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治疗股骨头骨折Meta分析

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治疗股骨头骨折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系统比较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处理Pipkin Ⅰ型、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1990-2014年国内外股骨头骨折手术入路的研究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文献,143例手术病例.手术时间方面:前路优于后路,加权平均数(WMD)=-47.96,95%可信区间(95% CI)-66.97~-28.96,P<0.01;术中出血方面:前路优于后路,WMD=-96.71,95% CI-139.01~-54.42,P<0.01;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前、后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1.20,95% CI0.49~2.93,P=0.70;术后并发症方面:前、后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8,95% CI 0.41~3.38,P =0.75.对术后并发症深入分析发现:前方入路较后方入路更易导致异位骨化,OR=3.32,95% CI 1.08 ~ 10.20,P=0.04;分别比较两种手术入路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创伤后关节炎情况,发现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Pipkin Ⅰ型、Ⅱ型股骨头骨折,前方入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方面占优势.后方入路在减低异位骨化发生率方面占优势.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创伤后关节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角度,前、后方入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