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时代建筑》 >从大院到小区到超级街区通过社会和空间结构阅读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

从大院到小区到超级街区通过社会和空间结构阅读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

     

摘要

居住"小区"开发项目是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城市肌理上最明显的特征.文章受2009年3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共同举办的"超级街区"城市学座谈会启发,试图以"小区"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交接点,对中国城市大规模开发项目的意义进行承上(改革开放前)启下(经济危机后)的阅读;同时,以北京的"建外SOHO"和"MOMA万国城"项目为例,探讨"小区"的概念以及这个概念对于演变中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性;最后,试探性地提出另一种动态性的城市阅读模型--"超级街区".若公有制时代的单位"大院",改革开放以后的居住"小区"和后经济危机时代的"超级街区"针对的是同一个客体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交织下的不同表述,那么这篇文章将讨论"大"、"小"和"超级"作用于同一客体的相对性,其所对应的参照系以及这个蒙太奇式的视角切换所具备的批判性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去认识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中国特有的城市演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