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温度分布、等温线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78篇,会议文献有33篇,学位文献有31篇等,地面温度分布、等温线的主要作者有张桂英、周光会、姜秀萍,地面温度分布、等温线的主要机构有奈曼旗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气象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探索适用于海南岛日最低、最高气温空间插值的方法,研究以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海陆距离、NDVI等为环境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
2.[期刊]
摘要: 为了解山东省近52年的气温变化对农业热量条件和粮食生产的影响,据1961—2012年气象站数据,利用GIS方法提取气温变化和农业热量条件变化指标,分析山东省气...
3.[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奈曼旗南部丘陵地区与中北部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差异,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奈曼旗南部山区1989—201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蒸发、气象灾害等气象要...
4.[期刊]
摘要: 分析2017年奈曼旗气候条件对红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奈曼旗主要红薯种植乡镇全部处在雨养农业区域内,产量和品质受气象条件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2017...
5.[期刊]
摘要: 鉴于气象资源的不稳定性和气象灾害的不确定性,本文对2019年奈曼旗红薯全生育期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热量条件、降水条件在红薯生长阶段匹配较...
6.[期刊]
摘要: 基于2015—2017年6—8月鄱阳湖周边共340个气象站的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和NASA MERRA再分析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热量方程诊断方...
7.[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大风天气的变化特征及致灾情况,利用1981-2018年奈曼气象站逐日风的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奈曼旗大风天气的年月变化及大...
8.[期刊]
摘要: 为了分析科尔沁沙地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温的变化情况,为其防沙治沙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气象站1989-2018年的气温资...
9.[期刊]
摘要: 分析了2013年8月25日科尔沁沙地南缘和西辽河冲击平原交错地带一次龙卷风的灾情实况,并根据灾情实地调查结果,总结了农业生产中应对龙卷风灾害的具体措施.在现有...
10.[期刊]
摘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影响奈曼旗地区玉米产量的气象因素,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气候区划和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奈曼旗气象站1986—2015年的气温、降水、日照、...
11.[期刊]
摘要: 本文选用1951-2010年江苏省13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最低、最高气温资料,采用RClim Dex模型计算极端气温指数,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
12.[期刊]
摘要: 本文以青海省刚察、海晏、共和、天峻4个站代表青海湖地区,利用1981-2014年的气温、地温及冻土资料,对青海湖地区气温、地温及冻土变化进行分析,得出:青海湖...
13.[期刊]
2015/2016年强厄尔尼诺过程及其对全球和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
摘要: 根据全球气候系统和中国的最新观测资料,分析了2015/2016年ENSO循环过程,讨论了强厄尔尼诺过程对2015年全球温度和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可能影响,重点研...
14.[期刊]
2011-2016年挠力河流域r生长季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基于2011-2016年生长季MODIS-LST数据,采用均值法和变化趋势法研究了挠力河流域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6年挠力河流域生长季...
15.[期刊]
摘要: 为研究近30 a中国内陆温度场的差异性,利用1981-2012年覆盖全国的662个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地面年平均气温的气象数据,在质量控制、温度带划分的...
16.[期刊]
摘要: 利用中央气象台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的指导报温度预报值和每天对应时刻的温度观测值资料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同预报时效的温度预报偏差平均值主要位于-...
17.[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以朝阳气象站为基准,确定其他四个预报考核站对比朝阳站的最高温度差、最低温度差,利用2005年~2013年资料对最高温度差和最低温度差分为6个级别,6个...
18.[期刊]
摘要: 对琼海气象站2004要2013年日极值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半年日最高气温平均出现在14:13,夏半年在14:19,最低气温冬季出现在6:5...
19.[期刊]
摘要: 利用平塘县一般气象站1970-2010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稳定通过10℃积温及积温日数的年际变化、年代变化以及其初终日变化,计算0℃以上每1℃范围内积温分布...
20.[期刊]
摘要: Using the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circulation characteris...
1.[会议]
摘要: 以南宁市为研究区域,使用Landsat TM5影像的第六波段数据,通过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IB算法)和单窗算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表温度反演,计算出南宁市的地表温度...
2.[会议]
摘要: OSSMO 2004是由国家气象局开发的自动气象站地面测报业务系统软件(以下简称测报软件),已于2003年在开封国家基本气象站投入使用,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气象...
3.[会议]
摘要: 利用浙江省72个气象观测站1951年至2013年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对浙江省不同级别的高温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浙江省极端最高气温为44.1°C,高温分...
4.[会议]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表现更突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区域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地表温度是一个重要的...
5.[会议]
东北区夏季低温事件概率空间分布与亚洲阻塞流型域及其冷空气活动路径
摘要: 本文采用国家气候中心的全国160个和东北88个测站1960~2010年的逐月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区夏季低温事件概率的空间分布与...
