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三届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研究生论坛
第三届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研究生论坛

第三届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研究生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3-09

主办单位: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盐城自然保护区2011年Landsat/ETM和同期野外采集的22组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与植被覆盖度监测数据,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改进的象元二分模型计算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植被覆盖度与湿地生物量干重和湿重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植被覆盖度与生物量湿重和干重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最优模型研究区域湿地植被生物量空间异质性.得出基本结论:(1)湿地植被覆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干重和湿重都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且干重相关性大于湿重相关性;(2)一元三次方程是最适合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物量干重和湿重的监测模型;(3)盐城保护区核心区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空间分异明显,一般规律是:米草生物量>芦苇生物量>碱蓬生物量;其中,芦苇主要分布在大于3000g/m2的范围,碱蓬主要分布在0-1500g/m2的范围,米草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大于3500g/m2的范围.米草和芦苇随着生物量的增高分布范围呈递增趋势,碱蓬随着生物量的增高分布范围呈递减趋势.本研究为湿地遥感生物量估算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 摘要:为探讨不同沉积海岸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过程,根据1992、2000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盐城扁担河口—新港闸不同沉积岸段景观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景观类型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芦苇、茅草、碱蓬、互花米草和光滩)和人工景观(农田、养殖塘、道路和盐田).近20年来侵蚀区、过渡区和淤积区的湿地景观类型均呈现由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转移特征,且面积转移率侵蚀区>淤积区>过渡区.各分区内部景观类型转移差异明显:北部侵蚀区的茅草、碱蓬和互花米草基本被养殖塘取代,少部分茅草被芦苇或农田取代;中部过渡区盐沼植被呈连续带状分布与演替,即茅草→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光滩;南部淤积区具有阶段性,前一时段茅草大面积转出,后一时段则以碱蓬转出为主.景观格局方面,侵蚀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优势度上升,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下降:过渡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优势度上升,多样性和异质性程度基本不变;淤积区景观破碎度上升,优势度上升,多样性下降,异质性增强.
  • 摘要:2013年8月在江苏中部沿海川东港南侧潮间带潮滩进行了历时三个潮周期的滩面定点观测.在自行设计研发的钢架上设置了多台声学多普勒流速仪、OBS浊度仪、潮位仪和波浪仪.采用先进的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小威龙二代"捕捉到距底10cm以内3cm剖面的精细流速结构,并结合ADCP将实测流速剖面扩展到全水深.基于测得的近底潮位—流速—含沙量同步资料,分析了当地水动力及悬沙过程.结果表明,观测地点潮流具有往复流特征,潮汐不对称现象明显.落潮后期的极浅水环境下流速仍然较大,悬沙浓度较高,薄层高速水流对滩面有较强的塑造作用.
  • 摘要:温带风暴潮灾害是我国沿海常发生的严重海洋灾害,是防灾减灾的关键问题.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多受温带风暴潮的影响,北方的渤海湾、莱州湾沿岸是温带风暴潮灾害的多发区.江苏沿海地处中国海岸中部,温带风暴潮灾害频繁.江苏的海州湾是国内发生温带风暴潮次数仅次子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地区,然而关于江苏沿海风暴潮的研究多集中在台风风暴潮,对江苏沿海温带风暴潮的危害认识和研究不足,缺少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文章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江苏沿海的温带风暴潮灾害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了江苏温带风暴潮灾害的发生频次以及造成的危害,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在滆湖东岸的小庙港湾,构建由沉水、浮叶和挺水植物组成的生态修复试验区,研究其水质净化效果.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跟踪监测敞水区(对照区)和试验区的水体理化指标.结果表明: (1)试验区水体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较好,周年平均去除率达24.85%. (2)试验区水体透明度改善较明显,比敞水区提高11.24%. (3)试验区水体总磷(TP)和叶绿素a (Chl-a)的去除效果明显,周年平均值分别比敞水区下降21.90%和22.83%; (4)试验区水体总氮(TN)、氨氮(NH3-N)和高锰酸钾盐指数(CODMn)的周年去除率较低.与敞水区相比,CODMn和NH3-N的周年平均值分别仅下降9.49%和3.52%,TN周年平均值比敞水区增加6.69%.(5)试验区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受季节、水生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人口流动成为农村社区的一大趋势.人口流出或流入引起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进而对村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影响.水污染的治理,不仅是技术、手段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表面上看,江河湖海只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但实际上,水生态系统已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交织在一起.纵观近几十年水生态修复方法在理论探索、技术层面的发展历程,取得明显的进步,但结合我国目前水环境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生物-生态强化法将成为水生态修复的主导,针对"迁出型村落"和"迁入型村落"的不同人口、经济、地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取水生物种植养殖法,是村落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趋势."生态藕塘"和"稻田养鱼"是不同地域的经典案例,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多方共赢,是可行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方法.
