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490篇,会议文献有400篇,学位文献有534篇等,虫害的主要作者有黄凤宽、黄所生、吕仲贤,虫害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明确山东省不同稻区害虫的主要种类,本研究基于性信息素田间诱集方法比较了2021年3个稻区稻纵卷叶螟和稻螟虫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济宁、东营以及青岛水稻产区稻纵...
2.[期刊]
摘要: 2021年7月21日,在安徽省无为市陡沟社区霞秀家庭农场育秧田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育秧盘中水稻秧苗,平均有虫秧盘率为7.64%,平均幼虫量3.2头/盘,虫龄多为...
3.[期刊]
摘要: 为了筛选出高效、安全、低毒和环境友好的二化螟防控药剂,以广东恒昊农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裕优852水稻品种为材料,选用生产上常用的7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杀虫剂,进行了...
4.[期刊]
摘要: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和延缓吡蚜酮抗药性产生的复配药剂,本研究选取4种吡蚜酮复配剂进行试验。以57%噻虫·吡蚜酮WDG、30%吡蚜·噻虫胺SC、35...
5.[期刊]
摘要: 灰飞虱是危害中国水稻的3种主要稻飞虱之一。脂肪酶是脂肪代谢的关键酶,在昆虫发育、繁殖等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脂肪酶(LsLPS)在灰飞虱生长发育...
6.[期刊]
5种微生物杀虫剂对3种水稻主要害虫的室内毒力比较及致死表型观察
摘要: 为发展水稻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比较了5种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短稳杆菌Empedobact...
7.[期刊]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水稻褐飞虱的习性特点及危害症状,针对2020年射阳地区水稻褐飞虱重发生的实际情况,从气候环境因素、褐飞虱迁入峰次和迁入量、褐飞虱自身抗性和施药防...
8.[期刊]
摘要: 试验研究高温胁迫对二化螟不同龄期幼虫存活及成虫生殖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田间预测二化螟发生量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分别对二化螟卵、各龄期幼虫和成虫进行短时高温处理...
9.[期刊]
摘要: 为建立辽宁省东港市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等级的预测模型,以支持该地区水稻二化螟的科学精准防治。收集整理2012年至2021年东港市地区的历史气象资料以及水稻二化螟...
10.[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含量人工饲料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分析玉米螟种群激增的内在N素营养驱动。...
11.[期刊]
摘要: 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南通市沿江稻区水稻螟虫显著增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需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地防治。为筛选出防治水稻螟虫的高效药剂,2015—2016年在南通市...
12.[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出同时响应褐飞虱和稻瘿蚊取食的基因,揭示水稻幼苗应对2种害虫时基因表达层面的差异,为后续挖掘广谱抗虫基因和解析水稻抗虫机制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
13.[期刊]
摘要: 为明确我国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状及生化抗性机制,2017年-2019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采集自7省共13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并...
14.[期刊]
摘要: 褐飞虱作为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水稻叶鞘组织吸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严重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甚至导致绝收。目前水稻生产中主要以化学防治...
15.[期刊]
摘要: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
16.[期刊]
摘要: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大环内酯双糖类、多杀菌素类、酰胺类、双酰肼类、缩氨基脲类、有机磷类等6类9种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
17.[期刊]
摘要: 使用成像光谱仪获取遭受稻纵卷叶螟危害的水稻叶片的高光谱影像,统计分析虫害叶片和健康叶片在光谱反射率和植被指数上的差异,建立分类判别模型,精确提取叶片上虫害区域...
18.[期刊]
烟粉虱持续取食对棉花叶片防御酶活性、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与不同为害时间下,棉花植株对烟粉虱持续取食胁迫所产生防御应答响应,分析叶片中防御酶活性,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分析烟粉虱与棉花的互...
19.[期刊]
摘要: 【目的】为明确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复配对褐飞虱的联合作用,筛选出对褐飞虱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三氟苯嘧啶和啶虫脒及其复配对褐飞虱3...
