与豫中雨凇发生区对应;940~870hPa的高度出现辐射逆温特征、740~680hPa的高度出现锋面逆温特征,对雨凇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作用。从探空资料可发现雨凇发生前湿度区已向上扩展到600hPa高度,810~770hPa出现明显逆温层,这均有利雨凇天气的形成。而9日20时到后期降雪结束12日20时均存在逆温,长时间的逆温使雨淞得以长时间的维持;再次证明“河南省东部平原、南部电线积冰高于同纬度山区和北部地区”。
  • 摘要: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和物理量场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了2008年1月12日的暴雪过程及暴雪后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结果表明:⑴中高纬维持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场有利于冷空气沿东北路不断南侵,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加上南支槽活跃,引导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与不断分裂南下的冷空气强烈交汇,为强降雪和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提供了充足的冷空气条件和水汽条件。⑵地面图上,发展旺盛的河套暖倒槽前的暖湿空气与高压底部的东南气流相遇,耦合加强,与北方冷空气在襄樊及其以东地区上空强烈交汇,造成回流形势,使得襄樊出现暴雪。地面冷高压和暖倒槽的持续维持是造成持续低温降雪的重要原因。⑶中低层存在强的风向垂直切变,使得重力波不稳定发展,加强上升运动,对暴雪起着触发作用。700hpa西南急流的长时间维持为持续降雪提供了水汽和热量输送。⑷襄樊地区上空持续维持逆温层,且近地面层温度长时间低于0℃,有利于降雪和积雪的生成,为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冷下垫面。⑸暴雪出现在500hpa正涡度平流区内,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配置以及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水汽的辐合为强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
  • 摘要:2007年7月27日19时30分,湖北省武汉市及其所属的黄陂区,除了出现短时强降水外,还受到强雷暴、冰雹和狂风袭击。气象观测数据表明,此次过程最大雷电强度199.3KA,最大瞬时风力达10级以上,最大冰雹直径达2厘米,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通过对武汉“7·27”强对流天气事件的回顾,分析了目前应急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不足、预警信息覆盖面不全、应急工作流程还不完善等三个方面。并从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实现预警信息快速有效传播、加强应急防御的组织管理、提高应急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建设。
  • 摘要:本文对湖南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冰冻灾害进行了初步评价,指出这次冰冻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冰冻强度大、灾害损失重的特点,其灾害损失超过“碧利斯”、“圣帕”,评定为特大型气象灾害。本文从灾害成因上对特大冰冻进行了初步分析:经向环流维持时间长、副热带高压强这种异常的大气环流是造成特大冰冻的天气成因,冷暖气团交汇持久在某地,下冷、上湿的温湿结构才使得冰冻得以维持。从长沙与郴州高空资料上进行分析:逆温层的高度、融化层的厚度是造成郴州冰冻灾害比长沙重的主要原因,从长沙与宁乡、郴州与桂阳之间气象要素上进行分析:温度的差异导致了冰冻日数上的不同。文章对冰冻灾害的出现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防御此类灾害的措施。
  • 摘要:2008年初湘西北出现了1956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雨雪冰冻过程,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给当地的农业、电力、通信、交通等行业造成了明显损失,尤其对该地区支柱产业之一的椪柑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出发,对此次低温雨雪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低温雨雪造成的椪柑冻害及椪柑成果的贮藏销售影响进行了详细评估,为湘西州椪柑生产恢复与防灾减灾措施提出了科学依据。
  • 摘要:根据高空温湿条件,零度层高度、近地面层各高度与其相对的相对湿度条件,大气层结状况等,对2008年1月13日~2月5日湖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根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综合强度评估、过程累积电线覆冰气象条件评估,与1977年、1984年、2005年冰雪过程比较。表明高湿、低温及逆温层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形成所必需的气象条件,而2008年元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最严重的一次。通过气象条件分析与评估,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测预报及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更好地为我省防灾减灾服务。
  • 摘要:本文从我国全国平均出发,研究我国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影响降水的几个直观因素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发现在1975年以后降水、气温、大气可降水量、大气稳定度之间有较好的配合关系,但在1975年以前则配合关系不好。因此以1975年为界,分析了会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发现主要是对流层中高层稳定度的作用,另外水平风场及垂直风场均在1975年前后发生了转变。
  • 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和NCEP6小时一次1°×1°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月18日到22日河南省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影响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动力和水汽条件的诊断。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低空切变与地面经华北扩散南下的冷空气相互配合是此次暴雪的主要成因;700hPa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雪天气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供应;中低层“天南地北”的流场配置加大垂直切变,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致使降雪强度加大;低空辐合、中高空辐散产生的强烈上升运动,是出现暴雪的有利条件;暴雪落区与湿位涡的斜压项MPV2负值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2008年1月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当时中央气象台和气科院及大气所、各高校的各位专家总体而言把其归结为大气环流异常和海温异常。文章根据Stringfellow.MF于1974年在《Nature》的《Lightningincidentin Britain and the solar cycle》一文谈到:大气的闪电次数与太阳黑子数的正相关性。后来 Hyot.DV于1979年在 《Clim.Change》的《Variations in sunspot structure and climate》文中谈到:太阳黑子同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异常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不难发现大气的闪电次数与地面气温的异常也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由此从2007年太阳黑子的活动异常及国家气候中心、气科院所提供的2007年的一些雷电异常资料,提出在雷电次数或日数与大气环流异常及地面气温异常之间建立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同时发现雷电异常比气温异常稍微超前,即气温异常滞后。从而提出:雷电异常作为气温异常的一种长期预报因子加以考虑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于极端气候事件来说。
  • 摘要:根据河南省濮阳气象观测站1971-2006年的气象资料,结合中原油田采油生产特点、性质,通过客观对比、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论述了濮阳突发灾害性天气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分布的特点。根据中原油田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利用当地气候资料,建立了中原油田采油严寒期和寒冷期的指标,并找出了其出现的规律;分析了中原油田采油的不利年份和灾害年份,确定了其采油适宜期和稳定期。依据濮阳气候特征、突发灾害性天气特点等气象条件,分析了在采油生产中,如何充分利用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和降低灾害损失,同时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特点,阐述了它们对采油安全生产的危害,建设性地提出了在采油生产中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措施和响应对策。为中原油田指挥生产、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油田生产建设中,充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获取企业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 摘要:冻雨天气是在特定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冬季在前期异常偏暖时,西南暖湿气流和华北强冷空气的入侵非常有利于冻雨天气的产生。本文从环流形势的演变和影响系统出发分析了有利冻雨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条件;冷、暖、冷的大气温度垂直结构特征和中空暖冷平流的分布是冻雨产生、维持和消失的必要条件;冻雨强度和地面的温、风、湿及降水强度均有密切的关系。
  •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在突发性高影响天气临近预警状况分析,结合十堰市当地软硬件建设条件与鄂西北地区致洪暴雨特点,提出了适宜于日常业务操作的致洪暴雨预警业务流程,为防御暴雨洪灾提供了积极减灾的实用性作业方式。
