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污染物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733篇,会议文献有2075篇,学位文献有2434篇等,粒状污染物的主要作者有邵龙义、冯银厂、曹军骥,粒状污染物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鉴于水体中工程纳米颗粒(ENP)的环境毒性与潜在价值,高效富集/回收ENP是其资源化处理的重要课题。为了突破浮选ENP中富集程度低且后续分离难度大的技术瓶颈,...
2.[期刊]
摘要: 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重大举措。在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排放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实...
3.[期刊]
摘要: 为了解邢台市秋冬季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于2018年11月10—16日,在邢台市一中、内丘以及沙河3个点位采集PM_(2.5)样品,分析PM_(2.5)浓度及...
4.[期刊]
摘要: 为研究不同类型工地以及搅拌站和消纳场出口道路尘负荷变化特征,于2020年秋季对北京市通州区主要施工工地(场站)出口道路及137条常规道路(指未受工地影响的公共...
5.[期刊]
天门市PM_(2.5)和PM_(10)颗粒污染物特征及其预测模型
摘要: 利用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PM_(2.5)、PM_(10)大气颗粒污染物质量浓度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大气颗粒污染物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
6.[期刊]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层PCT天气分型方法.该方法分别对高层背景场与低层地面场进行PCT分型,再将结果组合、分类、调整后获得最终分型结果.分型结果表明比传统分型法拥...
7.[期刊]
摘要: 【目的】验证MODIS最新版本气溶胶产品在中国陆地地区的适用性。【方法】利用AERONET地基观测数据对MODIS C6版本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进行验证,...
8.[期刊]
城市绿地及其溢出效应对PM_(2.5)浓度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摘要: 为探究城市绿地及其溢出效应对PM_(2.5)浓度的影响,利用2018年合肥市主城区的遥感影像和PM_(2.5)栅格数据,通过PM_(2.5)浓度空间分布自相关...
9.[期刊]
常州某纺织工业园区周边PM_(2.5)和PM_(10)中重金属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摘要: 以江苏省常州市典型纺织工业园区为例,在其周边区域采集PM_(2.5)和PM_(10)样品,通过微波消解的前处理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10.[期刊]
嘉兴市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生态风险评价及来源分析
摘要: 为研究嘉兴市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生态风险和污染来源,使用嘉兴市善西超级站的24 h在线监测数据,对2019年3月1日—2020年2月29...
11.[期刊]
成都市PM_(2.5)、PM_(10)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摘要: 为研究气象因素对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影响,收集了2015―2018年成都市PM_(2.5)、PM_(10)...
12.[期刊]
不同垂直绿化模式对生物气溶胶的影响——以浙江省临海市六角井未来社区环境模拟为例
摘要: 【目的】垂直绿化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但垂直绿化模式与生物气溶胶吸附效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规划者应采用模拟技术等手段对不同方案场景进行先期验证,以减...
13.[期刊]
基于小波变换的武汉市PM_(2.5)、PM_(10)与臭氧污染特征
摘要: 为验证城市空气污染物排放及协同控制后的周期性规律,利用小波变换对武汉市2013~2020年共计2421d的逐日PM_(2.5)、PM_(10)及臭氧浓度数据进...
14.[期刊]
摘要: 选取2015年和2019年不同代表年份,结合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天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晴天、多云、霾)下,气溶胶辐射效应对整层大气透过率和地表入射太...
15.[期刊]
摘要: 利用卡尔费休法可直接测定PM_(2.5)水分含量,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好.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城区站点2020年全年的PM_(2.5)分析,结果显示PM_(...
16.[期刊]
摘要: 本研究基于2018年和2019年秋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外场观测,应用热脱附-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FIGAERO-ToF-CIMS)获取了高时间分辨率(每...
17.[期刊]
摘要: 于夏末秋初在深圳市城市和郊区开展了大气OH自由基观测,结果显示OH自由基日间峰值平均浓度分别为6.0×10^(6)cm^(-3)和5.9×10^(6)cm^(...
18.[期刊]
摘要: 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深圳市道路环境空气中PM_(2.5)载带的15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进行时间分辨率为1h的全年在线观测.结果显示,深圳市道路环...
19.[期刊]
摘要: 利用武汉2020年7月(夏季)和10月(秋季)的在线观测数据,同时将颗粒物的光学参数和化学组分数据输入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源解析模型,对PM2.5消光系...
20.[期刊]
摘要: 采集了杭州市污染天和非污染天的PM_(2.5)样品,并进一步获取了PM_(2.5)中可溶铁(FeS)的浓度及%FeS.研究结果显示,采样期间气溶胶中总Fe(F...
1.[会议]
摘要: 对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期间青岛大气PM1及含碳组分进行连续监测,结合国控站点监测数据和气象条...
2.[会议]
摘要: 本研究以衡水武强县为选点,对2019年、2020年大气各污染物进行分析,着重对颗粒物化学组分进行在线监测.结合该县省空气站数据,对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进行分析....
3.[会议]
摘要: 为研究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选取2018-2020年颗粒物的在线数据、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监测的离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鹿泉区第一...
4.[会议]
摘要: 于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石家庄市区采集PM2.5样品,研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石家庄PM2.5中水溶性离子占...