20.[期刊]
摘要: 为提高果园虫害远程监测自动识别的准确率与稳定性,以梨小食心虫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Mask R-CNN目标检测模型的虫害识别方法。在Faster R-CNN...
1.[会议]
摘要: 贵州省2010年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为明确其年发生动态,2011-2017年连续7年进行稻水象甲灯光诱集,并与当地气候因子结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灯下稻...
2.[会议]
摘要: 为明确稻水象甲田间种群消长规律,选取贵州省3个代表地区,分别进行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与新一代成虫以7月中旬为分界.两段育秧稻田越冬代成虫...
3.[会议]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关系到世界人口的粮食安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属半翅目,飞虱科,广泛分布...
4.[会议]
摘要: 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以口针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是国际水稻重大的迁飞性害虫之一,具有迁飞距离...
5.[会议]
摘要: 笔者在稻纵卷叶螟监测中结合运用卵巢解剖,对虫源性质进行分析,经田间卵量以及幼虫发育进度调查论证,其准确性较高。在实际操作中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良,在确保准确性基础...
6.[会议]
摘要: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在分蘖期危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危害造...
7.[会议]
摘要: 二化螟是四川省水稻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常年发生面积在166.67万公顷次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应用性诱技术已成为四川省...
8.[会议]
摘要: 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常遭受病虫害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产量损失严重.水稻纵卷叶螟取食并纵卷水稻叶片,给植物的光合作用带来很大影响,大发生时可造成水稻减产.长期以来,稻...
9.[会议]
摘要: 南川区常年种植水稻2.57万hm2,是国家水稻高产示范区,栽培方式以一季中稻为主.水稻主要病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蓟马、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
10.[会议]
摘要: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农药制剂.生物农药的突出优点是选择性强,对人畜...
11.[会议]
摘要: 笔者探索药剂处理秧苗对后期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为产品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通过该试验,在防治大田二化螟时,选用200g/L氯虫苯甲酞胺SC,于抛栽前...
12.[会议]
摘要: 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以口针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是国际水稻重大的迁飞性害虫之一,具有迁飞距离...
13.[会议]
摘要: 水稻纵卷叶螟是青浦区水稻生产中主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发生严重时对水稻的稳产、丰产构成威胁.为有效控制水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笔者于2016年选择了10%阿维·甲虫...
14.[会议]
九江市2016年局部地方晚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摘要: 二化螟是江西九江地区水稻重要害虫,一年一般发生3代,有的年份发生部分4代.2007年以来各代发生危害较为平稳,即一代偏重发生,二、三代中等偏轻发生,2016年...
15.[会议]
摘要: 2016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绿色食品认证率要从2015年的27.5%上升到2020年的90%.也就是说全区2万h...
16.[会议]
摘要: 稻田释放赤眼蜂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危害是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解赤眼蜂不同释放方法的控制效果,探讨稻田人工释放赤眼蜂应用技术,从而为进一步开展...
17.[会议]
摘要: 为进一步验证稻田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技术应用效果,示范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稻田化学农药用量.江西省于2016年分别在上高、瑞昌两县(市)开展赤眼蜂防治水...
18.[会议]
摘要: 宜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太湖之滨,属里下河地区,常年稻麦两熟,目前水稻种植面积2.72万hm2.稻纵卷叶螟(Cna phalocrocis medinalis...
19.[会议]
摘要: 褐飞虱是水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褐飞虱在全国范围内大暴发,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经过70年代后期全国稻飞虱科研协作和全面攻关,明确了...
20.[会议]
摘要: 应用“富氮储粮”技术对储藏稻谷进行富氮低氧杀虫,全面杀灭各种储粮害虫及书虱、螨类,同时可实现绿色环保储粮,保持稻谷储藏品质.
1.[学位]
摘要: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世界性分布的昆虫病原真菌,可通...
