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干涉测量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91篇,会议文献有42篇,学位文献有47篇等,射电干涉测量的主要作者有郑为民、薛祝和、舒逢春,射电干涉测量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ΔDOR测量是一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差分VLBI技术,通过对探测器和射电源的测量结果进行差分处理,从而减弱或消除传播介质、台站设备、时钟等引起的测量误差。目前...
2.[期刊]
摘要: VLBI全球观测系统(VLBI Global Observing System,VGOS)是新一代的测地VLBI系统,在2~14 GHz频率范围内可自由选择最...
3.[期刊]
摘要: 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fertaro-meter,VLBI)是射电天文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其观测系统和轨道等不稳定...
4.[期刊]
摘要: 连线端站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是高精度测角技术,在中高轨卫星、月球及深空航天器定轨定位中有良好的...
5.[期刊]
摘要: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监测需求,考虑传统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站高成本、高投入和GEO卫星专用观测时段有限等制约条件,研发了简...
6.[期刊]
摘要: 本文选取山东省彭庄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波段的Sentinel-1雷达数据和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将形变前后两幅干涉图相位差分从而得到地表形变,获取断面下...
7.[期刊]
摘要: 高精度测量射电望远镜参考点和轴线偏差等参数,对建立天线指向模型和本地连接参数、提高测站坐标精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完成新建射电望远镜参考点初始参考值的快速测定,...
8.[期刊]
摘要: 基于地基同波束干涉测量,建立了航天器姿态测量数学模型及方程,给出了姿态解算方法,并对方程可解性与解算精度因子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在轨航天器轨道运行,进行了基于...
9.[期刊]
摘要: 相关处理机是VLBI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基于计算机集群和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研发的软件相关处理机,正逐渐成为VLBI海量观测数据处理的主流,并以其灵活性、扩...
10.[期刊]
摘要: 在有2个探测器的深空探测中,利用同波束VLBI技术可解算高精度的差分相时延,进而同时提高2个探测器的测定轨精度。但是,差分相时延的解算条件严格,差分相位抖动较...
11.[期刊]
摘要: 以海原断裂带为研究区,开展了基于2015年3月~2016年7月的20景哨兵一号(Sentinel-1)数据和SBAS-InSAR技术的时序断裂带形变监测.结果...
12.[期刊]
摘要: VLBI观测比单天线观测拥有更高的角分辨率,在脉冲星观测,尤其是成图和定位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处理机在进行脉冲星信号处理时,首先必须知道脉冲信号到达时刻...
13.[期刊]
摘要: 介绍了两种常用线性地球自转参数短期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处理了地球自转参数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14.[期刊]
摘要: 应实际工程需要,本文分析了有限场地内两射电望远镜的互掩问题,提出了地平式(方位俯仰座架)射电望远镜外接球面的概念,给出了球冠缺面积的数值积分计算方法,并具体分...
15.[期刊]
摘要: 鉴于我国深空测控网的深空干涉测量系统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中首次正式执行任务,北京深空干涉测量中心组织佳木斯、喀什深空站对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进行了高精度干...
16.[期刊]
摘要: 用于深空测控任务的干涉测量天线的高精度站址测量对于深空航天器的高精度导航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对干涉测量天线高精度站址测量技术的研究、试验及成果,对2...
17.[期刊]
摘要: G/T是天线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在综合考虑测地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和航天器VLBI...
18.[期刊]
摘要: 为更好地开展深空无线电干涉测量试验,基于DiFX(Distributed FX,分布式FX型相关处理)、SPICE(Spacecraft Planet Ins...
19.[期刊]
摘要: For 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systems,the method of direct phase...
20.[期刊]
摘要: 天绘二号是我国首个近距离双星编队分布式InSAR卫星系统,它的出现使我国具备了全球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获取能力。针对全球高程数据(1∶50 000)快速...
1.[会议]
摘要: 利用PIV测量技术,采用CCD 摄像机在矩形界面通道下对不同旋转方向的涡产生器产生的涡的相互干涉影响进行定量的测量,并采用CFD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核.反映了...
2.[会议]
摘要: 为我国深空网数据处理中心建立的简易连线干涉测量验证系统,可提供测量实例、验证DoR,DoD和sBI等算法。系统链路时延的标定无法用传统射电源标校,而采用分段测...
3.[会议]
摘要: 干涉测量技术是深空探测任务中高精度获取导航数据观测量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一种连线干涉测量原理与信号处理方法,用于准确提取反映航天器测角信息的时延观测量。...
4.[会议]
摘要: 连线干涉测量系统可提供对卫星的观测实例、验证DOR,DOD和SBI等算法。验证系统的链路时延标定无法用传统射电源标校,而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通过标定系统中各段...
5.[会议]
摘要: 本文论述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主要介绍VLBI在深空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面应用的各种技术方法,最后还简介了VLBI在我国探月工程...
6.[会议]
摘要: 同步轨道卫星共位是指在一个地球同步轨道±0.1°的窗口上放置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卫星。本文介绍了同步轨道卫星多星共位的必要性和同波束干涉测量的原理。对同波束干涉同...
7.[会议]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短基线干涉仪系统测量原理,拟得到由降雨引起的干涉仪反射率反演雨衰减率的公式,适用频率lGHz~100GHz(本系统的工作频率),并且给出了降雨存...
8.[会议]
摘要: 空间VLBI系统是指构成VLBI基线的2个节点,至少有1个节点被放置在卫星平台上而形成的VLBI测量系统。空间VLBI系统突破了地球直径的限制,使干涉基线长度...
