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604篇,会议文献有37篇,学位文献有231篇等,油松的主要作者有杨培华、刘永红、樊军锋,油松的主要机构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准确了解白龙江流域人工油松林尤其是进入成熟期以后的人工油松林土壤养分状况和动态,给林地抚育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以迭部林区不同林龄(35、40、45、50、5...
2.[期刊]
摘要: 以黄土高原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3种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差异,构建两者间耦合关系模型,探讨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经营策略。结果表明:1)...
3.[期刊]
摘要: 笔者介绍了关帝山吴城国家油松良种基地概况,从种子园的改造升级、子代林的改建等方面探讨了良种基地未来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营建五角枫种子园、油松子代测定林改建实生苗...
4.[期刊]
摘要: 油松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树种,具有良好的抗寒性和耐旱性,环境适应力极强。在我国北方林木种植活动中,油松种植非常普遍。文章主要分析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希...
5.[期刊]
摘要: 为研究地下竞争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云杉(Picea asperata)幼苗叶片和根系形态的影响,以3年生油松和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
6.[期刊]
摘要: 油松山地块状育苗是利用条件比较好的山地培育油松苗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人工和成本,不占用耕地面积,面且可以山地育苗就地造林,便于随起苗随栽,减少苗木调...
7.[期刊]
摘要: 在安康降水量和温度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法,分析安康日照时数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关系及时域动态,并通过与降水量和温度...
8.[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出决定和影响油松生长的气候因子及其在各主要时间段的气候因子。以河北遵化...
9.[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科尔沁沙地油松播种育苗技术,具体包括种实采集与贮藏、育苗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沙地营造油松林提供科学参考。
10.[期刊]
摘要: 以苗圃土、菇渣、松针土、珍珠岩等原料复配基质,进行油松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1~2a生油松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苗圃土占总体积的1/3,辅以菇渣、...
11.[期刊]
摘要: 为探究氮(N)添加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养分利用策略的影响及其随林龄的变化,以4个林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5个梯度(0、5、1...
12.[期刊]
摘要: 油松是中国特有品种,是园林绿化和造林的优质树种。介绍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重点介绍了其绿化大苗培育技术,包括育苗、苗期管理、大苗移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油...
13.[期刊]
摘要: [目的]为了揭示种间关系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为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条山油松人工林群落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油松...
14.[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根系共生真菌对北方重要园林绿化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生理生态效应。【方法】设置油松接种牛肝菌属Suillus sp....
15.[期刊]
摘要: 【目的】合理的林分密度是风景林经营的关键,为了提升风景林景观质量,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方法】以北京市西山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16.[期刊]
摘要: 油松是绿化和造林的先锋树种,从油松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有送绿化苗培育技术,为油松的造林和绿化提供技术参考。
17.[期刊]
摘要: 针对河北遵化东陵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44个家系和当地自然生油松品种,研究影响油松幼林高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油松幼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育苗造林...
18.[期刊]
摘要: 物种适生分布区的预测是指导引种和栽培的有效途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对于水土保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
19.[期刊]
摘要: 以北京西部张家口市涿鹿林场油松水源保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分的直径结构、树高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油松林树种组成式为10油-椴-栎-桦...
20.[期刊]
摘要: 为精准提高油松人工林质量效益和健康稳定性,获取生态环境、资源与产业、固碳增汇、旅游康养景观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针对陇东子午岭黄土山地油松近自然造林现状和存在的...
1.[会议]
摘要: 近年来,北京低山区大量油松人工林出现林分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下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为了揭示油松人工林正常生长,且能保持高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立地条件,采用典型抽...
2.[会议]
摘要: 本文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的生长过程,为改善油松天然次生林,提高油松天然林的生产力,大面积营造油松林,指出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油松林林木由于个体之间的相互竞争,...
3.[会议]
摘要: 在大青山南麓浅山地带的阳坡造林地,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苗木的光合生理...
4.[会议]
摘要: 贺兰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和宁夏银川平原之间,油松林是该区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针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种群的分布特点,在封育区、旅游区和矿区分别选择有代...
