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经济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13篇,会议文献有34篇,学位文献有5篇等,生产力经济学的主要作者有崔俊富、苗建军、陈金伟,生产力经济学的主要机构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东北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创造性破坏、开发全新产品还是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出口企业的创新维度核算
摘要: 创新对TFP的贡献可以通过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的创造性破坏、开发全新产品和在位企业对其已有产品质量的提高实现,但现有文献缺乏对这三种创新渠道相对重要性的度量。...
2.[期刊]
化解产能过剩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基于中国工业去产能的准自然实验
摘要: 化解产能过剩会影响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进而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现有研究对此缺乏专门分析。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为准...
3.[期刊]
摘要: 提高劳动效率是改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99—2020年的数据,采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方法,考察在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下技术进步对...
4.[期刊]
摘要: 本文从理论层面剖析金融资源错配对宏观经济、地方财政、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房地产部门和对外贸易六个维度的金融风险影响,并基于中国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
5.[期刊]
摘要: 围绕中心-外围创新合作结构机制,以12个创新主体为基础构建长三角创新合作的系统结构模型。研究发现创新合作由底层向上分为3个层次:(1)底层是政府创新服务,包含...
6.[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2005—2019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的优化能显著提升一国的全要素生...
7.[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辽宁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辽宁省两业存在发展水平均有待提升和融合程度较低等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提...
8.[期刊]
摘要: 文章对1999—2019年中国各省份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指数进行测算,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指数、局部LISA集群图以及核密度函数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劳动要素价格...
9.[期刊]
摘要: 在工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工业企业2009—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城市群内部绿色...
10.[期刊]
摘要: 基层干部社会心态的形成机理是十分复杂的,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当前,基层干部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来形成...
11.[期刊]
摘要: 选取2011-2016年283个城市的数据,深入分析数字金融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所包含的3个维度均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
12.[期刊]
微腐败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对143个国家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对全球143个国家2002-2014年企业的调查数据,重点考察企业微腐败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前提下,微腐败...
13.[期刊]
摘要: 通过对辽宁"飞地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发现,辽宁借助重点产业、主导产业发展契机,通过招商引资、引才聚智带动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辽就业,为高层次人才搭建良好的干事创业...
14.[期刊]
摘要: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是对国内经济生产力保护最有效的手段与路径,互联网将在双循环经济模式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要素分析,通过...
15.[期刊]
摘要: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是对国内经济生产力保护最有效的手段与路径,互联网将在双循环经济模式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要素分析,通过...
16.[期刊]
摘要: 文章通过构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教育投资影响的理论框架,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效用最大化视角下的少儿人口比和人口老龄化...
17.[期刊]
摘要: [目的/意义]近年来,B2C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迅猛发展.针对当前B2C共享服务实践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共享服务资源组织与...
18.[期刊]
银行结构性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摘要: 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银监会公布的金融许可证数据,系统检验了企业所处地区的银行业垄断水平如何影响当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银行业垄断程度的提...
19.[期刊]
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推进绿色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201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
20.[期刊]
摘要: 基于2003—2018年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协同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水平...
1.[会议]
摘要: 阐述了密闭矿热炉煤气干法净化的目的和意义,披露了矿热炉煤气干法净化新工艺和主要设备,强调了煤气干法净化系统操作要点.运行试验表明,该干法工艺净化效率高,节能4...
2.[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煤种成分的分析段模拟高炉实验,确定适宜高炉配加的煤种,在高炉配加后达到了降低焦比以、煤代焦的目的,块煤置换比达到0.845.
3.[会议]
摘要: 为提高转底炉多层含碳球团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研究了1300°C不同恒温时间下不同层含碳球团体积变化、金属化率以及微观结构等还原特性的基础上,对其高效还原措施...
4.[会议]
摘要: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主要针对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再资源化利用,它要求生产者不但要承担产品质量和性能等经济责任,还要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一定的责任,即承担...
