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简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540篇,会议文献有125篇,学位文献有198篇等,竹木简的主要作者有张宏武、张延昌、田雪梅,竹木简的主要机构有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甘肃省中医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清华简《系年》中的录子耿,学者或认为是武庚,或认为是商王族的其他人。不可否认的是,《系年》所载的录子耿事迹确实与传世文献有较大差异。而在传世文献中,“武庚”与...
2.[期刊]
摘要: 结合《说文解字》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玖]》的文字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竹简[玖]》绝大部分用字是历史传承字,且形声字占比最高,符合汉字的发展规...
3.[期刊]
摘要: 肩水金关汉简中大量的饮食词语记录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河西地区真实的饮食生活。通过穷尽性整理统计肩水金关汉简中各类饮食词语的频次发现:粟和麦是汉代河西人的主食,...
4.[期刊]
摘要: 出土文献中,有这样一类简,它们用于记录随葬物品,学界称之为“遣策”。而对遣策的称谓和类属划分,学界还存在一些争议。遣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备不同的特点,若依旧以遣...
5.[期刊]
摘要: 清华简《汤在啻门》是商汤和伊尹君臣之间的问对文献。依托汤和伊尹史事表达了有关早期五行说、黄老道家、儒家等思想,其中包含治身、治国、民本、天道诸多内容,思想交融...
6.[期刊]
摘要: “京师”本为公刘所居豳地之专名,周初之诗《诗经·大雅·公刘》及西周末期的《多友鼎》《克钟》等金文资料可以为证。及至西周末年,天子所居之宗周镐京始有京师之称,其...
7.[期刊]
摘要: 《尚书·洪范》与清华简《五纪》在思想内容与文体形式上都极其相似,是具有传承关系的同质文献,但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五纪”所指不完全相同;《尚书·洪范...
8.[期刊]
摘要: “丰中锐末”笔法是图画体向线条过渡的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及金文。上博简《中弓》通篇大量使用此法,呈现出空灵细劲的精神气质。除了受甲骨文、金文遗存的...
9.[期刊]
摘要: 卢就出身于山东世家大族范阳卢氏,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开始踏上仕途,为宦二十载,官至五品的刑部郎中。在文宗、武宗两朝,除短暂任职唐廷文化机构集贤院...
10.[期刊]
摘要: 《史记正义》在引用《括地志》对武安地理位置的记载时,误将“武安县西南五里”写成了“武安县西南五十里”,导致一些文章误将固镇遗址作为了隋唐以前武安的治所。上个世...
11.[期刊]
摘要: “小说”这一文体的含义极为复杂。汉代小说在内容上多依托古人或记载古事,运用譬喻、虚构等艺术手法,具有娱乐和政教的功能。河西屯戍汉简中有13条简文可视作汉代小说...
12.[期刊]
摘要: 汉文帝时期的刑制改革,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大事件。然而,在《史记》《汉书》等传统史籍中,相关记述并不明晰。新近出版的《荆州胡家草场西汉简牍选粹》一书,刊载胡...
13.[期刊]
摘要: 在对清华简《天下之道》做注解、白话译文的基础上,分析其作者、性质及与《老子》的关系。认为:《天下之道》阐述国之存亡在于君民是否同心的规律,以及古之“三王”的用...
14.[期刊]
摘要: 儒家哲学思想关于道德的部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对道德诸元素的内涵已经作出了细致的阐释,但鲜见对各个道德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阐释。郭店楚简《...
15.[期刊]
“命”与乐人的身份认定及行政运作机制——以出土秦汉简牍文献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 秦汉出土文献所涉及的法律和民事事务中存在的“命”,是对“命者”认定或赋予新的罪名或身份的一种行政行为,并体现出必须履行某种手续或程序的行政管理的性质。这种名为...
16.[期刊]
摘要: 西北汉简为汉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信息。但简牍残断、简文漫漶等使得部分文字不易释读或释读不准确。根据红外线图版、文例等,可对部分简牍释文进行补释和校订。篆书...
17.[期刊]
摘要: 德性、五行与其他元素相配合的现象在两周至汉初的文献中广泛存在,其中一些配合方式作为当时的“公共知识”已相对固定,但也有一些配合方式尚处于不稳定状态。清华简《五...
18.[期刊]
摘要: 关于“稷”的所指,学界有粟、穄、高粱三说鼎立。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学界研究成果丰硕,但因文献不足而难以定论,权威辞书多不加分辨而诸说兼收。新出土的大量秦汉简牍文...