  • 摘要:本文利用气象资料分析了2007年淮河梅雨洪水期间(6月19日~7月26日)的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对致洪暴雨过程和流域大洪水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现梅雨期淮河流域洪水与南亚高压中心及脊线位置、西风急流的位置和强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伸入大陆脊线位置以及中高纬度建立稳定的阻塞高压有密切的关系;淮河流域梅雨期出现洪水是行星尺度、天气尺度及次生天气尺度等多尺度天气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
  •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8年8月10日北京市全市性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实况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通过分析表明在天气实况图上存在高空槽东移、冷空气南下的特点,北京该日探空表明空气上层干冷、下层湿热,存在不稳定的触发条件;在雷达产品上也可以看出回波合并、列车效应、逆风区等特点。
  • 摘要: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对2003年7月4日-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造成此次暴雨过程的对流云团中冰相粒子的结构和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地面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分析了冰相云微物理过程和地面降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冰相态粒子的来源项随时间的演变。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冰晶、雪和霰三种冰相粒子分别主要分布在200hPa、300hPa和400hPa附近的气压层。冰晶模拟结果的偏差趋势与模式模拟的地面降水的偏差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而霰粒子模拟结果的区域偏差的倾向则能反映模式模拟域地面降水的偏差梯度,模式对地面降水模拟的好坏与模式对冰相态粒子总体质量密度的水平分布的描述有重要的关系。霰既是冰相粒子之间相互转换的主要终结产物,也是冰相粒子向液态水凝物转换的主要中介物,对流云中冰晶和霰的密度随时间的演变与地面降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冰相粒子的增长主要依赖其与云水的碰并增长,云水与冰相粒子的碰并作用过程是形成此次中尺度暴雨对流云中主要的微物理过程。
  • 摘要:2008年初华南沿岸地区长时间持续寒冷,阴雨的天气引致日间气温不能回升。香港天文台的寒冷天气警告更破记录地连续生效达26天。本文分析了当时的气象背景及数据,并检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及日本气象厅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对掌握这次重要天气过程的表现。结果发现,在中期预报方面,两个中心的数值产品对预报500hPa西风槽及南支槽的能力可靠,对预测地面气压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可信度高,但在预报这次寒潮的强度出现了明显的暖偏差。在短期预报方面,可监测郴州与香港的气压差变化及广东省内的地面观测站网络的实况数据,留意香港上游站的降温时间及幅度,抵达本港时间一般有6至10小时的时间差。此外,一项数值模式试验显示区域模式加上精密的四维同化系统在区域性的气象数据分析上具有优势,在短期预报业务应用上有高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风廓线图及本市自动气象监测站资料,综合分析了2008年5月28日至6月18日东莞市历年来罕见的强度大、持续长、洪灾重的连续性五次暴雨天气、大气环流背景场及影响系统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顶强的辐散区长时间在华南上空摆动,为强降水的深对流发展、水汽的垂直输送、降水长时间的维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条件;对流层中部东亚大槽长时间自北向南贯穿我国东部,东亚大槽或南支槽的东移,不断诱发低层有低涡切变线活动,形成了有利于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低层西南季风频繁北进,为华南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造成本市先后五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而大暴雨、特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与深对流发展及充沛的水汽密切相关。
  •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12121服务能力,以衡水网通为例,对其拨打特点进行多方位分析,包括:各时段拨打特点,用户数量、主信箱、分信箱、平均每次收听时长在不同季节的拨打特点,天气影响的拨打特点,分信箱更新频率以及前后位置影响的拨打特点。同时,联系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 摘要:本文使用2000年-2004年1到12月850毫巴天气图、日本FXFE782、FXFE783、预报区域5个测站逐小时自记及自动站观测资料,应用温度方程理论,从380个样本中筛选出平流项和非平流项因子17个,利用多元回归统计模型,建立了四季节分县温度预报方程,且用850毫巴分型的ΔT值为逐步订正值,按四季、分片建立常规TG、TD预报方程。然后,根据常规温度与水泥、沥青路面温度的相关特点,预报水泥、沥青路面的温度。
  •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2006年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后发现,在700hPa上存在一个的θse次天气系统,表明了冷暧空气的分布情况,另外通过对非地转湿Q矢量进行分析发现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区及其散度的负值的迅速增强与暴雨的增强相对应。
  • 摘要: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对2008年6月10日濮阳地区出现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观测资料,运用基本反射率(R)、风暴相对径向速度(SRM)、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等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冰雹过程是局地对流单体发展而成,回波尺度不大,雷达回波强度很大,强中心最大达60-65dBz。风暴相对径向速度产品图上,大风区、逆风区和正负速度对等出现、发展,预示强风暴的出现。速度场的强弱变化早于回波强度变化,可更早得到风暴的发展情况,从而提前预报出灾害性天气。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在降雹过程中有明显跳跃现象,大值区与冰雹落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得出降大雹的的一些雷达回波特征,可为今后冰雹识别、预报提供参考,为防雹减灾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使用GRAPES模式对南海季风爆发进行模拟研究。针对模拟预报中初始场信息偏弱的情况,引入NOAA17卫星AMSU-B资料改进初值。直接利用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设计了两个同化试验方案:试验1(T1)同时同化探空资料和AMSU-B资料和试验2(T2)仅仅同化常规探空资料,然后应用GRAPES有限区域模式进行模拟预报。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该模式对初始场的改变十分敏感,可以比较成功地模拟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和爆发候高、低层风场的配置以及季风与季风雨带的向北推进。然而该方案对于雨量和副热带高压位置的模拟,与观测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副热带高压位置模拟偏西、偏北;南海地区的降水量模拟偏大、降水范围偏大。
  • 摘要: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和台风是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将TC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TC的路径与强度预报一直是TC研究的重点。当前TC强度预报方法主要为应用数值模式直接进行预报的动力预报和基于统计学原理选取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模型进行预报的统计预报,在目前数值预报模式预报TC强度误差较大情况下,统计预报仍是最佳方法。采用统计方法做预报时,传统的建模方法基本都是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框架下的逐步回归技术,但预报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本文提出采用BP型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TC强度进行预报。采用2005-2006年独立样本做检验,结果表明,BP型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在12h时预报效果不如逐步回归模型,但在48h之后预报效果比逐步回归好,技术水平提高在8%以上,可以把BP型人工神经网络作为TC强度预报的一种新的方法。
  • 摘要:2008年7月17日-20日受高空低涡和台风外围环流的共同影响,山东省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降水天气过程。利用ncep资料通过天气分析探讨了这次强降雨过程的成因,主要分析了最强降雨落区预报偏差的原因。分别从水汽通量、温度平流、上升速度、锋生函数等物理量的诊断浅析了强降雨的落区,结果表明,低层台风环流和海上副高之间形成的偏南风急流对水汽输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低层冷空气的入侵使得冷暖空气交汇,触发强降雨发生。
  • 摘要:2006-07-14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发生了一次短时突发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卫星云图以及榆林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这次短时强对流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能量场、大气层结等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突发性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台湾海峡东侧有碧利斯台风生成并登陆,其外围水汽向北输送,同时700hpa西南气流也向北输送水汽,这两股气流在暴雨区形成能量积累,在850hpa能量场上表现为典型的Ω型;高空急流引导河套北部冷空气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了短时强降水。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FY-2C的TBB、NCEP等资料,通过对2006年8月2日一次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和研究,揭示造成陕西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境背景条件、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一些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这次强对流天气具有明显的不稳定层结、适宜的水汽条件和一定的外部抬升力条件,由于具有显著特征的高、低层暖平流和中层强冷平流的垂直分布为雹暴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明显的层结不稳定条件,同时强的温度差动平流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度和上升运动,是强对流天气出现的重要原因。(2)这次强对流天气与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经过对流场的尺度分离能够清楚地分辨出中尺度天气系统。(3)通过卫星云图以及TBB资料分析发现,这次强冰雹天气关中北部和陕南东部各有一个中-β尺度的对流云团存在,中-β云团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影响系统,降雹出现的时段基本都在云团的初期到成熟期,而降雹区域往往在TBB等值线密集区域。
