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4篇,会议文献有93篇,学位文献有187篇等,基础理论的主要作者有金晶、丛德滋、于遵宏,基础理论的主要机构有上海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抚顺干馏技术是气体热载体工艺,热载体中含有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也含有水蒸气和少量气态汽油。升温热载体需要在加热炉内进行换热,根据加热炉内部结构不同分为两种方...
2.[期刊]
摘要: 采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对委内瑞拉减压渣油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其热解反应特性,并采用3种等转化率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EAM)求取减压渣...
3.[期刊]
摘要: 介绍了大型石化工程行业趋势和特点,提出了采购的管理的优化对策,主要论述了通过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签署长期供货协议和标准化产品化设计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介绍了通...
4.[期刊]
摘要: 考察减压干燥系统进料温度、操作压力、理论板数对柴油收率、柴油产品水含量、系统冷凝负荷、塔径的影响。进料温度和操作压力对设备投资和产品质量影响较大,设计时需综合...
5.[期刊]
摘要: 流态化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指固体颗粒被上升的气体或液体作用而处于悬浮状态,从而获得流体特性。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归纳发现,相较于传统流化...
6.[期刊]
摘要: 【目的】针对温室大棚土壤温度的监测受外部电源供电限制及其灵敏度低等问题,设计并制备具有可持续、高稳定性自供电和高灵敏度的土壤温度传感器。【方法】通过ANSYS...
7.[期刊]
摘要: 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各种催化氧化脱硫工艺的氧化剂和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评价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绿色燃料油的生产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完全满...
8.[期刊]
摘要: 目的:准确分析原油中碱性氮含量分布,可为原油加工提供更合理的方案。方法:建立了原油中碱性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讨论了方法检出限以及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对滴定过程及混...
9.[期刊]
摘要: 以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22个学科高被引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三所石油院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国际学科影响力、学科排名、论文方向构成及学...
10.[期刊]
摘要: CO2减排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化工产业的传统分离过程由于?效率过低,往往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及CO2排放.作为一种典型的、耦合分离与反应的过程强化...
11.[期刊]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过程是一个移动边界的Stefan相变问题.在单相连续水合物控制体的守恒积分热传导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尖锐移动边界的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控制体...
12.[期刊]
摘要: 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试验平台上,利用MDEA-PG、MDEA-PZ和MDEA-MEA三种混合胺吸收剂对模拟烟气进行脱碳处理,结果表明,三种混合胺吸...
13.[期刊]
摘要: 确定了空气与轻烃燃气的混合比,类比混合气体动力黏度计算法则,采用平方根规律法和REFPROP软件计算出不同混合比下混空轻烃燃气的动力黏度,得到混空轻烃燃气动力...
14.[期刊]
摘要: 提出以甲醇超临界流体用于TDI Char制备消解液体燃料的技术.研究了制备技术条件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120 min条件下,TDI...
15.[期刊]
摘要: 微波加热具有整体性、选择性和快速性的优势,含炭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波能力,成型褐煤有助于粉煤的高效清洁利用,为褐煤高效分级转化利用提供新途径.以褐煤为原料采用冷压...
16.[期刊]
摘要: 为科学客观地对跨海大桥特殊路段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保障能力进行评估,量化评估指标和评估模型,提出了事故应急防控、事故诱因分析、应急处置救援、应急组织管理四...
17.[期刊]
摘要: 选择3种分散剂甲醇(M)、丙酮(A)和四氢呋喃(T),以及3种分散剂分别与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 4)组成的混合溶剂甲醇/...
18.[期刊]
摘要: 采用TG-FTIR对长庆减压渣油(CQVR)和秦皇岛减压渣油(QHDVR)的热解行为及几种典型热解产物(CO2、CO、甲烷、乙烯、C2+脂肪烃和轻芳烃)的释放...
19.[期刊]
摘要: 飞行器速度的提高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此,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意义。吸热型碳氢燃料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提供了重要保障。主要介绍了...
20.[期刊]
摘要: 为餐厨垃圾衍生物(RDF)热解工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采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不同温度(T)、气化比(ER)等因素对RDF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T=80...
1.[会议]
摘要: 石油、煤等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源资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可用资源量的减少,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显得十分重要.从分水...
2.[会议]
O2/H2O氛围甲烷燃烧碳烟生成特性与置换天然气水合物联产方案
摘要: O2/H2O(oxy-steam)燃烧技术作为下一代颇具潜力的新型富氧燃烧技术,了解其污染物炭黑的生成状况及规律是发展并应用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2D扩散...
3.[会议]
摘要: 实际燃料(柴油、汽油)都是包含上百种烃类的混合物,其蒸发特性不能被单一物质所正确描述,因此准确描述混合物中关键组分的蒸发率对提高多维数值模拟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4.[会议]
摘要: 高速气流中,燃料横向喷射雾化是许多发动机的主要喷射雾化方式.为克服现有数值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离散颗粒流体动力学方法,结合传统的有限体积法,构建考虑液滴碰...
5.[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层级扩展法构建了一个包含111种组分和542个反应的正庚烷-丁基苯-PAH柴油多组分替代模型.首先通过基于误差传递的直接关系图法、敏感性分析和生成速率...
6.[会议]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分析得到的官能基团信息来构建替代燃料模型的新方法.根据核磁共振的光谱信息,定义了五种基本的官能基团:烷烃CH3,CH2,环CH-CH2基...
7.[会议]
摘要: 采用G3(MP2,CC)方法计算了添加C2H2、C2H3和C4H4使苯基(C6H5)生长到萘(C10H8)的详细PAH生长路径(在文中分别为C2H2-路径、C...
8.[会议]
摘要: 通过对玉米秸秆进行变速及匀速热解试验,并对不同热解形式下的焦炭、生物油及热解气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设置为减速升温热...
