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书法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2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21篇等,近代书法的主要作者有刘清扬、王守民、于景頫,近代书法的主要机构有四川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共商丘师范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沈曾植的碑派书风及其书法批评的再认识——以《沈曾植寐叟题跋》书法为例
摘要: 沈曾植作为清末民初碑派书法的中坚,在碑体融合的书法创作道路上的贡献是很明显的.传统的沈曾植书学研究,对于沈氏题跋墨迹很少集中梳理、比对分析.通过新出版沈曾植的...
2.[期刊]
摘要: 姚华作为清末进士,在民国画坛上,是一位罕有的堪称通才的人物,除书画篆刻外,诗词曲赋、考据音韵无不精通,被誉为旧京都的一代通人、翘楚,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已...
3.[期刊]
摘要: 邓石如一介庶民,在艰苦环境中磨练书法技艺,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庶民”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具有庶民艺术特色;由于邓石如的自主选择,以及艺术家生活环境因素,形成庶...
4.[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讨论了民国时期上海美专的篆刻教育,指出上海美专的篆刻课程,并非独立的学科,而是中国画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由此“篆刻”进入了学院的教学,并于上...
5.[期刊]
摘要: 康有为书法集北碑南帖,又兼篆隶钟鼎,遍写各种碑帖.但确有偏重处,到底是哪些碑帖对其书法风格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们从“康体”书法形式美角度分析其渊源,得出了不尽...
6.[期刊]
摘要: 《花气薰人》是黄庭坚的小品之作,此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甘肃省清水县博物馆馆藏一幅范振绪草书,草书的内容为王诜作《花气薰人》诗,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7.[期刊]
摘要: 文章介绍夏同龢在广州的题字及与此有关的人与事.我们可以从匾额、瓷器、对联上,看到晚清状元书法的功力.
8.[期刊]
摘要: 姚华作为"旧京师的一代通才",其"寓碑于帖"的碑帖观迥异于晚清盛极一时的"尚南抑北"或"尊碑抑帖",而从书体流变、书风演变等角度创新了碑帖书学认识.本文以姚华...
9.[期刊]
摘要: 近代变法维新运动的先驱康有为,在书法领域也有重要地位,他在完善清代中后期碑学理论的同时,在传统的以帖学为主导的行书理论中,加入了碑学理论,巧妙地实践了“碑帖并...
10.[期刊]
摘要: 南通与周边苏州、扬州等城市相比,书坛一直比较沉寂冷清。张謇本身即为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于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画收藏均有很深造诣,因此他对南通书法的发展颇为关注...
11.[期刊]
摘要: 文章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刘孟伉书法研究成果:一是作品研究;二是比较研究;三是人书合一研究;四是分期与影响研究;五是支撑和补充史证基础研究.分析了论者在研究中的...
12.[期刊]
摘要: 康有为的书艺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的求真崇实的书法史观、尊雄尚力的书法审美观和求变创新的书法艺术实践观,在晚清书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开创一代书风的积极...
13.[期刊]
摘要: 魏燮均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他一生书法用功最勤,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法在东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字震九洲”之说,被列为东北历史...
14.[期刊]
摘要: 文徵明于嘉靖十年用小楷题跋《袁生帖》,题跋内容以《三希堂法帖》刻本和《江村销夏录》著录最为可靠.从题跋中所提及的《袁生帖》的钤印、版本等诸多情况来看,现藏日本...
15.[期刊]
摘要: 李龙石是晚清时期著名文人和著名书法家,其书风体现了时代特点,如走了一条为了科举先学帖,为了艺术而后学碑的学书之路,这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军政重臣是一样的...
16.[期刊]
摘要: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写意花鸟画创作风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篆刻艺术的金石气对其写意花鸟画的形式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一,篆刻在其写意花鸟画的章法中是不可或缺的...
17.[期刊]
摘要: 中国书法具有"艺术"的素质和性质,当我们搁置或忽视其使用性质而专注于其审美特征的时候,当我们以审美主题观照这些特定对象的时候,书法的艺术特质就凸显出来了.一代...
18.[期刊]
摘要: 上世纪末至今的十余年来,我国近代书法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个层面上.就微观研究而论,主要体现为单个人物的个案式研究,其中,康...
19.[期刊]
摘要: 朱益藩的书法以往被认为是清末民国时期的“守旧派”,课题组认为朱氏书法有新旧之分,并非完全守旧。朱益藩书法中的“旧”指的是他的馆阁体书风,在那时激进的学碑的风气...
