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化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6篇,会议文献有5篇,学位文献有13篇等,饵料化学的主要作者有李少菁、杨智慧、林文辉,饵料化学的主要机构有上海中信元钧环保有限公司、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东莞市银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应用气相色谱仪和其他生化方法测定了锯缘青蟹幼体发育各发育期及其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的总脂含量、脂类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为了解锯缘青蟹幼体的脂营养需求提供一些资...
2.[期刊]
摘要: 在梭鱼饲料中分别添加0、2.7%、5.4%、8.1%、10.8%、13.5%的发酵豆粕,相应替代鱼粉使用量的0、20%、40%、60%、80%、100%,饲养...
3.[期刊]
摘要: 2005年6月。宿州市城关镇一养殖户的革胡子鲶鱼种发生肠炎及细菌性出血性水肿综合症。通过笔者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4.[期刊]
摘要: 水产动物诱食剂研究不断升温,就诱食剂作用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目前使用的诱食剂及其诱食效果,简述了诱食剂在渔业生产上的作用.
5.[期刊]
摘要: 通过在以鱼粉、豆粕、玉米粉和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每100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00、1 000、1 500 mg的VC(以VC多聚磷酸酯为VC...
6.[期刊]
摘要: 将平均体质量3.2g的异育银鲫夏花随机分为7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Ⅰ组)、0.2%(Ⅱ组)、0.5%(Ⅲ组)、1%(Ⅳ组)、1.5%(V组)、2%...
7.[期刊]
摘要: 利用3种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不同脱氮特性,研究了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全自养脱氮.结果表明,水温25~30 ℃、pH 7.0~7.3及最大DO 3.5 mg/L时,...
8.[期刊]
摘要: 在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饲料中分别添加0、50 g·kg-1、100 g·kg-1、150 g·kg-1和200 g·kg-1的发酵豆粕...
9.[期刊]
摘要: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FM) by fermented soybe...
10.[期刊]
摘要: 利用微生物植酸酶分别对3种植物性原料(豆粕、玉米蛋白粉、小麦)进行酶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植酸酶作用下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含量的变化.3种原料分别有6组处理(植...
11.[期刊]
摘要: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in larval mud crab, Scylla serra...
12.[期刊]
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饲料利用和虾体主要成分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维生素C(Vc)和免疫多糖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生长、饲料利用和虾体主要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
13.[期刊]
摘要: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受试藻种,模拟温升和游离余氯条件,研究浮游植物对核电厂温排水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春秋季温...
14.[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单宁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如肝毒作用、抗营养活性、致癌作用,同时介绍了其积极作用,如抗肿瘤和抗癌变活性、抑菌、免疫力调节、抗心脑血管疾病、护肝益肾等...
15.[期刊]
摘要: 040061 莫哈夫丝兰提取物对斑点叉尾鲴和罗非鱼杂种生长、氮滞留、氨排泄和毒性的影响=Effects of Yucca shidigera extract ...
16.[期刊]
摘要: 探讨了啤酒酵母β葡聚糖制剂和维生素C的组合对斑节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效果.配制了5种实验饲料,即每kg饵料中添加不同组合啤酒酵母β葡聚糖制剂和维生素C(0/0,...
17.[期刊]
摘要: 用质量分数各为0(对照组)、10%、20%、30%、40%的糊精和α-淀粉为糖源的9种纯化饲料投喂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初重为9.3...
18.[期刊]
摘要: 通过饥饿试验、初次摄食率和PNR(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的确定、生长试验和饵料选择性试验,探讨了裸项栉(鱼叚)虎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习性.结果表明,裸项...
19.[期刊]
摘要: 探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免疫多糖后对混养池塘中草鱼的免疫功能增强的影响,以商品混养饲料作为对照组,在此商品饲料中添加0.5%酵母细胞壁免疫多糖作为试验组.52...
20.[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鱼类内源酶系对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的降解效果,为建立鱼内脏改性豆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方法初步考察了初始pH、前处理...
1.[会议]
摘要: 采集了辽宁葫芦岛地区10个大菱鲆养殖场的13份配合饲料样品和4份冰鲜野杂鱼样品,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样品中11种微量元素...
2.[会议]
摘要: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在农作物收获前、收获后,及运输和仓储的过程中都可生长并产生霉菌毒素.绝大多数能够造成鱼及其它养殖动物生长减慢、健康状况受...
3.[会议]
摘要: 本研究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浙江省11个地市共抽取197家水产养殖场、育苗场现场抽取水产饲料353批次饲料样品,涵盖了鱼饲料、虾蟹饲料和甲鱼饲料...
4.[会议]
摘要: 采用离子色谱技术快速测定鱼预混饲料中肌醇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试样制备简单,分析干扰少,速度快,结果准确等特点.
5.[会议]
摘要: 本研究采用生化测定的方法分析了以蓝园鲹鱼鳞为主的海鱼鳞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以蓝园鲹鱼鳞为主的海鱼鳞粉粗蛋白质含量39.6%,17种氨基酸总量为29.66%...
1.[学位]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已普遍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如水生植物疯长、溶解氧降低、水质恶化、渔业减产和鱼肉品质降低等,目前养殖方法的转变和饲料添加剂的推广应用...
2.[学位]
摘要: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水产饲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特别是胰蛋白酶抑制剂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饲料中的利...
3.[学位]
养殖中期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矿物元素硒、镁的营养需求研究
摘要: 本论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在海水网箱(网箱规格:1.5m×1.5m×2m)中进行为期10周的...
4.[学位]
摘要: 本课题以尼罗罗非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氧化三甲胺对罗非鱼的诱食效果、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本试验选取罗非鱼30尾,体长13-15cm,用...
5.[学位]
摘要: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碳水化合物种类和来源以及不同糖脂比对黑鲷幼鱼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并从酶活和基因表达水平对其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讨以确定饲料碳水化合物在黑...
6.[学位]
摘要: 黄曲霉毒素(AFB1)是当前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之一,其中以AFB1的毒性最强。水产饲料中使用植物成分以及加工或贮存过程控制不当就会容易被黄曲霉毒...
7.[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鱼类养殖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密度集约化的人工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主流。因此,人们对鱼类优质饲料的需求日益增涨。但是,这种高密度养殖经常导致鱼...
8.[学位]
摘要: 本文在油茶粕中茶皂素的定量分析、茶皂素的提取及纯化、油茶粕饲料在异育银鲫养殖中的应用及对异育银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几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旨在实现对油茶粕中茶皂素的...
9.[学位]
摘要: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分别将木聚糖酶和复合酶制剂PS以0.05%、0.10%、0.15%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养尼罗罗非鱼(尾初重32...
10.[学位]
摘要: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贝类毒素。作为 PSTs主要的产毒藻,亚历山...
11.[学位]
摘要: 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 ocea)分别代...
12.[学位]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的低温胁迫来探讨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脂质组成以及低温应激能力的综合影响。通过自制5种(依次编号为L...
13.[学位]
摘要: 本文采用半胱胺盐酸盐(CSH)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试验材料,在集美大学海水养殖场进行了为期1W的毒性试验和为期60d或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