19.[期刊]
摘要: 《悬泉汉简(贰)》所见十二枚“日书”简,可依据简背编号和文义分成两个编联组,这两组简文在汉代是一册共计25枚简组成的内容相关、功能互补的完整册书。该册书与其他...
20.[期刊]
摘要: 肩水金关汉简已经全部公布,总共11000枚,涉及到动植物资源的简文有近1050枚,其中动物简646枚,有马、牛、驴、骆驼、羊、猪、狗、鸡、鱼、兔等,马牛骆驼驴...
1.[会议]
摘要: 文章将平时笔者读秦简牍的笔记整理成篇,共六则.第一则讨论里耶秦简“逃亡文书”的相关问题;第二则讨论秦简牍中从“疒”与从“广”常常互讹的现象;第三则讨论秦简牍中...
2.[会议]
摘要: 本文是对秦简牍释文所进行的校订,主要针对前人及时贤未释、误释或有歧义的字词,依据字形及辞例进行新释或改释,共十四则.
3.[会议]
摘要: 《诗·召南·驺虞》一篇,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下称"安大简")中有一处重要异文:今本"于嗟乎驺虞",简本作"于差(嗟)从(虎口)(乎)".对此,黄德宽和颜世铉...
4.[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对《民之父母》第七简“而得既塞于四海矣”一句,进行再分析和探讨.前人对该句的解释,不乏真知灼见,但仍有一些意见值得商榷,尤其是未对竹简内容本身进行探讨...
5.[会议]
摘要: 《清华简》中《系年》一篇,出现“(石孖曰)年”一词,学者们多释为“满一年”、“再一年”、“第二年”,意与“明年”相近.在《清华简》《金滕》、《新蔡葛陵简》中也...
6.[会议]
摘要: 清华简《楚居》、《系年》中“堵敖”之“堵”作“()”,其上部与一系列旧释为“弁”字的字形极为相似,又有学者或将其与“筐”字相联系.“实际上,弁”“筐”二字形、...
7.[会议]
摘要: 清华简《柒》共收录竹简《子范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句践复吴》四篇,均为传世文献及先前所出简帛未见篇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研读过程中,发现简文...
8.[会议]
摘要: 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简1的“(爿兔死)”字读为“肂”,说明在楚简中“(爿兔)”可以读为“肆”.根据这种用法,《清华简三·周公之琴舞》简8的“其显思”与简7...
9.[会议]
摘要: 《灵王遂申》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九辑,主要讲述楚灵王要灭亡申成公的事情,整理者为陈佩芬先生.从2012年整理报告公布以后,下引简文划线部分众说纷纭.
10.[会议]
摘要: 居延汉简中被释作“驷相”的词是对“驹桐”的误释,应为一种饮马用具.敦煌汉简中的“勮”字,通“筥”,当指牛车上配备的喂牛的圆筺.居延汉简52.92、52.93、...
11.[会议]
摘要: 丝绸之路从汉唐以来就一直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一条桥梁、纽带,是一条友谊之路、文化之路.凡是丝绸之路辐射到的国家、民族、人群,其历史文化的发展,无一不受到丝绸之路的...
12.[会议]
摘要: 《相利善剑》册一共有六简,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破阵子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第四十探方中,整理者原拟名为《相宝剑刀》,源于内容系鉴别刀剑的知识,较接近《汉书·艺文志》...
13.[会议]
摘要: 近60年来,汉代武威郡范围内出土了大量的简牍,内容丰富,其中王杖养老诏书尤其引人注意.对此,从发掘简报开始,就不断有学者加以研究,成果斐然.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4.[会议]
摘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共整理公布了《傅说之命》(上、中、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鳥)之集汤之屋》等9篇文章.本文通...
15.[会议]
摘要: 本文参照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对清华六《郑武夫人规孺子》篇中的部分字词进行新的解释.将简7"("读爲"媢",指出简文"(凯)(媢)妒"爲同义连用;将简14"交"...
16.[会议]
摘要: 《武王践阼》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收录的首篇文献,简文内容由陈佩芬先生注释整理.该篇竹简数量共计15枚,首字均残,经有关学者重新整理,简1-10为...
17.[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对放马滩秦简《日书》的占测结果用语作出分析,分为肯定性用语和否定性用语两大类别,并对肯定性用语和否定性用语的使用次数作出统计.此外,以九店楚简《日书》...