9.[会议]
摘要: 深空探测需要以高精度航天测量手段为依托,我国现有的测量系统不能满足深空探测的需求。VLBI具备特有高精度测角能力,我国研制中的深空探测系统也具有VLBI 测量...
10.[会议]
摘要: 针对当前VLBI观测数据格式不统一的问题,介绍了进行△DOR干涉测量所必须的数据类型和相关信息,分析了当前几种主流的数据格式作为△DOR数据交换格式的优缺点和...
11.[会议]
摘要: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因其独具的超高空间分辨率和定位精度,使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是各国的大地测量学研究热点.然而目前VLBI的测量水平依旧不...
12.[会议]
摘要: 散斑测量作为光学测试的一种手段,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和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形变检测及材料特性的分析中。近年来,数字散斑相关技...
13.[会议]
摘要: 星载ScanSAR干涉测量是一种宽测绘带的三维测高模式,提出ScanSAR干涉数据处理的具体实现方案,介绍了ScanSAR模式(WSM模式)干涉测量及其与IM...
14.[会议]
摘要: 基于月球探测器离地面较近的特点和差分VLBI技术的优势,本文采用差分VLBI对月球探测器进行观测,推导具体可行的定位模型,并考虑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推导了...
15.[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VLBI大地测量的概念、发展历史及其在各国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VGOS的测量精度。我国对于地球参考架和地壳形变测量的精度也提出了更...
16.[会议]
摘要: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本澳地区的整体土地沉降情况,澳门地图绘制暨地籍局与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合作进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应用于本澳沉...
17.[会议]
摘要: 时间失相干、空间失相干和大气效应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在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制约因素。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
18.[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处理流程,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弱势,并展望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
19.[会议]
摘要: 本文使用VieVS软件进行MonteCarlo仿真,考虑VLBI2010设计的天线参数,解算VLBI2010系统对大地测量应用的初步结果。相比目前每小时10个...
20.[会议]
摘要: 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的地形信息在军事、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监测、地质及通讯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成DEM的主要方式...
1.[学位]
摘要: 近年来,国际上大规模干涉阵设备的不断建造与深入运行,为人类探测未知宇宙的奥秘提供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但随之而来的密集型数据实时处理问题,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I...
2.[学位]
摘要: 传统的航天测控网采用雷达测距和多普勒测速作为航天器跟踪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这两种无线电测量技术对飞行器的横向位置和横向速度并不敏感,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加,受测...
3.[学位]
基于主动微波数据的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雪深反演——以军塘湖流域为例
摘要: 天山被誉为“中亚水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的主要水源地。积雪融水是天山山区珍贵的可再生水资源,但融雪性洪水也是制约天山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准确量化积...
4.[学位]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可以用于地表沉降监测,但大气效应是其主要误差因素,包括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误差,将对InSAR处理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将...
5.[学位]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主动式微波传感器,以全天时、全天候、多波段、多极化、多视角、多操作模式、大面积...
6.[学位]
摘要: 对大面积山区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而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的发展,由于其具有高覆盖率、高分辨率、高灵...
7.[学位]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科学技术,其差分干涉模式(DInSAR)与传统地表形变监测相比具有全天候、大范围、高精度等优点,为地表形变监...
8.[学位]
摘要: 随着大孔径阵列天线技术的发展,地球同步轨道SAR(Geosynchronous SAR,GEO SAR)再次引起了SAR研究人员的关注。GEO SAR具有测绘...
9.[学位]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能够全天候、全天时提供雷达影像,以雷达影像的相位信息来获取地表三维信息。...
10.[学位]
Ps-InSAR技术与SBAs-InSAR技术在区域地表沉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由于对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和固体矿产等资源的大量开采,地表沉降现象越来越严重。地表沉降会造成建筑物和生产设施的毁坏;不利于事业建设和资源开发;在沿海区域还会引...
11.[学位]
摘要: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基于奈奎斯特原理进行干涉测量,不需要机械扫描即可反演成像;由于成像分辨率低、系统结构复杂,使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出现的压缩感知理论,...
12.[学位]
摘要: 量块检测过程中,高于二等和K级的量块工作长度就必须借助绝对测量。利用条纹法、二维FFT法和莫尔条纹法可以准确得到干涉条纹小数部分。“小数重合法”采用多种不同波...
13.[学位]
摘要: 环路径向剪切干涉仪(CRSI,cyclic radial shearing interferometer)是一种激光光束诊断系统,其只需一幅干涉条纹就可测量被...
14.[学位]
摘要:
子孔径拼接测量技术拓展了干涉仪的横向和纵向测量范围,能够以低成本、高分辨率检测大口径光学元件。
本文首先研究了子孔径拼接技术,包括子孔径拼接原理、...
15.[学位]
摘要: 为了获得神东矿区大面积采动损害现状,揭示高强度开采地表破坏规律,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D-InSAR)技术和短小基线集技术(SBAS-InSAR)...
16.[学位]
基于D-InSAR参数优化的泥石流沟谷地表形变特征研究——以武都地区为例
摘要: 短时间内大量降雨、降雪或其它地质运动后会在地形险峻的地区,会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一些自然因素(地质运动、暴雨等)和人为因素(乱采乱挖、植被破坏、工程开挖建设等...
17.[学位]
基于InSAR技术的黄土沟壑区地表形变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以天水罗峪沟为例
摘要: D-InSAR(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受植被覆盖及大气的影响较大,导致在干涉测量过程中失相关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地形复杂、植被覆盖比较好的地质灾害频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