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防滑装置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8篇,会议文献有9篇,学位文献有24篇等,制动防滑装置的主要作者有李幼德、李静、宋健,制动防滑装置的主要机构有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提出一种无传感器的坡道起步辅助控制方法,通过整车控制器采集相关信号,判断是否进入坡道起步辅助模式;设计双闭环PI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扭矩,实现坡道起步辅助控制功...
2.[期刊]
摘要: 分析驱动轮打滑与驱动轮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种适用性更强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3.[期刊]
摘要: 诺顿是著名的老牌厂家,创建于1902年,迄今历史已经超过110年。不过,人老心不老,这家百年老店即将推出最潮的超级跑车,智能装置包括了电子悬挂系统、牵引力控制...
4.[期刊]
摘要: 矿井提升中,防滑性能是决定整个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防滑验算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分析矿井多绳摩擦提升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及滑动趋势,提出...
5.[期刊]
黑色魅影 2018 Triumph Bonneville Bobber Black
摘要: 黑发动机、黑散热器、黑排气管、黑车架、黑挡泥板、黑油箱、黑侧罩、黑轮辋……全身黑色装束,一黑到底,格外冷酷神秘:单人坐垫,硬尾造型的车架,简朴洗练的尾部。前叉...
6.[期刊]
旅途“深呼吸” 2018 Kawasaki Ninja H2 SX
摘要: "深呼吸"的增压并列四缸发动机;高达147.1kW的动力;比"六眼神魔"更生猛的加速性能;高度智能的过弯管理功能(KCMF)、牵引力控制系统(KTRC)、发动...
7.[期刊]
摘要: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摩托车潮流文化经常呈现“悖论”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现代摩托车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之无愧的“智能机器”—电子油门、动力输出...
8.[期刊]
摘要: 上个月,美国加利福尼亚空气资源委员会公布了Ducati Multistrada1260A9注册文件,文件显示Ducati除了MTS1260外还注册了一个名为9...
9.[期刊]
摘要: 近日奥吉斯塔发布了全新的限量版F3RC,其中F3675RC限量100台,F3800RC限量250台。全新F3RC的外观采用WSBK风格涂装,并使用新的车座、后...
10.[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ABS制动模型的准确性,提出液压数值模拟的方法,并结合Simulink软件环境,建立车辆单车轮ABS动力学模型。采用PID控制和有限状态机相结合的控制...
11.[期刊]
摘要: 汽车盘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存在着热力耦合现象.采用直接耦合法求解时间较长,且计算不容易收敛,而基于固定热源的顺序耦合法无法实现随制动盘摩擦热源的转动,不能准确...
12.[期刊]
摘要: 针对高性能电动汽车加速到指定车速过程较慢且车轮打滑的问题,利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低压大功率的高性能控制,设计出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TCS/ABS控制系统。首先...
13.[期刊]
摘要: 现代摩比斯公司研发了一款车用电控悬架部件——电动主动式翻滚抑制系统(eARS).其采用了新一代电机控制方法,替代了传统的液压控制法.当汽车快速转向并因道路不平...
14.[期刊]
摘要: 汽车盘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存在着热力耦合现象。采用直接耦合法求解时间较长,且计算不容易收敛,而基于固定热源的顺序耦合法无法实现随制动盘摩擦热源的转动,不能准确...
15.[期刊]
摘要: 汽车上安装的ABS关系到汽车行驶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驾驶员的安全,所以对于ABS的研究至关重要.根据某车型建立了单轮系统模型和轮胎附着系数模型,第一,应用MA...
16.[期刊]
摘要: 通过荧光紫外灯老化试验,对比不同基料、抗氧剂体系、耐候剂体系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耐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本体法ABS 8391耐候性较好;...
17.[期刊]
摘要: 以三轴商用车ASR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附路面下发动机扭矩控制和分离路面下差动制动控制的驱动防滑控制算法,设计了发动机扭矩PID控制器和以滑转量和轮加速度为门限...
18.[期刊]
摘要: 基于分布式驱动电动客车,设计了驱动防滑控制算法和评价指标.利用Truck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客车两种常见车轮...
19.[期刊]
摘要: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E,建立通风盘式制动器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在考虑制动盘与摩擦片制动时的摩擦系数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的基础上,采用完全耦合的方法,对...
