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气预报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3篇,会议文献有66篇,学位文献有22篇等,海洋天气预报的主要作者有刘彬贤、史得道、余锦华,海洋天气预报的主要机构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天津市气象台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对浙江沿海一次灾害性大风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通过相似个例分析,研究了此类突发大风的共性,提出了浙江冬春季动量下传引起的爆发性大风的基本天气模型。结果表明:深...
2.[期刊]
摘要: 使用FVCOM对北印度洋海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算例的构建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模式中加入了TPXO 7.2的潮位驱动和ERA5的风场强迫,并将FVCOM中输出...
3.[期刊]
摘要: 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是一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海洋资料同化方案,用集合成员的状态集合表征模式的背景误差协方差,...
4.[期刊]
基于数值模式的苏北浅滩海域单站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预报方程建立
摘要: 利用苏北浅滩海域预报和观测数据,基于平均风速与最大风速、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的高度相关性,以及高精度数值预报产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苏北浅滩5个测站大风(风...
5.[期刊]
摘要: 文章以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为研究目标,对其在健康和白化两种状态下的虫黄藻密度、光合生理指标和共生真菌群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
6.[期刊]
摘要: 利用上海沿海14个站点2012—201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关系,对沿海站点极大风速预报方程进行了细化和完善。结果表明:2 mi...
7.[期刊]
摘要: 文章采用1998—2017年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JMA)台风最佳路径、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
8.[期刊]
摘要: 介绍了一种智能网格订正释用技术,该技术对EC细网格风力资料进行线性加密,对比其结果和站点平均风实况,采用逐时加权滚动更新的方法,利用站点平均风和极大风关系,进...
9.[期刊]
摘要: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基于循环三维变分数据同化方案,选择合适的参数化方案,建立了渤海海雾数值预报系统并进行业务应用,为渤海海雾预报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海雾客...
10.[期刊]
摘要: 建立了一种新的融合了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含量的能见度算法.采用WRF模式的黄渤海及沿岸地区两次大雾天气过程,通过相对湿度、液态水含量和新融合方法3种不同的能见度算...
11.[期刊]
摘要: 利用椒江大陈沿海航线上重要站点一江山岛、大陈站和头门岛2015-2018年2-6月的海雾历史观测资料和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从海雾的成因中找出...
12.[期刊]
EC细网格10 m风场产品在渤、黄海海域的预报能力检验与评估
摘要: 基于ECMWF(EC)细网格的24h、48h和72h预报的10m风场资料,与选取的渤、黄海海域9个浮标的10m实测风速和风向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1)EC...
13.[期刊]
摘要: 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预报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WRF预报场的风场、温度、气压进行预报订正.采用ERA5作为真值,与原始WRF预报相比...
14.[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北美多模式集合产品数据,分析了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在不同模式中实际预报技巧和潜在可预报性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印度洋偶极子的有效预报...
15.[期刊]
摘要: 选取2011-2017年上海沿岸海域5个浮标站点的风场和海浪数据,分析了大风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对海浪成长过程进行风向分类,运用滑动相关分析统计了8个风向的...
16.[期刊]
基于观测和再分析数据的LSTM深度神经网络沿海风速预报应用研究
摘要: 基于海洋气象历史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等,利用LSTM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开展在有监督学习情况下的海面风场短时预报应用研究。以中国近海5个代表站为研究区域,通过气...
17.[期刊]
摘要: 文章利用经验台风风场模型(TCWPM)和美国环境预测中心的气候预测系统再分析风场资料(NCEP/CFSR)对台风“康森(Conson)”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
18.[期刊]
摘要: 对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根据研究目标在已有研究结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敏感性实验方案.经过与实地观测的结果对比来看,与海...
19.[期刊]
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在台风"灿都"(2010)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文章基于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采用了两部雷达径向风资料,进行单一时间分析以初始化台风"灿都"(Chanthu...
20.[期刊]
摘要: 基于黄渤海域站点风速观测资料以及TIGGE资料,选取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中国(CMA)、美国(NCEP)、加拿大(ECCC)4家集合预报产品,在综合评估...
1.[会议]
摘要: 通过对广西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现状的分析,从业务任务、业务分工和业务流程以及业务产品规定、预报质量检验等方面对广西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发展进行探讨.rn ...
2.[会议]
摘要: 根据玉环海域港口航线分布和地理位置特征将玉环海域划分为4个海区,通过各家模式预报对玉环4海区风速预报进行对比评分,找出最优数值模式.利用线性回归对最优数值模式...
3.[会议]
GRAPES-MARS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对北部湾海面一次强风过程的数值试验
摘要: 利用广东省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高分辨率业务模式GRAPES-MARS V2.0,对2016年10月北部湾海面一次强风过程开展常规资料三维变分同化(...
4.[会议]
摘要: 本文对威海-大连航线“生生-1”号船舶站测风资料进行了普查、优选和预处理,首先考察了船舶站测风资料所代表的航线风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海上航线保障服务...
