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239篇,会议文献有192篇,学位文献有787篇等,松的主要作者有张世琳、杨章旗、丁贵杰,松的主要机构有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红松人工林是辽东山区重要的果材兼用林,在涵养水源及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准确模拟辽东山区人工红松的干形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大边沟林场设...
2.[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产力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亚热带地区东南至...
3.[期刊]
摘要: 以五营森林公园中不同腐朽程度的红松为研究对象,选取无损、易获取指标(阻力损失及心材、边材异常面积比)为模型自变量,腐朽等级为因变量,利用无损检测并结合随机森林...
4.[期刊]
摘要: 【目的】为实现木材微观构造的宏观化,更直观全透认识木材生物结构,将其细胞组织从二维平面图像转到三维立体图像,基于参数化设计模块Creo Parametric建...
5.[期刊]
摘要: 为探讨东部白松混交林与纯林在生长和物种多样性上的差异,以东部白松–蒙古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树高、胸径、冠幅、草本植物组成、灌木植物组成等指标,以期从生长和...
6.[期刊]
马尾松生长性状显著关联标记PCZ090所在基因的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基于马尾松生长性状候选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到显著关联的SSR标记位点PCZ090,通过生物信...
7.[期刊]
摘要: 以Flask技术为开发框架,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Python编程语言,结合种子园各无性系生长、结实、病虫害等现状调查及历年档案资料,构建基于I...
8.[期刊]
摘要: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获得控制目标性状基因的重要方法。为挖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高生长性状所在基因序列并了解其基本功能,通过对9个SSR标...
9.[期刊]
摘要: 选用4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优良种质繁育的家系组培苗,在广西马尾松Ⅲ类产区开展不同地点造林对比试验,对4年生林分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指标进行...
10.[期刊]
摘要: 红松籽是红松坚果的重要利用部位,是红松卵圆形果球内结的褐色籽粒,由壳、皮和仁3个部位组成.综述红松松籽仁、壳、皮的成分、营养价值、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现状,进一...
11.[期刊]
摘要: 以松仁油微胶囊和牛乳为原料,制备凝固型酸奶。以pH值和感官评价分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松仁油微胶囊添加方式、微胶囊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
12.[期刊]
摘要: 红松林的更新与采伐是东北地区红松集约经营的重要阶段,采伐与更新的主要措施直接影响森林营造,如何提供可持续经营的采伐与更新方式,既可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增长,又能...
13.[期刊]
摘要: 光谱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理化参数无损伤测定等领域研究,而色素与色彩参数相关性研究也有学者探索。但比较并优选分别以色彩参数值、光谱参数值作为自变量与色素含量拟...
14.[期刊]
摘要: 以桂中5年生、13年生、23年生、30年生、40年生、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和土壤C、N、P含量,探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
15.[期刊]
摘要: 【目的】西伯利亚红松是材果兼优的珍贵树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的寒温带地区,种内变异丰富。开展不同种源引种试验,选出优良种源,为后期的大规模引种造林提供依据。...
16.[期刊]
摘要: 【目的】贝叶斯统计法能够利用先验信息与样本信息去进行统计推断,可有效提升模型参数的可靠程度和稳定性。【方法】本研究以天山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使用3块100 m×...
17.[期刊]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生长模型的支持下,对备选均衡曲线进行筛选,最终甄别出最优均衡曲线,作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的量化导向目...
18.[期刊]
摘要: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红松绿枝进行不同接穗采集时间、接穗放置时间及接穗不同处理嫁接试验。通过对插坐髓心形成层贴接和劈接试验研究,直观分析,效果较好的是7号和4号...
19.[期刊]
摘要: 揭示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目标树经营不同间伐强度和环境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为培育近自然多功能森林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弱度(WT)(7.6%)、...
20.[期刊]
摘要: 以黔中地区龙里林场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外生菌根真菌(EMF)的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会议]
红松果材林培育新技术——赤霉素GA3+GA4/7诱导红松无性系母树花芽分化研究
摘要: 红松是东北林区重要经济树种,木材是优良用材,红松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美食.在中国的红松天然分布区的东北林区已经建成很多红松无性系果材林,种子产量低是限制红松果材...
2.[会议]
摘要: 用已认定的良种(景谷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建立采穗圃,做了不同的营建环境、定植密度、修剪技术、施肥种类、喷施药剂等的试验,探索了这些技术对采穗母株穗条产量影...
3.[会议]
摘要: 以人工红松林为对象,对其自然生长和自然稀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13a生时林分平均直径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林分平均树高年生长量在9~28a生时达到最高峰...
4.[会议]
摘要: 在红松阔叶林和白桦次生林两种生境中人工模拟松鼠埋藏红松种子,研究种子消失率与鼠类及其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鼠类在10日内对人为埋藏红松种子的平均消耗率为74....