6.[会议]
摘要: 采用模式模拟的方法是获取地表温度的另一途径。本文介绍了一种模拟简单的模拟城市复杂下垫面地表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地表辐射参数化方案(HARP)计算城市净辐射通...
7.[会议]
摘要: 利用7个参加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全球气候模式模拟数据,在RCP4.5、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从年、季、月尺度上对中国以及中国的7个区...
8.[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10年蒙城县气象局对比观测期间新、老两站气温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站气温明显比老站偏低的定性结论,得出了温度差的量化结果,分析了温度偏差的原因。
9.[会议]
摘要: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对皖西北地区气候特征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主要利用蒙城国家基本气象站2000-200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引用武汉市体感...
10.[会议]
摘要: 利用西安市1951-2010 年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对高温日数的月、季、年际、年代际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1980-2010 的31a 的资料计算湿热指数(T...
11.[会议]
摘要: 选取新疆95 个气象站1971~2007 年37 年的历史气象资料≥30℃的热日、≥35℃炎热日和≥40℃的酷热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温天气的空间分...
12.[会议]
摘要: 以landsatETM+为主要遥感数据源,采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对厦门岛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厦门岛2000年的地表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TM+的两个热红外波...
13.[会议]
摘要: 应用地表热量平衡方法,考虑云量影响系数、地表反照率和放射率的空间差异,构建全国481站的地表温度模型并利用全国481站2011年1月7日至8月22日的地表温度...
14.[会议]
摘要: 利用1981-2010年河南省122个气象观测站0-20cm各层逐日平均地温,计算每站30年的年、季平均地温,生成各层30年平均地温的逐月、逐季序列以及年序列...
15.[会议]
摘要: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阿勒泰地区近48年地面温度的变化倾向率及成因.年地面平均温度与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10a...
16.[会议]
摘要: 本文基于1960-2012年中国大陆542个台站均一化气温资料,通过将中国大陆划分为8个次区域,利用百分位定义法计算了极端温度指数序列,同时,运用时间趋势分析...
17.[会议]
单窗算法应用于Landsat 8 TIRS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的比较
摘要: 地表温度是影响“地表—大气”界面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因子,对其开展遥感反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地表温度反演的单窗算法主要针对Landsat TM6建立的...
18.[会议]
摘要: 土地覆盖变化,特别是城市发展通常引起地表面的巨大变化.随着自然植被被诸如金属、沥青和混凝土等非蒸发表面所取代,这种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太阳辐射的再分配,导致城...
19.[会议]
摘要: 地表温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地面观测,卫星遥感,还是陆面过程模拟,都很难单独获得时空连续且高精度的地表...
20.[会议]
摘要: 利用浙江省19个气象观测站点49年(1957~2005)年均温资料,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其中15个站点数据进行趋势面分析、逐步回归、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误...
1.[学位]
摘要: 全球覆膜农田规模以每年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景观。我国是覆膜栽培大国,2010年覆膜农田规模已增长到2079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
2.[学位]
摘要: 遥感获取的地表温度(简称遥感地表温度)作为地气能量交换,土壤蒸散发,农作物估产,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输入数据,其精度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学位]
基于Landsat数据的自贡市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城市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地表覆盖类型和地表景观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城市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导致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在...
4.[学位]
摘要:
不同卫星遥感图像之间尺度不匹配给科学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目前已有相关学者提出了很多地表温度降尺度方法。
本文根据地表温度与地表地物参数的物理统计关系...
5.[学位]
摘要: 作为陆地-大气界面的重要参数之一,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气候、生态、水文和生地化学等许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
6.[学位]
摘要: 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作为许多陆面过程模型重要且敏感的输入参数,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林火监测、冻害监测、水资源利用和城市气候监测等方面。验证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的精...
7.[学位]
摘要: 在气候、生态、水文和生地化学等许多研究领域,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并且,地表温度也是陆地和...
8.[学位]
摘要: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城镇范围逐渐扩大,导致周围的农田村庄中透水性较好的土地类型向透水性差的城市化用地转变,这一转变...
9.[学位]
摘要: Landsat8提供了100米空间分辨率的热红外数据,基于该数据反演的高空间分辨率地表温度信息,对支持城市热岛效应、地表蒸散发估算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
10.[学位]
摘要: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原有的自然植被和裸露土地日益被沥青、水泥等不透水性下垫面代替,这些不透水性下垫面由...
11.[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以气象站实测0cm地温为基准,综合集成MODIS相关数字产品,建立了0cm地表温度计算模型,实现了0cm地温空间化模拟。
本文利用2001年...
12.[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自然地表逐渐被人工不透水地表替代,地表覆盖发生变化影响城市热环境,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城市热岛现象等热效应。城市热环境可用地表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