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多址(TDMA)通信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8篇,会议文献有20篇,学位文献有36篇等,时分多址(TDMA)通信的主要作者有刘诏书、唐明光、宋拯,时分多址(TDMA)通信的主要机构有西南交通大学、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在很多比较器应用中都需要一个稳定、精准的参考电压作为精准参考。一般在设计应用中使用固定电阻分压形式,或利用TL431产生一个参考电压来实现,但这两种常见方式都...
2.[期刊]
摘要: 2009年,随着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三期工程的竣工,网络优化问题成为网络运行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对网络优化中GPS跑偏问题进行描述、测试、分析,这对网络...
3.[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噪声背景下多用户量子信令的传送保真度问题,给出了信令保真度的定义和传送方式,分析了信令传送成功率与纠缠度的关系,建立了保真度的计算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
4.[期刊]
摘要: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制式数据卡的功放负载是一种具有时分多址特性的负载,其供电系统的关键是能...
5.[期刊]
摘要: 实际中常见的烟花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存在成本大、数据滞后等问题,用户必须到现场测量获取温湿度数据,过程繁琐且无法及时反馈或在危险发生前进行预警.鉴于此研究了一种...
6.[期刊]
摘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10 m定位精度的单点定位导航服务.在某些船运比较繁忙的水域,10 m的定位精度已无法满足船舶安全行驶和精确管理的要求.北斗地基增...
7.[期刊]
摘要: Link16采用时分多址(TDMA)工作方式,在这种机制下时隙资源的分配方法至关重要。主要讨论了Link16系统中的时隙结构及时隙分配方式,通过对有限时隙资源...
8.[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空基网络的固定TDMA信道分配方式,在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基网络业务传输的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
9.[期刊]
摘要: 以LoRa为代表的低功耗、远距离网络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物联网复杂组网和超高功耗的难题.为进一步降低基于LoRaWAN的无线抄表系统的功耗,同时针对ZigB...
10.[期刊]
摘要: The rapid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mobile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will b...
11.[期刊]
摘要: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线路日趋增加,单一线路的业务功能已然满足不了跨线专业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需求,故建立上层光传输网络是必然趋势.基于上层综合通...
12.[期刊]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优先级比较判定的动态TDMA信道接入协议,该协议使用邻节点对竞争节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判定,实现了节点对时隙的成功占用和空间复用,提高了信道的...
13.[期刊]
基于Matlab/Simulink下的TDMA协议在噪声环境中的仿真研究
摘要: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is a kind of method that transmit informat...
14.[期刊]
摘要: In view of the continuously promote of tri-networks integration and the require...
15.[期刊]
摘要: The spectrum efficiency is not enough by 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 (TDMA) i...
16.[期刊]
摘要: 针对TD-LTE无线网络规划中时隙规划的需要,对TD-LTE小区帧配置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TD-LTE系统吞吐量计算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TD-LT...
17.[期刊]
摘要: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is able to monitor...
18.[期刊]
摘要: CM-MAC protocol proposed is a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medium access cont...
19.[期刊]
摘要: 基于TDMA体制的数据链拥有其他数据链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目前各国数据链装备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不同方面对TDMA数据链和其他数据链进行了比...
20.[期刊]
摘要: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lgorithm in Bina...
1.[会议]
摘要: 本文实现了一种应用于160Gb/s光时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的简单结构的160Gb/s光时分解复用器,并对其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该结构由两级级联的电吸收调制器...
2.[会议]
摘要: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是一种集通信、导航和识别于一体的三军自动化指挥系统,它采用了直序扩频、跳频和跳时等技术增强其抗干扰能力,本文对扩频、跳频和跳时的原理、特点...
3.[会议]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卷积码及Viterbi译码算法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性,然后基于在TDMA系统中由于加入额外的符号导致传输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编码...
4.[会议]
摘要: 协作分集是一种发射分集技术,多天线之间利用相互的资源形成分布式虚拟天线阵列实现空间分集增益。本文讨论了三种基于时分多址的协作协议,对于每种协议分别研究了基于前...
5.[会议]
摘要: 信噪比估计与预测是自适应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TDMA系统中存在估计误差情况下的信噪比预测,采用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总体最小二乘线性预测算法.并对原始...
6.[会议]
摘要: AIS采用的关键技术是自组织时分多址(STDMA)通信技术,因此AIS台站间的通信成功率即其吞吐性能与AIS台站间的相互组织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AIS台站间...
7.[会议]
摘要: 本文在深入调研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分析了AIS的STDMA协议特征和网络层次模型,提出一种利用局域网仿真研究AIS网络性能的方法,并设...
8.[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基于簇路由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存在的簇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消除簇间干扰的时分多址(TDMA)调度协议。该协议通过各簇首对其周边...
9.[会议]
摘要: 本研究采用硬件滤波和软件滤波的方法对多载波跳频TDMA系统的时域进行监测。通过频谱分析仪得到的时域分离结果和软件数字下变频的算法得到的效果都较为理想,能够对卫...
10.[会议]
摘要: OPNE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建模和仿真工具,在通信协议的设计、优化和评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OPNET仿真实现TDMA多路访问技术的主要过程,仿...
11.[会议]
摘要: 信噪比估计与预测方法是自适应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了TDMA系统中采用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总体最小二乘法的线性预测算法,来解决存在估计误差情况下的信噪比...
