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足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2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11篇等,多足纲的主要作者有张崇洲、张乃光、陈建秀,多足纲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和超清显微系统观察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分生孢子对普通齿蛉Neoneuromus ignobilis幼虫体表和伤口的侵染...
2.[期刊]
摘要: 记述蜈蚣属一新种,黑头蜈蚣Scolopendranegrocapitissp.nov.,(图1)头板和第1有足体节的背板通常呈暗绿色至暗褐色,最大体长约75m...
3.[期刊]
摘要: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蚱总科27种昆虫的雌性个体尾须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结果显示,在选取的蚱总科昆虫中,共观察到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
4.[期刊]
摘要: 本文报道黑塞石蜈蚣属Hessebius一新种:冰突石蜈蚣,新种Hessebius translucidus sp.nov.,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研究....
5.[期刊]
基于DNA条形码的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尺蛾科昆虫种类鉴定
摘要: 为了解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资源,于2019年6—8月和2020年5—6月通过灯诱法采集2402号...
6.[期刊]
摘要: 简要回顾了中国倍足纲分类研究的历史,描述了当前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7.[期刊]
摘要: 报道贵州蜈蚣目Ⅰ新记录种——黑头蜈蚣Scolopendra negrocapitis Zhang&Wang,1999.提供了新记录种的特征图片,并对形态特征进...
8.[期刊]
摘要: 以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为材料,测定了其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结果 表明,美洲大蠊各虫态均含有18种氨...
9.[期刊]
摘要: 自2009年至2011年对嵩山的蝶类进行了调查,共得到蝶类8科85种.调查发现本地区新记录种13种.蝶类区系研究表明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这与嵩山处于温带的地理...
10.[期刊]
摘要: 为了寻求有害蝗虫的防治对策,深入研究蝗虫生物多样性,用多样性指数、相似性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延安北洛河流域不同生境中蝗虫群落组成.结果表明:草地中占有的属种数...
11.[期刊]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藏毛蚜蝇Dasysyrphus xizangensis Pan,Wang et Huo,2010雄性特征.雄性体色及身体大小类似雌性,但雌性离眼,...
12.[期刊]
中国云南烁甲属分类研究及中国三新纪录种(鞘翅目:拟步甲科:烁甲族)
摘要: 研究了中国云南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烁甲族Amarygmini烁甲属Amarygmus Dalman,1823,发现中国3新纪录种,越北烁甲A.t...
13.[期刊]
摘要: 建立了二新名,分别为铁刹山纤目花蝇Lasiomma tieshashanensis Xue,nom.n.和冯炎棘蝇Phaonia fengyani Xue,n...
14.[期刊]
摘要: 发现分布于我国辽宁省的花蝇科Anthomyiidae蕨蝇属Chirosia—新种:附突蕨蝇Chirosia appendiprotuber-ans sp.no...
15.[期刊]
摘要: In this study,the whole genomic DNA of medicinal American cockroach (Periplanet...
16.[期刊]
摘要: 朱砂叶螨在江西东乡木薯上的种群消长表现为2个高峰,一个出现在8月份,另一个出现在11月份,且朱砂叶螨大量爆发。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 Iwaor...
17.[期刊]
摘要: 朱砂叶螨在都昌县转Bt基因棉上的种群消长表现为一个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密度高达5.4头/株;通过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等的m*-(x)...
18.[期刊]
摘要: 就黄粉虫的防御机理、抗逆机理、消化机理、排泄机理、生殖机理和激素调节机理等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为充分挖掘其作为资源昆虫的潜力和作为实验昆虫的优势提供参...
19.[期刊]
中国尖盲蜈蚣属一新种和一新记录种(唇足纲:蜈蚣目:尖盲蜈蚣科)
摘要: 记述了中国唇足纲Chilopoda, 尖盲蜈蚣科Scolopocryptopidae,尖盲蜈蚣属Scolopocryptops的3种:黑斑尖盲蜈蚣,新种S. ...
20.[期刊]
摘要: 华甲腹茧蜂属Siniphanerotomella He,Chen et van Achterberg,1994是中国特有属,目前全世界仅已知2种。本文描述了采...
1.[会议]
摘要: 目的:为厘清中国境内蜈蚣属动物资源状况,解决我国药用蜈蚣长期存在混淆和误用现象,建立了中国蜈蚣属动物种类分类鉴定方法. 方法:根据形态学特征对采集样本进...
2.[会议]
摘要: 洞穴马陆是洞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洞穴食物链的最初分解者。本文通过介绍了洞穴平带马陆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分析了平带马陆种的划分及有效种名厘定历史,列举...
1.[学位]
摘要: 该研究首先从形态学性状、分子性状(DNA和蛋白质)以及结合形态和分子性状、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等方面对多足类动物与其他节肢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多足...
2.[学位]
少棘蜈蚣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平耳孔蜈蚣的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摘要: 本论文包括三部分: 第一章:多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和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补齐少棘蜈蚣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采用、长片断扩...
3.[学位]
摘要: 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是我国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蜈蚣种类,对于少棘蜈蚣分泌的毒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目前...
4.[学位]
摘要: 蜈蚣目是唇足纲多足动物中的重要类群,是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目前,全世界蜈蚣目已记述3科32属620种(CIM, 2002)。本研究首次对我国的蜈...
5.[学位]
摘要: 石蜈蚣目隶属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唇足纲,目前,世界已描述种类可达1100多种,而我国仅记载10属(亚属)47种,仅占世界总数的5%,与我国种类数量占世界总数10...
6.[学位]
摘要: 通过对施秉下洞和木老唐洞进行仔细调查,在施秉下洞获224号标本,录属6纲11目14科15种;木老唐洞获96号标本,录属6纲9目10科10种。施秉下洞优势类群为...
7.[学位]
摘要: 本文对桂林漓江流域的洞穴进行调查,以洞穴马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类群、数量、分布状况及与所在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共调查31个洞穴,在其中的17个洞穴中采到马...
8.[学位]
摘要: 马陆(millipedes),为倍足纲Diplopoda动物的统称。倍足纲是多足总纲Myriapoda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迄今世界已记录16目150科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