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和自由生活线虫分类研究
【6h】

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和自由生活线虫分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海域、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海域

1.2 取样方法

1.3 分选和计数

1.4 封片和测量

1.5 统计分析和检验

第二章 胶州湾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

2.1 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2.1.1小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

2.1.2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

2.1.3小结与讨论

2.2 胶州湾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2.2.1海洋线虫的丰度、生物量

2.2.2海洋线虫的垂直分布

2.2.3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

2.2.4线虫群落的年龄结构及性别比例

2.2.5线虫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2.2.6线虫群落结构分析

2.2.7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胶州湾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3.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

3.2 研究结果

3.2.1胶州湾自由生活线虫新属和新种的研究

3.2.2新记录的描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2015.2016年夏季多个站位沉积物的分析,对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和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651±707(ind/10cm2),生物量为1284.8±423.5(μgdwt/10cm2),该区域共有11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被分选出来,自由生活线虫的丰度最占优势,可达95.7%。各站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38±6768(ind/10cm2)和1015.1±270.6(μgdwt/10cm2)。自由生活线虫的生物量同样最占优势(79.2%),其次为底栖桡足类(10.8%)、多毛类(5.9%)和双壳类(2.0%)等。垂直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和自由生活线虫的丰度在沉积物表层(0-2cm)分别占总量的56.5%、53.1%。本研究海区,包含4个潮间带站位,16个浅水站位(5.5-22.5米),多数站位位于人种养殖点附近,底栖环境相对不稳定,线虫在0-2cm表层和2-8cm底层的分布相差不大。从2015、2016年夏季胶州湾采集的多个站位样品中,共鉴定出198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隶属于87个属,27科,4目。不同站位种类数差别较大:站位JZW-8最多(85种),站位JZW-10最少(26种)。整个研究海域主要的优势种有Parodontophora marina Zhang,1991,Terschellingia longicaudata De Man,1907,Dorylaimopsis turneri Zhang,1992, Setosabatieria coomansi Huang et Zhang,2006, Leptolaimus sp1, Sphaerolaimus gracilis De Man,1884。建立了1个新属(Ptycholaimelloides gen. nov.),描述了5个新种(青岛拟折咽线虫 Ptycholaimelloides qingdaoensis sp. nov.,异带矛咽线虫 Dorylaimopsis hetoroapophysis sp. nov,关节萨巴线虫Sabatieria articulata sp.nov.,大交接刺萨巴线虫Sabatieria macrospicula sp.nov.,周氏韦氏线虫Wieseriazhoui sp.nov.),20个新记录,列出了胶州湾自由生活线虫的种名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