  • 摘要:为了提高湿地植被分类精度,以美国Sacramento-San Joaquin三角洲为研究背景,利用纯净像元指数(pixel purity index,PPI),结合实地观测数据提取纯净像元作为训练样本,在训练样本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造特征指数,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对研究区域的湿地植被进行信息提取.对于分类结果叠加产生的混合区域以及无法进一步分类的区域,利用混合调谐匹配滤波(mixture tuned matched filter, MTMF)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结果表明,该信息提取模型可以实现植被指数与混合像元分解的有效组合,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 摘要:深入的研究颗粒有机碳对于了解水体碳循环十分重要,目前颗粒有机碳在海洋里的研究已经相当的成熟,各个海域及poc全球大洋的分布情况,并且大洋表层的poc遥感估算模型也相当的成熟,很多文献都有着十分详细的介绍,但焦点是对于海洋水体,即近一类水体,对于内陆的湖泊等二类水体颗粒有机碳的研究则鲜有报导.本研究以太湖为例,研究其poc的分布以及对于这种典型的二类水体中各种水质参数与poc之间的联系,检验海洋中poc反演模型的可行性,并建立了适合于太湖地区的反演模型R2=0.54,并结合GOCI影像,作出了poc浓度分布图,为以后深入研究二类水体的poc提供研究基础.
  • 摘要:潮滩沉积物含水量是潮滩地物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遥感提取潮滩地 物信息的准确性.本文利用统计方法并结合含水量机理模型及4种植被指数的形式构建含水量指数,分别建立适用于潮滩环境的单波段及波段组合模型,实现了沉积物含水量的遥感反演,以期提高含水量遥感反演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显示:EWCI (Enhancedwater content index)增强型含水量指数模型的含水量反演结果最佳,而对反射率数据利用干土反射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构建的NEWCI指数模型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含水量的反演精度.结果中除了砂类别反演的相关系数R2为0.675以外,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粘土质粉砂等其余4种沉积物类型反演的相关系数均在0.83以上,且不考虑沉积物类型时NEWCI指数模型的反演精度达到了0.8,RMSE为0.059,表明NEWCI指数模型适用于潮滩沉积物含水量的预测,其反演结果可在潮滩地物信息遥感反演时有效削弱水分的影响,提高地物信息提取的精度.
  • 摘要:湿地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同时还调节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快速而准确地提取湿地植被信息,是湿地动态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以洪泽湖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年8月19日的Landsat5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经K-T变换光谱增强后的数据及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影像第一主成分的纹理统计量作辅助分类变量,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运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洪泽湖湿地植被信息,将其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洪泽湖地区的湿地植被比较丰富,面积约占全湖的10.74%,其中以浮水植物为主.(2)基于决策树的分类结果的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总精度由77.33%提高到86.33%,Kappa系数由0.7292提高到0.8354,证明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是提取淡水湿地植被信息的有效手段.
  • 摘要:地形是原始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基础性数据,并影响着湿地景观的结构和空间格局演变.盐城淤泥质滨海湿地作为典型的原始湿地之一,受限于湿地客观条件,过去一直没有完整的高程测量,使得地形研究成为该湿地的"空白区".以盐城保护区核心区为例,利用2002年野外高程测量数据,运用Kriging和TIN两种不同思想的插值方法对研究区DEM的构建与精度评估两个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成果表明:①Kriging插值验证显示:均差接近于0,均方根标准误差接近于1.证明采用Kriging插值同时考虑数据本身约束性条件的模型是可行的.同时,运用等高线和等高点数据生成的TIN,效果同样比较理想.②对两种DEM进行了精度评估,数据显示误差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其中Grid-DEM的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162m,平均绝对误差为0.063m,平均相对误差为4.20%;而TIN-DEM的最大值仅为0.028m,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只有0.005m和0.36%.③在对两种DEM的比较中发现:无论是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Grid-DEM都要远高于TIN-DEM,两者最大值相差0.134m;在受人类干扰较强以及经常受潮汐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的区域,Grid插值要明显差于TIN插值.但从DEM表面整体光滑度来看,Grid-DEM却要优于TIN-DEM.