5.[会议]
摘要: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是地带性顶极植被.本文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分类型分布的斑块和年龄特征、垂直分布...
6.[会议]
摘要: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早在1965年就引种了赤松,通过近50年试验研究,发现赤松适应性较强,生长量和生物量大于现有沙地造林首要针叶树种——樟子松,抗病虫能力也高...
7.[会议]
摘要: 以8a生马尾松子代林33个家系为对象,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1号家系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分别为11.74 cm、7.87...
8.[会议]
摘要: 思茅松是中国生长最快、产脂量最高的松树,仅分布于云南.以生长量或产脂量为重点,已选出约200多个优良单株并作了半同胞子代测定,选出了优良无性系.建立了无性系种...
9.[会议]
推进云南华山松良种化进程的思考——以楚雄紫溪山华山松种子园发展建设为例
摘要: 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在楚雄紫溪山林场开展20多年华山松育种研究和推广经验的基础上,为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主要工作思路,并特别提出一系列优先行动,...
10.[会议]
摘要: 土壤酶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土壤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红松和水曲柳是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树种,幼苗是森林种群动态的关键因素.植物-土壤...
11.[会议]
摘要: 云南松、思茅松是云南省的重要和主要的的乡土造林树种,广泛应用于单板类用材、纸浆用材、松脂等重要工业原料林的培育与生态恢复,在保障云南林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
12.[会议]
摘要: 松类树种110-115种,分布遍及欧洲、亚洲、北美至中美洲,包括材用、果用、松脂、花粉、绿化、观赏等经济利用价值,是主要的世界性造林树种.中国松类22种,以中...
13.[会议]
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为南部主要工业用材树种,也是生态建设及贫瘠山地绿化的重要树种.它用途广,经济价...
14.[会议]
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一个种内杂种优势较为明显的树种,为了做到有效充分的收集遗传资料必须充分重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
15.[会议]
摘要: 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而马尾松是中国人工林面积较大的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区域.马尾松适应能力强,耐干旱、瘠薄,是南方低山丘陵区群落演替的先锋...
16.[会议]
摘要: 本研究于2012年3月从贵阳市中心往外沿东北和西南2个方向11个采样点采集马尾松松针样品20个。采样点开阔不受建筑物等遮挡,所有采集的松树没有明显损伤。松针枝...
17.[会议]
摘要: 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和牛肝菌7、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的马尾松苗木为材料,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水分胁迫梯...
18.[会议]
摘要: 遗传增益及基因多样度是林木长期改良过程中的两个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关键因子.在育种群体组建过程中,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增益的长短期结合,使育种群体的效...
19.[会议]
摘要: 以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红松和蒙古栎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分模拟实验分析了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综合评价了两种幼苗的水分敏感性.结果表明,...
20.[会议]
摘要: 通过人工授力诱导应压木形成,采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和鉴定木材形成组织中蛋白质,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应用TOF-MS/MS技术对特异表达蛋白...
1.[学位]
摘要: 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措施来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固持已被国际社会广泛地接受。然而森林土壤中碳储量非常大,即使是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碳产生较小的改变,也会对整个森林生态...
2.[学位]
Microbacterium testaceum对油茶、湿地松、臭椿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摘要: 随着农林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肥、农药等被用于农林业生产,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使土壤严重退化,进而影响...
3.[学位]
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的采脂用松树品种,目前有70%的松脂采自马尾松,但松脂单产较低是制约松脂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选...
4.[学位]
摘要: 卡西亚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on)速生、耐贫瘠、材质优良,是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本文以引进的卡西亚松家...
5.[学位]
摘要: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还不能完全控制其传播和扩散。真菌是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的一个新的途径,并已有文献证明了真菌的挥发性气体可以用于控制根结线虫。...
6.[学位]
摘要: 消落带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在长江两岸海拔145~175m范围内形成的垂直落差高达30m的水陆过渡区域,其与自然河岸带水文变化不同的冬蓄夏汛的水文生态过程使得植物由...
7.[学位]
摘要: 小蠹是重要的林业害虫之一,它们不仅严重影响松树的健康生长,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云南切梢小蠹T...
8.[学位]
摘要: 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为我国特有树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我国造林、园林绿化、生态工程等广泛...
9.[学位]
摘要: 松材线虫病又称为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是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为主要病原的病害系统,是...
10.[学位]
摘要: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毁灭性极强的松树病虫害,已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后,导致我国松林资源和质量降低,景观格...
11.[学位]
摘要: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中群落演替的先锋树种,占全国总造林面积的20%。系统的对马尾松林中的养分进行研究不仅能揭示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机制,而且对指导林业生产...
12.[学位]
摘要: 微生物引起活立木腐朽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尽管这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但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价值存在着巨大的威胁。在活立木腐朽的调查中发现,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