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0篇,会议文献有11篇,学位文献有59篇等,轮虫纲的主要作者有席贻龙、黄祥飞、杨家新,轮虫纲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 florus)的ISSR引物筛选及其多态性检验
摘要: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一种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无需预知遗传背景即可研究基因组中微卫星序列的变异,适合大规模的种群遗传研究)的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
2.[期刊]
摘要: 对镜湖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夏季种群内4个生化遗传特征上互不相同的克隆(克隆A、B、C和D)在4个斜生栅藻(Scene...
3.[期刊]
摘要: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景东县的牛蛭属Poecilobdella Blanchard,1893 1新种.由于新种总体环数为99环,生殖孔分别在30(Ⅺ)与38(X Ⅲ...
4.[期刊]
摘要: 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周期,pH和盐度突变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的存活和增殖率.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持续光照条件下轮虫种群增殖率为持...
5.[期刊]
非离子氨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个体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摘要: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因繁殖速度快,易培养,可用来检测工业污染排放、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引起的水体氨氮污染.通过对褶皱臂尾...
6.[期刊]
摘要: 2006年10月对升金湖上湖,中湖和下湖10个断面27个采样点的调查,发现浮游轮虫14属39种.密度优势种为裂足臂尾轮虫(Branchionus schizo...
7.[期刊]
摘要: 应用群体培养法对采自新安江水域(屯溪段)的萼花臂尾轮虫在4种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下的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轮虫的种群增长率和...
8.[期刊]
摘要: 温度是决定轮虫生活史特征的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应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对采自黄山市新安江水域屯溪段的萼花臂尾轮虫在四种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下...
9.[期刊]
摘要: 美洲龟甲轮虫Keratella americana Carlin,1943年被认为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但陆续报告在其他地区有出现.2015年在对华南地区浮游动...
10.[期刊]
摘要: The information on Rotifera of Hainan Island is limited. To examine the species...
11.[期刊]
摘要: 采用单"克隆"培养和群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具有环境雌激素效应药物氰戊菊酯(Fenvalerate)和雌性雄性化激素效应药物三丁基氯化锡(TBTC)对萼花臂尾轮...
12.[期刊]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非混交雌体与雄体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摘要: 采用RAPD分析技术对萼花臂尾轮虫2种不同性别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萼花臂尾轮虫非混交雌体和雄体性别分化的遗传背景.所用的30条随机引物中,有1...
13.[期刊]
摘要: 采用急性致死、单个体和群体培养实验,研究紫外线照射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运动、存活分布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
14.[期刊]
湖(库)浮游动物数量指标与水质评价标准关系研究--以湖南省5个湖(库)为例
摘要: It surveyed the constitute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the zooplankton amount and...
15.[期刊]
摘要: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4种臂尾轮虫Brachionus(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十指臂尾轮虫B.patulus、壶状臂尾轮虫B.urceolari...
16.[期刊]
摘要: [目的] 为淡水轮虫的高密度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单个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蛋白核小球藻对壶状臂尾轮虫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净生殖率以及全部后代的混...
17.[期刊]
摘要: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卜氏晶囊轮虫Splanchnabrightwelli休眠卵卵膜的亚显微结构,并对卵膜与休眠卵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卜氏晶囊轮虫休眠...
18.[期刊]
摘要: 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了卜氏晶囊轮虫Splanchna brightwelli体眠卵卵膜的亚显微结构,并对卵膜与休眠卵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卜氏晶囊轮虫休...
19.[期刊]
摘要: 研究了温度(15、20、25℃)和盐度(5、15、30)对沿海—混盐水体中褶皱臂尾轮虫复合类群中的3种轮虫 Brachionus plicatilis Mül...
20.[期刊]
摘要: 研究了温度(15、20、25℃)和盐度(5、15、30)对沿海一混盐水体中褶皱臂尾轮虫复合类群中的3种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Mtil...
1.[会议]
摘要: 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研究了光照周期和强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周期L:D为24:0或0:24时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产率显著高于光照周期L...
2.[会议]
摘要: 在褶皱臂尾轮虫体壁下皮层(含胞体)的线粒体形状为椭圆形、哑铃形和豆形。肌肉组织散漫排单独的肌肉束。肌原纤维节排列斜纹,暗带和明带相间排列。纤毛横切面现出由微管...
3.[会议]
摘要: 本文将培养萼花臂尾轮虫五天后的轮虫培养液经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该种轮虫的累积培养,以揭示"拥挤效应"对萼花臂尾轮虫混交雌体产生和休眠卵形成的...
4.[会议]
摘要: 该文报道了投喂不同食物时,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alyciflorus要眠卵在不同温度条件和用不同萌发液萌发的累积萌发率和萌发形式。 结果显示:投...
5.[会议]
摘要: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轮虫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共发现轮虫53种(属),优势轮虫8种:针簇多肢轮...