  • 摘要:本文分析了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台风路径的变化与副高位置和强度的变化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圣帕”登陆后副高的加强、高压坝的形成,直接造成了其后期移向偏西,且移速较为缓慢;由于副高偏强,造成“圣帕”登陆位置偏南,对我市影响不是很大,风力不是很大;由于北方没有冷空气条件,降水条件并不是很好,但由于影响时间较长,过程雨量较大。
  • 摘要:2006年4月7日开始,北京市遭遇了自200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受其影响,9、10日两天空气质量均达到最严重的五级重度污染。同时气温起伏很大,北京市气象台对外发布的24h最高气温预报与实况存在较大差距,如4月9日预报10日的最高温度为25℃,而10日北京实际最高气温仅有13.1℃,二者相差11.9℃,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注意到,在同样的天气背景下,当日同一纬度的山西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的气温却达到了24~30℃。针对这次天气过程,对2006年4月10日的温度预报失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北京周边特殊地形造成的局地回流系统有很大关系。回流天气形势的出现和维持使得位于高原地区强大暖低压前部的气压梯度风(西南风)并没有在北京附近出现,造成本站边界层内维持深厚的逆温层,大气层结异常稳定。由于回流东风是一支冷气流,这种局地偏东气流造成了低层水汽的积累,致使天空云量较多,也不利于日照升温,利于维持并加强边界层逆温。同时,持续的浮尘天气也会使太阳辐射减弱。最终造成了北京、天津地区的日最高气温只相当于1500m高度上的气温,明显低于同一纬度上山西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8月1日抚顺区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是产生在500hPa欧亚中高纬度阻塞环流形势,低槽与副热带高压,西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下。高低空急流、地面辐合与暴雨落区有很好对应关系。强回波因子带与辐合线是产生降水的直接系统。暖湿层结使风场出现顺转的垂直结构,当高层有冷平流侵入,高层风场出现逆转,低层风场顺转,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形成暴雨。数值预报产品对强降水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摘要:使用NCEP/NCAR1°×1°逐日再分析资料、风云2号气象卫星红外通道黑体亮温(TBB)资料以及常规观测降水资料,分析2007年淮河流域梅雨期降水概况、气候背景、梅雨锋暴雨的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强迫作用。结果表明,2007年梅雨期暴雨集中在淮河流域,其中从6月30日~7月9日,沿淮淮北连续9天暴雨、大暴雨,降水集中程度和降水强度均远大于2003年,导致淮河流域发生仅次于1954年大洪水。雨季期间乌拉尔山附近的阻塞高压稳定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且位置稳定;南海上空的充沛水汽集中到淮河流域一带与中高纬度干冷空气频繁交汇。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偏强、南海上空的季风涌、中高纬度冷空气和青藏高原对流扰动东传的最佳组配是导致淮河流域集中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 摘要:决策气象服务关系到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近年,在广大气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在科技进步、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决策气象服务效果也在稳定提升。但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最大程度上挖掘决策气象服务的潜力,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作者在多年决策气象服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决策服务效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1、要在提高预报准确率上下功夫;2、要在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上下功夫;3、要在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上下功夫;4、要在强化服务内容上下功夫;5、要在体现地方特色上下功夫。
  • 摘要:本文通过对常规及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3月29日发生在闽北地区的一次春季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满足形成暴雨的三个条件:有充足的水汽供应;有强的上升运动;特别是有较长的持续降水时间。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二次不同时段的不同影响系统造成的:高空浅槽的快速东移、低空急流和低层暖切北抬、风速和风向辐合、地面倒槽及东路扩散冷空气入侵触发闽北地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这些是造成闽北28日夜间强降水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并造成二个中尺度降水云团的发生。第二次强降水过程为贝加尔湖槽前的西风平直气流、低空急流、低层冷切及地面冷锋南压是造成闽北地区29日白天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这次影响系统造成一个中尺度降水云团的发生。
  • 摘要: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河北省汛期降水客观分县预报系统》(后简称系统)的设计思路、预报方法、自动化方案及预报结果的检验情况。系统采用了对各站历史逐日降水进行相似分析,把相似程度高的台站作为一片处理,将河北省分成10片,每片建立一套预报方程,片内站点的预报结果差异只时由于因子的值不同。使用了逐步回归预报、BP神经网络和SVM支持向量机等三种预报方法。每一个时效的预报均用邻近的3个不同时效的资料做输入,如24小时的预报:分别用T213预报场的24、36、48小时资料作为24小时预报的样本资料,3种预报方法共建立9个预报方程来预报24小时的降水预报,采用举手表决方法形成最终预报。综合预报的试报降水TS值为:24小时0.43、48小时0.43、72小时0.35。
  • 摘要:本文采用一个基流与扰动分开的非静力中尺度非线性数值模式,将二维扰动传播的不稳定问题作为初值问题来进行数值研究。重点讨论了在基流为线性切变的情况下,微弱小扰动的发展情况:在大尺度及中尺度高端,扰动发展可分为适应过程、发展过程以及演变过程三个阶段;在中α尺度低端及更短波段,扰动分为适应过程和演变过程两个阶段;层结作用在中β尺度及更短的波长尤为重要,在中β尺度和中γ尺度的假绝热过程中,当环境场N_3>0时,对于横波型扰动,不稳定很难向上发展。而一旦N_3<0,则可很快激发出不稳定,且突破低层向上迅猛发展。
  • 摘要:过对2007年“好运北京”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期间的北京奥组委、市政部门、赛场技术专家等高端决策用户的调查评估,发现决策用户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以下规律:决策用户较多关注的气象信息(风、雷电、降水、温度、大雾、冰雹等)与保障社会活动安全的决策需求驱动有关;较少关注的信息(相对湿度、紫外线强度、体感温度、空气质量、花粉浓度等)与社会个体的需求联系密切。通过分析,发现该需求存在一定的层次规律性,基本符合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理论。调查分析表明:对于大型赛事活动,决策用户不仅对气象信息的预报准确率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气象信息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和发布渠道等方面也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决策气象服务不仅要注重预报准确率,同时要通过不断地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分析,努力提高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该评估工作为气象部门进一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 摘要:本文采用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红亚、薛纪善等人合作开发的加入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模块的GRAPES3D-Var系统以及GRAPES模式设计了同化雷达资料的3DVAR试验和未同化雷达资料的控制试验,对2007年7月3日到4日江淮流域的暴雨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实现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在模式中的直接同化,且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速度的直接同化,能够改善几乎整个三维风场分析。在雷达影响半径范围内,风场明显得到加强,系统中心位置和切变线被合理模拟。同化雷达资料对低层切变线有加强的效果,加强了对流,有利于水汽的传输,且对湿度场也有积极的作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DVAR试验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暴雨主要影响系统,对降水的落区、强度也有较好的反映,故同化雷达资料对于中尺度局地暴雨过程模拟的改进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 摘要:利用1998-2006年共9年的TRMM卫星2A25资料,将南海地区(100-120°E,0-20°N)划分为三个特征区域,研究了各区域对流降水、层云降水及总降水的日变化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中南半岛地区对流降水和总降水的日变化特征最明显,南海南部地区次之,南海中北部海区最弱;而南海各地区层云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相差不大。对于对流降水而言,中南半岛地区对流降水峰值在17:00时,南海中北部海洋地区在07:00时,南海南部地区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降水峰值。而对于层云降水而言,南海各区域的层云降水峰值均在早晨07:00时。在三个特征区域中,南海中北部海区各类降水日变化的季节变化特征最为明显,西北部中南半岛地区次之,南部地区最弱。春季时,南海各区域各类降水日变化形式相差最大;而冬季相差最小,且冬季各类降水的峰值都在早晨06:00时。
