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貌类型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87篇,会议文献有34篇,学位文献有40篇等,海岸地貌类型的主要作者有陈沈良、杨世伦、李九发,海岸地貌类型的主要机构有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基于大通站1960−2020年长系列的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入海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趋势性,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多年长江口...
2.[期刊]
摘要: 滨海湿地是上海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发展,上海滨海湿地面临面积缩小、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重胁迫,在人为活动的干扰...
3.[期刊]
摘要: 长江河口区水下三角洲的稳定关系着河口区域滩涂湿地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长江河口区水下三角洲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长江河口区水...
4.[期刊]
摘要: 为揭示河口湾水动力环境对滩涂利用的累积响应过程,以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为例,基于潮波数学模型和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1981年以来湾内进出潮量、分潮振幅和潮流流速...
5.[期刊]
摘要: 以浙江舟山西堠门大桥基础海岸边坡为依托,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水下探测、整体稳定性和浅表层稳定性综合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联合应用的方法,对桥梁基础海岸边坡进行稳定性...
6.[期刊]
摘要: 河口三角洲是世界人口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数十年来广泛出现海岸侵蚀的地貌退化现象,导致世界三角洲城市受到潜在安全威胁,也使得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成为...
7.[期刊]
摘要: 河口三角洲是世界人口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数十年来广泛出现海岸侵蚀的地貌退化现象,导致世界三角洲城市受到潜在安全威胁,也使得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成为...
8.[期刊]
摘要: 通过对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牡蛎礁调查研究现状及成果的梳理,阐述了牡蛎礁的结构特征、时空分布和古环境要素:(1)牡蛎礁和上覆泥质沉积层具有"二元结构"特征;(2)...
9.[期刊]
摘要: 贝壳堤是沿岸堤的一个分支,其在全球广泛分布,作为地学术语最早出现于1891年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地形图中,Chenier术语来源于墨西哥湾北部路易斯安那州平原的海...
10.[期刊]
摘要: 从海岸原始形态入手,以波浪作用为主要动力,泥沙运动为媒体,介绍了沙质海岸形态中的稳定型和动态平衡型海岸的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其中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耳朵型海岸为对...
11.[期刊]
摘要: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平均高潮线法提取了1986-2015年的海岸线,运用GIS技术分析了黄河三角洲东营段面积的淤蚀变化、海岸线迁移特征及其时空...
12.[期刊]
摘要: 根据北部湾溺谷型海湾英罗湾—安铺港附近海区的水下地形及水动力情况,分析了英罗湾—安铺港及其附近海区的水下海岸动力地貌特征,并根据表层沉积物的输移趋势对水下动力...
13.[期刊]
摘要: 基于日照万平口海区三期水深地形调查资料、水动力及海底沉积物调查数据,研究了日照石臼港海域人工岬湾海滩建设前后波浪场的变化、沉积物在波浪作用下沿岸输运变化及海岸...
14.[期刊]
摘要: 根据1980年代以来水下地形数据和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值模拟等技...
15.[期刊]
摘要: 鉴于风暴作用对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的地貌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对海岸工程的安全以及海岸带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研究方法、演变特点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回顾了...
16.[期刊]
摘要: 崇明岛是全球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之一。滩涂湿地与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关系密切。本文调查近40年来崇明岛周围滩涂湿地的变化并展望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崇明岛海堤外至...
17.[期刊]
摘要: 崇明岛是全球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之一.滩涂湿地与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关系密切.本文调查近40年来崇明岛周围滩涂湿地的变化并展望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崇明岛海堤外至...
18.[期刊]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崇明生态岛建设受到上海市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调查崇明海岸湿地现状并探讨其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关系.结果表明:崇明四周海堤外...
19.[期刊]
摘要: 潮沟既是滨海湿地特有的地貌因子,也是输送水分与盐分的重要通道,对植被的生长与空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盐城滨海湿地潮沟系统演变的影响,本文利用...
