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生理学与防护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593篇,会议文献有327篇,学位文献有270篇等,航空航天生理学与防护的主要作者有孙喜庆、沈羡云、张立藩,航空航天生理学与防护的主要机构有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及三七皂苷R1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ate acid B,Sal B)、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及三七皂苷R1(notogin...
2.[期刊]
摘要: 开展飞行员头盔夜视镜系统的高速气流吹袭试验,研究其气动特性和作用在人体颈椎上的力,评价其对弹射救生安全性的影响,为头盔夜视镜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采用高速...
3.[期刊]
α-细辛醚通过调控NLRP3通路保护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BV2细胞的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α-细辛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α-细辛醚预处理BV2细胞,建立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CCK-8...
4.[期刊]
摘要: 飞行错觉是空间定向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引起严重飞行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前庭性错觉在飞行员飞行错觉中占比最大,总发生率最高。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2种前庭...
5.[期刊]
摘要: 长期失重环境会对人体多个生理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体育运动锻炼是目前失重生理效应防护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国际空间站采用的中低强度运动锻炼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
6.[期刊]
摘要: 未来太空基地将采用高等植物和物化再生生保技术相结合的受控生态系统消除其内部产生的各种废气,主要废气来自于电解水供氧的副产物氢气和乘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综述第二代...
7.[期刊]
摘要: 适体性是舱外航天服工效保障能力的基本要求。为确保出舱活动任务的顺利实施,开展了飞天舱外航天服适体性设计实践。根据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结构构形,确定适体性设计原则,...
8.[期刊]
摘要: 航天飞行期间,航天员骨骼肌特别是抗重力肌肉将出现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持续下降。综述了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防护作用,对近年来应用蛋白质、氨基酸类补充...
9.[期刊]
摘要: 航天服是载人航天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为人体建立起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具备生命保障与作业保障等功能。基于未来载人航天任务需求,采用系统设计思想,分析明确了航天服针...
10.[期刊]
摘要: 舱外航天服自动温控技术能为航天员节省因频繁调节温控手柄而消耗的体力和精力,从而提高舱外工作效率。简述了舱外服自动温控系统的构成,综述了人体热调节模型和代谢率模...
11.[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Gz暴露诱发家兔颈部肌肉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家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z暴露组、+Gz暴露+颈部负重组、+Gz暴露+颈部负重+固定组,每组...
12.[期刊]
摘要: 探讨飞行学员在不同转速、不同头动状态下反旋转错觉的心率变异性的特征。通过飞行学员前庭功能训练实验模拟飞行学员在60°/s、90°/s和120°/s三种转速下的...
13.[期刊]
摘要: 目的评估高过载暴露对人体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时测量8名青年男性在+1 Gz对照和持续性+3 Gz暴露期间的肺部电阻抗数据,并对比分析两种载荷下区域性肺功能...
14.[期刊]
模拟失重下EphrinB2/EphB4通路在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究模拟失重下EphrinB2/EphB4通路对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探索失重环境下航天员心血管功能失调的机制提供思路。方法利用...
15.[期刊]
摘要: 载人航天飞行必须应对失重暴露可能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生理影响,运动锻炼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失重对抗策略。但传统的运动锻炼方案耗时大,且对运动器械的硬件要求高。血流限制...
16.[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15 Gz重复暴露7 d对C57BL/6小鼠脾脏以及外周血CD4+T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物离心机构建+15 G...
17.[期刊]
间断短时供氧的时长与高度对其防护低压低氧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的影响
摘要: 目的比较间断短时供氧防护方法在不同供氧时长与生理等效高度等情况下对慢性低压缺氧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防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
18.[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高正加速度(+Gz)重复暴露状态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转录组的变化,并初步探讨+Gz重复暴露对小鼠BMSC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
19.[期刊]
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外泌体转运miR-223-3p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模拟失重下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外泌体转运miR-223-3p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失重性骨质丢失的防治寻求干预靶点。方法利用2D回转器对小鼠微血管内皮...
20.[期刊]
摘要: 目的采用经典心理旋转范式对飞行员在低氧状态与正常氧状态下的脑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测量,以此考察低氧状态对飞行员在视觉空间操控过程中脑活动的影响,提取对低氧状态敏感...
1.[会议]
外周血淋巴细胞γ-H2AX的RL/G值分析——一种新的用于辐射损伤快速分类诊断和剂量估算的方法
摘要: 在应对大规模的辐射事故过程中,对需要医学处理的受照人进行分类诊断和快速剂量估算,是核事故医学救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分析的新的方法一即...
2.[会议]
摘要: 目的:对国内飞机客舱环境参数进行抽样监测评估.rn 方法:抽样监测不同机型飞机(共26架次)客舱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照度、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中长期空间飞行(30天以上)后飞船应急返回对机体超重耐力的影响及防护技术,为制定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飞行后飞船应急返回超重医学要求,研制航天防护装备提供...
4.[会议]
摘要: 载人航天50多年的历史表明,加深对失重生理效应的理解认知是航天医学的核心内容,提高失重生理效应对抗防护能力是航天医学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人体对特殊环境、极端环...
5.[会议]
摘要: 长期失重可以引起人体多个生理系统发生明显改变,这些变化主要有心血管功能失调、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抗失重对航天员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障...
6.[会议]
摘要: 随着人类对太空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航天员需要在多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下携带大量设备和标本进行更长时间、更大范围、更复杂的舱外作业.当前航天员舱外作业普遍感到行动受...
7.[会议]
摘要: 中长期空间飞行过程中,微重力诱导的骨质流失是威胁航天员健康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成骨细胞作为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其形态、结构及成骨活性在微重力环境下将发生改变...