  • 摘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02年7月22~23日发生在长江中游一次梅雨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相比基本吻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暴雨过程α中尺度到γ中尺度的回波结构以及动力特征和云降水粒子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地区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低空切变线,切变线北侧偏东气流中回波较弱,而南侧西南气流中不断出现强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合并分裂现象,形成沿着切变线分布的α中尺度对流带。对流带中有多个东北西南向的β中尺度波列,这些波列由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γ中尺度回波所构成。新回波大多产生在老回波的后部。γ中尺度回波具有相应尺度的气流辐合辐散结构。强回波区的降水会在近地面产生出流。在西南气流中,远离切变线的回波移速大于靠近切变线的回波,容易产生回波合并;强回波由于降水而产生下沉和辐散气流,易导致回波分裂。
  • 摘要:2007年我国大范围持续性暴雨、极端强降水与强对流事件导致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利用逐时FY-2C卫星红外亮温(TBB)资料对2007年夏季(6-8月)我国深对流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同已有文献的10年统计特征进行了对比。从TBB≤-52℃统计特征来看,2007年夏季我国大陆深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域:华南沿海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部及四川、重庆,江淮流域。我国中东部地区深对流日际变化特征表明不同的月份深对流分布特征不同,深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对比10年TBB≤-52℃统计结果来看,2007年夏季深对流日变化具有如下异常特征:第一,华南地区深对流具有午后发展特征,与多年平均表现为上午发展不同;其次,青藏高原深对流活动持续时间明显短于10年统计结果,并且东传特征不明显;第三,贵州东部、四川东北部山区、湖北西部山区、山东丘陵地带、江淮流域与华北平原深对流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峰特征;最后,江淮流域深对流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向东传播特征。
  • 摘要:对登陆和影响福建的台风大暴雨过程个例,从研究出现台风大暴雨时的大气环流形势场分布特征和引发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着手,总结出在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基础上,有利出现台风大暴雨的环流有东风急流、暖式切变、台风倒槽和西风槽四种类型。通过一些台风大暴雨典型个例,揭示在不同的环流背景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台风大暴雨产生的作用机制和台风大暴雨的形成原因。
  • 摘要:广州地区的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所致。本文采用BDA(Bogus Data Assimilation)方法,探讨BDA方案对广州地区台风背景条件下高温预报的改进能力。选取2005年7月中旬广州地区出现的高温天气进行研究。这是比较典型的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海棠)共同影响造成高温的天气过程。对有无采用BDA方案的模式初始场进行分析发现:采用BDA方案同化Bogus模型可以调整台风中心位置和强度,使所得到的初始场其中心位置与观测更为接近,台风强度(气压梯度力、风速)比未用Bogus的情况强,与观测值更为接近。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采用了BDA方案的敏感试验可以更好地预报台风路径和台风中心强度变化,从而更好地预报高温天气,对高温区分布、日平均温度大小等的预报都有改进。文章对引起这种预报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探讨高温预报改进的可能机制。大气下沉运动的增强是高温预报改进的主要原因。敏感试验由于广州中低层大气的水汽减少,大气的下沉增强,致使天空的云量减少,对太阳短波辐射的阻挡减小,从而地面吸收热量增多,温度升高,输送给大气的感热增加,大气气温升高。采用BDA方案可以改进模式在台风“海棠”过程对广州高温的预报。
  • 摘要:本文通过对昌江站1980年至2005年共26年的自记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对26年里出现的短时强降水进行年季、月季、强度特征分析,并分析了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不同天气系统类型,以及地形的作用。为今后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8年7月15日出现在秦皇岛的区域暴雨天气学特征及降水时CINRAD-SA雷达实时跟踪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认为降水前期高能高湿为暴雨提供热力条件;高空槽东移加强,副高东退为暴雨提供动力条件;地面倒槽,低空急流从渤海输送水汽,使降水过程中有水汽补充。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暴雨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形势场预报准确,降水量级偏小。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大范围层状云降水过程,其间有小尺度对流单体产生,致使昌黎出现大暴雨。只有昌黎县降水表现出积层混合型降水特征;稳定性降水云顶高度在8公里以下,对流单体云顶高达11公里;径向速度0线呈S型覆盖整个探测范围,从低层到高层均为暖平流;风廓线图从低层东南风转为高层西南风表明急流从不同层面输送不同方向气流,在我区上空交绥。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6月底发生在保定地区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过程前期主要受西风带高空冷槽和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强盛偏南气流影响,后期在河套东部有高空冷涡生成,涡后干冷空气的闯入,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和位势不稳定;边界层高能高湿促进了高低空能量和热力交换;位于河北省中部保定地区的地面中尺度扰动和东风切变线、高空急流及高低空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垂直运动的产生;前期的降水增加了低层湿度,使水汽大量累积,对本次短时暴雨形成正反馈;200hpa高空急流轴右侧的强辐散加速低层的辐合,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有利于地面涡度的增加;低层强偏南气流楔入高层偏北气流之下,在其楔入地区风的垂直切变很大,有利于加强低层扰动,促进对流发展。
  • 摘要:本文从高低空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06年7月30日至8月1日发生在河北省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这是一次冷空气与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结合造成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对流层底层以及地面上的切变线是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中低层深厚的气旋性涡度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散度场配置,持续而强烈的上升运动以及位势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和释放是暴雨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定义了一个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指数,这个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变化对华北地区降水的影响。文中分析了西风急流强度指数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发现西风急流强度与华北降水有较好的相关,二者的年际变化趋势对应一致。通过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异常年的大气环流差异分析表明:西风急流强度偏强时,南亚高压偏强,位置偏南偏东,呈青藏高压型,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偏南,较强辐合上升气流区在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低层风场为辐散异常,上升气流较常年偏弱,降水偏少;西风急流强度偏弱时,南亚高压偏弱,位置偏北偏西,呈伊朗高压型,西太平洋副高偏弱,位置偏东偏北,气流的辐合上升区移至华北一带,华北降水偏多。结果表明西风急流强度变化是与华北降水旱涝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 摘要:应用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对2008年6月25日发生在河北省东北部局地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MPV1“正负值区垂直迭加”的配置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前期850hPa上MPV1<0及MPV2>0的演变,综合反映了暴雨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增强,暴雨区位于850hPa上MPV1零线附近、MPV2过度带的等值线密集区内。湿位涡的大值区与强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利用MICAPS系统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4日发生在保定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诊断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低涡低槽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空气结合造成了保定市的这次暴雨天气过程;500hPa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与中低层来自南海的水汽交汇于华北上空,形成了水汽的辐合;在这次降水过程中保定上空水汽通量散度场存在明显的水汽辐合,有利于产生较大的降水;垂直运动条件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自动雨量站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7月15日发生在秦皇岛沿海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这次暴雨过程是由地面低涡直接造成的,低涡中心气压连续降低、水汽辐合加强,它把周围的空气中的水汽向秦皇岛沿海附近集中、汇合,产生直径约300km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造成暴雨天气。暴雨落区位于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南到东南侧即进入云团气流一侧。副热带高压先西进后东退过程给暴雨区提供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条件,雷达资料显示暴雨时有持续时间长的低空急流存在、其变化过程由弱变强再转弱。