20.[期刊]
淤泥质潮间带植被-光滩沉积物稳定性研究——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
摘要: 以典型淤泥质潮间带—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实验,对盐沼植被-光滩中沉积物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光滩区域,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
1.[会议]
摘要: 本研究以台湾海岸山脉北段为例,利用40公尺解析的数值高程模式,算取梯度、粗糙度和区域起伏度等地势参数,并依参数规模频率呈现的天然分界进行分类,将其各分为五级,...
2.[会议]
近60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胶东半岛五龙河口(丁字湾)地貌演变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累积距平法、有序聚类分析法及线性回归等多种数学方法并结合RS,CIS和CPS技术,研究了近60年来我国胶东半岛...
3.[会议]
摘要: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是渤海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是许多海洋生物与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是鱼类、虾、蟹等主要海洋经济物种的产卵、育幼和索饵场所.2002年黄河开始实施调水调...
4.[会议]
摘要: 对华南47个典型弧形海岸,选取表征海岸平面形态特征的因子、海岸水动力因子等10个地貌动力要素,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层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华南...
5.[会议]
摘要: 河口是衔接广阔内陆腹地、沿海经济带和海外的重要桥梁,了解河口地貌过程和变化规律对于改善河口水深条件和探究河口河床演变规律均有重要意义.长江河口作为中国最大的河...
6.[会议]
摘要: 潮滩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前沿地带,在提高海岸防护能力、增加潜在土地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潮滩演变机理研究,是海岸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性...
7.[会议]
摘要: 九段沙尾水下沙洲位于长江入海河口前沿拦门沙河段,其发育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海水沙与海洋动力条件之间的抗衡作用.近几十年来,流域建坝、调水以及北槽深水航道整...
8.[会议]
摘要: 河口地区受河流与海洋的双重作用而不断处于演化过程,其中冲淤演化特征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悬砂浓度、底质类型分布、冲淤演变历史以及冲淤控制因素等方面对泉州...
9.[会议]
摘要: 窃蛋龙风动石位于漳浦县古雷半岛近侧的红屿岛上。红屿岛东南端三面环海,为岛上的半岛型呷角,海拔82.6m的制高点就是最大的一块风动石,为诸多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石...
10.[会议]
摘要: 本文解析尾闾沿固定顶点附近不断决口摆动与黄河三角洲河口形成的根本原因和三角洲演替过程,发现1855年来的10条主要流路形成的整个近代三角洲依次各存在一个第一代...
11.[会议]
摘要: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1979年的Landsat MSS、1988年的Landsat TM和2003年的SPOT-5 3种卫星影像进行了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
12.[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1963、1980、1984、1997年的历史地图、数字影像图以及2002、2003年的现场岸滩地貌和岸线测量结果,分析了绣针河口附近岸滩的冲淤变化特...
13.[会议]
摘要: 青岛市汇泉湾海滩位于胶州湾与南黄海交接处的北部,属岬角型砂质海滩.作者2010年以来,通过持续观察研究,以野外观察、拍照、实测为基础,结合样品筛分数据和实验测...
14.[会议]
摘要: 江海岸线是由各种地质因素相互作用、河流和海洋沉积物淤积、各种气象和海洋条件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塑造的海陆分界线(张怡等,2014).围垦滩涂处于海陆过渡地带,...
15.[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1998年与2006年的海图分区域对比了近十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体容积变化,得到鸡抱沙尾以上水体容积变化不大,鸡抱沙尾以下水体容积减小了10%;伶仃洋2...
16.[会议]
摘要: 2013年8月在江苏中部沿海川东港南侧潮间带潮滩进行了历时三个潮周期的滩面定点观测.在自行设计研发的钢架上设置了多台声学多普勒流速仪、OBS浊度仪、潮位仪和波...
17.[会议]
基于机载LiDAR与潮汐推算的海岸带自然岸线遥感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 海岸线对于海岸带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海岸线现场测绘施测周期长且在地形复杂的区域施测难度大,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判绘对解译人员的要求高,难以获取严格意义的海...
18.[会议]
摘要: 河口地处陆海相互作用的狭窄界面.在通常的泥沙侵蚀和淤积影响下,河口的形成和演变程度是相对稳定的,但较小尺度的海平面上升或者下降则会引起河口发生强烈的变化.然而...