6.[会议]
摘要: 大镜山水库位于珠海市区,是一座南亚热带抽水型的中型水库,主要向珠海市的香洲区供水,在咸潮期也向澳门行政特区供水.由于水库自产水的限制,从邻近河流中抽水入库增加...
7.[会议]
摘要: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在13℃、18℃、23℃和28℃下对采自芜湖市莲塘湖和荷花塘水体中的萼花臂尾轮虫三个姐妹种HEl、HE3和LE9的生活史特征进行了比较研...
8.[会议]
摘要: 2004年-4月-2007年3月,对珠江广州河段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了三年的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发现轮虫56种.优势种为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
9.[会议]
摘要: 作者于2001-2004年对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坝前水域的轮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流明渠截流前共有轮虫34种,种群密度变化范围在0~45ind。/...
10.[会议]
摘要: 该文采用种群累积培养法,研究了pH值在3.5-11.5之间每间隔1时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种群增长的影响。
11.[会议]
摘要: 长江口是中国最大的河口,有关长江口浮游动物生态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长江口北支设五个采样点,对长江口北支轮虫进行了生态调查。共...
1.[学位]
摘要: 轮虫是淡水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包括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在内的若干轮虫种类均为种复合体。本...
2.[学位]
摘要:
本次试验测定方形臂尾轮虫及剪形臂尾轮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基于其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探究了它们在后生动物中的系统地位。
方形臂尾轮虫线粒体基因组由两...
3.[学位]
角突臂尾轮虫的生态特征克隆多样性及其与萼花臂尾轮虫姐妹种之间的竞争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采于芜湖市镜湖内的11个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克隆的种群参数的克隆多样性、不同食物密度下角突臂尾轮虫和萼花臂尾轮虫...
4.[学位]
摘要: 轮虫和枝角类是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食性相近,生活史相似,在二者共存的条件下,必然会因有限的食物而产生竞争。种间竞争机制以及结局一直是种群生态学所研究...
5.[学位]
摘要: 种群的遗传结构研究是探讨物种适应性、种群分化及其进化机制的基础,也是遗传资源学中筛选优良品系的核心。臂尾轮虫(Brachionus)作为水产动物幼苗的良好开口...
6.[学位]
芜湖市三湖泊轮虫群落的分类群和功能群参数对水体营养水平响应的比较研究
摘要: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监测湖泊富营养水平是重建健康水生态系统的前提条件之一。轮虫是浮游动物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轮虫群落结构的生态学参数可有效用来反映...
7.[学位]
摘要: 本研究测定了矩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leydig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mtDNA-Ⅱ序列...
8.[学位]
摘要: 本实验测定了无棘刺萼花臂尾轮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有棘刺萼花臂尾轮虫部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运用的方法主要有轮虫单克隆培养、DNA提取、引物设计、PCR扩增、产...
9.[学位]
温度和微囊藻毒素-LR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摄食行为、形态特征及热激蛋白Hsp70水平的影响
摘要: 微囊藻毒素(MCs)是由有毒蓝藻(尤其是铜绿微囊藻)产生的一类藻毒素,因其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可造成严重危害而尤为令人担忧;其中有关MC-LR的研究较多。本...
10.[学位]
摘要: 近年来,抗生素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可对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迄今为止,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
11.[学位]
摘要: 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冬候鸟重要越冬停歇迁徙地,是研究冬候鸟对轮虫影响的重要区域。本研究于2014年2月至7月调查了升金湖上湖区各采样点轮虫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
12.[学位]
摘要: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km2,全长1000公里,是中国第六大流域,却是人口密度最大...
13.[学位]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β-actin基因克隆分析
摘要: 轮虫(Rotifer)属于动物界中一类无脊椎假体腔多细胞动物,个体微小却正适合幼鱼口径,营养丰富且易于人工培养。作为生物饵料,轮虫在控制水质、提高海洋生物幼体...
14.[学位]
两种多溴联苯醚(BDE-47、BDE-209)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毒性效应研究
摘要: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易蓄积在生物的脂肪和蛋白质中,能够在食物链...
15.[学位]
摘要: 环境激素又称内分泌干扰物,其代谢产物或中间衍生物最终都会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水域生态系统。近年来,利用水生生物检测环境激素的生物学效应已成为水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热...
16.[学位]
睾丸酮、孕酮以及氟他胺对萼花臂尾轮虫雄体的行为、受精率与寿命影响
摘要: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雄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睾丸酮、氟他胺和孕酮对雄体萼花臂尾轮虫的行为学(游泳...
17.[学位]
摘要: 雷帕霉素是TOR靶向抑制剂,在调节机体衰老过程已得到广泛认可。mTOR是一种高分子量的蛋白激酶,参与调节细胞中的许多过程包括养分供应及有丝分裂等。研究表明,雷...
18.[学位]
森林山蛭(Hameadipsa sylvestris)抗血栓多肽的分离纯化、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 血栓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与年龄增长成正相关。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的国家,心血管疾病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负担。长期以来,针对血液凝固、血小板激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