9.[会议]
摘要: 为了研究燃料的临界自然温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定容燃烧弹,选用自燃温度差异性较大的四种燃料:正庚烷、甲醇、乙醇和正丁醇作为研究对象,在当量比0.2-2.0的...
10.[会议]
摘要: 利用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自燃温度实验数据搭建的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自燃极限.该模型以正庚烷掺混比、当量比和进气压力为输入,自燃温度为输出,隐...
11.[会议]
摘要: 提出了一种经济可行的CO2封存利用的工业方法;该技术不仅能够封存CO2,而且使CO2得到增值,形成CO2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化石能源转变为二氧化碳直接封存...
12.[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天然气燃烧基理,研究了天然气碳含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从天然气消费量计算碳排放量方法,并评定其不确定度.最后以示例阐明了碳含量计算、排放量计算和不确定度评...
13.[会议]
摘要: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燃料油中硫元素含量.采用吸附精制和添加稳定剂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品进行稳定化预处理,对样品的消解方法,仪器...
14.[会议]
摘要: 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主要能源的来源,然而其带来的环境危害例如全球变暖、酸雨等问题促使人们不断地努力减少碳排,应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就是应用较早的可再生能源...
15.[会议]
摘要: 小麦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广泛种植,秸秆的储存占用大量场而以直接焚烧式处理小麦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引起雾霾并浪费量能源.尽管有还田等多种利用方式,但每年仍有约50%...
16.[会议]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不同条件下储藏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和醛、酮释放行为
摘要: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储藏过程中的自发热和有害气体释放,使安全储藏成为生物质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考察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不同储藏条件(温度、相对湿度)下物理性质...
17.[会议]
摘要: 2,5-二甲基呋喃(DMF25)作为新型生物质燃料,可以与柴油掺混燃烧以降低碳烟.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滞燃期敏感性因子的简化机理优化方法,构建了包括139...
18.[会议]
摘要: 目前的碳烟生长机理对于萘、菲、芘等大分子PAHs的预测存在较大偏差,实验中发现奇数碳物质对PAHs的生成浓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发展涵盖有C1、C3、C5奇数碳...
19.[会议]
摘要: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很大部分的化学可用能损失,而如果在缸外将燃料进行预处理,将其变为多种小分子的混合重整分子,可以进一步降低燃烧过程损失.并且,重整后的分子...
20.[会议]
摘要: 丁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含氧燃料,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研究.本文利用定容燃烧弹和纹影仪,全面研究了不同氧浓度(9%,15%和21%),不同环境温度(800K,1000...
1.[学位]
摘要: 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石油为代表的液体燃料仍将在能源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燃烧与声音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而超声波的引入有望拓展既有助燃及燃烧调...
2.[学位]
摘要: 生物质气化是在气化炉内通过高温热解方式将生物质转变为可燃气体的工艺,是一种清洁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技术。生物质气化过程比较复杂,影响气化效果的工艺因素众多。...
3.[学位]
摘要: 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能源储备的日益枯竭,导致全球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生物油作为可再生液体燃料,用于替代化石燃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
4.[学位]
摘要: 以5-羟甲基糠醛(HMF)和糠醛(FF)为代表的呋喃类化合物被列为可从生物质资源制取的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其分别可由六碳糖和五碳糖碳水化合物制得。通过HMF和...
5.[学位]
摘要: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被视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之一,并可通过醇类、生物质以及纤维素等可再生原料制取。其中,生物质来源广泛、廉价易得,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然而,...
6.[学位]
摘要: 生物质资源是最有前景部分代替化石燃料的一种能源,因为它是除石油、煤、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并且清洁可再生。煤单独气化是有一些劣势的,而两者共气化则可以克服。...
7.[学位]
摘要: 二甲醚(DME)具有高的十六烷值和低的点火温度,燃烧性能良好,可作为压燃式发动机清洁替代燃料实现低NOx、无烟燃烧,减少燃料消耗和噪声废气排放,已成为当今世界...
8.[学位]
摘要: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是低阶煤占比较大且利用困难。生物质能作为第四大能源,因其可再生,利用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少,呈碳中性,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9.[学位]
改性CaSO4/膨润土载氧体煤直接化学链燃烧中PAHs的生成研究
摘要: 为了控制煤直接化学链燃烧(CLC)中多环芳烃(PAHs)的产生,抑制载氧体表面积碳现象的出现,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三种载氧体即CaSO4/膨润土载氧体、CaS...
10.[学位]
摘要: 木质素作为一种储备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能源,具有替代化石燃料生产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潜力。加氢脱氧(HDO)是一种有效的木质素降解手段,通常是在催化剂的作用...
11.[学位]
摘要: 合成气是一种富氢燃料,作为煤气化技术的产物,主要是由H2、CO组成,还包含N2、CO2、H2O、CH4以及其他高阶碳氢化合物,它的具体成分取决于燃料来源和合成...
12.[学位]
摘要: 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因其在燃烧过程中低污染、碳中和等天然优势被一致认为是最理想的替代燃料。而直接液化是制备液体生物燃料最主要的技术之一,不仅避免了高能耗的...
13.[学位]
摘要: 石化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开始寻求原料替代来开发生物质清洁燃料和化学品。然而,生物质自身结构稳定,很难有效地被降解和利用,因此,以生物质为原料,工程...
14.[学位]
摘要: 生物柴油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等优势,生物柴油的大量制备导致其副产物甘油大多被浪费,甘油重整制氢为甘油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为了能够提高甘油利用率和氢气产率,重...
15.[学位]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能源耗竭及化石燃料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国家的发展。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16.[学位]
摘要: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急剧减少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解决能源环境危机的重要突破口。微藻生物质作为第三代生物质能源,源于其光合效率高、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