  • 摘要:淤泥质潮滩湿地高程获取是开展地形研究的基础.在实测地形资料匮乏的湿地区域,本文采用多时相遥感数据提取潮滩水边线并反演高程,进而对1996-2012年16年间湿地的冲淤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合理选择波段是精确提取水边线的基础.近红外、热红外波段是该淤泥质潮滩水边线提取的最佳波段.(2)利用实测高程剖面数据推算水边线高程时反演精度大大提高.通过模型精度验证显示,相对误差< 0.5m的区域占总面积的78.92%,0.5-1m为16.38%,>1m仅占4.7%.(3)湿地冲淤演变方面:1996-2002年0m线所围面积以0.59km2/a的速度在向海方向缓慢淤积,0m线年均向海推进距离只有43m/a,说明在这一时期湿地变化处于较缓慢状态,淤积呈自然平衡发展;而2002-2012年的10年间,增长速度达到了2.89km2/a, 0m线年均推进距离也骤升为106m/a,说明湿地的淤积速度在逐渐加快,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正呈现着一种非正常的淤积状态.
  • 摘要:在温室内通过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群落中菹草在春季暴发时采取不同菹草收割强度(100%、80%、60%、40%、20%和0%的收割)进行生物量控制实验.每一种收割强度的处理方式均在独立水池中(4m长×2m宽×2.5m深)进行,底泥厚度15cm,水深110cm.实验研究了生物量调控对冬季种菹草与春季种金鱼藻交替及水质的影响,以探询群落中菹草的最佳生物量控制强度,为草型湖泊进行沉水植物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实验进行到第23天时,40%、20%和0%(未收割)菹草收割强度处理下菹草便全部上浮,更高强度的收割延长了菹草的生命周期,推迟了菹草的上浮时间.(2)金鱼藻生物量最大值未出现在100%菹草收割的处理中,菹草对水体适当遮光效应促进了金鱼藻的生长,高强度的收割菹草使得了菹草和金鱼藻均处在较高的生物量水平,维持了群落的稳定性.(3)在生长期80%菹草收割处理可维持水体营养盐在较低的水平,并能实现冬季种沉水植物菹草与春季种沉水植物金鱼藻在群落中有效交替,可缓解剩余菹草衰亡给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化沉水植物群落的水质净化功能.
  • 摘要:为探讨外来引种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在我国海湾的扩展过程,根据1989-2010年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罗源湾互花米草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互花米草近20a的扩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前5a其沿着高潮带平行于海岸线呈带状扩展;之后5a在中潮带向湾内快速拓殖;后10a则扩展缓慢,种群内部的空隙地逐渐被米草覆盖.截至到2010年,罗源湾互花米草的总面积约为741.13hm2.受潮滩环境分带性影响,罗源湾互花米草在高潮带平行于海岸线的扩展速度明显大于垂直于海岸线的扩展速度:在中潮带的快速扩展过程中互花米草倾向于先在潮沟两侧分布,这可能与归槽水和滩面摩阻作用有关,相比较,互花米草在浅洼地的扩展较滞后,该区域随着滩面的淤高过程逐渐被米草覆盖.在其整个扩展过程中,由于互花米草对潮流及悬浮颗粒的阻滞作用,使得其扩展前缘米草斑块和连续种群之间的光滩区成为悬浮颗粒及米草种子容易沉降的区域,互花米草易朝向该区域扩展.
  • 摘要:海岸带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海岸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剧了对资源的需求,推动了海岸带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由于海岸带是陆海相互作用的敏感区域,自然条件的承载力较差,海岸带开发的负面效应明显,海岸带受到了严重危害,致使生态环境急遽恶化,污染加剧、湿地减少、渔业资源退化和地质灾害频发.如何处理好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各个临海国家和地区海岸带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以海岸带自然资源的公共性为出发点,结合深层生态学的理论,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海陆统筹、科研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措施,试图构建一个更为和谐、更为美丽的海岸带生态环境.
