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47篇,会议文献有17篇,学位文献有47篇等,蕨类植物的主要作者有戴锡玲、曾宋君、曹建国,蕨类植物的主要机构有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2021年1—12月期间,通过对南岭山地东部赣粤边境九连山地区的植物调查,新增4种江西省蕨类分布新记录,即针毛新月蕨(Pronephrium hirsutum...
2.[期刊]
摘要: 报道了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种蕨类植物新记录,分别是:薄叶双盖蕨、边生双盖蕨、变异铁角蕨、对生耳蕨、耳状紫柄蕨、高鳞毛蕨、狗脊、骨牌蕨、观光鳞毛蕨、管...
3.[期刊]
摘要: 本研究采用样地结合样线调查的方法,调查了陆河县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结果表明,陆河县共有蕨类植物24科63属153种。优势科有凤尾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等。区...
4.[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踏查发现齐云山共有蕨类植物27科、71种,根据其生态类型和生长习性分为五大类:陆生蕨类、附生蕨类、石生蕨类、水生蕨类和藤本蕨类,分析了该地区蕨类植...
5.[期刊]
摘要: 北京平原地区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景观植物单一、缺少层次,地被植物种类不够丰富;景观季相色彩雷同、缺少新意;高郁闭度林下地被植物种类稀少,林下斑秃现象突...
6.[期刊]
摘要: 芒萁是里白科芒萁属植物,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文章介绍了芒萁育苗和养护管理技术,及其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芒萁生性强健,耐粗放管理,可用孢子繁殖和...
7.[期刊]
摘要: 通过对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调查,发现新增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28种,即大久保对囊蕨、毛叶对囊蕨、单叉对囊蕨、羽裂圣蕨、中华双盖蕨、薄盖双盖蕨、江南双...
8.[期刊]
摘要: 为建立巢蕨试管内成苗和试管外成苗的组培快繁体系,以巢蕨的成熟孢子为试验材料,对影响巢蕨离体繁殖的因素及成苗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孢子最优萌发培养基为1/4 ...
9.[期刊]
摘要: 以6种野生观赏蕨的孢子为材料,研究0.1%HgCl2不同消毒时长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柄双盖蕨(Diplazium dilatatum)、狗脊蕨(Wo...
10.[期刊]
摘要: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红萍新品种,2017-2019年在闽北南平市建阳区对收集于浦城县官路乡并经初步观测性状表现较优的一种细绿萍(暂定名闽北官路),以龙引细...
11.[期刊]
摘要: 通过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调查,新增5种江西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即骨牌蕨[Lemmaphyllum rostratum(Bedd.)Tagawa]、剑叶书带...
12.[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鹿角蕨孢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鹿角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鹿角蕨孢子为外植体,采用3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孢子灭菌与萌发;利用正交设...
13.[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鹿角蕨孢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鹿角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鹿角蕨孢子为外植体,采用3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孢子灭菌与萌发;利用正交设...
14.[期刊]
摘要: 现报道江西省蕨类植物1个新记录科轴果蕨科Rhachidosoraceae和2个新记录种,轴果蕨Rhachidosorus mesosorus和宽羽毛蕨Cycl...
15.[期刊]
摘要: 通过对笔筒树为期1 a的连续观测,揭示其年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在厦门地区的笔筒树植株生长发育全年无休眠,4-7月和9-10月为营养生长高峰期,11月至翌年...
16.[期刊]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和野外实地调查,对四川乐山"绿心"公园的蕨类植物种类及区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乐山"绿心"分布有蕨类植物49种,隶属于18科31属;优势科有凤...
17.[期刊]
摘要: 对10种蕨类植物的露地引种栽培及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徐州地区蕨类植物引种和园林应用提供实践参考.通过对引种后成活率、越夏和越冬情况、病虫害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
18.[期刊]
摘要: 通过对笔筒树为期1a的连续观测,揭示其年生长发育规律.结果 表明:在厦门地区的笔筒树植株生长发育全年无休眠,4—7月和9—10月为营养生长高峰期,11月至翌年...
19.[期刊]
摘要: 为了给鸟巢蕨规模化繁殖和生产管理提供指导,研究了3种播种基质(基质A:泥炭土422#∶珍珠岩=3∶2,基质B:泥炭土680#∶珍珠岩=3∶2,基质C:本地红壤...
20.[期刊]
摘要: 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对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针新月蕨孢子褐色,二面型,接种后约1...
1.[会议]
摘要: 东北对开蕨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提高育苗质量,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其1a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
2.[会议]
摘要: 中国蕨属为中国特有属,本文对其现有的2个种中国蕨和小叶中国蕨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介绍,对其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属植...
3.[会议]
摘要: 对资源较为稀少的红盖鳞毛蕨进行了孢子繁殖.经过孢子收集、播种基质配置、播种和养护管理,最后繁殖出幼孢子苗,结果表明:培养基质沙+泥炭+珍珠岩(体积比1∶1∶1...
4.[会议]
摘要: 研究了对开蕨、球子蕨和猴腿蹄盖蕨在不同基质中的常规孢子繁殖.选用蛭石、腐殖土和无菌土3种培养基质,进行蕨类的常规孢子繁殖试验.从试验数据来看,腐殖土效果最好;...
5.[会议]
摘要: 以荷叶铁线蕨配子体为材料,根据转录组库信息,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两个生长素输出载体基因,分别命名为ArsPIN1和ArsPIN2.ArsPIN1的OR...
