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法学》 >清末民初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个案考察

清末民初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个案考察

         

摘要

受西方法制影响,中国于清末民初正式开始了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此间知识产权立法主要与著作权和商标权有关,这正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基础.清末著作权审判个案表明,司法对著作权的保护有限地突破了法律规定;民初的商标权审判案例表明,作为司法审判依据的知识产权立法还不够完善,法官有时只能依据法律条文、民事习惯以外的实定性较弱的“条理”来进行裁判.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是按案件性质,分别由法院中的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庭审理.这种分散审理的机制带来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诉讼管辖混乱,救济程序繁杂,当事人维权成本高昂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有望消除目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存在的弊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