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蓄电池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897篇,会议文献有421篇,学位文献有530篇等,碱性蓄电池的主要作者有吴锋、唐致远、李新海,碱性蓄电池的主要机构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对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类。估算方法有两大类—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包括库仑计数法、开路电压法和内阻法。间接法包括基于模型、数据驱动和...
2.[期刊]
摘要: 镍镉电池凭借优异的放电特性、高寿命、高倍率充电性能、良好的温度适应性、较高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作为动车组蓄电池,大量应用于高速铁路领域。镍镉电池的荷电状态估计、...
3.[期刊]
正极材料LiNi_(0.8)Mn_(0.2)O_(2)前驱体合成工艺的探究
摘要: 成本低、性能稳定的无钴镍锰正极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_(0.8)Mn_(0.2)(OH)_(2)前驱体,用氨水作为络合剂,探究了NH_(3...
4.[期刊]
摘要: 高原高寒地区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耐寒电池的支持。以MLNi_(3.9)Co_(0.6)Mn_(0.3)Al_(0.3)(ML为富镧混合稀土,La、Ce、Pr和...
5.[期刊]
摘要: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动车组、地铁、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不断应用,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安全性能评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各大标准化组织和应用企业都制定了...
6.[期刊]
摘要: 湿法回收是目前回收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方法,浸出是该方法的一个关键流程,而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槽式浸出,该体系不是封闭的,在反应过程中由于物料中残余的一...
7.[期刊]
摘要: 锌基电池大多采用碱性水溶液电解液,在低温下常常容易结冰凝固,电导率降低,导致电池性能大大降低。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的冷凝情况。研究...
8.[期刊]
摘要: 为评价不同化学体系动力电池的发热性能,以电池发热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即发热耗散率,B_(HDR))作为评价指标,其值越低,电池发热性能越好。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
9.[期刊]
摘要: 由于测试设备故障或者人为误操作引起回路短路,锂动力电池的FPC(柔性电路板)采集板上的保险丝(FUSE)出现远超出额定工况而熔断。FUSE熔断基本无法修复或者...
10.[期刊]
摘要: 48 V轻混电池系统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在多品牌家用乘用车上得到了应用,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笔者介绍了轻混汽车WLTC标准工况及48 V电池系统的性能要求,...
11.[期刊]
摘要: 以市售A_(2)B_(7)型La-Mg-Ni系储氢合金作为负极材料,并分别以Y_(2)O_(3)、La_(2)O_(3)、ZnO和MgO作为添加剂制作AA15...
12.[期刊]
摘要: 锌银电池在深海装备中有较好的应用,但湿态锌银电池在使用寿命后期会出现内部微短路,进而发生自放电,导致容量降低。结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锌银电池实际应用情况,针对锌...
13.[期刊]
摘要: 镍氢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综合性能优异的二次电池,球形氢氧化镍是镍氢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因此对球形氢氧化镍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镍氢电池的性能,拓宽镍氢电...
14.[期刊]
摘要: 动力锂电池包作为驱动动力源,承受着电池组模块、控制模块及连接件的重量,因此其强度、刚度必须满足使用要求才能保证行驶及运行安全。动力电池包的核心是电池组,因此电...
15.[期刊]
摘要: 为了分析CRH380B型动车组镍镉电池的健康状态(SOH),基于镍镉电池的检修规程和健康状态指标,对不同修程的镍镉电池的SOH进行了测试分析。首先,根据镍镉电...
16.[期刊]
摘要: La-Mg-Ni系A_(2)B_(7)型超晶格储氢合金具有储氢密度高和原材料成本低等优点,是在La-Ni二元金属间化合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Mg的加入,可抑制L...
17.[期刊]
摘要: 利用三电极测试、X射线衍射(XRD)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研究了锰酸锂-石墨电池高温循环容量减少的原因。结果表明,循环测试后,正负极极化变大,SO...