  • 摘要: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频次和服务产品的发布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抓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工作
  • 摘要:应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FY-2C云图TBB资料、石家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8年7月11日14时-20时(北京时)出现在河北中南部地区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具有典型飑线特征的强对流天气,由中α尺度云团产生,短时大风和强降水出现在TBB云图等值线梯度最大处,雷达产品分析发现阵风锋可以产生地面大风,但此次过程地面大风主要出现在弓形强回波前侧梯度最大、雷达径向速度大值中心前沿辐合最强处。强对流发生前整层大气都有较高的能量积累和不稳定层结,地面中尺度分析表明,地面风场辐合线是强天气的触发系统。
  • 摘要:很多研究表明,螺旋度与暴雨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分析了一次副热带高压外围大暴雨过程发生的背景场条件和螺旋度,得出如下结论:本次大暴雨发生与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进和减弱东撤密切相关,河套低涡长时间维持和中低层的切变线是冷空气源和影响系统。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大值中心始终对应着强降水中心。低层局地螺旋度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有一个迅速增加的过程,而随着降水过程结束或者降水强度减弱,高层局地螺旋度有一个迅速增大的过程。强降水中心附近,中低层一般为垂直螺旋度的正值中心,高层垂直螺旋度为零或者负值,并且降水越强,螺旋度的正值也越大,降水强度增加的过程往往与中低层螺旋度的迅速增加相伴。
  • 摘要:通过对2004年至2005年石家庄CINRAD/SA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典型个例分析,总结出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从反射率因子产品上看,冰雹回波范围比较小,但强度梯度大。从速度产品可以看出,雷达大风和冰雹的风速要大于短时暴雨,并且出现范围较大的辐合带和大风区,其间夹杂有“逆风区”和中小尺度的速度对。从风向来看,冰雹和雷雨大风中层为西北风、东北风,为干冷空气。而短时暴雨中层为东风或东南风,为暖湿空气。从风速变化看,雷雨大风、冰雹由低向高变化显著,在中层有一风速较大区域。从垂直切变来看,冰雹、雷雨大风的垂直切变比短时暴雨强。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短时分析预报有指导作用。
  •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先进性,提高对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效益,本文对2006年和2007年四次典型冰雹天气过程雷达产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我市冰雹天气具有生命史长、周期性明显的特点;冰雹发生前有约80分钟的发展和酝酿阶段;60dBz以上的反射率因子强度,具有带状或弓状以及钩状的回波形态,达到或超过-20℃层的55dBz回波高度以及持续超过45kg/m2的VIL值是判别雹暴很可靠的指标;速度场上明显的逆风区和辐合型风场、“上冷下暖”的环境大气不稳定层结和呈逐渐增强趋势的低层西南暖湿气流是促进我市冰雹天气过程发生的动力支持。
  • 摘要:2007年8月2日上午,河南省许昌以北和商丘地区普降中到大雨,其中郑州地区和商丘、周口两地区东部为暴雨,郑州市区为大暴雨,此次过程是郑州市2007年入夏以来最强的一次对流性天气。利用探空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TBB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郑州市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线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这种下层暖湿、上层干冷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强降水中心位于TBB低值中心的右下方梯度大值区内,TBB值与强降水呈负相关,降水强度越大TBB值越低。Tlogp图分析表明,当大气转化成真潜在不稳定型时,而且正面积远远大于负面积,气块很容易被抬升到对流高度以上而产生对流天气。当K指数进一步增加到40℃,沙氏指数减少到-8.7℃时,要考虑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暴雨期间对应回波高度在11KM以上,最高达17KM;速度场上对应有明显的中尺度扰动:辐合系统、中气旋、逆风区、辐合线或辐合区;垂直液态含水量比较强,最强达65-70kg/m2。
  • 摘要:本文对2004年6月23日发生在湘西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有无小地形的数值试验。利用数值试验结果,从动力和云物理过程两个方面寻找有无小地形的差异,以此来分析小地形对本次暴雨增幅的作用。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中心发生在南北两山之间,南北两山(从走向看)起到类似“喇叭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雪峰山促使暖湿空气抬升,上升气流增强,尤其在上层作用最大;雪峰山走向使得其西侧暖湿气流发生逆时针偏转,增强低层大气的正涡度;雪峰山使得上层冰相物质大大增加,对冷云过程影响更显著。武陵山有利于北侧的冷空气从中层向南向下侵入,利于对流有效位能的集中释放。武陵山对北上的暖湿空气起到阻挡和截留的作用,使水气能够在山的南侧有效地转化降水粒子降落。武陵山使得上层冰相物质增加,对冷云过程也有影响。在南北两山共同作用下,对流系统(云团)能长时间的盘旋在两山之间,对强降水的增幅和维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12个探空站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月平均温度和位势高度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能够客观地反映高原上空温度和位势高度多年平均的气候特征;与实际探空资料相比,在年际变化中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和位势高度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是在长期趋势变化上,再分析资料在高原对流层低层存在着明显虚假的变化趋势。总之,再分析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资料在高原气候研究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1979年以后再分析资料的质量在平流层低层得到明显的改善。
  • 摘要:利用迈阿密模型和matharnthwaiteMemorial模型计算的呼伦贝尔草地典型草原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为4925.500~5551.542kg/hm2.a,牧草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地区差异不很明显,最大的地区在降水量较多的陈旗以南一带,北部新右旗至满洲里一带的降水较少,气候潜力普遍偏低;牧草气候资源潜力的利用率是陈旗以南地区为34.2~37.9%,新右旗至满洲里一带为27.6~30.9%,表明现实的生产力远未达到气候生产潜力,尚有很大潜力可以开发;与气温相比,降水量是限制该地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主导因素,决定牧草气候生产潜力高低的关键因子是水热组合情况;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降水每增加1mm,牧草的生产潜力增加8.7111~14.0877kg/hm2.a;用气温、降水量与牧草气候生产潜力建立的6个县级单元气候评估模式均通过了0.01信度检验,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均<5%,可以用于未来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草地生产力的评估研究。
  • 摘要: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该地区随着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以水土流失、草场退化、风蚀沙化为特点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为严峻。尤其比较突出的是气温表现出持续变暖的趋势,而降水量在波动中趋于减少,河川径流明显减少,湖泊水位在波动中下降,因此,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阐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任务及目标、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法、生态变化趋势预测等。分析了国内外监测现状,结合国内及青海省内生态环境监测所开展的工作情况,提出青海省生态监测工作的重点和应加强的领域,在探讨其历史时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优先区域和重点工程,以期努力来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 摘要:在青藏高原隆宝滩湿地进行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应用统计学成对数据的t检验方法,定性研究围栏封育(EN)、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自由放牧(GU)五种放牧处理对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牧压强度的增强,影响湿地土壤水分的显著性也增强。MG和LG处理土壤水分的差异表现在牧草根系层(20-30cm);HG对LG、MG的差异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EN处理和LG、MG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各个层次都不显著,EN处理和HG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显著,影响深度达50cm;GU处理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土壤表层到50cm深度,均有EN>HG>GU。