5.[会议]
摘要: 为减少NOx排放量,降低生产总成本,钢铁企业对传统加热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将无焰烧嘴温控和蓄热式烧嘴高容量和比表面积优势相融合,开发了蓄热式无焰烧嘴技术,并应...
6.[会议]
摘要: 通过对加热炉和500主机改造,提高了加热炉的加热能力,降低煤气消耗和工序能耗。减少主机事故,提高产量和技术经济指标。
7.[会议]
摘要: 介绍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马钢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该技术在应用为在轧钢加热炉以及其它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为企业的节能降耗...
8.[会议]
摘要: 主要介绍宣钢一小型蓄热式高炉煤气加热炉技术改造的设计、技术特点以及在一小型加热炉上使用取得的实际效果.
9.[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河南济钢棒材厂改造蓄热式加热炉的方案,通过在济钢棒材厂加热炉上的应用情况,说明蓄热式燃烧技术在轧钢加热炉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10.[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韶钢外供高炉煤气在热电锅炉、加热炉、石灰竖炉、焦炉等工业炉窑上的应用情况.旨在实现较好的节能效率及环境效益.
11.[会议]
摘要: 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的产气原理以及热粗煤气在黄河公司型材加热炉上的应用,分析了运行成本.及效益等.
12.[会议]
摘要: 我国加热炉应用乳化油,主要是一些燃烧状况较差的炉子.武钢热轧厂这样的大型板坯加热炉,技术先进、燃烧状况好,能不能采用重油掺水乳化燃烧技术收到节能效果呢?根据热...
13.[会议]
摘要: 本文对燃煤加热炉在炉蓖式、喷煤粉、水煤浆、煤气发生炉四种不同燃烧方式下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提出了最优改进方案.
14.[会议]
摘要: 蓄热槽和组式烧嘴等组成的蓄热式热处理炉的燃烧系统,从根本上改善了炉温均匀性,并且使热处理炉热效率从原来的5~10﹪提高到了30﹪以上.
15.[会议]
摘要: 介绍了纯高炉煤气烘炉在蓄热式加热炉上的应用及其工作原理.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烘炉技术中必须用高热值燃料作为燃烧介质的理论,极大地减少了烘炉费用,提高了烘...
16.[会议]
摘要: 系统介绍了重油、煤焦油、混合油三种不同油质在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状况,通过分析对比,各相关企业可以从中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节能途径.
17.[会议]
摘要: 盐酸再生站属于环保设备机组,担负着酸洗-连轧线所产生度酸的处理任务。其工艺原理是利用煤气加热为度酸中FeCl3和FeCl3,进行分解,生成HCl气体,进而吸收...
18.[会议]
摘要: 烧结煤的破碎系统是烧结煤燃料准备工艺的组成部分,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的粉尘,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治理的环保除尘系统一般采用布袋式除尘、引风机收集粉尘的方...
19.[会议]
摘要: 本文对焦炭在干熄炉预存段空区内运动轨迹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以确定焦炭在堆积料面上的落点位置,为建立堆积料面形状的数学模型和防止焦炭对干熄炉炉墙的冲击提供参考...
20.[会议]
摘要: 介绍了包钢炼铁厂162m2带式球团焙烧炉炉体的燃烧室加电偶测温改造、燃烧室 侧墙结构改造,炉体炉膛侧墙改造,炉顶结构改造,热风管道内衬结构改造等方案、对运行的...
1.[学位]
摘要: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决定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命运.培育和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最重要途径.该文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学位]
摘要: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气体污染物,如温室效应气体CO2、粉尘颗粒物、NOx、SO2等,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并影响人类正常的社会活动。因此研发...
3.[学位]
摘要: 本文以双蓄热式步进梁加热炉的控制系统设计为背景,在介绍现有加热炉各种节能降耗策略的基础上,针对蓄热脉冲燃烧方式,分析了加热炉的炉内热交换,建立炉子的热平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