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动力装置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0篇等,蓄电池动力装置的主要作者有刘业凤、冯鑫、吴琪,蓄电池动力装置的主要机构有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以三元锂电池21700为研究对象,对锂电池的热特性模型进行简化验证,确定了简化模型的可靠性.选取四串三并的锂电池模块,建立强制风冷散热模型以及风冷铝翅片强化散...
2.[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极耳分布对电极应力的影响,建立了软包锂离子电池三维电化学-热-力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分析...
3.[期刊]
摘要: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日益提高,热失控潜在风险的增大使得电池的热管理尤为重要.锂离子工作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45°C,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最好维持...
4.[期刊]
摘要: 以21700型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验证锂离子单体电池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别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放电倍率下以及不同热管长度下对锂离子电池热管散热模块的散热...
5.[期刊]
摘要: 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力耦合模型,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电化学-热-力耦合模型与电化学-力耦合模型的差异...
6.[期刊]
摘要: 为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检测效率,避免由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事故,本文对比和总结了利用电压、温度、气压、烟雾、特征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进行热失控检测的方...
7.[期刊]
摘要: 电动汽车锂电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系统.为准确高效预测电动汽车锂电池荷电状态大小,建立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电动汽车锂电池荷电状态预测模型,利用粒子群—人...
8.[期刊]
摘要: 基于软件ADVISOR和MATLAB平台联合仿真,搭建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复合电源系统模型,选用逻辑门限和模糊控制两种能量管理策略对复合电源系统进行功率分流.通过...
9.[期刊]
摘要: 将风冷散热与热管技术结合,设计一组三并四串的21700型锂离子电池散热模块,通过实验研究该电池散热模块的散热性能,并与模拟散热模块研究性能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
10.[期刊]
摘要: 采用有限元法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进行了模态仿真.通过对电机定子模型的合理简化,计算了电机定子在自由状态下的前7阶固有频率和相应的自由模态.然后通过模态试验,...
11.[期刊]
摘要: 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是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的两个关键指标,为了实现SOC和SOH的准确估计,以24 A·h/3.3 V磷酸铁锂电池组为研...
12.[期刊]
摘要: 纯电动汽车中电池能量密度直接关系整车的续驶里程,追求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是解决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不足的重要方案.但电池能量密度越高,会带来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13.[期刊]
摘要: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动汽车容量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电池包容量估算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续航里程的长短和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鉴于此,提出利用XG...
14.[期刊]
摘要: 对于一辆纯电动赛车来说,电池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的散热效率.本文以电池箱的热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用CATIA精准建立电池箱的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AN...
15.[期刊]
摘要: 串联的单体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表现出不一致性,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根据这个问题,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均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把电池组分为...
16.[期刊]
摘要: 针对一种新型复合液冷散热的圆柱电池模组进行了实验与数值研究.电池模组内106颗圆柱电池正交排列,电池的底部通过电绝缘板与液冷板连接,中上部通过热扩散板以及导热...
17.[期刊]
摘要: 动力电池的电性能、安全性和循环性能都与电池的工作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散热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其本征产热和比热容热物性参数特性.上述热物性参数可通...
18.[期刊]
摘要: 为评估高温、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等应力条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退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加速试验获取数据,分析了各应力造成电池性能退化的趋势与机理,研究并构建了导致电池性...
19.[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动力电池液冷板的散热效果,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实际工况,设置了电池放电倍率、冷却液入口温度和流速为变量,分析了液冷式电池组的散热效果.并在原有的液...
20.[期刊]
摘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流体压降对电池设计与运行管理极其重要,但因运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