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及其生产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408篇,会议文献有1188篇,学位文献有370篇等,核燃料及其生产的主要作者有伍浩松、叶国安、孙占学,核燃料及其生产的主要机构有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鉴于我国后处理设施气载流出物中^(129)Ⅰ将给公众和环境带来长期辐射风险,分析了目前可用于气载流出物放射性监测的^(129)Ⅰ收集、测量方法,介绍了我国与后...
2.[期刊]
摘要: 二次离子质谱(SIMS)微粒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擦拭样品中的单个感兴趣微粒的同位素比来探知未申报核活动,将擦拭样品上的微粒回收到样品垫上是整个分析流程的第一步...
3.[期刊]
摘要: 基于Au@PDA核壳纳米粒子和其对量子点荧光淬灭效应,制备了一种双信号读取模式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果蔬中戊唑醇的含量。研究了纳米金和抗体复合...
4.[期刊]
摘要: 分析气体离心机动态过程中的分离情况需要描述动态过程物质输运的丰度方程。为避免大量数值计算,方程最好简单且能够反映关键的分离过程。基于径向平均法,从非平衡态物质...
5.[期刊]
摘要: 碳-13作为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标记物,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为探索碳-13同位素的分离方法,开展以乙醇为介质的气体扩散分离实验,并在单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6.[期刊]
摘要: 波纹管是超临界气体离心机的核心部件,可改变转子流场的空间结构。为了研究波纹管对气体离心机流场的影响,在单向关联水力学模型和Iguassu离心机模型基础上,在交...
7.[期刊]
摘要: 贫化^(64)Zn可有效降低核电站一回路中放射性强度。目前离心分离是制备贫化^(64)Zn的重要方法。在离心分离锌的过程中,级联易出现单机堵塞情况,进而影响级...
8.[期刊]
摘要: 同位素分离中可能需要具有多个供料和取料的级联,以满足复杂的分离需求,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对多供取料级联的分析,比传统三股流级联的分析复杂得多。获得多供取料下的...
9.[期刊]
摘要: 激光抑制凝聚法(CRISLA)是目前极具工业应用潜力的激光同位素分离(LIS)方法。在应用激光抑制凝聚法分离S同位素时,需要借助低温喷嘴装置获得低温过饱和SF...
10.[期刊]
摘要: ^(10)B同位素在中子屏蔽和探测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规模生产硼同位素的方法主要是化学交换精馏法。随着^(10)B市场需求的增加,在国产化取代进口的背景趋势...
11.[期刊]
摘要: 研究了从某含铀碳酸盐溶液制备过氧化铀(UO_(4))的工艺方法,用盐酸酸化含铀碳酸盐溶液除去碳酸根后,以过氧化氢作为沉淀剂,加入NaOH调节沉淀pH,制备得到...
12.[期刊]
摘要: 研究了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硫酸浸出液中吸附铀,NaOH预处理负载树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解析负载树脂的酸性吸附-碱性淋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吸附...
13.[期刊]
摘要: 地浸采铀是一种十分先进的采矿技术,被大多数铀矿开采国家广泛使用。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某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离子交换塔塔顶过滤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过滤网堵塞、破损等...
14.[期刊]
摘要: 针对密实移动床吸附塔排液装置、上封头、树脂缓冲装置、浸出液进口结构、布液装置和树脂缓冲罐等重要结构部件的不足,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结构局部调整方法进行了改进设...
15.[期刊]
摘要: 地浸开采井场抽注单元可能出现注液量大于抽液量的情况,造成部分浸出液扩散至溶浸范围之外。通过采区目标优化方法,对井场单孔抽注液量进行优化计算,能够实现采区每个抽...
16.[期刊]
摘要: 研究了铀浓缩工厂生产成本与贫料丰度的关系。通过分析全成本模式下丰度对产量和成本的影响,计算出成本-贫料丰度的变化关系,并求解得到不同参数下经济性最好的贫料丰度...
17.[期刊]
摘要: The main scop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tect geologic structure trends affectin...
18.[期刊]
摘要: 从材料筛选研发和实施方式演变两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海水提铀技术的发展过程.针对性地介绍了两种实用前景较好的偕胺肟基材料接枝制备方法,详细综述了近年来与偕胺肟基材料...
