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国际(1889~1900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7篇,学位文献有14篇等,第二国际(1889~1900年)的主要作者有贾淑品、付明、仲晨星,第二国际(1889~1900年)的主要机构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既是工会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工会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构建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但也面临着诸如学科定位模...
2.[期刊]
摘要: 巴枯宁反权威思想在欧洲多国曾产生广泛影响,其思想主要包括人性论,反神论,反国家论等.巴枯宁反权威论中存在逻辑难以自洽的观点,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马...
3.[期刊]
摘要: 列宁新闻出版思想是列宁的重要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4.[期刊]
摘要: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团体的特点之一是,大多数的理论家同样也是政治活动家,卡尔·伦纳就是典型代表。他被学界所熟知是因为其学术代表作《私法制度及其社会功能》,不过他的...
5.[期刊]
走出革命的“困境”——恩格斯晚年思想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摘要: 恩格斯晚年所作的《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蕴含着重要的革命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源。青年卢卡奇用“阶级意识”承袭...
6.[期刊]
走出革命的"困境"——恩格斯晚年思想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摘要: 恩格斯晚年所作的《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蕴含着重要的革命思想,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源.青年卢卡奇用"阶级意识"承袭...
7.[期刊]
摘要: 采用CHIPS 1995年和2002年、CFPS 2010年的微观数据,研究全国财富不平等变动情况,估计教育的财富异质性回报。结果发现:个人教育水平对于财富的...
8.[期刊]
摘要: 考茨基是第二国际最富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其最重要的论著是1927年出版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近年来,对这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颇具争议的思想人物,国内...
9.[期刊]
摘要: 伯恩施坦曾经是《爱尔福特纲领》的主要制定与倡导者,之后他却成为这一纲领的主要批判者。《格尔利茨纲领》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渗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纲的一次重要的尝试,...
10.[期刊]
摘要: 学界关于列宁和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透彻,但对于二人在资本积累理论上为什么存在分歧进行系统研究的则较少,因此,深入分析探讨二者的理论产生...
11.[期刊]
摘要: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基于此,论文以红岭矿就基层...
12.[期刊]
摘要: Kautsky ,a famous Marxist scholar of Germ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at the late...
13.[期刊]
摘要: 伯恩施坦曾经是《爱尔福特纲领》的主要制定与倡导者,之后他却成为这一纲领的主要批判者。《格尔利茨纲领》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渗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纲的一次重要的尝试,...
14.[期刊]
摘要: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n history ha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rapid urbaniz...
15.[期刊]
摘要: 第二国际共召开过九次代表大会,每次代表大会都作出了关于反战问题的决议.第二国际九个反战决议的主要内容涉及对战争性质的界定、社会民主党人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以及反战...
16.[期刊]
摘要: 学界关于列宁和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透彻,但对于二人在资本积累理论上为什么存在分歧进行系统研究的则较少,因此,深入分析探讨二者的理论产生...
17.[期刊]
摘要: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展开社会批判、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该理论展开了进一步的阐释和推进.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在与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
18.[期刊]
摘要: 第二国际理论家在特定历史境遇下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行了独立阐发,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经验(实证)科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由于遗忘了马克思...
19.[期刊]
摘要: 卢梭作为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在卢梭的哲学思想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理论,同样贯穿着深刻的历史哲学思考.卢梭将人类...
20.[期刊]
考茨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当代评析r——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例
摘要: 为了更好地与马克思的历史观作对比,考茨基摘录《〈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经典性的表述",分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三分册和第五分册里逐...
1.[学位]
摘要: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国际理论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二国际主流理论...
2.[学位]
摘要: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一词在国际上开始广为流行,人们对帝国主义的理解和诠释各有不同。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第二国际理论家希法亭、考茨基以及俄国布尔...
3.[学位]
摘要: 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卡尔·考茨基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初步研究。 考茨基的马克思主义观在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承前...
4.[学位]
摘要: 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思想遗产。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
5.[学位]
摘要:
列宁时期是俄共党内民主的黄金时期,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阶段。
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历...
6.[学位]
摘要: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列宁和平外交思想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矛盾空前加剧,从而使得全世界劳动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运动高涨,并产生...
7.[学位]
摘要: 列宁认为,公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公开性原则贯穿在列宁的诸多著作、言论...
8.[学位]
摘要: 十九世纪中后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经济上,欧洲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高涨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政治上,政党组织和各类其他利益集...
9.[学位]
摘要: 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西欧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经济上,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西欧各主要国家先后建立起以...
10.[学位]
摘要: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西欧成为无产阶级运动的中心。此时的西欧无产阶级力量最集中、最强大。同时,在这个历史时期,西欧的民族国家建构开始发力。这种状...
11.[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第二国际的变迁之间的关联。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欧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欧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原先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二元对...
12.[学位]
摘要: 晚年恩格斯与第二国际问题的研究,长年以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所忽视。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和空白。本文试图运用文本分析与比较的研究方法,从唯物史观、资本主...
13.[学位]
摘要: 恩格斯作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将晚年的主要精力都致力于创建和巩固第二国际,是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导师和精神领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