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经济关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809篇,会议文献有134篇,学位文献有581篇等,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主要作者有王勤、陆建人、宫占奎,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主要机构有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运用2011—2017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区四国62个城市单元的经济数据,首先计算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区经济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系数,验证经济地理空间效应的存在性,...
2.[期刊]
摘要: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与相关问题,尽管可以从诸多学科视角对其内涵、建设路径、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阐释,但空间经济学却是比较适用的分析视角。中国当前全国统一大市...
3.[期刊]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核心一体化组织的实证分析
摘要: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六国地理相邻、资源互补,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通过多个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但是目前GMS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如何...
4.[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标准效率DEA模型与超效率DEA相结合的方法,测算了我国对RCEP成员国直接投资的效率,使用Malmquist指数法深入分析我国对RCEP伙伴国直接投...
5.[期刊]
摘要: 为探究CPTPP与中国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关系,通过梳理CPTPP的发展脉络,利用比较分析与文献分析方法,研究CPTPP促进中国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6.[期刊]
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产业链转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阐述产业结构升级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转移促进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
7.[期刊]
摘要: 凭祥—同登的地缘优势,相似的兴边富民目标,为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提供了扎实基础,但合作区建设仍面临多方挑战。凭祥和同登小体量经济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贸易产品附...
8.[期刊]
摘要: 2019年,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成员国签署了新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将贸易,交通物流,农业,数字化、...
9.[期刊]
摘要: 刻画东北亚域内石油合作网络并进行深入的结构和特征分析对于中国制定并优化相关政策,进而更加主动地融入该能源合作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
10.[期刊]
摘要: 区域利益补偿是通过再分配实现区域公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已经由区域经济利益失衡演变到区域政治、文化、社会、生...
11.[期刊]
摘要: 跨境数据流动是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治理的新兴议题。在数字经济发展和东盟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下,东盟从统筹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保护入手,着眼于提升东盟国际...
12.[期刊]
RCEP成员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对贸易效率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摘要: 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提升贸易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很大程度增加RCEP成员国的贸易福利.首先构建了贸易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然后测算了RCEP成员国家...
13.[期刊]
摘要: 基于RCEP数字贸易规则和承诺,结合福建生产和贸易结构,分析RCEP对福建的贸易效应,提出以数字贸易发展对接RCEP贸易效应几点思考。
14.[期刊]
摘要: 本文构建“以RCEP为基础,充分考虑印度重返RCEP、与CPTPP融合发展、亚太其他国家加入”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使用标准静态GTAP模型预测各个一体化...
1.[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中、泰、缅、老、越等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简况以及政府所采取的一些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
2.[会议]
摘要: 日本中小企业及其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动向,是亚洲区域经济走势中值得关注的重要潮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中,日本中小企业向...
3.[会议]
摘要: 本研究将根据中日两国的产业结构特点,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日两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两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与今后的战略突破及其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进行基于一般均衡模...
4.[会议]
摘要: 本文关注中日两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特征,依据制度创新理论及问卷调查数据,对中日两国青年一代的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证...
5.[会议]
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一体化方案比较分析——基于俄罗斯外交文件的视角
摘要: 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主导推进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未来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乃至全球格局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是,通过对俄罗斯外交文件的细致分析可以...
6.[会议]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概念提出已经有3年了,3年来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这个地区发生的变化是重大的.包括"一带一路"这个概念,它的认同和发展也和当年发生了很大的变...
7.[会议]
摘要: 中亚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鉴于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地位,研究中亚地区交通一体化的现状与前景,使中国"丝绸之路经济...
8.[会议]
摘要: 当前,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一系列变化,虽然基本上延续了过去总体稳定的态势,但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引发了政局波动和社会矛盾,内外的挑战相互交织,未来中亚五国可...
9.[会议]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用意在于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议者,沿线国家共同参与,倡议的终极目的不只是互利共赢,而要造福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众。那么,为什么国际社会或沿...
10.[会议]
摘要: 中亚地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不仅是中亚各国要承担的,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完全符合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各方利益。目前世界新旧秩序正处于转换期,域外大国...
11.[会议]
摘要: 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合作;短期来看,我国需要以“市场力量”和“政府间项目合作制”为主要手段,辅以“单边自由化”模式,稳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一体化...
12.[会议]
摘要: 中国和中亚国家都要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要符合本国的利益,符合本国发展纲要和远景目标,因此中亚各国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期待也并不相同,正是如此我把中亚叫作丝绸之...
13.[会议]
摘要: “一带一路”这个倡议并不仅仅对中亚的基础设施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高加索以及欧洲国家的整个互联互通也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指出要把整个中亚的发展和各个国家的本...
14.[会议]
摘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仍在显现,分析中日韩区域合作的新挑战,拓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成...
15.[会议]
摘要: 自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洲”战略以来,美国开始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领域全面地回归亚洲.鉴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具有很强的防范中国的色彩,会对我国经...
16.[会议]
摘要: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即为中日韩三国的FTA。2012年9月,中日之间因“钓鱼岛”问题引发的领土争端很可能造成中日FTA进程放缓。中韩经贸交往却在借机发力,乘...
17.[会议]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亚太地区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其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也呈现出新特征.本文拟探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中日韩启动FTA谈判的意义;重点研究中...
18.[会议]
摘要: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西方经济模式受到种种质疑和挑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在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
19.[会议]
摘要: 欧盟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一方面是由欧盟不同于美日的“软实力”战略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其贸易和投资的经济利益需要.从东盟方面来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需要改变原来对美日...
20.[会议]
摘要: 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向中国提议“共同构筑东亚共同体”为契机,东亚经济合作在现曙光。然而以世界经济大调整为背景,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仍面临重大挑战。中国扮演区域经济...
1.[学位]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
2.[学位]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种趋势毋容置疑将推动区域内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
3.[学位]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世界范围内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程度逐步加深,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为...
4.[学位]
摘要: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样面临着“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形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局面...
5.[学位]
摘要: 当前形势下中国需要加大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力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展缓慢,WTO谈判陷入僵局,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美国推出跨...
6.[学位]
专业市场促进区际经济合作的机理研究——以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例
摘要: 区际经济合作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自2015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区际经济合作更是成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力。在中国区际经济合作与专...
7.[学位]
摘要: The Great Silk Road is a trade route linking the East and West, which gave impe...
8.[学位]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Central Asian members of the SCO
摘要: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in 1996 of the Shanghai Five,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9.[学位]
摘要: 随着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区域性及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在全球日渐盛行。美国亦顺应潮流,主导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
10.[学位]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提出,其倡导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理念和主张加强与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友好往来...
11.[学位]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仅促进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有利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亚经...
12.[学位]
摘要: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大大加快。欧盟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最成熟的区域合作组织,其区域合作稳定性处于绝对稳定还是相对稳定,这都将影响着世界范围...
13.[学位]
摘要: 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世界各国及各地区的紧密联系,世界各国在经济、交流和人类理想等方面已变得相互依赖,各国已充分认识到通过合作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是实现政治经济价...
14.[学位]
摘要: 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传统友谊深厚,现阶段两国经贸合作虽稳步快速发展,但仍与两国政治关系水平相差甚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国际社...
15.[学位]
摘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共同体与人类社会几乎是同时诞生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它是人类之间共存共处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意义。共同体有多重存在形式...
16.[学位]
摘要: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联系有了“开倒车”的趋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致力于自由贸易的发展,...
17.[学位]
摘要: 在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不断增强的情形下,工业能否可持续增长倍受关注。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了深化发展期,但是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
18.[学位]
摘要: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会议着重指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有利于实现“十三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