8.[会议]
摘要: 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即当外界压力下降过快时,患者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
9.[会议]
摘要: 2018年5月14日早,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瞬间失压.减压高度在9800米,空中停...
10.[会议]
摘要: 深空探测中如何在辐射暴露早期用快速、简便的方法进行辐射损伤及风险评估问题,对传统的辐射剂量计提出巨大的挑战.循环血microRNA(miRNA)具有很好的特异...
11.[会议]
摘要: 随着电离辐射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频繁,如何正确安全的使用这项技术,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医疗领域新型兴起的辐射技术和非放射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加入,给...
12.[会议]
摘要: 本文以航天远洋测控试验环境为例,对某型测控船舱室内环境中的TVOC,电磁辐射、噪声进行现场监测,结合航天远洋测控人员的体检数据,对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评估...
13.[会议]
摘要: 造模14d后,尾平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孤养组.尾吊组大鼠从d7开始,体重持续比对照组和孤养组低,并于d14与尾平组形成显著性差异.在空场实验中,与对照组和孤养组...
14.[会议]
摘要: 本文指出了加强航空噪声医学防护的重要作用,介绍了航空噪声医学防护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阐述了航空噪声医学防护的主要进展情况和具体应用情况.
15.[会议]
摘要: 人体中微生态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代谢发挥重要作用,飞行人员是一种特殊职业人群,其肠道微生态特点较一般人群有一定差别,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理论和技...
16.[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期间人体肠道益生菌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通过平板可培养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和Ion Torrent基因组测序技术平台等.结果:...
17.[会议]
摘要: 鉴于肠道微生物群变化、在轨期间应用抗生素以及空间细菌毒性增加和对抗生素耐药所致的免疫系统可能的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对航天员健康状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这个观点,...
18.[会议]
摘要: CO2吸附技术是载人航天中重要的生命保障技术.介绍了常见的密闭空间CO2吸附技术,并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吸附技术的研究方向.首先介绍了五种常见的CO2吸附方式,...
19.[会议]
PPARPPAR γ通路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路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通过调节PPAR信号通路开闭...
20.[会议]
模拟失重状态下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与降钙素的干预
摘要: 目的:观察降钙素和体外模拟失重状态对成骨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酶消化法提取新生SD大鼠颅骨的成骨细胞,凝胶化形成成骨细胞海...
1.[学位]
不同介入放射条件下铅眼镜和铅面罩对医生眼晶状体防护效果的蒙特卡洛模拟比较
摘要: 目的: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手术是目前主流的介入治疗手术。经常从事TAC...
2.[学位]
摘要: 目的: 调查某部飞行人员饮食营养现状,研究“治未病”思想在某部飞行人员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某部飞行人员的饮食健康提出科学的建议。 方法: 本研究...
3.[学位]
摘要: 长期空间飞行过程中,由于重力的消失迫使机体的多种组织和器官去适应新的微重力环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称之为“空间适应综合症”。这些航天医学问题已成为人...
4.[学位]
摘要:
背景/目的:
构建IL-37b真核表达载体,利用细胞回转培养系统模拟失重,探讨IL-37对模拟失重下LPS诱导炎症反应的防护作用。
方法:...
5.[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监测宇航员的生理状态的需求不断凸显。本课题以心冲击信号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可穿戴多生理采集系统,同时采集心冲击信号、心电信号和...
6.[学位]
力学载荷与CKIP-1基因缺失对抗微重力下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摘要: 背景:骨质疏松症(OP,osteoporosis)主要是因为骨重塑过程平衡被打破,骨形成与骨吸收过程中后者占主导地位,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折概率增大...
7.[学位]
摘要:
【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肌重塑在心脏从代偿阶段向失代偿阶段即心力...
8.[学位]
miRNA-103/CaV1.2信号通路对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血管似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
摘要:
研究背景:
航天飞行后航天员通常发生心血管功能的失调,表现为重返地面后的立位耐立不良和运动能力的下降,严重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航天飞行引起...
9.[学位]
RhoA/BKCa-ROCK通路在模拟失重大鼠动脉重建中的作用
摘要: 航天失重可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飞行后心血管失调(postflight 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PFCD)现象,主要表现为飞行后立位...
10.[学位]
摘要: 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失重可导致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表现为航天员返回时运动能力下降、立位耐力不良,并有突发晕厥的可能。失重的不良生理效应会对航天员的健康构成威...
11.[学位]
摘要:
研究背景:
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军事航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噪声暴露可导致听力及非听力性损伤,如睡眠障...
12.[学位]
模拟失重通过miR-132-3p/FoxO3a/ROS通路促进MC3T3-E1前成骨细胞凋亡的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
随着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的陆续发射,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逐渐向中长期航天飞行迈进。中长期航天飞行时,失重以及辐射等特殊环境因素对航天员所带来的...
13.[学位]
摘要: 高空缺氧(altitude hypoxia)是飞行人员/高空作业者最常遇见的危险因素之一,缺氧防护对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人体暴露于高空缺氧环境中...
14.[学位]
摘要:
研究背景:
失重导致的心血管功能失调是长期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面临的健康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降低和运动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晕厥,严重危害航天...
15.[学位]
摘要:
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逐步深入,宇航员长时间的太空飞行所造成的骨质丧失日益加重;同时,这也是限制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主要医学问题之一。目前,已...
16.[学位]
摘要: 在正常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经常会处于轻度失重状态。相对重度失重引起的眩晕及红视等问题,轻度失重问题长期被忽视。当人处于失重状态时,因为流体静水压差消失血流向头部...
17.[学位]
摘要: 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是溶解了氢分子(Hydrogen,H2)的水溶液。近年来,研究发现富氢水(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性,能有效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