19.[期刊]
摘要: 铀矿开采及铀分离纯化过程中产生的含铀废水可能严重污染环境和生态系统。利用吸附法分离含铀废水中的U(Ⅵ)既可有效回收铀资源,又能减轻环境污染。为达到高效分离含铀...
20.[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乏燃料芯块与硝酸之间溶解反应的质量传递过程,以及溶解液中溶质的质量传递过程,基于质量衡算得到了乏燃料芯块溶解过程的动态溶解模型,并利用Comsol...
1.[会议]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担了中科院核能先导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的研究任务.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首要的科学目标是实现钍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的...
2.[会议]
摘要: 钍基熔盐堆具有高能量密度、无水冷却、本征安全性、钍铀循环利用和防核扩散等优点,已被列为第四代先进裂变反应堆的候选堆型.目前美国、法国等国家也正在开展的不同类型...
3.[会议]
摘要: 钍基熔盐反应堆核燃料(ThF4、UF4)拟均匀溶解在由7LiF-BeF2熔盐中,以液态的形式在主回路循环,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大量产物以稳定的氟化物形式在燃料...
4.[会议]
摘要: 熔盐电化学法利用被分离元素阳离子还原电位差异进行分离,是目前研究得最为广泛也是相对安全的一种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技术.在熔盐堆燃料盐的后处理中,其主要成分FLiB...
5.[会议]
摘要: 蒸发浓缩法因其净化系数高、灵活性较大、工艺成熟、减容比高等优点,在核燃料循环中是处理低放废液有效的减容方法,在核工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叙述了蒸发过程中...
6.[会议]
摘要: 氧化铍是一种性能极优的高导热材料,将其与二氧化铀混合后烧结成高热导芯块,氧化铍均匀分散在二氧化铀中,形成导热网,可以大大提升芯块的导热性能.对于二氧化铀芯块,...
7.[会议]
摘要: SiC具良好的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稳定性,而且表现出良好的高温耐辐照性能,因而在TRISO颗粒中成为承受气体内压和阻挡裂变产物释放的关键材料.研究表...
8.[会议]
摘要: 以液态氟盐为核燃料和堆芯传热介质的熔盐堆,与传统水堆相比具有工作温度高、压力低、可对核燃料进行在线监测和处理等特点,且没有堆芯熔毁的安全风险,是国际公认的6种...
9.[会议]
先进核燃料循环中基于二硫代次膦酸配体的三价镧锕分离研究:从基础化学到流程开发
摘要: 三价镧系与锕系离子具有极其接近的电荷密度、离子半径和物理化学性质,它们的分离是先进核燃料循环领域的关键挑战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该文综述了20多年来二硫...
10.[会议]
摘要: 铀资源是核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发展海水提铀对于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和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现海水提铀的工程化从根本上依赖于对海水...
11.[会议]
摘要: 在军控核查技术中,缓发γ能谱是核材料的“指纹”.为计算和分析铀裂变产物的缓发γ能谱,本文将各种类型的衰变链简化为基态线性链和激发态线性链,推导了零时前后各级核...
12.[会议]
摘要: 为满足热实验在线监测的需要,根据热室工艺设备台架及热室的具体情况,设计加工安装了一套1BP钚在线测量装置,该在线测量装置主要由探测系统、光路系统、样品流通池系...
13.[会议]
摘要: 为提高UO3活性、降低铀转化生产成本,以硝酸铀酰溶液为原料、丙烧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为热源,采用高压喷雾技术制备了高活性UO3粉末.探讨了硝酸铀酰溶液中的铀浓度...
14.[会议]
摘要: 为研究UMo合金制粉前的晶粒尺寸控制,分别在900、950及1000°C进行了均匀化退火热处理,分析了平均晶粒度和晶粒增长速度与均匀化退火温度及合金中Mo含量...
15.[会议]
摘要: 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二氧化镎粉末中Ca、Be、Cd等12种金属杂质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HNO3-HF混酸体系于聚四籮...
16.[会议]
摘要: 为探究混合物离心分离性能,提出了使用易于分离的气体介质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选取全氟甲基环己烧(C7F14)/六氟化硫(SF6)、C7F14/氙气(Xe)、一氟...
