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423篇,会议文献有229篇,学位文献有899篇等,动物生态学的主要作者有胡锦矗、刘振生、滕丽微,动物生态学的主要机构有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活动改变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动物行为节律研究是了解其活动特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重要内容。因此,于2017年3月—201...
2.[期刊]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对水环境的响应
摘要: 2016—2019年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同时对水质指标进行了年度监测。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51种,隶属于9...
3.[期刊]
摘要: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为中国特有虎亚种,近40年在野外未见踪迹,亟待实施野外放归和野生种群重建生态工程。应用种群生存力分...
4.[期刊]
摘要: 蛇在野外广泛分布,不同种类的蛇具有不同的特性,实现蛇的准确识别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全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在蛇类图像上的识别效果,以中国...
5.[期刊]
摘要: 利用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获红外相机数据,分析水鹿(Rusa unicolor)与其所生活的地栖动物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态学关系...
6.[期刊]
摘要: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呈斑块状分布在长江干流,对栖息地有明确的选择性。流态是栖息地水文环境的核心内容。为研究长江江...
7.[期刊]
摘要: 为了揭示影响原鸡海南亚种(Gallus gallus jabouillei)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在2020年和2021年2个繁殖期内,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
8.[期刊]
摘要: 人虎冲突是全球野生虎(Panthera tigris)保护和种群恢复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人虎冲突的分布特征是开展冲突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珲春地区是东北虎...
9.[期刊]
摘要: 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广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且十分常见,但对其食性与生态研究却罕有报道,为进一步开展其觅食生态学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测...
10.[期刊]
摘要: 发情期的雄性麋鹿根据序位分为群主、挑战者和单身汉3个等级,序位变化是雄性麋鹿应对环境压力的直观体现。本文利用胆量和侵犯2个行为指标在麋鹿生活史不同阶段的耦合强...
11.[期刊]
摘要: 对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大龙潭分布区1个群体(38~78只)进行持续10年的跟踪观察,在人为识别的基础上对雄性个体社...
12.[期刊]
摘要: 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利用样点法对连云港市大圣湖非繁殖期水鸟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研究。非繁殖期大圣湖共记录到水鸟14种9088只,隶属3目3科,...
13.[期刊]
摘要: 通过采集神农架野外录音数据,使用声景功率值及声音相异性指数等相关方法,分析试验区的声景主要构成及声音来源,探究植被类型及周边环境对声景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
14.[期刊]
摘要: 菜子湖线是引江济淮工程双线引江布局的主力线路,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和维护工程效益意义重大。分析菜子湖候鸟越冬期适应性水位下重要水鸟种群数量、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群...
15.[期刊]
摘要: 赤腹松鼠对森林存在潜在危害,为了探究云南紫溪山赤腹松鼠巢址选择特征,并为该物种的危害防治提供参考,于2020年冬季采用样线法与样方法对云南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6.[期刊]
摘要: 研究鱼类的种群生态学,破解其数量特征、生境利用、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等种群属性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天然渔业资源的基础.耳石微化学分析是破解鱼类的种群生态学难题的新颖...
17.[期刊]
广州南沙湿地公园鸟类2014—2018年际动态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摘要: 为了解广州南沙湿地鸟类迁徙规律,揭示鸟类整体迁徙动态变化,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在每月下旬日落前3 h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南沙湿地公园鸟类群...
18.[期刊]
云南不同地区大绒鼠种群的表型性状差异与分子遗传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 为探究云南不同地区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的表型性状差异(PST)和分子遗传差异(FST),本研究采集了云南省5个不同地区(德钦、香格里拉、...
19.[期刊]
摘要: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被认为是最好的生物指示物种。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
20.[期刊]
摘要: 为探究胡兀鹫肠道菌群多样性,本研究利用5种培养基进行胡兀鹫肠道菌分离、培养、鉴定、耐药性试验及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7株肠道菌,隶属于2门8属12种;...
1.[会议]
摘要: 江西贵溪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主要动物有137科1932种,其中哺乳类19科50种、鸟类49科207种、爬行类10科56种、两栖类7科33种、鱼类9科1...
2.[会议]
摘要: 临海浙江翼龙、长尾雁荡鸟为翼龙类和鸟类新的属种,化石赋存于浙江东部晚白垩世形成的小雄盆地地层中.通过对化石骨骼结构及生态习性分析,结合地质背景、古地理、古生态...
3.[会议]
摘要: 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多样性(animal diversity)的存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大意义.西南地区是中国动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民族...
4.[会议]
摘要: 2008年1月、6月和2015年8月,先后三次对万华岩洞穴系统洞穴动物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共发现洞穴动物56种,隶属于4门14纲31目.其中,12种为真洞穴动...
5.[会议]
摘要: 导盲犬是应用动物行为学原理,结合视障人士的特征,专门培训用来为视障人士提供向导服务的工作犬,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从导盲犬的...
6.[会议]
摘要: 动物行为学是专门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最早是由于人们对动物行为的好奇心开始研究的,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动物行为学逐渐与多个学科发生相关联系。动物行为的研究在...
7.[会议]
摘要: 贵州作为全球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拥有众多最集中的喀斯特洞穴系统,并残存了目前中国最丰富的、古老的、珍稀的、奇特的洞穴动物类群,迄今为止,贵州...
8.[会议]
摘要: 洞穴有尾两栖类有6科59种,分别为:钝口螈科、隐鳃鲵科、小鲵科、无肺螈科、普螺科、蝾螈科等。同时,对每一科中的每一种动物的分布、栖息环境、洞穴适应性等进行了介...