  • 摘要: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山脉地形对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作用。研究表明山脉地形对冷流降雪落区、强度影响较大,山脉地形使冷流降雪强度增大,降水中心北移;山脉地形造成对流层底层风场辐合和垂直运动的增强;山脉地形也改变了冷流过程中水汽、雪水等在空间上的分布。
  • 摘要:文章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竞赛海域浮标站及其周围部分自动站风场探测实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奥帆赛场周围陆域和海区的风场进行了高分辨率精细数值模拟。经检验,模拟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可用。研究表明,地形对不同方向风场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在上游因山前阻滞作用而使风速减小,南风时造成的山前小风速区会在奥帆赛场造成弱风环境;在下游则会因山后死水区作用造成弱风环境,东北风时小风速区正好位于奥帆赛场。这两种情况都可使帆船比赛无法进行。研究还发现,由于小珠山和浮山等的阻挡作用,当盛行气流为偏东风或西南风时,准狭管效应和穿堂风作用会使赛场的风较周围来的大,这有利于帆船比赛的正常进行。当胶州湾有强南风时,东侧补充气流会因浮山和太平山等地形作用而被迫绕行,导致奥帆赛场风向逆转。此时若与山前分流作用相结合,则奥帆赛场,特别是位于东侧的D、E区风速较小,也会对奥帆赛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在奥帆赛场风的预报实践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摘要:本文采用1:25万陕西省DEM数据,利用起伏地形下的天文辐射分布式模型,研究该区山地太阳辐射资源的空间分布;探讨山地天文辐射受地理、坡度、坡向等局地地形因子对太阳短波辐射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依据DEM数据本身对分辨率的敏感性,对不同分辨率下山地天文辐射的空间尺度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对山区天文辐射的影响非常显著,尤其是局地地形因子对天文辐射的影响随季节、纬度、坡度、坡向等因素而变;并且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地形遮蔽效应迅速减弱。
  • 摘要:本文从演化科学认识观建立暴雨数字化预报技术,通过建立大气探测信息和自动气象站时序性观测信息的数字化方法,包括大气探测特性层信息。该方法是研究结构和结构变化方式,以数字化方法揭示了非规则信息是物质演化,并重点在于揭示“超低温”等非规则信息,揭示暴雨灾害天气的数字结构特征。并应用于二滩流域2005年2006年的暴雨的实例分析预测,效果很好。
  • 摘要:利用陆面过程模式AVIM对青藏高原西部陆气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AVIM对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具有一定模拟能力,能够较真实地再现净辐射、感热和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可以反映青藏高原西部能量平衡的基本特点。高原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理生长过程有明显影响:气温、降水增加均有利于植被生长,气温变化对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要强于降水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西部植被变化可能主要受热量因子(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影响,而受湿度因子(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植被物理特性参数可以相当大程度上改变陆面过程,进而导致高原热源发生变化,因此,为准确估计陆气相互作用过程,对模式陆面参数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近几年部分站点的探空资料,对大气的控空廓线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结果表明:冬季,青藏高原东侧地区在对流层下部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在逆温层之下,大气相对温度大,水汽随高度减小的幅度小,大气处于中性层结状况,在此逆温层之上,大气相对湿度小,在此逆温层底部有大量的水汽堆积,在空中形成明显逆湿层,而在高原主体上并没有此逆温层的存在,高原东侧各站逆温层底的高度差别不大;早晚八点,冬季,大气温、湿垂直特性变化不明显,而夏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夏季,青藏高原东侧地区晚上八点可以存在明显的混合层,混合层的高度在成都站最小,重庆站最大,而高原主体混合层高度大于东侧地区。
  • 摘要:暴雨落区预报一直是预报工作中的难点,因此找出能充分反映大气动力、热力和水汽性质的物理量,寻求暴雨的落区则是许多预报员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实时气象资料,对发生在2008年7月14—15日豫北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发现:暴雨发生前大气排熵指数、大气液态水含量指数对大暴雨的预报有6-10个小时的提前量,SWEAT指数、大气排熵指数、大气液态水含量指数、高空平均ω、相对垂直螺旋度、边界层上部平均广义位温、低空平均θse、相对湿度等物理量对大暴雨的发生及落区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这对今后的暴雨预报研究尤其是暴雨精细化预报意义重大。
  • 摘要:依据1961-2003年水文气象资料,运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线性倾向估计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开展岷江径流、青藏高原气温与降水时间序列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径流总体呈减少的变化趋势,且上游比下游减少更显著,径流减少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夏季,而春季减少最小。从时间变化特性看,岷江径流在60年代呈增加趋势,70年代初期呈减少趋势,在80年代后期呈增加趋势,90年代以后又呈减小趋势。(2)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的长期变化趋势,年变化幅度为0.0309℃,且冬季年升温幅度最大达0.0436℃。青藏高原年降水略有增加但不显著,其中春季、秋季、冬季降水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且以春季增幅最大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夏季降水却略有减少。(3)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岷江径流变化有一定影响,上游径流随青藏高原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小,下游径流对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呈较弱的负相关。青藏高原降水与下游径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上游径流具有弱负相关。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对岷江春季和冬季径流影响较大。青藏高原降水主要对上游春季和冬季径流造成影响,而对下游则主要是影响春季和夏季径流。同时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岷江径流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以来移出青藏高原后活动时间长(>48小时)的3次高原低涡在南支气流影响下移出高原的个例,进行了325K等熵面分析、500hPa水汽输送、涡度平流的诊断分析,得出了南支气流的影响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共同特征与差异,给出了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综合作用的概念模型。丰富了高原低涡东移的认识,为高原低涡洪涝暴雨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采用NCAR气候系统模式CSM1.4研究了冬季风对强外辐射强迫变化的响应,其中外辐射强迫直接由太阳常数的变化而引入。结果表明:随太阳常数的增加,局地的增温幅度变化很大,中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增暖幅度强,这在太阳常数增加较大的试验中表现更为明显;随太阳常数增大越大,大气温度升高越高,对流层有强烈增温,对流层高层尤为显著,平流层中上层有降温现象;随太阳常数增大,亚洲冬季风系统的响应越强,系统强度增强明显,但形式不同,500hPa随纬度增高增强幅度变大,100hPa随纬度增高增强幅度变小。
  • 摘要:本文利用3.0版的GRAPES同化系统,针对西南地区2005年7月的夏季降水,开展地面观测资料的同化敏感性试验,并对整月天气进行了每日一次的48小时预报,以及对该月发生在川渝地区“7.8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地区,利用等压面的GRAPES3DVAR同化系统同化地面观测资料对降水预报的影响随进入同化系统的地面观测资料疏密程度和同化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当模式分辩率较高时,同化的地面观测资料越多,对降水预报的改善作用越明显;同化地面观测资料的风速信息可以降低降水预报的空报率,但对漏报率和TS评分改善作用不明显;在几种同化方案中,利用GRAPES3DVAR同化系统同化地面观测资料的相对湿度和位势高度信息对降水预报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 摘要:利用1979~200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垂直积分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分析了西藏高原汛期5-9月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西藏高原水汽输送的主要特征是1个季风,2条水汽输送带,3个水汽通道,3个水汽源地;印度季风对汛期水汽输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高原汛期开始时间和雨带的推进;在水汽的空间分布上,高原南部边缘的3个水汽输送散度场幅合中心恰好对应着高原的水汽输送通道,其形成与西藏高原的地形直接相关;西藏高原汛期降水主要可以分为3种雨型,并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水汽输送异常。
