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貌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24篇,会议文献有66篇,学位文献有80篇等,海底地貌的主要作者有赵焕庭、余克服、王丽荣,海底地貌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雅浦海沟是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雅浦海沟北部,雅浦海沟与马里亚纳海沟呈典型的垂直相交。本文对该海域的地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条...
2.[期刊]
摘要: 南海北部陆坡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活动丰富,是大陆和深海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过渡区。研究北部陆坡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有助于深化对南海北部陆缘海底地质...
3.[期刊]
摘要: 远海孤立碳酸盐台地周缘发育了碳酸盐岩峡谷,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碳酸盐碎屑沉积物的“源-汇”体系及深水油气成藏等方面。文章利用多波束测深、高分辨率二维多道...
4.[期刊]
海床浅表层硬质薄层的声学识别——以南海北部荔湾管线路由区为例
摘要: 由沉溺珊瑚礁、各类胶结砂以及胶结的珊瑚石或贝壳碎屑等组成的硬质薄层通常呈零散状分布,地质取样难以准确确定它们是如何分布的,这给海底管线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5.[期刊]
摘要: 为完善内孤立波与海底斜坡沉积物相互作用研究,本文着眼于内孤立波破碎后在斜坡上继续运动的阶段,开展物理模拟实验,分析斜坡响应的土压力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状况,揭...
6.[期刊]
基于多时相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珊瑚礁面积估算方法研究——以西沙群岛羚羊礁为例
摘要: 准确计算珊瑚礁的面积是评估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基础,但我国迄今对南海珊瑚礁的面积估算仍缺乏共识,缺少可靠的估算方法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
7.[期刊]
摘要: 福建海坛海峡是闽江和浙闽沿岸流南下物质向兴化湾及福建中南部沿海输运的重要通道。本文运用GIS手段对海坛海峡近50a来的地形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8.[期刊]
摘要: 河口地貌形态对潮汐不对称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英国Humber河口数据建立了概化模型,研究了在同一纳潮量情况下,主槽断面形态、平面形态和河...
9.[期刊]
摘要: 浅海海床发育着不同尺度的活动性砂体,在大型活动性砂体上常叠加发育着大量小尺度沙波(纹),分析这些小尺度沙波(纹)有助于揭示活动性砂体的成因机制。但它们的尺度较...
10.[期刊]
摘要: 渤海中部海域位于三湾(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交汇处,形成与演化历史悠久,沉积物源丰富,其内部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本研究基于多年来采集和搜集的高精度地形地貌...
11.[期刊]
摘要: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逐步提高,深远海海底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将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受限于技术手段,高精度调查资料难以获取,无法全面准确地进行海底稳定性评价。针...
12.[期刊]
摘要: 海底周期阶坎底形一直是海洋地质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285 km;三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海底周期阶坎底形几何构型(波长、波高、迎流面长度、背流面长度、迎流面夹...
13.[期刊]
摘要: 海洋蓝洞保留了原始的水体、沉积物、化石残骸和完整的生物骨骼,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地质奇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三沙永乐蓝洞是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洋蓝洞,有...
14.[期刊]
摘要: 海南东方近岸海底发育有大量沙波,利用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资料综合分析了活动沙波的地球物理特征,探讨了沙波的分布特征、迁移机制、活动性及形...
15.[期刊]
摘要: 采用2019年5月14?22日开展的断面法调查数据,分析了涠洲岛西南部海域的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涠洲岛西南部海域造礁石珊瑚共有9科38种,优势种...
16.[期刊]
摘要: 探测查明海砂分布及其资源量,对海洋矿产资源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利用在中国台湾浅滩采集的单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等多源地球物理数据,...
17.[期刊]
摘要: 海底麻坑是与流体逸散相关的一种海底凹陷地貌,在全球海域的陆架、陆坡和深海平原等均有广泛发育.文章利用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中建南盆地北部识...
18.[期刊]
摘要: 基于SRTM15_Plus水深数据,利用地形表面流水分析与等高线几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亚洲大陆边缘海底峡谷进行识别,分析峡谷的形态、分布及演化进程。共识别出海...
19.[期刊]
摘要: 超临界浊流影响下的周期阶坎广泛分布在南海东北部台西南盆地的西澎湖峡谷中.由于频繁的构造活动,常年的台风影响,以及来自中国台湾河流的大量沉积物供给,导致这个区域...
20.[期刊]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热压力增大是南海诸岛珊瑚礁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基于热压力对珊瑚礁白化的评估有利于对其保护和管理。周热度(Degree Heating Week...
1.[会议]
摘要: 珊瑚藻是钙化红藻中的主要类群,是珊瑚礁中的重要组分,并在珊瑚礁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珊瑚藻为珊瑚礁体建造提供大量的钙质物源,壮大了珊瑚礁钙质体;珊瑚藻具强依...
2.[会议]
摘要: 首先回顾了近200a来,对珊瑚礁形成机制研究而发展的各种学说和理论.这些理论根据珊瑚礁的形成是否与海平面的变化有关而分成2类,其中,"沉降"理论、"冰期控制"...