18.[会议]
摘要: 《里耶秦简(壹)》中收录一枚自名"鼠券束"的木简,本文对"束"的形制及性质进行介绍,分析了"鼠券束"的含义。
19.[会议]
摘要: 郭店楚简《缁衣》简40有"(战)"字,当读为"(粥)",《郑文公问太伯》简八和简十有字形相同的"(纺)",此字也当读为"(粥)","(粥)"在简8是"辅助"之...
20.[会议]
摘要: 本章将围绕迄今为止韩国出土的两枚载有《论语》的木简(以下称"《论语》木简")展开讨论.另外,平壤贞柏洞364号墓也出土了记有《论语》的竹简,该竹简为公元前乐浪...
1.[学位]
摘要: 本论文主要选取了秦汉时期的两类简牍文书做个案探讨,一类是名刺、谒、爵里刺这三种“名片”类文书,一类是简牍杮文书。 一、对三种“名片”类文书的探讨包括: (...
2.[学位]
摘要: 秦代地方治理问题是秦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岳麓秦简、里耶秦简等简牍新材料的刊布,为秦代地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持。论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
3.[学位]
摘要: 岳麓书院藏秦简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批秦代文献,是由多位书手共同抄写完成的。其中《质日》篇与《数》篇虽早已公布出版,但对其书手的研究还没深入展开。本文以这两篇文献...
4.[学位]
摘要: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进行对比研究,是探究古代学术的重要途径。清华简《管仲》是新见的文献,为我们研究管仲及相关着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清华简《管仲》和《管子》都...
5.[学位]
摘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以下简称《清华简(陆)》)於2016年4月发布。此次出版的第六册共收录竹简五种六篇,包括:《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
6.[学位]
摘要: 2014年12月,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整理、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秦简牍合集》(以下简称《合集》)问世,其中《合集》...
7.[学位]
摘要: 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捐赠,获得了一批西汉竹简。北京大学迅速组织相关力量,集合各领域专家对竹简进行整理、清点。2015年,《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
8.[学位]
摘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于2017年4月由中西书局出版,《越公其事》是其中的一篇。简文主要讲述了越王勾践战败于会稽山,投降吴国,之後万兵秣马,努力聚集并团...
9.[学位]
摘要: 1983年,《张家山汉简》在湖北省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城外西南方向1.5公里处的一砖瓦厂内被发现。三座汉墓中,247号墓出土最多,其内容涉及西汉早期的律令...
10.[学位]
摘要: 从2001年公布第一册起,关於上博楚简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每一册新材料的公布,都会在学界引发研究热潮,研究者从竹简编联、字形隶定、词义考释等角度入手,...
11.[学位]
摘要:
1993年郭店楚墓竹简《缁衣》出土,1994年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缁衣》问世,两种版本可与传世本《礼记·缁衣》篇进行对比研究。
本文对三种文本的《礼记...
12.[学位]
摘要: 竹简本《晏子》是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重要的文献资料,该书共十六章,不仅可以正误补阙现有的文献资料,对于语言文字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关于出土《晏子》产...
13.[学位]
摘要: 秦简的材料相当丰富,但是关于秦简的通假字研究并未形成相应的规模,已有的研究多是对具体字或者具体材料、篇章的考证,范围不够大。因此,关于通假字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
14.[学位]
摘要: 传世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记载了许多时人的身高。《里耶秦简(壹)》《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
15.[学位]
摘要: 通过对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五)《节》篇原整理者释文和注释的通读与理解,搜集目前能见到的其他学者有关《节》篇内容的研究成果,以集释的形式分条罗列于原整理者相关注...
16.[学位]
摘要: 北大汉简《老子》(《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作爲一部抄写精审,完整度高的珍贵善本,进一步丰富了《老子》异文的的研究资料。本文将北大汉简《老子》与郭店楚简本...
17.[学位]
摘要: 本文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系词作为研究对象,穷尽式地考察了《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是”、“为”、“非”等典型系词(纯系词)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以及在睡简中的分...
18.[学位]
摘要: 1973年,甘肃省文物部门在金关遗址范围内出土汉简11577枚。这部分汉简于2011年交由中西书局出版。2012年出版的《肩水金关汉简(贰)》,刊出2334枚...
19.[学位]
摘要:
本选题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爲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楚简文字在笔画体态和笔法运行方面展现出来的特点、笔形变化方式、形成原因及其相关问题。
本论文的...
20.[学位]
摘要: 肩水金关汉简的书写主要集中於西汉中晚期,金关遗址位於黑河东岸,是汉代边塞关城。简书多出自西北屯戍吏卒之手,内容绝大部分属於屯戍文书,还有少量的书信、典籍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