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二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1096篇,会议文献有1509篇,学位文献有11146篇等,外交、国际关系的主要作者有江泽民、张力、朱锋,外交、国际关系的主要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卡塔尔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曾经是一个经济窘困、国民生活水平低下,以牧业、渔业和采珠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然而,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卡塔尔就从一个经...
2.[期刊]
美国智库的南海研究及政策影响评估——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为例
摘要: 美国智库间接影响美国的南海政策。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长期关注南海问题,产出了大量研究成果,对美国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该中心200...
3.[期刊]
摘要: [研究目的]全面研究美国智库对东北亚海洋安全治理问题的认知,有助于中国把握美方当前战略评判与未来决策走向并制定应对策略。[研究方法]通过选取并分析美国智库多份...
4.[期刊]
摘要: 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在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作用下,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集聚,形成文化洪炉效应,表现为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审...
5.[期刊]
摘要: 为了维护霸权地位并延缓自身衰落,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和“安全威胁”,推行所谓“全政府”和“综合威慑”的对华战略。准确认识美国的对华错误认知,需要把握其哲...
6.[期刊]
摘要: 当前,民粹主义的兴起对代议制民主形成了较大冲击,是欧美国家民主政治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代表性断裂是政治代表体制与民众之间出现的政治裂隙与信任危机,体现了公共政...
7.[期刊]
摘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格局的大变化。西方主导的霸权、垄断、国际格局受到非西方国家强烈抵制,西方话语体系在全球遭到前所未有的批评。新...
8.[期刊]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环境治理碎片化...
9.[期刊]
摘要: 粮食安全是联合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联合国在成立初期就重点关注的议题。联合国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遵循粮食权、粮食主权和发展观等三大理念。其中粮食权突显了联...
10.[期刊]
摘要: 冷战结束后,在自由和平理论指导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稳定行动介入冲突后国家的国家建构,推动西方式民主政权改造。在二十多年中,从波黑的战后重建到阿富汗战...
11.[期刊]
摘要: 俄乌冲突的爆发对欧洲的安全格局造成了极大冲击,作为欧盟重要支柱的德国曾成功化解了2014年第一次乌克兰危机,因此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也被期待可以再次发挥领导作用。...
12.[期刊]
摘要: 联合国是维和行动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主导的联合国维和的目标由维护和平逐渐转变为战后重建,并开始承担复杂的国家建构任务。一方面,维和给目标国...
13.[期刊]
摘要: 当今世界,全球化出现了由经济全球化转向安全全球化的趋势,并存在进一步向“全球安全困境”坍缩的迹象。一些国家的政策开始由倾向于通过经济全球化带动增长,转向更多考...
14.[期刊]
摘要: 军队是国家权力的关键指标,也是绝大多数主权国家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在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世界上仍存在少数主动废除军队的国家。引人关注...
15.[期刊]
摘要: 科技的竞争与合作日益成为国家间互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被视为影响国家实力对比、安全环境和对外行为的重要变量。大国对促进科技发展和保持科技优势的追求,促使科技要素...
16.[期刊]
摘要: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具体化,是运用中国智慧为人类自救于危难、发展于和平、成就于安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安全观是安全的一种理论化...
17.[期刊]
摘要: 国家安全学的创建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提供了整合与成长的契机。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基于安全目的而诞生,却因其核心功能可以与既有安全体系内的诸多环节建立深度链接,从而获...
1.[会议]
摘要: 本文研究中日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日本并非南海沿岸国家,作为一个区域外国家,何以与中国在南海问题发生矛盾?本文通过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流派中的海权论等理论工具...
2.[会议]
摘要: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其涉及范围逐步向非洲大陆扩展.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最终确定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穿越非洲大陆.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有必要...
3.[会议]
摘要: 纵观世界历史,国际海洋政治大致经历了:权力政治至上;权力与利益政治均衡分布;权力、利益和责任政治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在技术进步和国际政治文化变迁两大因素的作用下...
4.[会议]
摘要: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到访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双方政治互信...
5.[会议]
摘要: 滇越铁路是20世纪初法国殖民者主导修筑的一条国际铁路,从越南海防直通中国昆明,全长854千米,其中中国段从河口抵昆明为465千米,通称滇越铁路滇段,简称滇段,...
6.[会议]
广西对越民间外交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东兴京族翻译官的个案研究
摘要: 广西与越南一衣带水,双边往来十分频繁。广西对越民间外交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指导之下,广西与越南的民间外交活动将进一步拓展...
7.[会议]
摘要: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摘录讲话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话语,助您理解总书记的深邃思考.我国对...
8.[会议]
摘要: 伟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灯塔的领航.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重要讲话,准确把握中国和世...