  • 摘要:采用1960-2007年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的43场暖区大降雪天气对应的高空、地面资料和地面降雪量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欧亚范围内中高纬度维持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即欧洲、贝加尔湖的长波脊是形成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的大尺度环流主要特征,它们为暖区大降雪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频繁活动的极涡是在这一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形成暖区大降雪的天气尺度系统,极涡在50-75°N,60-100°E范围内滞留少动是形成阿勒泰地区大范围、持续性暖区大降雪、造成严重雪灾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1971~2007年云南124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所得的雨季开始期资料进行EOF和最大熵谱分析,研究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及周期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不同分布型与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1)全省雨季开始期一致偏早或偏晚为云南雨季开始期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其次为云南滇中及以东地区与滇西北及滇西南地区雨季开始期反向变化的空间异常分布型;2)云南雨季开始期EOF分析第一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存在5.43年周期和2.92年周期,第二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存在3.8年周期和2.71年周期;3)云南雨季开始偏早或偏晚与同年5月孟加拉湾地区和南海地区OLR有明显相关;4)南亚季风与南海季风强度指数对云南雨季开始期也有重要指示性意义。
  • 摘要:目标:利用不同高度的CO2浓度廓线整年连续观测资料,验证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区域,处于山谷中的热带季节雨林是否会出现碳湖现象?所形成的碳湖具有什么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碳湖效应如何?对热带森林生态系统NEE的计算有没有影响?方法:利用建于起伏山坡阶梯上小凹地之处的铁塔上设置的8通道CO2浓度廓线观测仪1年的连续实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探讨碳湖现象是否存在;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近地层(0.5m)的CO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对碳湖现象进行分类,得出碳湖的不同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碳湖的效应,及其对热带雨林NEE的影响。主要发现:在西双版纳山地中,存在碳湖现象;依据近地层CO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来分类,可以分为8个类型;出现碳湖现象的a组可分为5个类型,其频率为51.8%;各种类型的碳湖具有较为复杂的日变化特征,可以为多峰型和单峰型;在碳湖现象出现时,傍晚多有CO2浓度的峰值出现;碳湖的强度,夜间大于昼间;雨季大于干季。碳湖现象每个月均可出现,3~10月出现频率较高,最多频次出现在6月,最少频次出现在2月;而未出现碳湖现象的b组可分为3个类型,主要分布在10~3月,最多频次出现在2月,在4~6月频率较低。各种类型的碳湖所导致的CO2浓度的变化主要出现在林内,对于林冠层及其林冠上方的CO2浓度的影响较小;不同碳湖类型的CO2浓度的垂直变率和时间变率呈现各异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将影响热带雨林的碳通量和森林大气碳储量变化,进而影响热带雨林的NEE,导致热带雨林的NEE呈现复杂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由此可以认为:碳湖现象导致的碳湖效应对处于山地的热带雨林的NEE具有明显影响,对热带雨林的碳汇源效应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摘要:本文应用1962-200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冬季积雪异常年大气环流及整层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特征,发现亚洲中高纬环流经向度的强度和高原南侧南支系统的强度是影响冬季积雪异常的关键因素。而源自阿拉伯海北部,在孟加拉湾转向的暖湿西风水汽输送和源自副热带高压南侧,在南海及中南半岛转向的暖湿东风水汽输送是影响积雪异常的关键路径和关键区。
  • 摘要:利用重庆地区1961-200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重庆高温和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区域显著的增暖开始于90年代后期,突变检验结果显示气温距平的突变出现在1997年。增暖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增加趋势明显,高温热浪风险显著上升,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也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洪涝灾害的风险不断上升。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平均各级别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小雨和中雨日数减少趋势明显,使得干旱的风险在增大。将区域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分为全球气候变化对重庆区域平均气温的影响和重庆区域平均气温的自身变率两部分,发现在增暖后,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气温变化的贡献较增暖前增大。分别计算2006年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自身变率对重庆异常气温的贡献,发现2006年重庆异常高温可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自身的变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区域自身的变率为主。
  • 摘要:介绍了四创公司研制的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该雷达采用的单发双收的工作机制,实现对ZH、ZDR、ΦDP、KDP、ρHV(0)以及LDR等参数的探测。这些信息反映了云和降水粒子的范围、大小和运动变化等特征,是研究云和降水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制及其物理过程变化的有效工具。基于该雷达的数据处理处理系统是在利用这些测量参数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降水处理和降水粒子相态识别功能,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
  • 摘要:卫星遥感在获取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空间结构方面相比于地基观测有绝对的优势,而仅能搭载于极轨卫星平台上的主动和被动式微波传感器是目前获取降水空间尺度信息最有效的途径。但由于极轨卫星横向探测宽度的限制,降水云区域往往无法被一条轨道所完全覆盖,因而传统像素计数类方法多造成对降水云水平尺度和地表降水面积的低估。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更为量化的统计方法用作估计区域中降水云的水平尺度,以该方法获得的等效半径克服了轨道宽度截断效应引起的对云团尺度的低估,能真实指示降水云的空间结构,并且也能反映降水云本身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散布情况。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大陆及附近西太平洋地区锋面和台风云系中降水云水平尺度的估计,结果显示两种云系中降水云团的相应等效半径分别约为360km和380km,这一统计结果也表明,锋面云系和台风云系中的降水云在水平尺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TMI观测结果的非降水条件下海表温度(SST)反演算法。作为一种半经验统计算法,它以辐射传输方程为基础,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建立SST与TMI亮温之间关系,实现对SST的反演。与地基浮标观测结果的比较表明,二者偏差为0.116K,均方根误差为0.665K。对于不同的风速、风向及天空状态(有无云),二者相关系数均高达0.95以上,偏差大致在0.2K以下,均方根偏差维持在0.65K左右。在全球尺度上与另一套TMI反演产品的比较显示二者的差异一般不超过1K,且不随水汽、云水和风速(<10ms-1)发生明显变化。基于本算法的多年月平均SST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反演的SST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除高风速高水汽区外)与其他SST资料的差异低于1K。
  •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NCEP资料对2007年8月5-8日河南省出现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值系统发生发展、副热带高压和东路弱冷空气活动对此次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条件;物理量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了此次区域暴雨具有良好背景场;垂直风场上出现次级环流,对6日豫东强降水起主导作用,将低层水汽输送,并产生强上升运动;暴雨前积聚较高的不稳定能量为豫东、豫中大暴雨的产生提供良好热力条件。另外,高空700hPa冷平流的侵入,导致阻塞高压突然减弱,副热带高压快速西伸并加强,当副高达到最西伸点,豫东和豫中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而随后副高快速东撤带来7日豫偏东地区强对流天气。高空500hPa大槽的建立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副高东撤的速度,由于豫偏东地区处在此次副高西伸与东退的交接点,低值系统多发生、发展,导致雷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 摘要:文章介绍了利用静止及极轨气象卫星信号监测电离层闪烁的原理及方法,并将气象卫星信号与GPS卫星信号结合进行电离层闪烁的综合监测。目前已研制的电离层闪烁监测仪器都是针对某一类型卫星的特定信号进行监测的,主要有基于GPS卫星信号、卫星电视信号、静止气象卫星信号的电离层闪烁监测仪器。这些信号在电离层闪烁监测的应用中,因其特点不同,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研发新的闪烁探测技术,并将这些监测手段综合应用,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将有助于研究电离层闪烁的多种尺度时空结构及运动规律,并大大提高电离层闪烁监测能力。我们选择极轨气象卫星作为新的探测信标,极轨气象卫星在地球上空800-1000公里之间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围绕地球南北两极运行,运行周期约115分钟。由于极轨气象卫星以较快的速度跨越南北上空,将其信号用于电离层闪烁监测,有利于捕获电离层闪烁体及估算闪烁体尺度。与目前已有的GPS和静止气象卫星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结合,可对电离层闪烁进行更精细的监测。
  • 摘要:数字中频改造不仅可提高接收通道的稳定性,而且能提供250m分辨率基数据和32色分层显示产品,2008年1月广州雷达接收机进行了数字中频改造,并率先进行了新程序的测试,本文对本次数字化改造过程进行了技术总结,揭示了其中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并建议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即将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兄弟台站有所帮助。