5.[会议]
摘要: 在研究森林碳汇意义、森林碳汇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森林碳汇的概念、森林碳汇计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选取相对形率法材积模型建模,材积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98;...
6.[会议]
摘要: 在辽宁西、南部对现有油松林分利用嫁接的方法改建成为红松果用林,解决油松现有的低质、低产、低效林分的改造,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本项试验的主要目的。通过...
7.[会议]
摘要: 以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里炮村中幼油松侧柏混交林油松针叶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样地进行乔木调查,采集并分析油松松针样品,研究施用抚育剩余物堆制成有机固体肥料对不同...
8.[会议]
摘要: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特有广布树种.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重要分界线,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旨在以分...
9.[会议]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模拟中的不确定性组分分割与制图——以油松为例
摘要: 物种分布模型是预测评估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的主要工具。为了降低物种分布模型在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近期有学者提出了采用组合预测的新方法。即采用多套建模数据、...
10.[会议]
摘要: 库布齐沙地植被快速建设菌根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对策,注重于因地制宜.在对沙区生态条件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实施了室内育苗模拟试验.采用当地A、B两种沙壤并对其作加...
11.[会议]
摘要: 飞机播种造林是荒山造林的一种快捷方式,在陕北干旱地区如何能提高飞播出苗问题,提高造林成效尤为重要,真正实现飞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
12.[会议]
摘要: 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特点与造林季节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影响该区造林成效的主要因子。鄂尔多斯丘陵沟壑区雨季使用油松容器苗造林,效果特别显著,不仅解决了该区针叶树常规...
13.[会议]
摘要: 研究了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zhonghuajia Yu.Zhang and He)对危害油松的松梢螟(Dioryctria pryeri、Diory...
14.[会议]
摘要: 采用高压静电场处理油松种子,处理时间分别为60s、80s和100s,用PEG对其油松幼苗进行水分胁迫.试验结果发现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油松幼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15.[会议]
摘要: 三北防护林油松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关系到森林面积增加的质量和速度,从油松的特性、造林地选择、质量方式、季节、时间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方法.
16.[会议]
摘要: 研究关帝山林区不同立地条件油松天然林的生长过程,探讨其生长规律,进而为大面积营林,提高油松林生产力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在关帝山林区采用建立标准地,选取优势...
17.[会议]
摘要: 两性球花突变体广泛地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针叶树物种中,是球花发育与性别调控机制研究珍贵的遗传材料,但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因遗传信息匮乏而一直没有开展.本研究以油松...
18.[会议]
摘要: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坎布拉林区为害油松的小蠹科害虫有9种,分别是:横坑切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六齿小蠹、星坑小蠹、肤小蠹、细小蠹、云杉八齿小蠹、云杉小蠹和中重...
19.[会议]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设5种不同的降雨强度研究半干旱区人工油松林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林径流系数、侵蚀模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并与降雨强度呈幂...
20.[会议]
摘要: 本研究表明:血红铆钉菇能有效的促进油松苗木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它能降低叶绿素a/b的比值,利于植物抗早性;能有效的减少膜值过氧化过程,减少干旱逆境对...
1.[学位]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目前持续增加的氮(N)沉降正在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然而对于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
2.[学位]
摘要: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耐干旱耐贫瘠,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防护等功能,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由于气候差...
3.[学位]
摘要: 细根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分解过程中释放的碳(carbon,C)、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等营...
4.[学位]
摘要: 秦岭淮河一线为中国的一条重要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是东西走向山脉,山脉的中段位于陕西省境内,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也是800 mm等降水量线和一月份0℃等温线的...
5.[学位]
摘要: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是特定的土壤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互利共生体,能有效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提高宿主的抗逆性。油松...
6.[学位]
摘要: 以山西灵空山4 hm2暖温带天然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参照 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
7.[学位]
摘要: 森林抚育间伐是对密度较大的林分实施的一种培育措施,其目的是改善林分生长环境,加速林木的生长速度,缩短林木的工艺成熟期,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研究不同抚育方式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