3.[会议]
摘要: 通过多波束水深资料,研究了南海西沙海域甘泉海台地形特征.甘泉海台顶面平坦,坡度通常<1°,但存在3级阶梯状地形,水深范围介于550~700m,这3级阶梯状地形...
4.[会议]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与海底滑坡的相互耦合作用甚为复杂.本文结合能源土斜坡的时序性与类型,分析了因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使能源土颗粒胶结减弱、孔隙率增加以及孔隙压力迅速上升、...
5.[会议]
摘要: 福建近海强劲的潮流作用,沿岸各水系泥沙供给,加之福建沿海特殊的海岸线和地形(溺谷型的港湾和变化剧烈、起伏不平的海底地形)条件,往往发育了独特的海底地貌形态—潮...
6.[会议]
摘要: 生物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研究是世界性难题,植物藻礁是西沙群岛中新世主要生物礁类型,其物性特征的计算机数字化研究尚为薄弱领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西科1井最新...
7.[会议]
摘要: 随着南海岛礁争端的加剧和三沙市的成立,有关中国珊瑚礁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中国珊瑚礁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我国南海诸岛(尤其是南沙群岛)珊瑚礁地...
8.[会议]
摘要: 南海诸岛珊瑚礁具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国土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灰沙岛陆生生物资源及淡水资源、海底油气资源、旅游资源和海洋-大气能资源等.不可忽视的是...
9.[会议]
摘要: 本文引用福建省地震局基金课题——“台湾海峡本部南部海域地质地貌图(1∶25万)编绘项目”的资料成果,结合“福建及台湾海峡深部构造探测”工作开展地质地貌特征及深...
10.[会议]
摘要: 南海大陆架(岛架)水深小于250m,地形平缓。大陆坡(岛坡)水深250一4000m,地形起伏大。南海海盆水深3600一5000m,总体上地形平缓,发育大型海山...
11.[会议]
摘要: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神狐海域发育着一系列NW走向的陆坡限制性峡谷群,这些海底峡谷是沉积物向下陆坡-深海盆输送的通道.运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基于白云凹陷北部第四纪...
12.[会议]
摘要: 中国珊瑚-珊蝴礁现状随全球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变化而变化,通过历史与现状科考对比观察其今夕,具有重要的理论实际意义.本文部分涉及2019西沙三大人居环礁珊瑚-珊...
13.[会议]
南海珊瑚骨骼中228 Th/228 Ra不平衡及其年代学应用初探
摘要: 228Th/228Ra不平衡法被应用于海水、沉积物、生物体中的年代学研究,但是至今未见珊瑚骨骼中228Th/228Ra不平衡法的报道.本研究首次同时测量中国近...
14.[会议]
摘要: 通过波浪水槽试验,构建了概化的岸礁模型,对岸礁地形次重力波特征开展研究.试验中礁坪水深极浅,传统波高计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此本研究基于新开发的摄像机测量系统...
15.[会议]
摘要: 在试验水槽中建立(1∶50)西太平洋某岛礁剖面地形,进行了二维水槽随机波浪试验,试验选取合田改进的JONSWAP谱,谱峰升高因子γ取3.3.在天然地形的随机波...
16.[会议]
摘要: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珊瑚礁相关背景以及为什么珊瑚礁如此重要?然后,会提出对于群落结构与珊瑚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一个个案分析,它记录了1998年那次最为严重的白化事件...
17.[会议]
摘要: 不整合内部结构是由风化黏土层、半风化岩层、未风化岩层三部分组成,在空间具有三层结构.综合利用岩芯、录井、测井及地化资料,可将渤海海域新生界底不整合内部结构类型...
18.[会议]
摘要: 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后期经历多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改造,导致原始盆地面貌不清,沉积体系分布不明确.本文以构造演化分析为主线,通过地震解释、声波时差法和趋势厚度法相...
19.[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所掌握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结合,正演与反演相结合,对北黄海盆地基底构成及分布进行了全面的解释推断。北黄...
20.[会议]
摘要: 目前开展西沙和南沙岛礁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活动性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科学意义.本文旨在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利用地震记录对南沙和西沙地区的珊瑚礁所反映...
1.[学位]
摘要: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一类四阶脉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第二部分讨论了两类珊瑚礁数学生态学模型的解的存在性,稳定性以及分支问题.
2.[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由珊瑚、海藻、食草鱼和食肉鱼类所组成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了三个模型.第一个模型主要讨论了大型食肉鱼、食草鱼、人类对两...
3.[学位]
摘要: 平湖油气管道是我国近海输送距离较长的油气管道,由我国东海平湖油气田平台至上海芦潮港和舟山岱山岛海域登陆,因其所处杭州湾及舟山群岛附近海域的潮流和波浪动力冲刷引...
4.[学位]
摘要: 海湾是三面环陆的海洋水域,了解海湾地貌演变规律对周边海岸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推导的方法对海湾水底平衡剖面和海湾地形不稳定演变进行研究...
5.[学位]
摘要: 沙波在大陆架地区被广泛发现和记载。沙波通过底部潮流作用,由泥沙的侵蚀、输运和沉积而形成。当地地形的变化,泥沙供给量、流体状态、全球温度变化以及海平面的水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