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语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3篇等,赫哲语的主要作者有金莉娜、吴宝柱、于晓飞,赫哲语的主要机构有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研究室主任何学娟(何日莫奇)副研究员的专著《濒危的赫哲语》于2005年4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期刊]
摘要: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10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的赫哲族人口为4640人,其中有3910人居住在黑龙江省,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8...
3.[期刊]
摘要: 满语是一种濒临消亡的语言,曾在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对这种语言的记录、保存和研究具有抢救人类濒危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占有客观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
4.[期刊]
摘要: 赫哲语已属濒危语种,但是,对其濒危的原因、途径、过程很少有文涉及.对濒危语言的研究,首先要明晰语言使用者和语言本身.在对赫哲语的研究过程中,赫哲人生活的地域、...
5.[期刊]
摘要: 满语和赫哲语同属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与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它们的来源、亲属关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的...
6.[期刊]
摘要: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我国赫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通过对街津口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构成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赫哲语作为独立的语言曾...
7.[期刊]
摘要: 赫哲语中存在着表示动作持续的v+-m biren和表示状态持续的v+-re biren两种形式,其各自有不同的搭配关系.
8.[期刊]
摘要: 那乃语和赫哲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虽然使用这两种语言的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已分离半个世纪,但其语言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分化,差别非常小.通过对那乃语和赫哲语...
9.[期刊]
摘要: 对赫哲语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将赫哲语研究过程分为初探、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对跨境濒危语言赫哲语的研究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进行整理综述,并探究赫哲语研究的相关...
10.[期刊]
摘要: 本文对濒危语言赫哲语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赫哲语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赫哲语的保存有所帮助.
11.[期刊]
摘要: 赫哲语名词的钝音加se/te词尾一般对应着满文以钝音起首的一些词尾和蒙古文的-su,是二者的组合.这反映了钝辅音和s曾经作为一个整体活跃在东北地区的各种语言中...
12.[期刊]
摘要: 本文以中国7部赫哲语研究专著为例,探讨中国赫哲语研究的现状。首先,分析了三个不同时期赫哲语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其次,从语料标注、长篇语料搜集、语言学术语、语言学...
13.[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赫哲语的现状,探讨了赫哲语的濒危过程,分析其语言变迁的历史、文字、文化、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濒危语言实施必要的保护和抢救措施,以...
14.[期刊]
摘要: 在总结我国赫哲语语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学者对赫哲语语音系统、音节结构、重音、元音和谐等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指出了在我国赫哲语语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局限...
15.[期刊]
摘要: 赫哲语已经极度濒危,较好地掌握赫哲语的人数已不足20人.在近80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历史、文化、人口、教育、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原因,赫哲语在使用人数、使用...
16.[期刊]
摘要: 通过对当前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现状的考察论述,进一步探讨了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原因,并在阐述了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必要性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
17.[期刊]
摘要: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50年代以来,赫哲语的使用功能每况愈下,目前不仅使用赫哲语的人数已十分有限,而且其使用范围也非常狭窄.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有:...
18.[期刊]
赫哲族“伊玛堪”语篇的萨满词语文化简析--以《希尔达鲁莫日根》为蓝本
摘要: 赫哲语已经是极度濒危语言。《希尔达鲁莫日根》是赫哲族“伊玛堪”经典口传语篇,用赫哲语叙事。本文通过分析口传语篇中保留的萨满神、萨满神具、多神信仰、萨满仪式方面...
19.[期刊]
摘要: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语言活力评估指标体系来衡量,黑龙江街津口赫哲语在代际语言传承、语言使用者的绝对人数、语言使用者的相对人数、语言使用域的走向、语言对新语域和...
20.[期刊]
摘要: 应该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80年代,汉语已经逐渐取代赫哲语成为赫哲人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语。即便是伊玛堪的演唱也被汉语所代替并逐渐在赫哲人的生活中消失。赫哲人为...
1.[会议]
摘要: 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满语、赫哲语在与汉语等相关语言的接触中,产生影响、吸收、融合、转用等现象.满语、赫哲语的使用由于生...
2.[会议]
摘要: 赫哲族先民自古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肃慎、揖娄、勿吉、黑水棘褐、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均与赫哲族先世有历史渊源关系;辽代的五国部,金代的胡...
1.[学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anai/Hezhen Cognates in China and Russia
摘要: The problems of the Nanai language attracts not only linguists' attention, but ...
2.[学位]
摘要: 关注民族语言、保持民族语言多样性已成为一个共性话题,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而世界范围内的少数民族语言正面临濒危的危险,赫哲语正是我国濒危语言之一,从而如何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