  • 摘要:为模拟防波堤越浪,基于DualSPHysics开源平台,应用解析松弛思想,提出一种适合SPH方法的源造波和消波技术,建立了二维数值波浪水槽.模拟了规则波在典型斜坡堤上的爬坡和越浪,数值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物理模型试验值.最后对六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挡浪墙(直立式挡浪墙、1/4弧形挡浪墙、反弧形挡浪墙、1∶3坡比的光滑面挡浪墙、1∶1.5坡比的光滑面挡浪墙、1∶1.5坡比的阶梯面挡浪墙)进行了规则波越浪模拟,数值结果准确描述了不同结构型式挡浪墙与波浪相互作用时波浪的形态变化,平均越浪量的平均误差控制在6.8%.
  • 摘要:本文结合沉积物样品的室内漫反射光谱数据和实测的总氮、总磷数据,建立氮磷的快速预测模型.剔除光谱异常样品和光谱数据预处理后,将样品分为建模集和预测集,使用建模集数据建立氮磷含量预测模型,而预测集数据作为独立的数据集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漫反射光谱法快速预测沉积物氮磷含量是可行的,其中PLS-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TN(R2=0.84, RMSE=0.29,RPD=2.54),TP(R2=0.97,MSE=0.39,RPD=5.80).这为快速测定沉积物氮磷含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采用磷分级提取的方法对太湖贡湖湾、南部湖区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群落内外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调查了沉积物中的不同磷形态的垂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南太湖沉积物中总磷(TP)、无机磷(IP)和钙磷(Ca-P)的含量高于贡湖湾,而有机磷(OP)和铁铝磷(Fe/Al-P)的含量低于贡湖湾;OP和Fe/Al-P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2)植物群丛对沉积物铁铝磷(Fe/Al-P)的影响在贡湖湾和南太湖表现不同.贡湖湾马来眼子菜群丛内部沉积物Fe/A1-P高于群落外部的27.6%,差异性显著(p<0.05);南太湖马来眼子菜群丛内部沉积物中Fe/Al-P均值低于群丛外部的47.4%,差异性显著(p<0.05).(3)植物群丛对沉积物有机磷(OP)的影响在贡湖湾和南太湖表现相似,两湖区植物群丛外部沉积物中OP含量均值高于群落内部,但贡湖湾植物群丛的影响不显著(p>0.05),南太湖植物群丛的影响显著(p<0.01).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群丛对沉积物各形态磷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类型湖区这种影响的表现不同.
  • 摘要: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河湖水功能的退化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河湖水污染导致的饮用水水源地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日趋严重.运用生态修复手段恢复河湖水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对河湖水污染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河湖水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也不断被报道出来.本文分析了我国地区性河湖水环境概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对河湖水整治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当前针对河湖水退化的生态修复方法和研究进展,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其对河湖水生环境恢复的效果,展望了河湖水生态修复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摘要:在收集中国湖泊沉积物年代序列和有机碳含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湖泊调查所得的湖泊面积数据,选取我国五大湖区典型湖泊进行近百年来湖泊沉积物碳埋藏研究,进而扩展到近百年来全国湖泊沉积物碳埋藏研究,并评估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湖泊沉积物近百年来平均碳埋藏速率(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rates,OCARs)约为21.8g C m-2yr-1,其中东部平原湖区湖泊沉积物OCAR最高,约为31.0g·C·m-2·yr-l,青藏高原湖区OCAR最低,约为14.2g·C·m-2·yr-1;2)近百年来中国湖泊沉积物碳埋藏量约为266.2Tg·C,其中东部平原湖区碳埋藏量最大,约为97.9Tg·C,云贵高原湖区碳埋藏量最小,仅约为5.0Tg·C;3)中国湖泊沉积物的碳埋藏潜力同由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而造成的碳损失量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湖泊沉积物碳储量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 摘要:利用GOCI卫星影像资料,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变化趋势进行检测.将整幅图像划分为若干个象素点数为8x8的小块,利用交叉相关系数法,在设定的搜索区内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时次图像目标区与搜索区的交叉相关系数,可以得到一个交叉相关系数匹配面.对匹配面上的主极大峰值和次极大峰值应用匹配面检测和连续性检测选出合适的峰值,进而得到蓝藻水华运动矢量.同时,结合同步气象资料,分别对蓝藻水华漂移、上浮和下沉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叉相关系数法应用于高时相的GOCI影像可以自动检测出蓝藻水华的运动方向、距离和速度等定量数据.而且,蓝藻水华的漂移、上浮和下沉与风速、风向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为探索太湖蓝藻水华爆发原因以及蓝藻水华的快速预警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在已知通过钻孔资料获得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河北省滦县滦河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应用国际通用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研究区域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调参使得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污染物运移模型分析并预测了未来20a内滦河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趋势.