9.[会议]
摘要: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存在非常复杂的生态关系,被捕食者可以通过嗅觉刺激来检测捕食者的存在.气味来源于肉食动物粪便、皮腺分泌物、尿液、肛腺分泌物及排泄物组件中的一些挥...
10.[会议]
摘要: 墨脱县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交通极为不便.县域最南部海拔不到500m,最高峰是南迦巴瓦主峰,海拔7,782m.生态系人原始,植被垂直带谱完整,雨...
11.[会议]
摘要: 根据2005年4和11月、2006年4和9月在长江河口水域进行的鱼卵、仔稚鱼种类和数量调查,并结合1990年9月和1991年3月的历史数据,作者对该水域的鱼卵...
12.[会议]
低头坝对河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以青弋江流域为例
摘要: 针对皖南山区青弋江流域中普遍存在的低头坝,本文着重开展了3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了鱼类群落在河流网络体中的空间分布格局;2)研究了鱼类群落的空间变化及其季节动...
13.[会议]
摘要: 目的:研究典型旱涝年份钉螺分布变化特征,以期为典型旱涝灾害年份对钉螺防控方面提供依据.方法:利用 2001-2013年降水量资料与1990-2013年春季钉螺...
14.[会议]
摘要: 为探讨湖北省钉螺主要分布区一江汉平原钉螺孽生环境类型,分析各钉螺孽生和分布区面积对钉螺不同生育期气温、降水、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利用江汉平原各县市钉螺生理期...
15.[会议]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本创新方案是基于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各类用户提供高可靠定位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绑定在野生动物身上...
16.[会议]
摘要: 黑胸散白蚁是一种在我国长江以南多个省份广泛分布的低等木食性白蚁,对其肠道内共生微生物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黑胸散白蚁肠道内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共生微...
17.[会议]
摘要: 声音通讯是动物交流的重要手段.利用声音定位野生动物,可以降低对动物的干扰,并且不受光线和生境的限制.2013年4~5月,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鸣禽的鸣...
18.[会议]
摘要: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是一定地域内物种丰富度沿三维空间的立体分布,包括物种丰富度在经度、纬度和垂直梯度(海拔高度和海水深度)三个维度上的空间分异.近年来物种多样性...
19.[会议]
摘要: 人类自森林古猿进化而来,没有脱离动物界,应该与自然界和谐一致.但人类的发展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危机伴随着人类的发生而发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
20.[会议]
摘要: 利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动物的栖息地选择.本文通过对2003 ~2012年期间,10个国际期刊所发表的177篇关于鸟类和兽类栖息地选择论文的30种...
1.[学位]
内蒙古乌拉特蒙古野驴-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喉羚春夏季生境选择研究
摘要: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隶属于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瞪羚属(Gazella),分布于亚欧大陆干...
2.[学位]
摘要: 本文基于苍南沿浦湾秋茄林种植前2014年10月(秋季)、2015年3月(春季)与秋茄林种植后2016年10月(秋季)、2016年12月(冬季)、2017年3月...
3.[学位]
摘要: 本文基于苍南沿浦湾秋茄林种植前2014年10月(秋季)、2015年3月(春季)与秋茄林种植后2016年10月(秋季)、2016年12月(冬季)、2017年3月...
4.[学位]
摘要: 合作繁殖指巢内有除双亲以外的其他个体为后代提供抚育行为(非亲抚育)的现象,这种现象正在越来越多的鸟类中被揭示出来。为了揭示这种繁殖策略的进化驱动力,很多假说被...
5.[学位]
摘要: 动物的个性指的是“随时间和场景的变化表现出个体内的稳定性而个体间的差异性的行为”。个性概念的建立,为解释动物行为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之前解释动物行为最常用的...
6.[学位]
中国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生境破碎化研究
摘要: 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种。它隶属于灵长目(Primates)、长臂猿科(Hyl...
7.[学位]
摘要: 动物个性是指动物个体不同的潜在行为趋势,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稳定存在,会在不同环境中影响行为的表现。个性是动物个体对环境和社群的长期适应性结果,也是深入理解群居...
8.[学位]
摘要: 社会性行为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即使独居的物种也需要寻找异性交配和照顾后代。然而,不同物种的社会化程度不同,尤其在高度社会化的灵长类中,个体间社会行为丰富、社会...
9.[学位]
雄性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代谢底物的变化与蛰眠的诱导
摘要: 日蛰眠是动物在面临不适宜生存环境如低温、食物短缺和干旱等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能量节约方式。动物在蛰眠期间活动停止,代谢率一般下降到基础代谢率的5-30%,体温下...
10.[学位]
摘要: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大型食肉动物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了大型食肉动物的大量消失甚至灭绝,食物链顶端缺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如何在短时间合理调节生态系统的平衡是...
11.[学位]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2015.2016年夏季多个站位沉积物的分析,对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和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小型底栖动...
12.[学位]
摘要: 水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水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全球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药和重金属是最重要的水环境污染物,而污染物进...
13.[学位]
摘要: 第四纪冰期对全球气候造成了巨大的改变,影响了物种的繁殖演化、地理分布格局以及种群间的遗传结构。近年来,亲缘地理学(Phylogeography)在推测物种的冰...
14.[学位]
摘要: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Pallas)隶属于轮虫动物门(Rotifer),单巢纲(Monogononta),游泳目(Pl...
15.[学位]
摘要: 本文在对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2016年1月至12月的生物样品、水体参数及沉积物理化因子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次级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