2.[学位]
OsRCI-1调控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诱导抗性的分子和生化机理
摘要: 植物脂氧合酶(linoleate:oxygen oxidoreductase,EC1.13.11.12,LOX)是脂氧合素(十八碳酸)途径中的关键酶,其代谢产...
3.[学位]
OsRCI-1调控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诱导抗性的分子和生化机理
摘要: 植物脂氧合酶(linoleate:oxygen oxidoreductase,EC1.13.11.12,LOX)是脂氧合素(十八碳酸)途径中的关键酶,其代谢产...
4.[学位]
摘要: 赤眼蜂和中华淡翅盲蝽是南方稻田常见的土著天敌。由于天敌自然发生的滞后性,需要通过保护或人工释放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果。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北方商品蜂可能无法适应...
5.[学位]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褐飞虱在抗性水稻品种多代饲养下的致害性变异。将取食感虫水稻品种TN1的褐飞虱种群饲养于抗虫水稻(含抗虫基因Bph1)品种Mudgo上,并经连续多代...
6.[学位]
摘要: 灰飞虱(SBPH)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对中国的水稻、小麦和玉米造成严重危害。抗生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由于毒性低,残留低...
7.[学位]
摘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其安全高产有着重要作用。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us(Dudgeno)原属于局部偶发性次要水稻害虫,...
8.[学位]
摘要: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l)(Hemiptera: Delphacidae)是水稻上最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它不仅可以通过口针直接刺吸...
9.[学位]
摘要: 在不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同一种生物可以发育成形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的个体,即发育可塑性。发育可塑性是生物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形成...
10.[学位]
CsCYP6A2、CsCYP306A1基因在香根草对二化螟致死过程的作用研究
摘要: 二化螟是中国水稻产区的螟虫优势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当前化学防治措施依然是防治二化螟所采用的主要措施,但是不合理及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了稻田系统生物多样性...
11.[学位]
摘要: 鞘脂类物质是一类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脂类化合物。神经酰胺是一类重要的鞘脂类物质,在鞘脂类的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不仅可以作为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可作为第...
12.[学位]
摘要: 稻飞虱是亚洲稻区危害水稻最为严重的害虫,多年研究表明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功能是治理稻飞虱的有效途径。水稻生态系统中有丰富的捕食和寄生稻飞虱的天敌,它们能...
13.[学位]
陕西省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zqphilus)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zqphilus Kuschel)是一种世界性水稻害虫,也是我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2003年入侵陕西省南部水...
14.[学位]
摘要: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1)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àth)均属于半翅目Homoptera、飞...
15.[学位]
摘要: 褐飞虱(半翅目、飞虱科)是一种典型的农药诱导的再猖獗型水稻害虫。最近有研究报道井冈霉素刺激褐飞虱生殖主要与脂肪酸代谢有关。除此之外,井冈霉素刺激褐飞虱生殖是否...
16.[学位]
摘要: 昆虫的嗅觉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气味结合蛋白(OBPs)参与了识别外界物质的第一步,但对于OBPs在昆虫中确切的生理功能并不是很清晰。稻...
17.[学位]
褐飞虱唾液蛋白的鉴定和NlCBP1、NlCBP2蛋白的功能分析
摘要: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亚洲主要的水稻害虫,其在刺吸取食水稻过程中分泌唾液参与植物互作。目前对褐飞虱唾液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
18.[学位]
摘要: 植物寄生线虫病害已成为制约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农作物生产安全。为明确广西水稻寄生线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68个县(区...
19.[学位]
挥发性物质介导的稻纵卷叶螟姬小蜂搜寻与定位寄主行为机制初步研究
摘要: 稻纵卷叶螟姬小蜂Stenomesius maculatus Liao是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üenee的重要寄生蜂。本...
20.[学位]
三种稻飞虱(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对温度胁迫耐受性的比较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多年来,水稻生产受到稻飞虱的严重为害,稻飞虱可直接或间接为害水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所有生物都受到气候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