17.[会议]
摘要: 二元比例法可依据两元素谱线的强度比与两元素浓度比的对数关系实现元素的定量分析.实验将二元比例法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相结合,用于定量分析铀锆体系中铀和锆...
18.[会议]
摘要: 在铀钚分离工艺单元单级数学模型和混合澄清槽瞬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U(Ⅳ)-N2H4为还原反萃剂、混合澄清槽为萃取设备的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单元数...
19.[会议]
摘要: 核燃料后处理是提取有价值的易裂变材料钚、同时回收铀的唯一手段,我国长期缺乏可以开展后处理工艺与超铀元素热试验研究的设施.本文介绍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艺...
20.[会议]
摘要: 宇宙线μ子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成像检测技术,在核材料的监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μ子散射成像原理和成像系统的结构组成,模拟构建了车辆通道式快速检...
1.[学位]
摘要: 随着核能的迅猛发展,乏燃料后处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深地质处置,经考查,甘肃北山地区成为处置库选址的重要预选址区域,甘肃北山花岗岩成为重点...
2.[学位]
摘要: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具有固有安全性、强大的嬗变能力、好的中子经济性,在嬗变核废料的同时,还能够输出能量,提高核燃料有效利用率,是安全处置乏燃料的最佳...
3.[学位]
摘要: 由于化石能源资源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人们开发并利用了包括核能在内的其他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核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核能资源...
4.[学位]
摘要: 众所周知,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大致有三种主要形式或手段,即基础研究、模拟研究、实验研究。模拟研究是基础研究步入或迈向应用基础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方法或发展阶段。因...
5.[学位]
摘要: 随着核能的发展及核武器的退役,产生了大量的乏燃料和钚(Pu),Pu与乏燃料中的次锕系核素(MA)半衰期长,放射性强,毒性大,它们的放射性危害丞待处理。近年来,...
6.[学位]
摘要: 铀作为战略资源在核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海水中的铀含量远远高于陆地上的铀含量,有效利用海洋中的铀资源对于保证我国的核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水中铀的...
7.[学位]
摘要: 伴随着核能开发及核电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对铀资源的需求矛盾也日益严峻,放射性废水污染这一维系生态安全的问题亦亟待解决。因此,开展废水中的铀的富集分离材料及技术研...
8.[学位]
摘要: 国防军工及核电工业对核燃料的需求促进了铀矿资源的开发,但是随着铀矿冶的深度开采,陆地上铀矿资源已成匮乏趋势,盐湖中的铀储量丰富,是潜在的“液体铀矿”。本论文利...
9.[学位]
摘要: 核能的持续发展不仅在于铀燃料资源的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避免对人类耐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一次通过”的传统模式不具有绿色经济性,而分离--嬗变策略的提出,...
10.[学位]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应用此方法主要研究了锕系材料中金属铀的三个相(α,β,γ)。由于锕系元素有特殊的电子结...
11.[学位]
摘要: 乏燃料干式贮存作为一种更安全、经济、灵活的贮存方式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很多学者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乏燃料干式贮存的研究。为了解决数值模拟过程中常...
12.[学位]
摘要: 核燃料后处理一直以来都是核燃料循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普雷克斯(PUREX)流程是国际上主流的后处理工艺流程,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投入工业应用以来,如何...
13.[学位]
摘要: 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是使核燃料持续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熔盐电解的方法,提取分离锕系元素和稀土元素(中子毒物),使核燃料再循环利用。本文以裂变元素P...
14.[学位]
摘要: 脉冲筛板萃取柱是一种重要的液液萃取设备,因其内部无转动部件、处理能力大、易于远距离操纵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乏燃料后处理领域。脉冲筛板萃取柱的水力学性能(分散相...
15.[学位]
摘要: 铀材料的无损被动测量在核安保领域大量使用,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丰度计法基于铀材料自发衰变产生的特征γ射线来测量富集度,研究和使用经验丰富,是最经典的方法之一。...
16.[学位]
摘要: 在乏燃料后处理流程中,高放废液(HLLW)由于含有长寿命裂变产物和锕系元素等而具有强放射性、强毒性和高释热率等特点,因此需要从HLLW中分离出这些核素。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