9.[会议]
摘要: 政党政治不仅是当代国家政治的主要存在方式,而且也是国际政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政党政治建设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政党间国际合作交流历来就是一种重要途径,在国际政...
10.[会议]
摘要: 八年的大会观察员实践既满足了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愿望,也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表面上是双方和解的结果,实际上,台湾地区的实践隐藏着危机,大陆方面的监管并...
11.[会议]
摘要: 无论是从清政府官方文书记录,还是日本外交策略的角度,抑或是从英国的调停给清政府造成的影响看来,清政府都没有表现出让渡琉球的意图。况且从整个事件以及后续发生的甲...
12.[会议]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网络治理.网络技术的发明应用过程深刻改造人类世界,同时存在一个现实空...
13.[会议]
摘要: 本文从"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及其非传统安全风险角度透视特定地区海外安全保护及安全治理对策,探索海外安全保护的规律.海外安全保护问题是涉及国际警务、海外私营保护...
14.[会议]
摘要: 我们看到国际政治在最近这几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也正在非常显著地影响着整个欧亚地区的局势,传统的国际秩序在一些大国的野心影响下正在发生非常重要的变化...
15.[会议]
摘要: 很显然,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过渡时期,我们看到人类的基础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国家治理体系也在发生改变,我们正在进入后工业时代.同时我们还看到...
16.[会议]
摘要: 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做好国内事情的同时,还必须下大力气搞好国际上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也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
17.[会议]
摘要: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是着眼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所做出的重大部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军民融合的典范,是基于"一带一路...
18.[会议]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创造了两个第一: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越洲际的大合作倡议,它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提出如此宏大的倡议.所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必然会给国际社会...
19.[会议]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来说,有可能成为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外交决策之一,甚至可以比肩1978年的改革开放.1978年的改革开放主要是影响中国本身,而"一带一...
20.[会议]
摘要: 贫困、战乱……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金融危机、贸易保护、环境污染……强权政治、冷战思维……世界怎么了?怎么办?面对世界之问,习近平是如何思考的?他提出的"中国...
1.[学位]
摘要: 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越发密切。在近二十年间,双方推进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在外交和安全领域,中国争取南太平洋岛国的外交承认,与南太平洋岛国...
2.[学位]
摘要: 本文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宏观社会变迁、行为体之间的循环互构与组织内部的动员策略共同影响着庇护运动的兴起、发展或式微。 198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人士发起庇护运...
3.[学位]
摘要: 本文从中菲关系的视角切入,探析中菲政府如何以及为何发现与重构“苏禄王遗存”在双边关系中的价值,使用层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来阐述这一“前因后果”。论...
4.[学位]
摘要: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非洲,首次提出“正确义利观”的价值理念,即在对外交往中应该坚持以义为先、义利兼顾、互利共赢的原则。此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学位]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西方阵营尖锐对峙,新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封锁”政策,新中国在外交上陷于孤立,亟需通过民间外交这一特殊的...
6.[学位]
摘要: 在传达国家立场的政治语篇中,国家领导人的国际话语对推进“一带一路”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塑造和增强国家形象的重要方法,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等方面发...
7.[学位]
摘要: 伊斯兰恐惧症问题是西方非穆斯林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及之后伊斯兰极端恐怖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使得整个西方社会人心不断笼罩在穆斯林的恐惧之...
8.[学位]
摘要: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国际格局使得各国联系更为紧密,彼此合作、共同发展的可能已大大增强。同时,诸多世界性难题对人类现存际遇...
9.[学位]
摘要: 如何维持美国相对衰落的霸权已经成为美国战略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特朗普给出的方案是“美国优先”。但是带有特朗普个人色彩的“美国优先”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挑战了美国诸...
10.[学位]
摘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南部非洲的南罗得西亚问题既是一个“去殖民化”问题,又是一个涉及种族隔离的问题。自1965年南罗得西亚宣布独立后,南罗得西亚民族解放运动即...
11.[学位]
摘要: 自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美苏冷战由“相对缓和”进入到“暖战”对抗升级的新阶段。1981年1月20日,罗纳德·里根就任美国第40届总统。里根在第一任期内...
12.[学位]
摘要: 1958年1月,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NSC5801/1号文件,将支持伊拉克哈希姆王朝等阿拉伯亲西方保守政权确立为限制纳赛尔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13.[学位]
摘要: 从当前恐怖主义态势来看,恐怖袭击目标逐渐转向平民、商业设施等软目标;恐怖活动趋于“全球化”、“分散化”;“独狼式”、“自杀式”袭击方式,逐渐成为恐怖活动的重要...
14.[学位]
摘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审时度势,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数次外交场合中,发表一百余篇讲话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