18.[期刊]
摘要: 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热效应带来的温度上升、温度不均,甚至温度失控问题,以型号为18650磷酸铁锂电池为例,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获得温升特性曲线,在...
19.[期刊]
摘要: 为了更环保地提取废旧电池中的有价金属,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的锰酸锂正极、钴酸锂正极和三元材料正极与废旧镍氢电池的正负极组成混合电极材料,研究以柠檬酸为浸出剂、双氧...
20.[期刊]
摘要: 为了提升汽车电池用Mg_(2)Ni基储氢合金的储氢性能,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LaH_(3)-TiH_(2)复合添加剂,并考察添加LaH_(3)、TiH_(2)和...
1.[会议]
摘要: 对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池组输出功率和负载大小都是变化的,为维持系统的功率平衡,须配备储能装置。但单一的储能装置难以同时满足功率短时调节和长时支持的需求。...
2.[会议]
摘要: LiODFB作为一种有机电解液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证明合适的添加量可以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除了一些光谱、电镜测试方法外,还利...
3.[会议]
摘要: 电池极化对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特性有重要影响,目前多采用的大电流快速充电会加剧电池极化,进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缩短其使用寿命.首先,建立了基于LiMn2O...
4.[会议]
摘要: 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损充电机采用整体串联恒流、单体并联恒压的充电方法,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无损充电,无损的含意有两层,一是充电效率接近100%,充电功率基本无损耗...
5.[会议]
摘要: 本文概述了炭材料包覆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正仍材料LiFeP0/LiNi0.5Mn4.5O4,和Li[Ni1/3Mn1/3]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不同炭源炭化...
6.[会议]
前驱体热处理温度对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影响
摘要: 以NaCO3 为沉淀剂,NH3·H2O 为缓冲溶液,将NiSO4、CoSO4 和MnSO4 混合溶液共沉淀制备(Ni1/3Co1/3Mn1/3)CO3前驱体,...
7.[会议]
摘要: 为了得到锌镍液流电池的内阻,本文提出了两种测量锌镍液流电池内阻的方法:一种是变换电流法测内阻;一种是恒定电流法测内阻.根据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曲线图...
8.[会议]
摘要: 以锂为负极、单质硫为正极的Li-S电池,由于正极活性物质硫具有比容量高、环境友好、价廉易得等优点,因此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被认为是最有开发前景的电池体系。其理论能...
9.[会议]
摘要: 常用二元电解液溶剂凝固点过高是降低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关键因素。通常向常规二元电解液中添加几种链状碳酸脂溶剂来降低凝固点。为了进一步改善电解液低温性能,低熔点...
10.[会议]
摘要: 寿命预测是锂离子电池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提出了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分类综述了国外近十年来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并对其中的“基于性能”的方法...
11.[会议]
摘要: 本文初步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锂电池管理芯片bq76PL536的锂电池管理器,对锂电池进行监测和管理使其安全工作,实现了锂电池的信息采样、单体电池电压均衡以及过...
12.[会议]
摘要: 在分析各储能电池应用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锂电池的特性及应用,以云电科技园微网为例,阐明了选用248kWh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系统的原因。并提出了微网中锂电池的...
13.[会议]
摘要: 采用添加分散剂的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小且均匀,硬团聚少、分布均匀的Co-B合金。通过扫描电镜图对其进行了形貌的表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表征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
14.[会议]
摘要: 正极材料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实现高功率化的关键,同时其成本、循环性能、安全性也十分重要。本文采用控制结晶制备FeP04前驱体,进而通过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合成出了锉...
15.[会议]
摘要: 金属氧化物-镍(Ni-MH)电池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混合动力汽车(HEV)电源的首选。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充/浅放及浅充/浅放模式下,Ni-MH电池在循环...
16.[会议]
摘要: 提出了基于STM32处理器的智能管理系统和PFC(功率因数校正)的充电电路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利用MATLAB动态仿真工具实现了PFC控制技术的动态仿真,仿...