5.[会议]
基于静止卫星云检测的MWTS-2资料同化及其台风模拟影响分析
摘要: 远洋地区缺乏常规观测资源,远海台风的预报主要依托数值预报以及大量卫星资料的同化支持.国外气象卫星和中国风云三号卫星提供了大量海区微波观测资料,但目前中国业务主...
6.[会议]
摘要: 本文对两种风场资料于汛期期间在上海海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得到ECWIND风速的偏差为0.58m/s,均方根误差为3.54m/s,离散指数为38%,风向均方...
7.[会议]
摘要: 对2012年11月4日黄、渤海及辽东半岛南部出现的锢囚锋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形成机制,得到其降水及大风区的分布特征.同时利用实况资料对国内外、军内外的多种...
8.[会议]
摘要: 能见度的预报是雾/海雾预报定量化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雾/海雾数值预报中几种常见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并结合观测资料,通过RAMS模式海雾数值模拟试验对雾模...
9.[会议]
摘要: 以气候持续预报因子作为模型输入,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南海热带气旋强度进行了预报建模研究,并将预报结果和气候持续法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神经...
10.[会议]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决策级融合的短期天气预报二级决策模型,并以线性回归法、极值剔除法、支持向量机法为初级决策方法,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系统实现和效果检验....
11.[会议]
摘要: 结合一次任务保障的实际,对夏季渤海湾海区复杂天气条件下气象水文保障的特点进行总结,建议要重视做好气候背景了解工作,要加强本单位保障人员的集体会商,密切与友邻单...
12.[会议]
摘要: 雷暴是我国夏季常见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陆上雷暴的经验基础上,以东海海域的雷暴为预报对象,以2010-2012年5-9月每日逐3h的WRF模式输...
13.[会议]
摘要: 不同大气强迫对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在进行海洋预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大气数值预报产品作为驱动场.本文参考美国海军业务化海洋预报系统,尝试使用全球谱模式...
14.[会议]
摘要: 2012年3月28日黄海东部及东海发生一次海雾过程,本文利用海洋台业务化WRF海雾预报模式的预报产品和多种观测资料并结合多种卫星遥感产品以及FNL再分析资料分...
15.[会议]
摘要: 建立基于物理过程的华南汛期降水的短期气候集合预测模型:以TBO和ENSO影响华南汛期降水的主要过程为因子,分别建立线性回归集合预测模型,之后将TBO和ENSO...
16.[会议]
摘要: 利用秀屿区2005~2016年110个大雾监测地面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秀屿区沿海大雾的活动规律及有利天气形势,大雾的生成是多种气象条件和大气环流形势共同作用...
17.[会议]
摘要: 利用青岛2006-2013年4-8月地面观测资料以及FNL再分析资料,采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方法建立了青岛沿海海雾决策树预报模型,并根据2014年4-8...
18.[会议]
摘要: 基于WRF模式的预报产品,利用MOS方法预报宁德沿海24个站点的风向、风速,并给出2014年1~12月的预报评估结果.结果表明,MOS对宁德海区风向风速的预报...
19.[会议]
摘要: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气象灾害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巨大,而传统的确定性预报分析产品难以满足日益精细化的海洋气象服务需求.国际上利用集合预报的概率信息结合用户的脆弱...
20.[会议]
摘要: 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高执法海域的海洋气象预报水平,利用近海浮标、卫星等观测资料,结合欧洲中心(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开展了一系列的对比验证工作,并对...
1.[学位]
摘要: 作为各项海洋活动最基本的保障,海洋环境预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环境预报技术的完善催生了大量预报数据,针对当前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数据存储扩展及处理性能瓶颈、预报...
2.[学位]
摘要: 对流层大气波导,可以使电波在较小的衰减下实现超视距传播,从而对无线电电子系统的运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通信电路,它使系统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变得复杂;对于探测系统...
3.[学位]
摘要: 本文建立了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业务化系统。文中简要介绍了系统的开发思路及技术路线,而且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实现的功能。系统输出了浪高、浪向、周期、波长及风速等...
4.[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和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其中的主要桥梁是海运,码头、防波堤、海堤等近海结构物越来越多,并且作用越来越大。海上石油的进一步...
5.[学位]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含量的持续增加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成为目前科学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准确的描述大气中CO2的循环特征对研究气候演变至关重要。海...
6.[学位]
摘要: 黄海海雾数值预报中三个问题——初始场质量、微物理与边界层的选择——非常关键。由于海上常规观测数据的严重匮乏,本文试图同化卫星辐射数据来提高海雾模拟的初始场质量...
7.[学位]
摘要: 长期以来,大连地区台风、暴雨、大风、大雾、雷电、风暴潮等多种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频发,而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又带来了人为天气灾害,如雾霾等环境污染...
8.[学位]
ASCAT洋面卫星反演风场资料与数值模式10米预报风场的对比分析
摘要: 我国的沿海水域辽阔,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而因全球变暖引起的海洋气象灾害日趋增多,对海上生产、交通等活动构成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