19.[会议]
摘要: 通过解析黄河水沙入海基本规律、河口尾闾摆动、大堤决口、三角洲演替过程与机制,发现黄河入海上层径流与强大底层海流形成的切变锋是黄河入海遭遇的最强进的动力作用过程...
20.[会议]
摘要: 对华南47个典型弧形海岸,选取表征海岸平面形态特征的因子、海岸水动力因子等10个地貌动力要素,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层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华南...
1.[学位]
摘要: 本文对闽江口表层沉积样品中硅藻进行了分析,将表层硅藻数据与环境数据进行了合理排序,分析了闽江口表层硅藻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研究区内表层硅藻数据建...
2.[学位]
摘要: 长江口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河口段从徐六泾以下,先是被崇明岛分成南支与北支,而南支在吴淞口附近又被长兴岛分成南港与北港,南港在横沙岛附近又被九段沙分成南槽与北槽,...
3.[学位]
摘要: 过去一个世纪,由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大多数世界范围内河口三角洲遭受侵蚀。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个很少见的情况:在大幅减少了沉积物输入的情况下,大河河口仍然...
4.[学位]
摘要: 本文采用位于廉州湾沿岸的北海市金银鹰入海排污口和红坎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2010年8月份水质、沉积物、生物体中的重金属污染(Cu、Pb、Cd、Hg和As)监测数...
5.[学位]
摘要: 海岸侵蚀是长期以来严重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生产活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海洋灾害,在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地区侵蚀尤为明显。海岸侵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
6.[学位]
摘要: 本文利用多年的遥感影像、水深数据等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清水沟流路及叶瓣陆上三角洲和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过程,进而综合研究黄河三角洲清水沟叶瓣的演化规律,从而完善对三...
7.[学位]
摘要: 海岸线是海洋国土和大陆国土的分界线,其位置和长度是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海岸线测绘是为海洋资源开发服务的前期性工作,快速而准确地监测海岸线的动态变化...
8.[学位]
摘要: 本文应用河口动力地貌特征演变的数值模型研究了两种类型(三角洲型和三角港型)河口地貌形态的演化特征。水动力方程和悬移质泥沙输移方程均采用 ADI格式离散求解,地...
9.[学位]
摘要: 磨刀门是珠江网河八大入海口门中较大的口门之一,是西江干流的主要出海口,其上游河段的磨刀门水道是珠江网河区的主要入海水道。磨刀门水道是中山、珠海和澳门的主要用水...
10.[学位]
摘要: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尺度河口系统,具有独特的河网体系和河口湾,二者通过“门”相互连接。潮汐和径流是维持河口动力的最主要能量来源,传递过程中,在地形边界...
11.[学位]
摘要: 珠江口咸潮灾害日趋严重,特别是磨刀门水道关系着珠海、澳门和中山的生活工业用水的供应,同时盐水入侵反映了河口地区的水动力特点,与河口地区的其他物理、化学、生物问...
12.[学位]
摘要: 磨刀门是珠江八大口门中输水量最大的河口,也是西江的最主要出海口,毗邻江门、中山、珠海等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的咸潮入侵有加剧的趋势...
13.[学位]
摘要: 磨刀门水道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入海通道之一,也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咸潮入侵最严重的口门,咸潮入侵的时间从每年的九、十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左右结束。咸潮入侵已...
14.[学位]
摘要: 近十多年来,枯水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明显加强,咸潮上溯加剧,针对这一重大河口问题,本文选取磨刀门河口作为研究区,探讨径流对河口潮波传播的影响。本文收集了大量的...
15.[学位]
摘要: 河口锋作为发生于河口区域的重要物理现象,是河、海水之间强烈混合的狭窄过渡带,其存在对河口环流、海水水质、海洋生产力及河口沉积过程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河口锋的...
16.[学位]
摘要: 本研究对河口、内陆架浅滩和有植被覆盖的潮滩等不同的物理环境进行了沉积动力学的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九龙江口从流域到河口的悬沙信号传递问题;2)台湾浅滩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