20.[期刊]
摘要: 伪齐,横亘于金之南疆、毗邻南宋的蜗角小朝。由于存在时间较短,加之书刻文献资料匮乏,鲜有研究者问津。借助石刻文献史料和新发见的石刻实物,对伪齐阜昌时期的书刻留存...
1.[会议]
摘要: 鲁迅深谙书法艺术,工篆隶楷行草诸体.当前学界对鲁迅书法的研究多集中在楷行草书上,而忽视了对鲁迅篆隶书法的探究.本文拟对鲁迅的篆隶书法艺术进行探究,并探讨鲁迅所...
1.[学位]
摘要: 20世纪的中国书法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大潮冲击之下,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文字书写工具的变革对于书法这门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无论是电脑的运用,还是毛笔逐...
2.[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从赵煕的士人身份出发,研究其生平及书法艺术。出生于晚清的赵煕,虽然受到严格的旧学传统教育,但并不排斥新学思想。折射在他的书法里,亦有“新”与“旧”的融...
3.[学位]
摘要: 曾熙(1861-1930)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和学者。二十年代末,与书画大师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齐名,并称“海上四妖”。但这位在民国书坛占有一席之...
4.[学位]
摘要: 清末至民国时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相互碰撞的时期,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出现前所未有的转变性发展。书法的大众化发展,是此时期书法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甚至可认为是此时...
5.[学位]
摘要: 在中国书法史上,嘉兴地区历来人才辈出。尤其是近现代时期,更是产生了诸如沈曾植、胡小石、张宗祥、胡士莹、陆维钊、王蘧常、钱君匐、蒲华、赵冷月、徐邦达等书法大家,...
6.[学位]
摘要:
近代书法史上,学问家兼擅书法艺术者不乏其人,而王蘧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史学、哲学研究者,其以宽博古拙、极具个性的章草卓然立于书坛。
本文第一章...
7.[学位]
摘要: 碑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集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的传统艺术品。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双重价值,故碑帖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竞相收藏与研究的对象。由此,中国社...
8.[学位]
摘要: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的名士,他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思想、史学、文学、书法等,甚至包括医学。我的研究是着眼于傅山先生的书法艺术而展开的。傅山流传的墨迹较多,但刻...
9.[学位]
摘要: 康有为(1858-1927),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书法美学家和书法家,“戊戌运动”的领导人和清代“碑学运动”的领袖。他是传统书法美学的总结者和终...
10.[学位]
摘要: 20世纪初的书坛,其风气基本延续了清末的老路,以清代遗民书家对碑派的继承创造为终结。20世纪30年代之后,书法历经清末碑风余韵,渐渐走出低迷徘徊,出现一批有着...
11.[学位]
摘要: 中国古书画鉴定自古就有,如南朝虞龢《论书表》、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北宋欧阳修《集古录》、米芾《书史》等。这些论著中都有对古书画鉴定的记载。...
12.[学位]
摘要: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其书法也有相当的造诣,有大量相关的书法论述见于书信和日记...
13.[学位]
摘要: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晚清重要事件参与者。在文化领域内,翁同龢的诗词、书画和收藏均有很深的造诣,其书法成就也被历...
14.[学位]
摘要: 在清末民初时期,郑孝胥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他不仅是个具有时誉的著名书家,而且是满清皇朝的遗老、享誉海外的诗人、尚古求新的学者、事业有成的商人,他更是一个臭名...
15.[学位]
摘要: 清末民国时期的张伯英不仅是一位享有时誉的书法家、风格清逸的诗人、涉猎广泛的收藏家、功绩卓著的方志学家,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碑帖学家。张伯英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
16.[学位]
摘要: 在近现代书法史上,白蕉应该是一位不应该被忘却的杰出的帖学书家。他是一位诗书画印兼擅的全能型艺术家。本文通过对白蕉生平及其书法师承的梳理,阐述其书法风格的来源,...
17.[学位]
摘要: 古玺的仿刻由来已久,其肇于宋元,历经明清两代,至民国时期已成风气。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古玺创作风气的形成从学理上的分析和梳理,认为清代中晚期古玺创作的先导和民国...
18.[学位]
摘要: 黄宾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独具特色的用笔用墨方法,其书法与绘画的笔墨之法有着紧密的联系。“五笔七墨”理论是黄宾虹通过一生的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笔法、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