5.[会议]
摘要: 本研究选取中原城市群中郑州市、安阳市和新乡市三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选取典型月份采集四季细颗粒物样品,研究多环芳烃的...
6.[会议]
开封市夏季交通干道PM2.5中多环芳烃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摘要: 为了解开封市夏季交通干道处PM2.5中多环芳烃的浓度特征、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状况,本文选定开封市郑开大道金明大道交界处作为采样点,采集2019年7、8两个月份...
7.[会议]
摘要: PM2.5污染是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康和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成为天津市健康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为尝试评估天津市PM2.5污染对社会资源和居民健康所造成...
8.[会议]
新乡市大气PM2.5的污染特性及其对人体血常规参数的影响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PM2.5迸行阶段性连续采样及对其中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迸行分析检测,探讨了各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同期结合人群体检数据,利用2017年大气污...
9.[会议]
摘要: PM2.5重污染通常归因于一次排放、二次转化、不利气象和区域传输四类影响因素,可凝结颗粒物(CPM)很少作为对象加入PM2.5重污染成因分析中.基于咸阳市的空...
10.[会议]
摘要: 灰霾(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天气灾害之一,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对霾的预报预警很有必要.FY-4A提供了丰富的监测数据,但是...
11.[会议]
基于Toeplitz逆协方差聚类的关中城市群PM2.5区域性污染特征分析
摘要: 区域性污染是空气污染的一种主要形式,准确识别区域性污染特征并划定边界对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Toeplitz逆协方...
12.[会议]
摘要: 在杭州市国家基准气候站,于2015.12~2016.11对大气PM2.5进行了采样并对二次化学组分进行分析.2016年杭州^平均质量浓度为59.0μg·m-3...
13.[会议]
北京PM2.5中NO3-的来源与形成途径:来自氮氧同位素的证据
摘要: 硝酸盐(NO3-)是二次无机气溶胶和PM2.5的关键组分.然而,不同来源的氮氧化物(NOx)对PM2.5中NO3-的来源贡献,OH·和O3途径对NO3-的形成...
14.[会议]
摘要: 近几年,大范围的PM2.5污染事件,特别是在灰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和人类健康等.PM2.5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
15.[会议]
摘要: 大气气溶胶在地球辐射平衡和影响公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测量得到气溶胶的复折射率对建立气溶胶辐射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颗粒偏振测量来快速...
16.[会议]
摘要: 农业源NH3排放对大气PM2.5和灰霾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索畜禽养殖场NH3排放对大气PM2.5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使用固定式NH3在线检测仪和大气...
17.[会议]
摘要: 2016年12月和2017年7月在太原市运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24小时PM2.5样品采集,进行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有机氮(W...
18.[会议]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以及AQI(空气质量指数)、ρ(PM2.5)、ρ(PM10)等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对2018年11月24-12...
19.[会议]
摘要: 2018年11月上旬成都市发布一次黄色预警,为了解该次预警期间污染的特征,利用在线监测数据,对2018年11月7日至13日成都市主干道的颗粒物浓度、气象要素、...
20.[会议]
摘要: 廊坊市农村居民做饭取暖,绝大多数已经用上了天然气.廊坊市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市农村已完成"煤替代"近百万户,基本实现市域散煤"清零",为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1.[学位]
摘要: 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在云滴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然而,由于缺乏C...
2.[学位]
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东部频繁发生的灰霾污染,特别是有利于灰霾天气发生的大气条件占优势的冬季,这对能见度和当地居民的健康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平衡环境保护和经...
3.[学位]
摘要: 黑碳(BC)能够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或通过沉降到地表雪改变冰雪反射率而导致北极气候变暖。然而目前研究对北极BC的来源、含量及其气候效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
4.[学位]
摘要: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群之一,珠三角积极探索了发展过程中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颗粒物污染治理的双赢模式,率先成为了我国成功实现环境-经济可...
5.[学位]
摘要: 黑碳气溶胶作为气溶胶中主要的吸光成分,可以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大气,根据IPCC2013年报告指出,黑碳是影响气候变暖的第三位因素,黑碳在大气中会不断老...
6.[学位]
摘要: 硝酸盐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组分,且其在PM2.5中的占比随着人为源NOx、NH3排放量的上升,SO2排放量的下降而逐渐上升。由于容易受到模型输入参数和模型...
7.[学位]
摘要: 黑碳由于强烈的吸光效应和显著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一直以来都是大气研究领域的热点。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黑碳排放量增加,关于大气黑碳监测和减排的关注度也在逐...
8.[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重视。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
9.[学位]
摘要: 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引起了越来越多公众关注,PM2.5作为诱发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已逐渐成为各城市首要污染物之一。四川地区是全国大气污染高发区...
10.[学位]
摘要: 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的环境细颗粒物(PM2.5)污染问题对城市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特别关注。当前关于污染物控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
11.[学位]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较快,然而长期粗放式的增长模式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投入要素浪费、经济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尤其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学者们...
12.[学位]
摘要: 近地面集聚大量的小粒子污染物后,易形成雾霾天气,降低空间能见度,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尤其是其中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能被直接吸入肺中,引发呼吸系统、哮喘、心...
13.[学位]
芜湖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摘要: 为研究芜湖市大气PM2.5中的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n-alkanes)的污染状况,采集芜湖市城区和郊区春、夏、秋、冬大气PM2.5样品共1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