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虫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0篇,会议文献有6篇,学位文献有15篇等,鞭毛虫纲的主要作者有李靖炎、吴传芬、卢思奇,鞭毛虫纲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双滴虫类是迄今所知的现存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类群。以蓝氏贾第虫作为双滴虫类的代表,对其细胞核进行了电镜观察。除了未见有核仁外,还发现其核被膜的横切面上存在有缺口。...
2.[期刊]
小眼虫(Euglena gracilis)中微管组织中心与微管体系的构建
摘要: 利用电镜观察小眼虫 (Euglenagracilis)微管组织中心和口咽部位的精细结构。发现小眼虫微管体系是以鞭毛根为微管组织中心 ,从微管组织中心 (Mic...
3.[期刊]
摘要: 贾第虫(Giardia)原始特性的研究进展沈剑钊(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北京100054)关键词源真核生物,贾第虫,原始特性贾第虫属(Giardia)是一...
4.[期刊]
摘要: 用分级抽提和DGD包埋去包埋技术处理小眼虫(Euglenagracilis),获得了完整的、清晰的细胞纤维网架结构。电镜结果显示纤维的直径在12~14nm,有...
5.[期刊]
摘要: 过去的工作已表明 ,源真核生物 (Archezoa)中的双滴虫类极其原始 ,核中尚无核仁发生 ,以蓝氏贾第虫 (Giardialamblia)作为双滴虫类的代...
6.[期刊]
摘要: 我们实验室与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多年来在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虫(Oxyrrhismarina)的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上作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所报道的...
7.[期刊]
摘要: 以抗人着丝粒蛋白B的单抗和多抗以及抗CHO细胞动粒蛋白的单抗对源真核生物(archezoa)蓝氏贾第虫(Giardialamblia)和分别代表原细菌的3个枝...
8.[期刊]
摘要: 采用Giemsa染色及活体观察方法,显示并描述了采自重庆北碚地区中华蟾蜍指名亚种Bufo gargarizansgargarizans肠道内的卵形后线虫Met...
9.[期刊]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dinoflagellates in polar regions
摘要: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sampling and seasonal study in polar regions,know...
10.[期刊]
摘要: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绿眼虫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绿眼虫的细胞膜具有特化的螺旋状条纹结构,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等也与高等真核细...
11.[期刊]
摘要: @@ 一般说来,人们很容易把动物和植物区别开来,因为动物会动,如虫鱼鸟兽;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花草树木.可是,有一类生活在水体中的微小生物,就很难...
12.[期刊]
摘要: 近年来,异养鞭毛虫随水体生态内浮游动物小型化进程的加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研究方法学方面也伴随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通过简单介...
13.[期刊]
摘要: 1999年4—8月从武昌东湖PFU样本中分离纯化了两种异养性鞭毛虫,对四种不同浓度Ceraphyl培养液中的种群增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异养性鞭毛虫...
14.[期刊]
摘要: 天目山土壤鞭毛虫调查宋碧玉,刘勇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430072自1990年开始,作者用定性培养方法,对天目山土壤鞭毛虫进行调查。540价风于土壤样品由中国科...
15.[期刊]
摘要: 为了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考察丝粒蛋白,我们从比酵母更低等的原生生物着手,检查它们的着丝粒蛋白,另文我们已报道了对四膜虫研究的结果,本文报道的是对小眼虫(Engl...
16.[期刊]
摘要: 本文初步比较分析了贾第虫组蛋白的存在及其基本组成。通过甲醇固定,两次0.3mol/LHCl抽提及丙酮沉淀,提取贾第虫酸溶性蛋白,利用亲和层析制取总DNA结合蛋...
17.[期刊]
摘要: 贾第虫属于源真核生物(Archezoa)中的双滴虫门,是目前所知的最低等的真核生物。本工作首次对蓝氏贾第虫(Giardlialambla)的核分裂作了初步的电...
18.[期刊]
摘要: 共生是两种生物体为了互助而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依照共生的“亲密程度”,还可以分为外共生及内共生……
19.[期刊]
摘要: 纤毛或鞭毛的运动不是由于微管的收缩产生的,而是由于双联体微管彼此相对滑动的结果。
20.[期刊]
摘要: 一些外温动物具有内温性,通过行为或生理上的调节,使机体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提高肌肉和内脏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捕食和促进消化,以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
1.[会议]
摘要:
2.[会议]
摘要:
3.[会议]
摘要:
4.[会议]
摘要:
5.[会议]
摘要: 异养鞭毛虫是浮游生物群落中的重要角色,在碳循环和营养物质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异养鞭毛虫在微食物环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异...
6.[会议]
摘要: 破囊壶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河口、盐水湖以及红树林地区的原生生物,属于羽状鞭毛菌群。菌体为单中心,外形和壶菌相似,但是具有双鞭毛的游孢子或是不具鞭毛的不动孢...
1.[学位]
摘要: 生命机体的一切运动如肌肉的收缩、鞭毛或纤毛的拍击、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细胞的分裂等追踪到分子水平都和生物分子马达的运动有关。分子马达一般以ATP或GTP为能源...
2.[学位]
布氏锥虫细胞分裂调控和大/小鼠巨噬细胞抗弓形虫感染机制的研究
摘要: 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T.brucei)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非洲的细胞外寄生原虫。作为一种典型的原始单细胞生物,T.brucei还是研究...
3.[学位]
摘要: 异养鞭毛虫(heterotrophic flagellates)是一类营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的运动和摄食主要是通过鞭毛来完成,即使具有质粒,也主要是通过异...
4.[学位]
摘要: 本论文通过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我国南海典型海区(包括河口、陆架、海盆、上升流等)微型鞭毛虫,包括含色素微型鞭毛虫(PNF)和异养微型鞭毛虫(HNF)丰度的时空变...
5.[学位]
摘要: 微型鞭毛虫是海洋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自养类群是海洋初级生产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异养类群则是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主要摄食者,因此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
6.[学位]
摘要: 本研究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荧光标记颗粒示踪法,分别于2009年夏季、2009/2010年冬季、2010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开展了中国南海北部微型鞭毛虫的生态学...
7.[学位]
摘要: 桑沟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海湾。从湾顶到湾口分别是贝类养殖区和藻类养殖区。本研究选择桑沟湾作为研究区域对养殖海区微型鞭毛虫的生态学进行研究。首先,于201...
8.[学位]
摘要: 微型异养鞭毛虫(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HNF)是海洋异养细菌和聚球藻的主要捕食者,是海洋微食物环氮、磷营养盐再生过程的关...
9.[学位]
摘要: 海洋微型鞭毛虫是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在海洋中的分布非常广泛。本论文研究了南海北部四个季节的海洋微型鞭毛虫群落组成变化及其多样性,运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