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地理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4篇,会议文献有9篇,学位文献有14篇等,中国交通地理的主要作者有应奎、曹卫东、曹有挥,中国交通地理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全球国际航空网络的结构复杂性,以Newman快速算法对网络中的城市进行社团识别和划分,并结合社团结构理论深入分析其内部结构特性。研究发现:...
2.[期刊]
摘要: 可达性研究是近年来人文地理、区域规划、交通地理等研究的热门问题。研究可达性对于空间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城市发展形态演变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阅读与简单...
3.[期刊]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城镇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
摘要: 交通与经济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动力机制,其协调发展有利于战略推动。以新疆86个县级及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数理模型,并以三方面...
4.[期刊]
摘要: 以山东省为例,通过构建高速交通建设、区域发展及出行满意度评价体系,厘清三者现状及相互关系。1)山东省高速交通建设高值区呈现横"T"形空间分布,其中高速公路相对...
5.[期刊]
基于空间句法的铁路客运网络时空效率与公平性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摘要: 铁路作为区域联系的重要通道,其网络的时空效率和公平性影响着区域发展速度和协调性.因此研究将空间句法结合区位熵构建指标计算铁路网络主要城市节点在不同旅行时限内的...
6.[期刊]
摘要: 民航运输与区域发展之间具有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关系,民航运输会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也反哺民航运输的快速发展.分析我国七个主要区局的民航运输与区域发展的...
7.[期刊]
摘要: 基于12306网站中黔桂城市间铁路班次信息,建构黔桂铁路通达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定量测算和评定黔桂城市间铁路通达度水平和分异状况,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偏最小二...
8.[期刊]
摘要: 蒲壮所城的华丽转身刚穿过拱型石门,眼前便见参天蔽日的榕树,石头铺就的跑马古道,岿然而沧桑的城墙。站在城墙之上,发现城内街巷按“田”字形设计,排列整齐,街与街相...
9.[期刊]
摘要: 基于12306网站中黔桂城市间铁路班次信息,建构黔桂铁路通达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定量测算和评定黔桂城市间铁路通达度水平和分异状况,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偏最小二...
10.[期刊]
摘要: 机场连通性特征可以反映出航空运输网络中机场所连通的航线资源状况和机场所能够提供的可达性供给基础,为研究我国航空运输网络中机场的连通性特征,基于网络分析方法对我...
11.[期刊]
摘要: 以巫山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以乡镇和行政村为节点单元,采用公路网密度、乡镇间直达性指数、乡镇内直达性指数、居民点道路临近性、乡镇间节点可达性指数、乡镇...
12.[期刊]
摘要: 元明清时期,北京、天津、保定三地之间的交通线路主要是以北京为中心点形成的放射状交通线路网络,即以北京为中心,逐渐发展成北京至保定、北京至天津的两翼模式,而天津...
13.[期刊]
摘要: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结合研究区特点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贾汪矿区1983-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E...
14.[期刊]
摘要: 山地城市交通方式单一,机动车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道路坡陡、路窄、弯多,机动车所产生的交通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并具有与平原城市不同的道路环境特点.从山地城...
15.[期刊]
摘要: 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青海省,积极打造交通经济带,是努力驶入丝路快车道的重要途径,是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机遇,走出青海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新路子的关键举措。一...
16.[期刊]
摘要: 运用GIS技术,以福建省霞浦县为例,通过设计路网密度、连通度、可达性、与干线路网衔接性四个指标对位于东南沿海的霞浦县农村地区公路网的通达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
17.[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三角图法等方法,分析了青海省东部地区高速公路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地区交通...
18.[期刊]
摘要: Wang Shi-zhen is a famous poet in the Qing Dynasty, he worked in Kangxi eleven ...
19.[期刊]
摘要: “蜀道”不应单指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川陕道路,还应包括自陇(甘肃)入川的陇蜀道路,唯有如此,“蜀道”才属完整概念。甘肃陇南地区是陇蜀道必经的核心区域。陇右...
20.[期刊]
摘要: 空间和时间因素构成的时空关系或时空结构是进行区域研究的重要视角,众多研究者对区域分析中的空间、时间因素及时空分析框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时距、等时圈、时空圈、经...
1.[会议]
摘要: 受历史、地缘、体制等因素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在众多研究中被认知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功能单元均不能脱离“网络”这一触媒要素独立发展...
2.[会议]
摘要:
3.[会议]
摘要:
4.[会议]
摘要:
5.[会议]
摘要: 为使宋代开路置驿的这段历史不被彻底埋没,本文搜罗各类史籍、地志,再参详今日地理形势,据以考证宋代湘桂黔相邻地区之寨堡及城镇位置,并依此呈现由桂北融州通往诚州与...
6.[会议]
摘要: 为便于论述,笔者将开元以后戎州都督府直辖羁縻地区分为“马湖乌蒙”和“马湖南广”两大区域。“马湖乌蒙”指马湖江南段(今四川金阳、会理间金沙江段)与乌蒙山之间地区...
7.[会议]
摘要: 唐、宋、元、明、清是云南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云南的交通得到很大发展,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表现出不同于秦、汉、蜀、晋、南朝时期的一些特点。关于唐...
8.[会议]
摘要: 本文论述了宋代“大理买马道”与西南交通网形成的关系,讨论了广西市马场、博易场的地理分布情况与作用,探讨了南宋时期西南区域贸易的特点。
9.[会议]
摘要: 该文从USGIS(城市公安地理信息系统)中道路的路径分析重要性出发,通过对系统中路段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建立了具有时间维特点和空间数据结构和基于RDBMS的存...
1.[学位]
摘要: 物流研究的不断发展,要求将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结合起来,物流分析系统的GIS仿真(以下简称GIS仿真)正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GIS(Geographical ...
2.[学位]
摘要: 交通是人类进行地区间物资文化交流所必需的纽带和桥梁,商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脉,经济的增长、市镇的兴盛都与发达的水路交通网络密不可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3.[学位]
摘要: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强行将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交通运输网络,从而打破了中国原有的交通地理与城市发展基本格局。西方先进的交通运输文明...
4.[学位]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拥挤成为很多国家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以往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交通规划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城市交...
5.[学位]
摘要: 交通运输与城市空间结构历来是相互影响的。高铁作为一种新的快速交通方式,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开始建设运营,带来较大的经济社会效应,随后各国纷纷展开研究、建...
6.[学位]
铁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比较分析——以西陇海-兰新、呼包-包兰-兰青铁路经济带为例
摘要: 在城市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社会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之间、城市体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