17.[会议]
摘要: 为实现对电池组的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等基本保护和电池组的温度保护,以及电池组单体电池间电压均衡功能,提出了一种针对由4节锂离子电池组成的锂电池组保护电路。该...
18.[会议]
摘要: 储能系统能有效改善间歇式电源可控性、提高其并网应用能力,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众多特点,在大规模...
19.[会议]
摘要: 研究了L-胱氨酸作为负极电解液的添加剂,对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性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胱氨酸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负极电解液的电化学活性、Ⅴ(Ⅲ)离...
20.[会议]
摘要: 本文以NaOH,油酸,乙醇,(NH4)2Fe(SO4)2·6H2O为原料,通过在180℃水热10小时,合成α-FeOOH的纳米棒。然后以此α-FeOOH纳米棒...
1.[学位]
镍基金属化合物的改性合成及其在单液流锌镍电池和电赝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由于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以及良好的电位和高放电比容量等优点,氢氧化镍及其相关层状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镍氢电池、液流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中。基于液流电池和超级...
2.[学位]
炭复合金属硫(氯)化物的结构与界面调控及其增强碱金属离子存储性能研究
摘要: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等对碱金属(锂,钠,钾)离子电池的需求,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以及长循环稳定性的电极材料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通常情况...
3.[学位]
摘要: 锰基氧化物及硫化物纳米材料因其组成和性质的多样性,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先通过一步共沉淀法合成微米球形碳酸盐前躯体,...
4.[学位]
锂离子电池锰基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摘要: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已经在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电动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5.[学位]
摘要: 为了顺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能源器件中大热的锂离子电池一直面对着提高比容量,降低材料成本,简化生产工艺等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硅作为地球上含量第二丰富的元素,无...
6.[学位]
摘要: 众多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对新一代储能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众多优势,成为大型储能系统的首选设备之一。目前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其电极材料...
7.[学位]
摘要: 近年来电动汽车和可移动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于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人们正在积极地为锂离子电池研究和寻找更高性能的电极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
8.[学位]
摘要: 为缓解锂资源短缺,钠离子电池成为有希望接替锂离子电池的候选者。二硫化钨(WS2)由于独特的类石墨烯层状结构而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引起研究者们的普遍注意。但...
9.[学位]
摘要: 发展生物资源利用技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资源生产热量和化学产品是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有效方式。可再生的生物质具有资源丰富,经济环保的特...
10.[学位]
摘要: 作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具有众多优势,如高能量密度、自放电小及长循环寿命。目前,电动汽车及智能电网等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11.[学位]
摘要: 电动汽车电池组在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不能被有效地排出,将会导致电池组温度的骤升和温差的加大,对电池的安全使用和循环寿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因...
12.[学位]
摘要: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受其温度的影响很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电池容量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但是当温度过高时,电池内部不可逆反应...
13.[学位]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设备和仪器的小型化、现代军事设备和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池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综合性能的角度上看,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当今最...
14.[学位]
长寿命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Ni1/3Co1/3Mn1/3(OH)2,并结合高温分解(加入烧结助剂)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Ni1/3Co1/3Mn1/3O,以此为原...
15.[学位]
高容量镍基正极材料LiNi0.9Mn0.1O2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摘要: 镍基正极材料以其高可逆比容量,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了新一代锂离子电池主要的候选材料。但是,镍基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存在循环寿命差,安全性能低等问题,阻碍其进一步的...
16.[学位]
摘要: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快速发展。柔性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决定了电源系统要具有长的续航能力、可弯曲、折叠等操作能力。锂离子...
17.[学位]
摘要: 通过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EIS)及电化学循环测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在大电流充电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变化规律,发现锂离子电池在大电流充电过程中正负极存在较大的极化...
18.[学位]
摘要: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政府加大了对新能源市场的扶持力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锂离子电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与传统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L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