  • 摘要:GOCI是搭载在地球静止卫星上的新一代水色遥感器,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对于连续动态监测蓝藻水华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500m的空间分辨率制约了在内陆湖泊的应用,与应用于业务化蓝藻水华监测的MODIS影像相比,水华识别结果必然存在较大的尺度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两种传感器蓝藻水华提取的尺度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太湖为研究区,选取蓝藻水华大规模发生的两种传感器的同步影像,并根据水华所占面积比(在0%-100%分布)选择25个分析样本.统计并分析蓝藻水华常规提取指数NDVI在2种传感器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提取结果的尺度差异与NDVI非线性、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OCI影像整体上较MODIS存在低估现象,而两种传感器提取的尺度差异也受样本的水华面积比例与斑块的分维数影响.
  • 摘要:以贝加尔湖为例,研究了卫星测高在内陆湖水位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利用Jason-2测高卫星的Hydrology数据,研究了卫星测高在内陆湖区域的数据编辑标准、地球物理改正方法;研究了Hydrology测高数据波形重定的方法;计算得到了贝加尔湖年水位、半年水位以及月水位异常时间序列;利用傅里叶变换,得到了贝加尔湖水位变化的周期;通过分析贝加尔湖水位异常与纬度的关系,得到了贝加尔湖水位沿纬度的变化特征;利用SVR方法预测了贝加尔湖2013年7月的平均湖面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波形重定的卫星测高技术为贝加尔湖水位变化的长期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 摘要:近年来太湖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蓝藻水华频发,实时监测蓝藻水华并掌握其时空变化规律是对其有效治理的前提.利用FAI指数提取2000-2011年1341景MODIS影像上的太湖蓝藻水华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江苏省年人均GDP,年"高温、微风"天数数据分析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规律看,2004年之后局部水华超过零星水华所占比重最高,且开始发生区域和全面性水华,蓝藻水华发生月际变化由"单峰"向"双峰"形态转变;(2)从空间变化规律看,蓝藻下沉休眠期和上浮复苏期发生的空间分布变化不大,大量生长期和上浮积聚期蓝藻水华频发水域由2000-2003年主要位于北部三个湖湾向湖心水域扩展,2004-2007年全湖频率都较高,2008-2011年相对减弱;(3) 2000-2003年蓝藻水华发生程度较轻,与江苏省年人均GDP,"高温、微风"天数相关性不大;2004-2007年蓝藻水华发生程度较为严重,与人均GDP,"高温、微风"天数呈正相关,受其影响显著;2008-2011年,虽然人均GDP仍迅速增加,"高温、微风"天数总体增多,但人为的干预使蓝藻水华发生程度有所减缓.
  • 摘要:2008年青岛浒苔首次暴发以来,浒苔问题一直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于浒苔的起源、漂移路径及其归宿做了大量的研究,遥感这一现代观测手段也逐渐在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海洋水色观测中,MODIS因为其较好的时间分辨率,可以有效的对浒苔进行近实时的观测.基于MODIS影像,使用Hu于2009年提出的FAI方法对浒苔进行监测,分析了2008-2013年从江苏沿海到山东近岸的浒苔暴发情况.研究表明,2008-2013浒苔的暴发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起源于江苏盐城海域,受到海流的影响会逐渐向山东近岸漂移,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直至7月中下旬,浒苔消失于山东近岸.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