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家传记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79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5篇等,宗教家传记的主要作者有赵秋芬、丁锐中、上山大峻,宗教家传记的主要机构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出版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藏族传记文学不仅渊源流长,作品数目庞大,而且体裁丰富多样,主题别具一格,在整个藏族文学宝库中独树--帜。本文结合藏族历代学者的经典文献,认为藏族传记文学的产生...
2.[期刊]
摘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伯特利教堂于2015年12月20日.举行献堂10周年感恩赞美会。 中南神学院于2015年12月9日至11日,在湖北省基督教感恩堂举行建院30周...
3.[期刊]
摘要: 中南神学院董事会第七届五次会议于2017年1月5日至7日在南宁召开,来自中南六省(区)的董事们认真审议了中南神学院的工作及财务报告,对中南神学院过去一年所做的...
4.[期刊]
摘要: 梳理新世纪关公研究的整体面貌,提出"闽台关公志"的研究设想,欲通过闽台关公信仰的文献资料整理,全面考察海峡两岸关公信仰源流,保存珍贵的宗教文化资料和民俗影像,...
5.[期刊]
摘要: 门孜康是藏医医疗机构名。“门”指医药,“孜”表示历算。亦意译为“医学历算院”。西藏素来重视医学教育,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就兴办了药王山(甲波利)医学利...
6.[期刊]
摘要: 曲德寺位于日瞎则市吉隆县驻地以南,海拔4050米。曲德寺亦称“曲丹伦布习寺”或“沃日仲觉·甘丹培觉林寺”。建寺初期始奉宁玛派,17世纪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时期...
7.[期刊]
摘要: <正>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装饰染織系、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等校在暑假后均分别
8.[期刊]
摘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
9.[期刊]
摘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远处突然传来金鼓钲钲、号角齐鸣的马上军...
10.[期刊]
摘要: 法尊法师一生爱国爱教,两次赴藏学习藏密,多年管理汉藏教理院,翻译显密圣典,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佛教,都有重大贡献,特别是其爱国爱教思想的形成与实践,堪称后世学习的...
11.[期刊]
摘要: 清末川军人藏,是西藏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于清廷最衰弱之时,重新加强了西藏地方的控制。对于川军人藏的作用,虽然学界已...
12.[期刊]
摘要: 智朴本是明朝将领,经松山、杏山战役后出家为僧.智朴不仅是禅僧,还是诗僧与画僧.作为诗僧,智朴历经数年,编成《盘山志》.《盘山志》既是方志史书,也是文学汇编,具...
13.[期刊]
摘要: 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国民党一方面派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率团入藏致祭。另一方面令黎丹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青海藏文化研究社社长的名...
14.[期刊]
摘要: 说到敦煌藏经洞,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王道士。他也几乎等同于卖国奸贼,比人人痛骂的李鸿童还可恶,因为他卖掉了“文化”。一个身材矮小,笑容可掬的道士,就这样被钉在了...
15.[期刊]
摘要: 白云守端禅法精湛,德高望重,是杨歧派发展传承中的重要人物.鉴于守端在杨歧派及禅宗历史中的特殊地位,根据佛教原始史料对其生平事迹作相关考证,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守...
16.[期刊]
摘要: 日本学者石松日奈子曾通过释读《帝以僧显为沙门都统诏》一文提出北魏沙门统昙曜地位丧失的问题,但细绎原文,不难发现她对这篇文献的理解仍有值得商榷之处。种种考古学证...
17.[期刊]
摘要: 南宋末期理学名儒林希逸,在宋代士大夫参禅的背景下,与佛门缘分稠密,他既与多位僧人多层次往来,又热心佛事,大量引佛禅入诗文,思想上有深深的佛禅思想烙印.但是,他...
18.[期刊]
摘要: 中国近现代禅宗的代表人物虚云大师,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一生以戒为师,严持戒律.他指出戒是无上菩提之本,主持制定了种种清规戒律,对光扬祖道,道业大成,做出了历史性...
19.[期刊]
摘要: 北宋石篆山《严逊记》碑提供了很多历史信息,细致分析《严逊记》,可知宋佛会寺并不存在。严逊在分家以后对整个家族的资产并没有支配权,其养老粮除去生活之用和造像费用...
20.[期刊]
《西藏是中国的领土》与《蒙藏为中国重要的国防》--九世班禅在南京与上海的两次演讲
摘要: 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1](1883-1937,以下简称九世班禅)于1923-1937年在内地活动达十四年之久,有过多次演讲。[2]本次所选《西藏是中国的...
1.[会议]
摘要: 介绍了米怜在十九世纪的传教活动及其在耶儒接触史上有不容忽略的贡献。他的事业所涉及的耶儒接触问题,对中国本土有重大意义。
2.[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分析西藏历史上曾经大量著述的历史文本,即宗教人物传记。在这类传记中,西藏传统上有其特殊的分类体系和写作传统样本。传记的形式、流传的方...
3.[会议]
摘要: 1840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在世界列强瓜分中国、试图进行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了巨大的社会灾难。他们在思考灾难产生的原因以...
1.[学位]
摘要: 中国基督教思想,是明末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大潮流,也是明清之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由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天主教信徒们共同...
2.[学位]
摘要: 《灵山遗爱续录》是一部全面反映唐末至民国时期上饶县灵山以李德胜为核心的诸神信仰的文献,全书共六卷,主要包括灵山诸神的灵迹、历代封敕、游历诗文、民众歌功颂德之辞...
3.[学位]
摘要: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接踵而来,将西方文化带入了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中国,利玛窦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不断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教...
4.[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湖南靖州一个杨氏宗族活动复兴的个案研究,主要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过程特点与深层原因。其中涉及的唐末五代历史人物杨再思在该地区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