12.[会议]
摘要: 在TDMA体制下的移动网状自组网中,为了解决时隙同步问题,本文提出了时隙互同步技术.各节点通过计算相邻节点的时隙偏差,选取合适的加权值计算并调整本节点的时隙位...
13.[会议]
摘要: 本文所设计的短波电子邮件传输系统,可以使用户通过短波电台组成的无线电网络访问自己在国际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获得电子邮件服务.该系统能够提供邮件查询、发送邮件、...
14.[会议]
摘要: 人们一直希望能在单一网络系统中综合传输数据、话音、图像等信息.事实上,无论是时分复用网络技术(电路交换技术)还是数据网络技术(分组交换技术)都在不断努力地试图...
15.[会议]
摘要: 本文在研究MB-OFDM-UWB系统原理与定时同步经典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算法受限于超宽带信道多径效应这一弊端,结合ECMA-368定义的时频模式,阐述了基...
16.[会议]
摘要: 介绍了基本的多址方式;研究了STDMA多址方式的基本时隙预约算法及相应的冲突概率;为了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和组网的灵活性,结合系统指标,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STDM...
17.[会议]
摘要: 应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实现电子系统集成化的重要手段.使用FPGA设计一种高速串行总线(GCZ)控制器和终端,实现串行数据通信的功能...
18.[会议]
摘要: 基于最小误码率(MBER)准则的自适应算法,其具有远远优越于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性能,但其高复杂度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基于MBER准则的...
19.[会议]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非标准二次群路的分接处理设计方案,分析了非标准群路分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数据同步、码速调整和时钟拉匀。在设计中给出了三种不同问题的解决...
20.[会议]
摘要: 文章根据TDMA系统时间同步特性,首先定义了时隙相对时差(STDOA),以反映不同时隙到达接收机的距离差,并达到区分不同距离上终端的目的;接着利用接收到的同一...
1.[学位]
摘要: 光时分复用(OTDM)与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技术是增加光通信系统容量的两个主要途径,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点,构筑未来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网络。论文结合国...
2.[学位]
摘要: 高速长距离通信是未来光通信发展的方向。近些年来,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成为提高光纤通信系统容量的有效途径。全光放大器的应用使损耗不再成为限...
3.[学位]
摘要: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通信的需求不断提升,如何提高通信容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现有提高通信容量主要有波分复用技术(WDM)和光时分复用...
4.[学位]
摘要: Link16是一种比较新的数据链路,它对现有战术数据链的能力进行了某种技术和操作上的改进,并提供了一些其他数据链路缺乏的数据交换,能实现的显著的改进。TDMA...
5.[学位]
摘要: 平流层通信平台简称高空平台是位于卫星通信系统、高空特种飞行器(如飞机、飞艇、热气球等)、地面无线移动通信接力系统之间的高空通信平台,多个高空平台进行智能组网或...
6.[学位]
摘要: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是美军为适应联合作战而研制的综...
7.[学位]
摘要: 通信系统类似于双基地雷达的神经中枢,在双基地雷达制导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将雷达与通信结合成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已是必然趋势,它主要通过对两系统的软、硬件...
8.[学位]
摘要: 毫米波频段有着相比较于传统的通信频段更加丰富的频谱资源,逐渐成为现在研究的热门领域。收发模块在现在的很多军用和民用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基本部件。将这两者相结合的...
9.[学位]
摘要: 高动态环境下,通信信号存在大的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频移变化率,一直以来是通信领域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在研究高动态和时分多址通信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高动态通信环境下...
10.[学位]
摘要: 随着宽带地空通信的发展,飞行器与地面站间的固定速率数据传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复杂业务的要求,既能满足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要求,也可满足多媒体等高速数据业务要求...
11.[学位]
摘要: 数据链是链接数字化战场上的指挥中心、作战部队和武器平台之间的一种信息处理、交换和分发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是未来武器装备的生命线。国外已有较为成形的系统,例如L...
12.[学位]
摘要: 为实现高速无线数据传输,MIMO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被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所采用。基于时分双工(TDD)技术的MIMO系统可以利用上下行信...
13.[学位]
摘要: 战术跳频通信网具有极高的军事意义,多址接入部分是整个网络中的关键,对于网络性能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以适用于超短波跳频电台的TDMA组网协议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工...
14.[学位]
摘要: 随着片上系统(SoC)可集成核数的增多,核与核之间的互连问题变得日益复杂,片上网络(NoC)为其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但是现有电NoC设计的能耗比较大...
15.[学位]
摘要: 随着近年来海上船舶的增多,船舶碰撞发生的概率也大幅增加。如何使船舶之间、船舶与岸台间进行实时的、准确的通信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是当今水上交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
16.[学位]
摘要: 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作为未来高速大容量激光通信的主要手段之,广泛应用于激光通信。在光纤激光通信方面,OTDM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可以达到较高的速率。而...
17.[学位]
摘要: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近年来传感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具有质量轻、抗电磁干扰、耐腐蚀、易于组成光纤传感网络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到航空航天、石油、电力、土木工程...
18.[学位]
摘要: Link-16是美国研发高速视距战术数据链,已在美国海军、空军、联合部队和北约部队服役。该数据链具有大容量、保密、抗干扰等优点,可以将陆、海、空三军所有参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