6.[会议]
摘要: 调查了西湖山林野生观赏蕨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生态类型等,并利用Arcgis软件形成西湖山林蕨类资源分布图,共调查野生观赏蕨类植物17科30属58种,其中土生类...
7.[会议]
摘要: 目前蛇足石杉的繁殖方式除孢子繁殖外,芽孢亦是重要的繁殖材料,芽孢繁殖在居群更新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芽孢结构及萌发过程,指出芽孢是一种极易萌发成新植株的营...
8.[会议]
摘要: 为了解有柄石韦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以便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之中,分别设置了自然光强(CK组,9000lx)、重度强光(40000lx)、轻度强光(24000...
9.[会议]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文献的查阅,广州市野生蕨类植物共有186种,1亚种,2变种,隶属于44科86属,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98种。广州的野生蕨类植物按生长习性...
10.[会议]
摘要: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植被保存完整,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具有药用蕨类植物61种,按其药效可分为解表类药、清热类药、祛风湿药、利尿类药、驱虫药、止血类药、...
11.[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新疆区的民间访谈和集中药摊调查,从已记录的50余种蕨类植物中总结、整理出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阿勒泰山、博格达山和昆仑山的药用蕨类植物20种和1个新拟...
12.[会议]
摘要: 粤东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东经114°53′~117°08′,北纬22°31′~24°15′。北同归线横贯该区中部。区境东北部与福建交界,西北部与兴梅地区接壤,...
13.[会议]
摘要: 研究了荚果蕨根状茎不同插穗部位和不同长度相同插穗在几种基质中扦插的情况.结果表明,最适插穗是2cm长的根状茎中间茎段,最佳基质是草炭,萌发快,单段萌芽平均数为...
14.[会议]
摘要: 研究了银脉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Victoriae')孢子无菌培养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1/2MS的培养基中孢子萌发率最高,适合于诱导绿...
15.[会议]
摘要: 华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物种丰富,但对该区系蕨类植物的研究较少.通过调查及统计,华北地区共有蕨类植物30科69属269种(包括亚种及变种)...
16.[会议]
摘要: 以幼嫩叶、根状茎为外植体建立了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 'Bostoniensis'的再生体系,发现通过形成类似愈伤组织的褐色增殖体和...
17.[会议]
摘要: 采用玻璃化法对二歧鹿角蕨绿色球状体(GGB,Green globular bodies)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以继代培养30d的GGB为试验材料,将继代培养30...
1.[学位]
摘要: 本研究针对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蕨类植物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的遗传资源、生理生态特性和繁殖技术开展一系列研究。采用trnG-S引物片段对分...
2.[学位]
摘要: 蕨类植物在高等植物中是比较低级的一大类群,蕨类植物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到现代一般多为草本植物,是现代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影...
3.[学位]
摘要: 本研究采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碧峰峡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蕨类植物科、属、种进行了区系成分分析,对蕨类植物多样性及生态习性进...
4.[学位]
摘要: 本试验通过对分株紫萁形态特征以及有性繁殖方面的研究,了解了分株紫萁的生活史及其形态特征,对孢子各个时期的萌发过程进行了观察,基本掌握了分株紫萁的生长发育过程;...
5.[学位]
摘要: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湖泊资源以及气候特点,湖北省成为水蕨科植物在中国集中分布地之一。
粗梗水蕨(Ceratopterispteridoides...
6.[学位]
摘要: 本文以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孢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源物质(BA、IAA、GA3、GA4+7、Ca2+)对扇叶铁线蕨配子体...
7.[学位]
摘要: 本实验以荷叶铁线蕨(Adiantumreniformevar.sinense)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对荷叶铁线蕨原叶体增殖的影响,优化了荷叶铁线蕨的快繁体系。...
8.[学位]
摘要: 研究发现适量、适时的外源钙处理可促进荷叶铁线蕨配子体雌性性器官的分化及颈卵器数量的增多,透射电镜观测结果显示,经外源钙处理后的配子体胞内钙离子含量明显高于未经...
9.[学位]
摘要: 生长素在植物许多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顶端优势、花序和叶序的发育、胚的发育等,这些过程都依赖生长素浓度梯度的建立。PIN基因编码生长素运输载体蛋白,...
10.[学位]
摘要: 现今对表观遗传的研究不仅涉及动物,也深入到植物方面,表观遗传研究机理中常见的一种为DNA甲基化,主要集中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DNA甲基化研究及特异性基因各种...
11.[学位]
摘要: KNOX(KNOTTED1-like homeobox genes)基因是一类同源异形盒转录因子,它主要包含了KNOXⅠ和KNOXⅡ两大类基因。其中KNOXⅠ...
12.[学位]
摘要: 对开蕨在哈尔滨地区具有室内盆栽及室外绿化的应用价值,其冬季叶片保持绿色,是重要的冬季绿化植物资源。在强光下叶片易受灼伤,过度遮荫则生长不良,光环境适宜性及繁殖...
13.[学位]
摘要: 对开蕨为自然分布于长白山地区的蕨类植物,应用于北方寒冷地区园林绿化或室内盆栽观赏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使对开蕨能够建立低成本、高质量的无土栽培生产与栽培技...
14.[学位]
摘要: 以铁线蕨为研究材料,首先对其总DNA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并证明了改良方法的优越性;其次分别建立了铁线蕨孢子体与配子体的再生体系,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与基因枪法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