  • 摘要:本文以广州CINRAD/SA雷达为基础,搜集了其它部分台站的一些经验,分系统整理出CINRAD/SA雷达业务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针对某些故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雷达运行的故障率,希望对雷达技术保障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利用NOAA极轨气象卫星AVHRR数据,对渤海湾海域1998-2006年的水色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客观的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水域从1999年开始出现大范围污染,其中,2002年最为严重,2003年以后有所好转,但是近两年的污染状况又不容乐观。同时,2000年以来黄河口水域的水色混浊状况依旧未得到明显改善。文中分析了造成渤海湾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利用极轨气象卫星可以对渤海湾水域的污染状况进行动态的、宏观的监测,能有效为有关部门合理控制、高效治理水污染提供客观依据。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实时观测资料,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7年8月25日豫北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水汽主要辐合在700hPa以下;低层强辐合区配合高层强辐散区才能触发暴雨天气的爆发,250hPa附近的辐散区对暴雨的贡献更大;螺旋度线的高密集区对应着暴雨落区,密集度的强度变化对应着暴雨强度变化;干层携带高层冷空气的下沉逼迫作用,促进了对流层在垂直方向的深厚发展;在低空新生成的热力正环流的生消对暴雨的加强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中国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畜牧区相连接的生态过渡地带,又称半农半牧区或生态脆弱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项研究基于观测和预测数据,利用GIS的空间插值模块,建立了清末民初、现在、未来30年的含9个生态因子的空间数据库;参照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因子隶属函数及评定模型,进行了空间计算和模拟,制出了不同时代的GIS表述的中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代的农牧交错带,是大致沿着胡焕庸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的走向而分布的。清末民初、现在和未来30年的农牧交错带,分别涉及11个省(区)的210个县(市、旗)、面积687,800km2,13个省(区)的234个县(市、旗)、面积813,6000km2和15个省(区)的435个县(市、旗)、面积1086,000km2。不同时代的农牧交错带是在“东移南下”,且面积是在逐渐增大的。农牧交错带的这种变化,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正负面影响,尚有待基于GIS平台的定位、定量分析。
  • 摘要:通过风云一号卫星红外云图观测资料的收集分析,对2004年6月16日洛阳机场飚线过程的回波时空分布、产生源地和移动路径及回波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因而,对今后飚线天气及强对流天气的短时分析预报得到一点启示。
  • 摘要:利用1981-2000年的NOAA/AVHRR逐旬数据,采用最大变化斜率法、曲线拟合法等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植被生长季开始及结束时间,选取典型样带,制作基于逐像元的NDVI变化图,通过绿波、褐波的推移研究近20a来植被活动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生长季开始的平均时间为3月下旬,结束时间为11月上旬。20年来研究区植被四季平均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的增加尤为显著,且随着年代的推移,植被生长季开始临界值绿波由南向北逐渐推移,褐波出现的时间由北到南逐渐延长。生长季提前是黄淮海地区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方式。
  •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反演大汽温湿廓线的方法。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RTTOV_8_7前向辐射传输模式和60L-SD廓线集生成了AMSU-A模拟亮温资料,对模拟亮温资料进行温湿廓线反演试验。试验发现,在亮温中加入均值为0,标准差为通道标准NEdT(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的高斯分布扰动噪声情况下,相对于多元统计回归反演方法,从地面至 10hPa,温度反演平均均方根误差减少了11.5%,水汽反演远优于统计反演误差,说明SVM可以较好的描写温湿廓线反演的非线性映射。分别比较亮温中加入1倍、2倍、3倍噪声的情况,发现该方法反演温湿廓线均具有较好的抗噪声作用。
  • 摘要: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其应用技术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笔者将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为例,叙述GPS技术在农村公路数据采集中的实际应用。
  • 摘要:利用内蒙古科左后旗草甸草地2000-2006年MODIS的8d合成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NDVI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以及NDVI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如下主要规律:季节变化过程中,草甸草地较高的地下水位使得降水量对NDVI的影响低于水汽压的影响;积温和累积降水量共同控制着各年草地的返青速度,草地增长期(6、7月)的降水量对NDVI年最大值的影响比年总降水量更显著;时滞分析表明,水汽压持续影响到之后约12d的NDVI,平均气温的时滞为11—15d,降水量对NDVI影响的累积时滞双重效应可达36—52d.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MODIS与GIS结合监测渤海海冰的方法,首先分析了遥感海冰的原理,利用遥感处理软件与GIS软件实现了数据格式的转换。在此基础上调入环渤海海岸边界及海岛地理信息,对渤海进行陆海分离和分区,在GIS支持下,分别计算NDSI,通过分析NDSI和2、4通道在连续几天遥感图上的演变,提取海水、海冰、浑水等阈值,利用ArcInfo编程完成对海冰信息的精确提取。
  • 摘要:伴随“数字地球”的提出,“数字城市”、“数字农业”、“数字林业”、“数字水利”等相继提出,这些仅仅是“数字地球”的一小部分,其根本的理论是以3S为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本文在介绍3S技术和“数字气象”的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3S技术在“数字气象”建设方面的应用。
  • 摘要:利用EOS/MODIS卫星资料,对2004-2007年艾比湖水域面积进行了跟踪监测,计算得出了4-10月逐月湖面面积,认识了艾比湖水域面积的月际变化特征,得出艾比湖水域面积年际变化大,年内变化亦较明显,存在较明显的不稳定性。同时利用1998年NOAA/AVHRR数据对艾比湖水域面积监测的数据,用来分析近10年来艾比湖水域面积变化趋势。
  • 摘要:利用1981~2003年逐月NOAA/AVHRRND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沙漠南缘绿洲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23年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NDVI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年内NDVI月均值从4月开始逐渐增加,6~8月达到最大;在空间分布上NDVI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沙漠中部和西部,即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中部和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同时也是23年来NDVI显著增加的区域。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NDVI与同期沙尘天气的相关性分析发现,NDVI与沙尘天气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夏季这种负相关更为显著。说明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状况与沙尘日数间存在负耦合关系,植被是影响沙尘天气发生及其强度的因子之一。
  •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棉花冠层高光谱特征,为建立棉花高光谱估算模型,促进高光谱技术在棉花长势监测和估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对棉花各时期冠层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测定,基于棉花盛蕾期至吐絮后期7次采样的地面光谱数据,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灌水量及氮素营养对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特性的影响。【结果】在可见光区,适度缺氮(N1)条件下的冠层光谱反射率相对较高,而氮过量(N3)条件下的冠层光谱反射率相对较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在近红外波段,其冠层光谱反射率呈上升趋势,在盛蕾期和盛花期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光谱反射率差异较明显;不同棉花品种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一定差异,在近红外波段新陆早13与新陆早10只在吐絮后期光谱反射率差异不明显,在前三个生育期差异较明显。
  • 摘要:采用1997-2007年冬季阿勒泰地区出现的18场暖区大降雪过程对应的高空、地面资料、地面降雪量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云图的云型和TBB特征,揭示出暖区大降雪云团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特征。指出高空极涡形势下的暖区大降雪对应的中尺度云团一般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绕极涡中心逆时针旋转;暖区大降雪发生在中尺度云团边缘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或云团合并的地方;TBB≤-60℃云团在阿勒泰地区上空维持数小时或TBB≤-50℃云团在阿勒泰地区上空持续10小时以上,均可造成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天气。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