20.[期刊]
摘要: 提出了一种控制发动机输出力矩和轴间扭矩分配的控制策略,并添加行驶工况识别模块,针对不同工况制定了不同的控制策略,使四轮驱动汽车能够充分利用路面附着系数。以控制...
1.[会议]
摘要: 描述汽车制动侧滑的原理,用实例分析汽车制动侧滑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安全行车的危害,探讨预防汽车制动侧滑的措施。
2.[会议]
摘要: 实时的道路状况识别对于充分发挥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常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采用车辆...
3.[会议]
摘要: 在车辆防滑控制系统中,微控制器根据输入的轮速脉冲信号计算控制量,所以对轮速脉冲信号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控制精度.本文在分析轮速脉冲信号失真原因的基...
4.[会议]
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车辆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仿真
摘要: 本文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的设计,完成车辆防滑系统的仿真,验证了ASR系统在车辆驱动防滑上面的作用。
5.[会议]
摘要: 用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结构的热固性沥青(系COPNA)树脂为粘合剂,短切沥青炭纤维等混杂纤维为增强剂研制桑2000型汽车盘式制动衬片,在混料过程中克服了炭纤维...
6.[会议]
摘要: 驻车制动装置是使汽车在路面上停驻时,为防止车辆滑行,以及汽车在坡道上起步时,用以防止车辆后退的装置.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
7.[会议]
摘要: 本文在分析手动挡汽车在坡路起步过程中所受到的坡度阻力、牵引力及制动力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汽车现行手动挡变速器在坡路起步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和正确操作的困...
8.[会议]
摘要: 粘性差速限滑装置是—种利用流体的粘性剪切阻力传递转矩的装置,它通过限制驱动桥左右车轮的转速,从而实现差速器的差速限制甚至锁死。本文通过对粘性传动的特性以及汽车...
9.[会议]
摘要: 本文在Matlab/Simulink和dSPACE开发环境下建立车辆系统模型和驱动防滑系统(ASR)控制器模型,实现了“V模式”开发流程下的快速控制原型(RC...
1.[学位]
摘要: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是一种在汽车驱动起步或加速时能够自动控制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矩,使驱动轮不致过度滑转,以提高汽车的驱动性能和行驶稳定安全性能的汽车电...
2.[学位]
摘要: 汽车驱动防滑装置(ASR)是国际上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汽车安全技术。通过调节作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充分利用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防止驱动车轮...
3.[学位]
摘要: 论文以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特殊结构,利用电机介入对驱动防滑进行控制,以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为目标,对混合...
4.[学位]
摘要: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是一种新型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也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应用上的拓展。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是通过控制汽车驱动轮的滑移率,使汽...
5.[学位]
摘要: 随着国家发展建设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运用到现代化的建设中去,工程机械的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带工作装置的工程机械在行驶或工作过程中,由于地面的...
6.[学位]
摘要: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也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控制车轮在不同路面的打滑情况,是所有动力学控制的基础。本课题研究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以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
7.[学位]
摘要: 驱动防滑系统(ASR)是一种新兴主动安全技术。通过将驱动轮滑转率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提高汽车驱动轮地面附着力,进而避免车辆在起步、加速时出现过度滑转的危险。针对...
8.[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从动力性方面来分析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对于四轮驱动汽车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分析四轮驱动汽车的驱动特点,制定出四轮驱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9.[学位]
摘要: 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by brake,BLSD)是一种利用制动介入的方式控制驱动轮过度滑转和重新分配输...
10.[学位]
摘要: 防滑差速器是提高汽车性能的一项新技术,在国外汽车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是将装制动介入式防滑差速系统和差速锁式汽车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研...
11.[学位]
摘要: 汽车摩擦制动刹车片是汽车刹车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零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制动性能,成为了人及车的保护伞,然而刹车片的质量受制于钢背冲裁面质量。目前钢背生...
12.[学位]
摘要: 本文从汽车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入手,将两者相结合,对模糊控制理论在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前人仅采用常规模糊控制方法的不足,在控制方法...
13.[学位]
摘要: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能够防止汽车在起步或加速过程中因驱动力突增导致驱动轮附着力不佳而引起的驱动轮滑转;转矩分配控制系统能够防止汽车在转弯工况下内外侧车轮因轮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